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ust 24, 2010
-
Death Note
[死亡筆記]
(說明﹕話明係筆記,純粹記下自己想了甚麼。你要當成抽水又好、妄議也好。又,如果看倌因為這事件感到不安或恐懼的話,無論是否死傷者的家屬親友、還是路人甲,請不要客氣,立即尋找輔導。不知去哪找心理醫生的話,找個社工/輔導員/輔導老師也可以。)
1. 其實我傍晚回家才知道發生了這事。
2. 一聽到新華社說「全部人質已死亡」,第一個反應是不信。(原因部分是因為「新華社」……)
然後知道那是逃脫菲籍司機說的,仍然不信。
跟阿爾蓋達抓人來斬頭示眾不同,那個門多薩劫持旅客,明顯是為了「搏上鏡」以便廣傳其「冤情」(真假未明,姑妄聽之)。如果一心求死,不如乾脆搞自殺炸彈,所以我想他一開始根本沒打算死,只想「申冤」。抓人質是為了作籌碼,怎麼要殺﹖殺光了人質自己豈不是沒人掩護了麼﹖如果他未死,那麼人質應該未死光,總會留下一些保護自己的。
如果他已死,那麼倒真的有可能先把人質殺光,然後自殺了事。到後來,當菲警試圖爬入車箱時有反抗,那麼很明顯他未死,亦即是說裡面應該有人質活著。
3. 我不明白菲警在車身四圍敲碎玻璃,又不立即攻堅,究竟是想擾亂陣腳(對方/自己),還是想把槍手逼到發瘋。在有人質的狹窄空間裡投催淚彈,似乎更會製造混亂,不便營救人質。
一般而言,在特警攻堅之中,所有準備都不動聲色,不會驚動目標。一動聲色就立即來真的,根本不會給時間你反抗。
於是有人猜測菲警是否有見不得光的內情、陰謀殺人滅口(連旅客﹖)……唉。又,如果要找狙擊手放冷槍擊斃門多薩,之前有很多機會。為何偏偏不做,要找警員冒險上車攻堅﹖
(記著﹕到現在我們還不知道那些人質究竟是一早被門多薩殺死,還是警察攻堅時死於亂槍之下。又或者,有多少死於之前、多少死於攻堅。以菲律賓的法治,恐怕他們的法醫說話我們也不會信。
無線的人躲在老遠也中流彈,子彈橫飛時車裡面的人想躲也無處躲。)4. (後話之一﹕老媽一見到菲警拿條繩想扯開車門,立即說不可能做到。結果如她所料。
後話之二﹕同事的老媽說,經過這次才知道原來康泰的旅遊車很穩固,車門連警方也扯不掉……囧)5. 難頂之一,方健儀幾乎整晚都在說無聊話,把畫面內容複述一次,似乎假設電視觀眾都是失明人士。當然我們也得同情她沒事找事說兩小時。
難頂之二,曾蔭權說想打電話直接聯絡菲律賓總統但不得要領。
即是說﹕人家看你不上眼。恐怕你要勞煩溫影帝打個電話去才成。難頂之三,菲律賓總統先生公開批評傳媒直播讓槍手得悉警方部署。
很難相信這是民主國家領導人會說的話。我想除了中國大陸和北韓,世上大部分國家發生這種事件,都會有傳媒直播的。那麼人家的特警不用做事了。6. 香港法治再咁搞落去,繼徐步高之後,隨時可能就製造多個門多薩出黎。
我恨他劫持弱者,但我又好難嬲佢(或者因為我唔識死者啦),因為追究到最尾,唔係政府迫到佢自投死路麼﹖
如果可以靠正常途徑去宣傳他的冤屈(再不然,youtube+高登),讓當局正視他的訴求,他還會走到這一步嗎﹖貪贓枉法成習慣的國度就是如是,只是這次香港人不幸捲入。
Comments (4)
同情:門多薩成了政府腐敗的受害者。
感慨:香港旅客成了菲律賓政府腐敗的犧牲者。
無奈:受害者成為犯罪者,旅客成為犧牲者。
難頂也沒法:現場的最新消息都在畫面上。其實複述畫面對觀察力不強和眼睛沒空閒的人有些少作用。
難頂的背後:香港政府平時不重視自己的次主權外交,沒好好累積外交經驗和籌碼。當港人在外出事時,主動權極少。
難頂的前面:明知有傳媒直播,就麻煩警方盡量在水底部署,水面行動三十秒內完成。
在今次事件中,菲律賓警方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而我對於菲國領導人在交代事件,嘴角那抹笑意,至今仍覺心寒。
beanchung說得很好,受害者成為犯罪者,旅客成為犧牲者。一場本來可以避免的悲劇。
@栗姐 - 不知他的臉是否生成只懂笑的,至少曾蔭權都擺個死老豆樣出黎。
@beanchung -
Yes!
@栗姐 -
Exactly.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