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ruary 8, 2011

  • MP monthly 201102

    雖然沒刊出在下的回應,不過這一期的《明報月刊》其實很好看。

    《明報月刊》2011年2月號

    最引人注目的當然是封面主題的司徒華特輯,兩位教協前輩談華叔往事固然可觀﹕

    「司徒先生能夠身體力行自己的要求﹕努力教學,在教協購物時排隊,不把自己的信仰『販賣』在教協政策的細節中,一切恪守工會的本分。他是基督徒和左派﹖有什麼關係,他不會販賣『私』貨。反而,他沒有打着基督徒的拓牌,卻遵行基督徒『非爾役人,乃役於人』等訓令﹔與那些打着虔誠的旗幟,卻假公濟私的人,判然有別。」—陳漢森

    更有趣的,當然是長毛梁國雄談司徒華那篇,非常耐人尋味。我不懂評,看倌一定要自己讀。

    「不禁想到大概三四年前於閒聊中,就曾屢次勸喻華叔撰寫自傳,以供後世參考,勝於勉力寫揮春及參與日常活動,無奈基於諸種情由,始終未能成事,而成今日之憾事,情況就一如我亦曾苦勸中國最大右派林希翎大姐不果,奈何﹗」—梁國雄

    〈華埠山口羊〉介紹印尼全球最大的華埠、和蘭芳共和國的往事,又一篇值得一看的文章。

    容若由上期開始改談香港報業往事,值得追。

    林泉忠的〈釣魚台怒濤中的琉球地位新議—五年來「收回琉球」論與起之來龍去脈〉,儘管我一直認為琉球「應該」獨立的,但想不到大陸竟然有人進一步要求「收回」琉球。簡直令人O嘴

    「沖繩出身、研究中國古典文學的琉球大學上里賢一教授在《沖繩時報》上連續文章,指出這種主張等於「推翻了中國支持沖繩屬於日本的公開見解」,並批評「無視當事者而論及沖繩歸屬,與『琉球處分』(吞併琉球)的日本及戰後的美國無異」。根據筆者多年研究沖繩以及在沖繩生活體驗的理解,上里教授的言論反映了沖繩社會主流輿論的見解。」—林泉忠

    〈文學的香港史〉、〈生命的觀法〉、〈出遊〉和談富士康的文章,我正在想如何給學生看。

Comments (4)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