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19, 2010
-
今早有個學生被助理見到在咀嚼東西,於是說他嚼香口膠/糖果,怎料他自辯只是「嚼手指甲」, 助理一時無語,請我處理。學生再跟我說一次他只是嚼手指甲,我對他說﹕
「規則是學生不得在圖書館飲食,就算你食自己都唔得。」(眾人狂笑)
-------------
為免枉為blogger兼枉為人師,庫大這篇不推不成
﹕政改不是恩情,政府不是母親
「這種糖衣毒藥,簡直是相對於公民教育和通識教育的「反教育」,學校教的什麼公民權利、三權分立、民主意識,不要再教了,乾脆在公民教育課背三字經和三個代表論好了。」
庫大的PG版廣告﹕
(差點忘記了,要向一位勇者老師致敬﹕
(庇理羅士的吳老師)
並誠心祝願她不會由勇士升級為烈士。)「雖然我們覺得人數算少,但在北京眼中,幹了這麼多事,還是有五十萬多票。相比建制派之前放的風,他們預測頂多二十萬三十萬。對他們而言,這算多還算少?」
(方曰﹕如果建制派只預測廿幾三十萬,那是他們低能。2008年公民黨同社民連加埋都有三十六萬票啦﹗
呢幾年社民連仲要越黎越紅,唔通會少左票﹖公民黨就算可能少左票,都不大可能令整體票數不增反減。而且建制全面打壓令公社兩黨支持者很憤怒,難道他們還會躲懶不投票﹖
還有原本投給普選聯那四十七萬人,難道全部只聽普選聯指揮,他們不叫就不會去投票﹖總有一批人會去投票的吧﹖這樣加上去,怎有可能只有三十萬﹖)普選聯轉軚的機會是否真的「大」了﹖我有點懷疑。
因為根據我那邊計的數,上次普選聯成員取得的四十七萬票中,這次因為選情特別冷淡而不投票的可能有二十六萬,補選時本來就不會投票的大概有七萬多,應該有十四萬票是參與了這次投票。如果普選聯走得太遠,這十四萬票可能會大量流失,他們應該承擔不起。
在社民連支持者眼中,普選聯早就轉了軚,應該也沒甚麼所謂「轉軚」的了。但如果說「這次投票結果令普選聯轉軚機會增加」,我並不認為。雖然,在這裡要加條但書﹕我對普選聯各人的政治智慧,絕不敢高估﹔對於中共玩政治的段數,更無法低估。
他們早說了不會支持現方案,即是說中共要加一點「甜頭」才可能令他們轉軚,至少他們也要覺得能夠向(泛民溫和派)選民交待才成。問題是究竟他們會在甚麼甜頭、多少甜頭下才「轉軚」呢﹖比起搞公投然後否決方案,這是更高難度的動作。
上文只是說他們應該會考慮到,如果他們爭取不到甚麼較有價值的成果、轉軚轉得太「核突」的話,他們下次選舉就要面對這十四萬票(原票源兩三成)大量流失的結果。我想就算再蠢的人,觸及命根當前也應該留神。但是,再來個 worst-case scenario﹕如果現方案真的通過了,我們還要想想,如何繼續玩下去﹖若然來個假普選,有沒有機會弄假成真﹖
Comments (5)
agreed. we need to think about the worst-case scenario
我覺得很多人就是支持民主黨,支持白鴿,或者,討厭民建聯,才成為泛民支持者。
對於很多我們天天討論的政治議題他們根本不清楚,甚至什麼叫“議題”他們也不清楚。
連我自己,是到了最近才知道有普選聯這個東東。
長毛黨/癲狗黨的支持者對大狀黨不會特別反感。
大狀黨的就不一樣了。
白鴿黨中還是有不少反癲狗長毛的。
36萬票升到50萬票是很不錯的進步。 長毛有十萬票,其中五萬是多出來的,實屬難得。
@bigbrother1984 - 但這次有不少人是當「公投」或「盡公民責任」才去投的,所以多了的票不代表穩袋。當然,如果中央諗住一鋪玩死普選聯班友,等佢地喪失威信,咁選民過檔社民連亦不出奇。(剩下那些可能流向「偽中立」人士)
學校名:庇理羅士(是道理的「理」,不是利益的「利」)
@Frostig - wow, 這樣譯實在太不符合香港翻譯慣例了 :p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