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24, 2010
-
Review in Chinese history, but bullshit in science
這本書,很多人談過(包括倫爺)。方某看書如牛吃草者,沒有故意找來看。不過有位商家(姑隱其名)看過本書,大抵深受感動,竟然買了一堆送給各學校圖書館(商家推薦一本批評獨裁的書,你見過沒﹖值得為他鼓掌),於是有一本來到我手上﹕
蕭建生《中國文明的反思》,香港﹕新世紀,2009
反大一統思想、為宋朝翻案,皆非作者首創。我不是讀歷史也沒能力評他寫得好不好,不過有人願意再詳細一點討論,當然是好事。
不過再看第一章,頓覺作者中了某些不肖教徒低級宣傳之毒,否則怎會寫一本歷史書還要夾雜批評演化論(當然是,完全胡說八道那種)﹖是臉皮太厚不怕人笑嗎﹖
作者捧出基督教,只為了強調中國因為沒宗教信仰,所以沒有現代文明。(呵,聽起來好像鍾祖康那本《來生不做中國人》﹖)
如果只要看人鞭撻專制獨裁,為何我不去看柏楊﹖反正柏老罵醬缸比他們兩個都早。柏老也信耶穌,但他寫歷史可沒有無端塞一堆宗教宣傳進去。(補記﹕剛巧港大出版社原來出了本《China: a religious state》,老外談中國傳統宗教)
如果你相信「中國禁書」必屬佳品的話,就要當心上當了。
(早知我又寄一堆拙著返大陸,博畀中共查禁啦﹗
)
---
沒圖沒真相,批書當然要引文,否則你會以為是我胡說八道。
當然,宇宙的形成,不可能是盤古用斧頭砍出來的。(p.14)
但後面就說一定是上帝造出來的。
今天大爆炸學說已經被科學界廣泛接受,儘管這個理論將來還面臨著新的修正,但它所揭示出來的一個嶄新的宇宙觀,已經呈現在人類面前。這個理論證明,人類生活的這個宇宙不是自然就有的,而是從無到有的,不是無始無終的,而是有一個從發生、發展到滅亡的生命過程(參見遠志明電視片《福音.真理》和中國中央電視台2008年2月《宇宙大爆炸》節目)。(p.15)
1. 引福音宣傳片講科學,單是這一點已經夠爆笑。
2. 其實這一段可以原裝照搬來說演化論﹕
「今天演化學說已經被科學界廣泛接受,儘管這個理論將來還面臨著新的修正,但它所揭示出來的一個嶄新的生命觀,已經呈現在人類面前。這個理論證明,人類生活的這個生態系不是自然就有的,而是從無到有的,不是無始無終的,而是有一個從發生、發展到滅亡的生命過程。」
3. 後面說進化論無法反證、無法檢驗,不知作者又怎樣「證明」大爆炸學說呢﹖
4. 呵,有位自稱巴拿巴的人連大爆炸也不接受呢﹗恐怕作者應該跟他互相教育一下,看看誰才對。
(註﹕創造論者各行己路、理論相殊、各說各話,只有攻擊演化論時才團結一致,早已有之。)……這一切是誰設計、引發和控制的呢﹖那個偉大的智慧和力量在哪裡呢﹖對此,當代科學無法作出回答。對人類來說,這還是一個謎。愛因斯坦曾經感歎地說﹕「看到宇宙如此深邃而和諧,不能不使人聯想到上帝」。而如果不是上帝,那又是什麼力量呢﹖(p.15)
5. 不當假設﹕你要先假定「有設計者」,那麼科學當然不可能作出回答。
6. 「這還是一個謎」……建議無線再拍《謎》的話,請作者來飾演「謎女皇」的皇夫。
7. 抱歉,愛因斯坦說的上帝不是《聖經》描述的那個呢。
8. 如果「創造者」不是基督教所指的上帝,還有很多宗教會樂意提供他們的答案。這說明,人類有一位共同的女性祖先,是她最早繁殖了人類,之後這些人才從某一中心地域逐漸擴散到世界各地。1999年4月28日,中國新華社報道說,遺傳學發現,中國人不是北京猿人的進化,而是非洲早期人類的單純後裔。亞洲地區不存在從直立人到現代人的連續進化過程。(p.15-16)
9. 把「夏娃理論」當成「有一位共同的女性祖先,是她最早繁殖了人類」,這是「大眾級」的誤解,倒不能完全怪作者。
事實上,基因體研究只能推斷所有人的粒線體基因,都有這位女性的遺傳而已。當時當然還有其他女性,只是她們的粒線體基因沒有留下來(道理就如姓氏的變化一樣,有些姓氏越來越普遍,有些卻消失了,基因比姓氏流傳久得多了)。科學家選出「夏娃」這個聖經故事的比喻,的確很容易引人誤會。《聖經》對人類的遷徙也有記載,在「創世記」裡是這樣寫的﹕那時天下人的口音言語都一樣。他們往東邊遷移的時候,在示拿地遇見一片平原,就住在那裡,並在那裡修建一座城和一座通天塔。為了阻止人類的狂妄行為,上帝就變亂了天下人的口音,並把他們分散到世界各地。這個記載,可能曲折地印證了非洲早期人類遷徙的歷史過程。在地質學說上,曾有地球板塊大漂移的學說,《聖經》的記載也可能曲折地反映了地球板塊的漂移而給人類生活帶來的變化。(p.16)
10. 「曾有」﹖他的口吻好像現在地質學界不再承認板塊學說似的。
人類歷史扯上板塊漂移﹖他可知道人類一萬年的文化史,在地質學上等同一眨眼﹖他不是以為人類遷徙到各地,然後地塊才漂移吧﹖
恐怕是源自創造論者「人龍同行」的年輕地球謬論再加上作者自己「不完全否定演化」的想法,才說得出這番話。關於人類的起源,自達爾文的進化論問世以來,人類深受這一學說的影響。人類還沒有哪一門學問敢像進化論這樣大膽假設,生命是從無生命而來,人類是從猴子進化而來。達爾文的學說雖然為人類的起源提供了一個新的理論,但這一學說本身卻無法進行證偽,也就是無法檢驗其正確與否,因此就像以研究科學哲學著名的卡爾.波普爾所說得那樣﹕「達爾文學說並非真正的科學理論,因為自然選擇是一種全能的巧辯,可以解釋一切事物,所以就等於沒有解釋任何事物」(見詹腓力著《審判達爾文》,中央編譯出版社,2006)。(p.16)
11. 我說得太多也嫌自己口臭﹕說達爾文理論聲稱「生命從無生命而來,人類從猴子進化而來」,本身就是胡說八道。
12. 前面他也接受大爆炸理論說宇宙「從無到有」啦,宇宙那麼大也可以,為何生命就不可以「從無到有」﹖
13. 波普爾改了口很久啦,那些傳教士沒告訴你嗎﹖(波普爾﹕All scientific theories are conjectures, even those that have successfully passed many severe and varied tests. The Mendelian underpinning of modern Darwinism has been well tested, and so has the theory of evolution which says that all terrestrial life has evolved from a few primitive unicellular organisms, possibly even from one single organism. ...... I still believe that natural selection works in this way as a research programme. Nevertheless, I have changed my mind about the testability and the logical status of the theory of natural selection; and I am glad to have an opportunity to make a recantation. My recantation may, I hope, contribute a littl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tatus of natural selection.)
14. 《審判達爾文》,又是這本舊書。(當然我沒有說他不可以用,只是證明他對這個爭議話題,似乎連更新的討論也沒看過。否則何必引一本舊書﹖如後面所提,引 Darwin's Black Box 也算略為新一點呀。)
如果進化論是科學,那麼,就必須提出類人猿進化成人的具體條件,比如在什麼樣的溫度、濕度等生活環境裡,猿猴的基因可以演變為人的基因等。可是達爾文的進化論並沒有提出這樣可以進行檢驗的條件,而純粹是用一種偶然性的「突變」來解釋從猿到人的進化,而這種「突變」是否真的發生過也無從證明,單憑從地下檢到的幾顆牙齒、幾片頭骨的化石,是不足以證明人是由猴子變來的。(p.16)
15. 如果他不提出這堆「條件」,還未必暴露出自己對演化一竅不通。誰說猿猴的基因會自動變成人的基因﹖(雖然人的基因跟猿猴的也差不了多遠)
如果要這樣盲問「條件」,他又何以會接受大爆炸呢﹖因為反大爆炸的創造論者比較少嗎﹖
(這種盲問,巴拿巴問得比他更多呢﹗)
16. 又一個令人口臭的澄清﹕突變是偶然的,演化卻是有方向的(累積有利的突變),因為有自然選擇。
17. 「突變」當然可以證明,突變在每個人身上都在發生,否則天下就沒有白虎、人也不會生癌了。(當然,這不是說突變只會導致生癌。這是創造論者常犯的邏輯錯誤。)
18. 「單憑從地下檢到的幾顆牙齒、幾片頭骨的化石」,當然不足以證明人是由猿猴(他又說「猴子」了,不贅)演化而來的,但科學家檢到的可不只是「幾顆」牙齒和「幾片」化石。單是當年在周口店掘出來的,也已經以「箱」計了。更不要說往後的多次重大發現,展示了更多由猿到人的中間型。
19. 引過波普爾、還提過黑天鵝的人,竟然還會說「無法證明」,恐怕是想告訴人他完全不懂科學哲學。科學只有「證偽」,根本沒有「證明」。所有科學理論都只能以現有資料「引證」理論符合事實(所以如果發現不符的事實就可能推翻理論),而不能靠事實「證明」理論。詹腓力是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教授,曾在美國最高法院華倫大法官辦公室任職,多年來研究進化論,他發現達爾文主義的書都非常武斷並缺乏說服力,所以他在《審判達爾文》一書中,根據美國的法律,站在中立、公正的立場,客觀地綜合比較贊成和反對雙方提出的證據及理由,然後發表對進化論的看法。(p.16-17)
20. 既然明知那是律師,講科學你還靠他﹖難道下次講基督教你要引 Dawkins 那本 The God Delusion﹖
如果你引的是生化學家 Bete 那本《達爾文的黑盒子》(Darwin's Black Box),至少作者銜頭看來有說服力一點嘛。(雖然這本一樣被科學界批駁掉,Bete 聲稱「不可化約的複雜性」的例子,亦有科學家提出更簡單的生物範例。)
21. 凡創造論者(上次另一例),總喜歡強調自己是中立、公正的。有點像人們經常自稱「講真丫」、「冇呃你架」……若然不是自信不足,就是有心放煙幕。他說,當達爾文寫《物種起源》一書時,不能提供任何自然選擇進化的好例子,只能借用一些人工選擇的例子,如人工改進牲畜及莊稼,不斷選種培育毛最長的羊、生蛋多的雞,等等。通過人工選擇,可以改變動物和植物的各種特徵,甚至使現有品種與野生原種之間產生很大的區別。但是這樣使用人工選種為例證卻是一種引入歧途的騙局。改良動植物的人必須運用他的智慧和專門的知識去選擇育種,並且要保護它們不受自然界的災害。可是達爾文學說的精義是說明自然界毫無目的、偶然發生的過程可以代替智慧的設計。而他居然使用人工智慧設計者的成就來解釋這一要點,這證明那些願意接受達爾文學說的人實在毫無批判的眼光。(p.17)
22. 「不能提供任何自然選擇進化的好例子」這句本身就是錯的,達爾文在第一章先提出人工選擇為例,只是因為人工選擇是人們容易明白的例子。
23. 與其說「接受達爾文學說的人實在毫無批判的眼光」,倒不如說作者接受某些不肖教徒的胡扯時實在毫無批判眼光。下詳。
24. 「改良動植物的人必須運用他的智慧和專門的知識去選擇育種」,又一大錯誤。稻米和小麥是怎樣來的﹖人們在文明史之初就已有稻米和小麥,但它們顯然是在人類有育種知識之前就開始馴化。人類只要在稻種、麥種之間選取自己喜歡的品種再播種,就已經可以(在無意圖改變品種之下)進行「人工選擇」。
人類在達爾文時代的育種,已有專門知識(當然跟今天比差得遠),但在未有基因改造/轉移之前還是盲摸摸,只能靠自然變異來選取適合的品種。這正是達爾文要比喻的自然過程,也是同樣的「盲」,只能在已有的變異中選取適應者。(Dawkins 的《盲眼鐘錶匠》是很好的形容)
作者說「他居然使用人工智慧設計者的成就來解釋這一要點」,不就是因為作者(和影響他的某些不肖教徒),都把人看得太有智慧了麼﹖
25. 如果你接受到「人工選擇」,就應該接受「自然選擇」,這是很簡單的邏輯。美國舊金山大學前生物系主任錢錕教授也對傳統的進化論提出質疑,他說,自從中國科學家侯先光在雲南省澄光縣發現,遠在五億三千萬年前的石層中有複雜的動物之後,獲中科院特級獎的陳均遠教授等證實,當時有一個「動物大爆炸」的現象。因為動物界中所有不同形體構造,屬於「門」一級的動物同時、一次性地、以爆炸性的姿態出現,完全沒有漸進的痕跡,從此以後,再也沒有新的「門」出現。傳統的進化論由此受到挑戰(見1995年7月19日人民日報海外版)。此外,達爾文主義所強調的生存競爭只是特例,而生物界各成員彼此合作,相依共存才是通例(見詹腓力《審判達爾文》)。(p.17)
26. 錢錕是甚麼貨色﹖方舟子踢爆了,不用我勞神。
27. 引澄海化石來反演化論,跟阮兆祥扮汪明荃沒分別,都是不識者嚇死,有識者笑死。
澄海化石,還不是科學家拿來討論演化的例子﹖
為何會有大量的生物類型出現﹖的確有很多學者爭辯成因和提出解釋,但眾多解釋絕不包括「上帝突然創造出來」,而且那些生物在更早的地層都有祖先。問題是「如何演化」而非「有否演化」。
28. 「傳統的進化論受到挑戰」﹖即是寫的人根本不知道甚麼是「間斷平衡理論」(punctuated equilibrium)囉﹗
達爾文把「緩變」看得太絕對,認為生物要用均速、極慢地演化的確有問題。後來有人提出生物可以在大部分時期接近不變,在某些環境鉅變的時代才大幅度演化,這個「間斷平衡理論」對達爾文學說的修正,已是幾十年前的事。(但這不等於沒有漸變,這是誤解)
29. 「生存競爭只是特例,而生物界各成員彼此合作,相依共存才是通例」顯然是不懂生物學、不認識牧人、甚至連野生動物紀錄片也不看的人才提得出來。
彼此合作、相依共存﹖獅子吃牛、狐狸吃兔子算是哪門子的合作﹖人類捉光灰狼後,北美野鹿把草都幾乎吃光了,算是甚麼共存﹖
生物學界對生存競爭以甚麼為單位確有爭議,達爾文說是個體,有些人說是族群、物種,有人甚至說是基因(如Dawkins)。但沒有人說「競爭只是特例,合作才是常態」。所以,進化論依然只是一種想像,與上帝創造人類的想像並沒有什麼區別。科學與非科學的分界,就在於能否進行證偽,也就是要能夠進行檢驗,否則就成為了神話、宗教或者形而上學等。……進化論無法進行檢驗,無法進行證偽和反駁,所以無法確定它的科學性。(p.17)
30. 如果演化論「與上帝創造人類的想像並沒有什麼區別」,他又憑甚麼去相信上帝造人﹖憑他那堆推理﹖
31. 其實這段說法更顯得他思維混亂。他說「進化論只是一種想像」,但凡理論當然都是「想像」啦,難道理論有實物的嗎﹖原子論不也是人們對物質單位(原子)的想像﹖
如果他說「想像」的是「演化」的「現象」本身,那麼既然波普爾早已改口,閣下亦可休矣。人類的起源同宇宙的起源一樣,其原因對當代人來說,依然還是一個謎。特別是像人這樣的生命……他的出現肯定不會是偶然的,不可能是瞎碰碰出來的。在人類出現之前,就一定存在著誕生人類的必然性和現實性,應該有一個偉大的智慧在設計和操控著這一切,否則怎麼可能誕生出如此完美的人類呢﹖假定進化論的描述中有合理的成分,那麼,「進化」的諸多必要條件的全面設置,過程的精確控制,可能性向現實性的轉化……等人類環境獨具匠心的完備、生態環境中生物鏈的完美等自然法則的制定,等等,可以說是無微不至。而這一切的存在,其目的都是為了讓人類的生命得以存活,這也證明了有更高的生命智慧存在著,是他創造了人類生命得以存活的一切條件。(p.17-18)
32. 「還是一個謎」……《謎》第二輯呀……
33. 「他的出現肯定不會是偶然的,不可能是瞎碰碰出來的」,顯然是一種武斷。
當然,後面「瞎碰碰」又是源自創造論者典型「進化論 = 粒子亂撞撞出生命來」的胡說八道。
34. 「在人類出現之前,就一定存在著誕生人類的必然性和現實性」
針鋒相對﹕在他這本書被禁前,就一定存在著查禁他這本書的必然性和現實性。
35. 「應該有一個偉大的智慧在設計和操控著這一切,否則怎麼可能誕生出如此完美的人類呢﹖」
以為人類完美,無視人類缺憾多多的身體構造,又是創造論者的盲目讚美。
(又,典型的「上帝背後還有上帝」悖論﹕「應該有一個更更偉大的上上智慧在設計和操控著這一切,否則怎麼可能誕生出如此偉大的智慧去設計完美的人類呢﹖」,這個「更高的生命智慧」自然也應該有「更更高的生命智慧」去創造。)
36. 「進化的諸多必要條件的全面設置,過程的精確控制」,又一個對演化目不識丁的胡說八道。他還是讀完Dawkins那本《盲眼鐘錶匠》再說吧。如果演化過程有那麼完美,我們就不用受腰背痛、坐骨神經痛、痔瘡、盲腸炎……之苦。(你聽過猩猩生痔瘡嗎﹖在下孤陋寡聞,有的請告訴我。)至於女媧補天的傳說,應該是對遠古一場大洪水的描述。這是有真實的歷史做基礎的。地球上曾發生過一次造成全人類文明毀滅的大洪水,而只有極少數人得以存活下來。全世界已知的關於那場大洪水的傳說有600多則,都保留著對大洪水的記憶。雖然這些傳說產生於各個不同的民族,卻擁有極其相似的故事情節。對於這一切證據和現象,用偶然或巧合是根本無法解釋的。有關那次大洪水的過程,《聖經》中有所描述。雖然《聖經》是一本宗教書籍,但很多學者認為《聖經》描述的是真實的人類歷史。……那次洪水同時伴隨著大陸的變遷,完全摧毀了當時整個地球的人類文明,而女媧當時是拯救人類生命的英雄。(p.18)
37. 要產生一場一次過毀滅全人類文明的大洪水,顯然違反現有的科學知識。敢問口口聲聲「證偽」、「具體條件」的作者,這樣的大洪水如何「證偽」,有何「具體條件」令其生成﹖﹗
38. 最大的盲點﹕為何他會認定各大民族的洪水傳說,都一定是「同一次洪水」的回憶呢﹖
答案倒簡單﹕對某些不肖教徒劣質宣傳的先入為主。
中國一年也發生多次洪水,當中的「情節」會有多大分別﹖(水把所有東西都淹沒掉,還有甚麼﹖) 水災是很普遍的天災,各大民族都有遇過並不出奇。甚至乎,你說這是植根於人類還未離開非洲時,一小群人類始祖遇上的洪水記憶,也可理解。如果是前者的話,那麼各地都分別發生過洪水並不值得奇怪﹔如果是後者的話,那麼這場洪水不需要真的很巨大,在始祖們見到的地方都浸滿就行了,像華東水災那種百年一遇就夠了。
這跟《聖經》有多少真實歷史是兩回事。何況就算《聖經》有真實歷史,也是限於信史時代的歷史,並不代表聖經裡的神話部分也是歷史,否則文首他說不接受的「盤古用斧頭砍出來」、女媧煉石補青天也應該當歷史了。---
當然,反禁書如某,自然不會因為這點胡言亂語而支持禁書。何況對自己不熟悉的事亂插嘴,大抵也是文人惡習。方某自己不是只讀過一頁,就批評倪匡小說﹖(想來倪匡的粉絲讀了,大概不是想殺了就是想恥笑我吧﹖) 若「獻世」者不只在下,可堪足慰﹖
不過作者苦心孤詣,以歷史批判獨裁,竟然塞入這種垃圾,誠可謂大憾。
Comments (6)
西方因基督教而孕育出現代文明這一論點屢見不鮮,但人往往忽略了西方現代文明起飛正正是教廷失去絕對權力的時候。如果教會還有審判和處死異見的權力,神職人員還是特權階級大地主,科學家時刻忌憚發表的理論會被教廷批判而自我審查刻意迎合,西方又點會發展出人權平等民主自由等軟文化和科技工業等硬文化?
在個人層面宗教對人的道德價值觀有正面影響還說得過(但並不代表無宗教信仰或者非基督信仰者就做不對,而且眾多宗教在給予人道德觀的同時亦附送不少不文明的野蠻信念和行為),在整個國家文明層面說宗教有助其發展則係信口開河。
至於進化論的問題,真係講到厭。
@cwcw - 這說法也很難解釋為何中國直到明朝(大概就是西方宗教改革、文藝復興時期)之前,都是領先世界的文明大國。如果在那時寫書,大概會有人說,信一神教不利於文明發展﹖
哈哈,謝方兄連結。
我讀書一向用一種比較寬鬆的態度去看,如果我認同作者的主題和主要部份,那麼其他枝葉部份我會不太計較。
這本書我留意的是中國歷史部份,方兄提到的宗教觀、科學觀部份,我讀的時候也不甚滿意,不過考慮到這並非本書的主要部份,就輕輕略過了。
而且個人習慣一看到談進化論的篇章,就下意識地"飛"。哈哈,當然這篇博文也不例外。
獲益良多, 可以放上面書連結分享一下嗎?
本書亦提過「為什麼秦滅六國之後,中國沒有再出現像老子、孔子、孟子等偉大的思想家?」
個作者完全無視王守仁同心學(定係佢中國歷史知識低到連王守仁都未聽過)
@lunyeah - 科學不是你杯茶吧﹖
@will1003 - 連結本文﹖無任歡迎﹗
@timkingdom - 王守仁未到孔孟老子的層次吧﹖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