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 29, 2010
-
Notes on 28/1 meeting with alumni
(校方已向家長發信交代改名事件,各位可到學校網頁觀看)
星期四晚校友諮詢會,蒙保良局行政總監胡金燕女士、教育
總主任楊健忠先生親臨,並有三十多位校友到場發表意見, 本會謹致謝意。 以下簡錄部分重點及問答,以便未能到場的校友了解情況。
筆錄或有錯漏,敬請原諒。 事件背景﹕
1. 局方表示保良局的學校通常都是捐款冠名,但如果未有捐款的話先用局方儲備建校亦是慣常做法(八三屬於這情況), 不過通常有人捐款就會冠名。
2. 八三建校時原本有人打算捐款,但最終未有成事,故以籌辦之八三年總理命名。
3. 局方並未收取該筆捐款,亦不是必定要收、必定要改名,整件事是未決定的。
4. 局方澄清從無主動向外推銷舊校命名捐款,亦不急於收這筆善款。局方亦不想改名影響收生水平。
5. 對開初時溝通不好,導致大家不清晰和誤會,局方表示抱歉。 關於善長和捐款﹕
6. 該筆善款為遺產,善長欲以之紀念亡母。由於善長參觀母校時為學生表現所感動(impressed),故有意捐予 母校。
7. 保良局董事會認為捐款人很有誠意,原則上可以探討和開始諮詢。諮詢是早已計劃的。局方希望校友可以集中討論收不 收這筆善款、如何答謝(例如是否接受改名、怎樣改),而 非胡亂猜測。
8. 對於有人在網上表示不如把一千萬捐往山區,局方據知善長亦曾有考慮捐往山區,但他是土生土長香港人,希望先資助 香港教育。而他有興趣以亡母冠名學校。局方補充,善長本 人作風較為低調,因為認識保良局主席,所以有興趣接觸本 局屬校。
9. 善長對日前的爭議和回響感到壓力,家中亦有長者質疑為何要捐款被人罵。保良局主席則向善長表示,如果冠名會令善 長留下罵名,他身為朋友也不會建議這樣做,捐款人亦不會 高興。但局方希望先等諮詢有結果(甚至多搞幾次諮詢形成 共識),再向善長交代。
10. 局方希望大家理性討論,局方亦想藉此得知日後再有同類捐款應如何處理。
11. 局方表示明白大家的矛盾處﹕既想收到捐款,但又不想改名。
12. 局方表示,除非校內能形成「主流方案」,否則不會向董事會作任何建議,亦不會去問善長想怎樣改。局方沒有時間表 、不會硬推。
13. 保良局主席曾作比喻﹕他就像個家長,現在有個青年(善長)想娶他的女兒(八三),如果女兒不喜歡也不會把她嫁出 去。主席亦曾說自己有每晚看facebook的相關群組 觀看意見。 關於替代方案﹕
14. 局方曾研究過加名和改名,他們認為加名不太可行,但並未仔細研究,想先諮詢大家意見。局方亦未問善長想怎樣改。
15. 至於先前兩間舊校加名(第一張永慶和百周年李兆忠),都是成立十幾年後有人捐款。局方給善長選擇冠名是否保留原 名,而善長選擇保留。
16. 局方先前並不會反建議以大樓冠名取代改校名,因為相比以往捐款冠名大樓,這次的善款數目太大。
17. 近年三間屬校增建附屬樓,往往要超過800萬。但不建就無法應付新高中,所以局方不得不建。
18. 對於校友建議成立基金,局方表示他們以往成立的基金通常都是供全局所有屬校申請,而非供個別學校使用的。
19. 如果成立基金供全局屬校申請的話,競爭太強,到頭來母校分不到多少。而且善長已經有自己的意願(就是捐給母校) ,這個意圖很清晰。
20. 有校友建議只收部分捐款避免冠名,局方表示不排除這樣做。
21. 局方一般不會在未敲定捐款前,先安排善長跟學校的持份者見面。但可以代為轉告校友希望與善長會面。
22. 局方並不抗拒改名以外的替代方案,但善長沒表示過對其他方案的意願,如果不是已經形成「主流方案」就不會貿然向 善長提反建議。
23. 校長表示事件公開至今,校友大多反對、學生意見很分歧,家長和教師則較傾向收取捐款。 其他問題﹕
24. 有校友關心母校將如何使用該筆善款,擔心浪費善款搞面子工程。
局方回應指捐款將由總部監管,而改名涉及的開支亦不可以從捐款中支付。這是保良局一向的做法,因為要尊重善長捐 款是為了資助教育。受政府資助學校亦不宜用捐款做裝修工 程之類。局方只會批准捐款用於沒有政府資助或未能得到其 他資助來源的用途。對於建議成立一個包括不同持份者的委 員會監管捐款運用,局方表示認同。
校長回應指捐款一定會用在令學生成長方面獲益,而政府沒資助的項目,或者其他學校得到資助但母校得不到的項目。 例如母校曾申請優質教育基金項目,其他學校的同類項目獲 批而本校未獲批。另一例子是學校曾拒絕申請政府給予母語 教學學校的補貼,以免受條款束縛妨礙轉回英中。又或者可 以探討增強英語教學的措施(例如增聘外籍教師)。學校亦 可能以善款發展創意教學、建立科學實驗閣之類。總而言之 是用在非標準的學校設備上。
25. 對於家教會問卷獨漏「反對改名」一項,負責家教會的李丁亮副校長回應,指該問卷是由家長委員自行製作的,不經校 方決定或插手,校方只負責印製派發。可能是家長考慮不周 以致出現這問題,但校方角色有衝突不便干預。
局方表示,在考慮改名事宜上,會承認(bear in mind)這不是一個堅實(floor)的民意調查。(諮詢會照片已上載到本會facebook群組,
敬請留意。)
Post a Comment
Recent Posts
Recent Comments
- curioushunter on 獨裁者的進化
- fongyun on 科普及科幻作品閱讀講座
- Bohemian on 科普及科幻作品閱讀講座
- fongyun on Good bye, Mr. Lee Kuan Yew
- Casaire Tsukiji on 學聯改革與聯邦政體之考慮
Comments (2)
那位主席用錯了比喻。
保良局主席的位置年年換班,每隔幾屆的人事作風都會有所不同,若局的資產有如子女,那唯一的家長是抽象的局本身,主席只是捐授的職位,人盡…… 總之他說關心便好了,不然又會鬧笑話。
(浸大歷史系的香港研究系列,便有專文討論保良局歷屆主席和班子的作風和功業,有何不同。)
@bencrox - 父如輪轉 XD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