February 12, 2011

  • Waglan Island

    星期六去了天文台聽兩位義工講橫瀾島

      (古物古蹟辦事處,連地圖)

    其實在《風雨人間》裡已經交待了一些天文台人員在橫瀾島工作、生活的情況,不過對前文後理,有人介紹一下總是好的。

    沒有抄筆記,所以不詳細寫了。雖然其實有很多歷史的東西,是可以想像得到的。例如一開始時燈塔是聘請外國人(德國人,從民族性而言可以想像)駐守之類。
    只是住在城市,沒想像到原來颱風肆虐之時,浪高到足以把較矮的北島淹沒,這就是島上寸草不生的原因。(所以所有設施都在較高的南島上,而且住人的設施和碼頭都在島峰的西邊,避開更當風的東側)。)

    直到七十年代左右,島上增加了發電機(以前發電機只供燈塔的射燈用),於是島上人員的生活較以往舒適一點,派駐的人也頗多,而且來自不同部門(海事處、天文台、大東電報局、民航處和英國海軍)。

    橫瀾島自從九十年代起,燈塔和氣象站都轉為自動操作了。從此不用再派人上島當值,只需不時派人登島維修就可以。原來的宿舍已荒廢,除了水渠口長出一棵樹之外,裡面竟然還留下一副麻將。

    令人驚訝的是,原來當年有個燈塔管理員,「心繫橫瀾」得要求死後葬在橫瀾島。港英政府也夠人情味,批准其骨灰下葬這個禁區。遺孀也同樣有情有義,每年坐海事處的定期船班登島拜祭。
    直到自動化令人員撤離,不再有定期航班,無法再登島祭祀,家屬才把其骨灰遷葬。

    三月尾又有天文台開放日了。雖然在下參加了天文台之友那麼多年,也沒幫他們當過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