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11, 2010

  • phenylalanine

    事旦台那套翻版伽利略,林峰教授一直在聲稱「苯胺基丙酸」是導致愛情的分子……

    ……我倒是一直在想他究竟在說甚麼。

    因為剛剛讀過《化學分子世界導覽》,我只想起阿斯巴甜的成分苯丙胺酸﹕
    (維基)
    而且網上資料亦顯示「苯胺基丙酸」其實即是苯丙胺酸。

    如果苯丙胺酸可以令人有戀愛的感覺,那麼下次方某想自憐的時候,拿一包代糖灑在口中就成了吧﹖
    聽起來很胡鬧,不過學生犯錯通常都有原因。編劇就算亂寫也有因由的,否則難道他們渴望被恥笑乎﹖

    倒不是完全沒關係的,因為眾多與愛情相關的化學物質當中,的確有些(例如苯乙胺、多巴胺、腎上腺素)都是由苯丙胺酸衍生而來,而苯丙胺酸又會抑制血清張力素的產生(與愛情類似強迫症的徵狀有關)。但愛情的感覺並非由苯丙胺酸本身帶來的。

    不過你不要以為吃多點苯丙胺酸就會有愛情的感覺囉。是否產生這些產物和戀愛感覺,始終有很複雜的生理和心理基礎,而且還牽涉其他很多化學物質(例如催產素)。就像長肉需要蛋白質,不等於吃了蛋白質就會長肉一樣。

Comments (6)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