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 12, 2010
-
陳雲﹕苦行與赴義
「人類的智慧發展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已經停止,往後都是玩弄花樣。二十世紀末,人類的經濟發展已經到了盡頭,今後一切的發展,都是資產掠奪游戲。
以前,愛國是無賴最後的語言。今日,經濟發展是無賴最後的語言,與粗言穢語無異。經濟發展四字,類同X你老母。」
星屑﹕阿港身體的深層次矛盾
「高鐵的核心問題是假諮詢、黑箱作業、問責官員傲慢而其實無需問責的管治態度、功能組別把持立法議會、維護官商之間的利益輸送。至於起高鐵是不是一定要 669億、是不是非西九不可、是不是非剷平菜園村不可,明明全都可以傾的。
民建聯的問題則是狐假虎威。誰都知道他們是一群出爾反爾、看風駛𢃇、手法低劣兼夾資質平庸的人,卻以『中央懿旨在港執行人的姿態』站在船頭指揮前進,並聯同功能組別議員組成超強大保皇陣型。
特首的問題是生為小圈子選舉產物、先天缺乏社會普遍認受性、凡事只一味看大老爺臉色、真心關心的卻非香港市民大眾福祉。
還未計那些好像劉夢熊譚惠珠那些從中作梗的『人小代表』『甚麼政協』。我不會迷信『還政於民』一定能令現狀變好,不過卻深信以現時情況繼續下去的話肯定更壞,因為人的心會跟風轉,當大多數人都慣於埋沒良心,並以此作為生存之道的時候,即使那個城市的生產值多高,享受到的物質有多豐盛,它也只不過是個沉淪腐爛、不容於天地間的死城。」
蘋果日報﹕高鐵睇真啲之二:曾蔭權的專權方案
「2006年呈交立法會的文件上,環境運輸及工務局極力倡議高鐵採用共用通道方案,理由是,為了縮短少許交通時間而花費大量公帑並不合理。文件顯示:『如果我們採用專用通道方案,我們可以提升隧道設計至最高車速每小時 200公里,然而預算建造成本會因此大大增加數十億元,原因是隧道需要建得更大來抵受高速列車的車身與隧道壁之間所產生的巨大風阻力。』
文件續稱:『不過,即使鐵路最高時速可每小時多提升 40公里,行車時間只能由 13分鐘縮短至 11分鐘,全程只是減少兩分鐘。花數十億元來節省兩分鐘的車程是不合理的。再者,廣深港高速鐵路的目的是將乘坐鐵路列車往來香港至廣州的時間縮短至一小時之內,而共用通道已能夠達到這個目的。』
至 2007年,掌管運輸的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下台,政府的高鐵規劃隨即改變。特首曾蔭權在一次粵港聯席合作會議後,宣佈港府決定採用專用通道的方案。根據當年的預算,共用通道方案造價約 175億元,專用通道方案造價則高一半,逾 250億元。高鐵造價估算去年大幅上漲,建造隧道成本增至 537億元。
政府官員當年為打倒昨日的我解畫,認為與西鐵共用路軌會限制了高鐵班次,不夠效率。但 06年的政府立場是:『如西鐵的乘客量在 2030年以後接近飽和,屆時,西鐵將需要加密班次,而我們則可以考慮在這個時期在西九龍總站和邊界之間興建一條廣深港高速鐵路的專用路軌。事實上,我們很難準確預測在 2030年後的鐵路乘客需求。因此,先採用共用通道方案是最為審慎的做法。』」
Kameyou HO Kai-lung﹕[踢爆高鐵]--政府為反而反,誣蔑新界西錦上路方案 (面書)
「青衣藍巴納(勒)海峽不適合建鐵路天橋?政府狗官又要騙人。大家知不知道,香港機場與深圳
機場將要建設專用鐵路互相連接,讓兩個機場交換客流,讓香港機場專滿飛國外線,讓深圳 機場專負責飛往中國大陸。......好,就算機場專用鐵路是從屯門直接大嶼山、不會 經過青衣,難道這條超遙遠的大橋會比去青衣的更艱難?退而求其次,不起青衣的鐵路天橋,那麼專起行車天橋經青衣過西隧到上環中環總可以了吧?省回二百億,用來安排高鐵專用高速巴士只會更方便吧?難道高鐵總站起在西九,港島人就能直接到西九?難道不用在尖沙嘴站轉地鐵?最後還不是用高鐵總站直通巴士! 」 都是那些日子﹕「理性討論」高鐵撥款﹕高鐵經濟效益不及西港島線﹖
「政府在高鐵方面投資,那是超過西港島線6倍,但連他們自己評估數據,高鐵經濟效益,也不過高西港島線經濟效益四成左右,還不要說,高鐵賣的是全國經濟效益協同,為何政府評估高鐵經濟效益,不及一條只惠及西港島的地區地鐵支線的效益?」
「在上世紀60年代,新加坡李光耀的人民行動黨,與實為馬共的社會陣綫李紹祖醫生對陣時,李紹祖醫生狂講與議題無關的廢話,藉此消耗時間,這才是真正的拉布戰術,如果泛民議員只不過嚴格一點審視議題,就指泛民玩拉布戰術,筆者只能說,這些議員連拉布戰術是甚麼都未搞清楚就隨便亂拋帽子,只會淪為有識之士的取笑對象。」
冠東轉錄﹕11/1明報六篇反高鐵專欄 (面書)
Vivien Cheng﹕騎呢年代,青菜,也慘變疑犯? (面書)
「如果D菜係用黎扔的,應該唔使攞去洗吧?!(你頭先自己都識講啦。唔通驚整污糟被扔
o個個瘟神套老西所以要洗洗先?咁扔雞蛋使唔使買有機蛋?扔得健康D喎?!」 「早幾日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上,一眾官員同議員閉門睇咗多段官方同非官方嘅影片,睇吓上個月27日,係咪有公安越境執法無人理,點知李少光回答話:『大家看同一段影片但有不同結論,警方看過所有影片的結論是暫時沒有證據顯示有內地執法人員跨境執法,剛才議員(指李卓人)說的我自己看不到。』
幾千年前趙高都教識你哋中國人架啦,望住一隻有四隻腳的動物,都可以有馬同鹿嘅不同結論,何況係睇影片呢?既然睇影片係可以有咁唔同嘅結論,咁如果警方攞段片出嚟話:『陳巧文果時顯然係襲警。』咁辯方就可以話:『大家看同一段影片但有不同結論,我們看過所有影片的結論是暫時沒有證據顯示陳巧文襲警,警方說的我自己看不到。』」
野蟹﹕千千萬萬個陳巧文
「這次的拘捕不難令我們聯想到,警方是為了阻嚇市民衝擊中聯辦這等『過激』示威。其實本地的『激進』示威的大勢早已形成,單憑拘捕一個陳巧文便以為可以打壓制這股社會暗湧,實屬痴心妄想。反之,堂堂香港警察低劣地『羞辱』一個弱質女流,則肯定令警察大失民心,情況仿如全港各區同時擲下鏹水彈!」
莫乃光@信報﹕政制「向前走」,香港倒後退
「若普選最終目標是取消功能組別,如今把功能組別由三十席增加至三十五席,這是方向正確與否,反而顯而易見 !」
「不預設討論空間,代之而行的,是以一貫『政治化粧術』甚至謊言,為這個倒退方案塗脂抹粉,希望欺騙市民支持。政府自找藉口不為二零一七和二零二零設立路線圖,變相令期望普選的市民對這個承諾失去信心,這正好將泛民推向一個無法支持方案的位置,結果,政府又可以將香港的政制原地踏步責任,又再一次卸給泛民的議員。」「官方慣用論點全屬謬論,因為在代議政制下議員的取態來自投票選他們出來的選民,他們投票反對方案合理。反而如果議員在議會投票時只跟民調,豈非每次立法會表決任何議題,只要「民意」有過半數支持,議會便「一致通過」?難道這才是林瑞麟心中的「民主」?沒有三分之二民意支持的方案,為什麼要有三分之二的議員把它通過?責任還在於政府為什麼沒法提出能爭取到市民三分之二支持的方案,歸咎泛民於理不合!」
「從政改至『高鐵』,今天政府的施政、推行政策的手法,愈來愈傾向以高壓手段霸王硬上弓,不惜賠上高昂的社會代價,把什麼『和諧社會』、解決『深層次予盾』的目標和誨訓拋諸腦後,『無懼』製造一個更分化的社會。政府『管治』了香港十多年,社會發展毫無寸進,不少人也擔心看不見普選之餘,『有生之年』社會都是如此,毅然用另一種方式便達不滿,始作俑者的政府,卻將他們標籤為『激進』,企圖令『主流』社會認為他們是極端主義者,從而由分化中取得支持。或許短期而言,民主派或會被分化,但這種『鋌而走險』的手段只會令整體社會更分化,政府管治更困難。」
葉蔭聰@明報﹕共同反省「80後」至今的香港社會
「蔡穎儀的博士論文,是一個關於迪士尼的香港研究,當中深入探討了香港中產家長如何教導子女。她發現,保護孩子免受外來不良影響,成為中產家長的首要任務,因此,要對孩子作全面監控與規訓,由飲食、身形體重、嗜好、看電視到結交朋友等等皆無一遺漏(難怪香港近年會興起『基督教右翼』)。這樣密集式的親子教育,背後是中產家庭力圖維持階級地位,以至地位晉升的欲望,這一切都充滿著八九十年代『黃金時代』的印記。」
庫大﹕今天我和學生被驅趕
(方曰﹕)康文署該管唔管。博物館成日有人對住D文物拍照,又唔見佢地理﹗
Comments (4)
「人類的智慧發展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已經停止,往後都是玩弄花樣。二十世紀末,人類的經濟發展已經到了盡頭,今後一切的發展,都是資產掠奪游戲。」
其實我覺得陳雲這樣說太過武斷。我也不怎麼喜歡那篇文,這個時後不是應舖陳事實、闡明道理以爭取最大支持嗎?發悔氣有甚麼用?
陳雲:人類的智慧發展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已經停止,往後都是玩弄花樣。二十世紀末,人類的經濟發展已經到了盡頭,今後一切的發展,都是資產掠奪游戲。 以前,愛國是無賴最後的語言。今日,經濟發展是無賴最後的語言,與粗言穢語無異。經濟發展四字,類同X你老母。今後的任務,是走回去。愈遲向回頭走,付出的代價愈大。」
以私利為目的的掠奪式資本主義模式已經將人類推上懸崖邊了!
人類如果要有明天, 只將走向另一種發展模式!
@ivyst -
De-developing,講簡單0的即係「由奢入儉」;呢味嘢從來都只有為勢所迫先會出現。道理唔係唔講,但一早已經講到口臭生痱滋都無人聽,發脾四係無可奈何。
話係六十年代停止進步,容或武斷;但近呢十幾廿年「進步」進步得最快同最明顯嘅,亦不過係資訊傳送量同速度,同埋金融運作上嘅數字遊戲 (eg. CDS、CDO 對賭之類,以兆計美金上落) - 能源應用、人類腦力同體能呢兩瓣基本嘢就似乎慢晒車。學政府句「一般而言」,根據玩時個 trend,就算唔係「到了盡頭」都「接近盡頭」...
@ivyst - 沒甚麼用,出氣而已。
但資本主義去到九十年代後,的確似乎只是玩「資產掠奪遊戲」多於「發展」了甚麼。
例如資產瞬間移黎移去,可以搞到國破家亡,但造就了甚麼﹖
其實香港更清楚,原本的「實業」都九十年代,慢慢變成人人都只靠炒樓炒股票。經濟在空燒。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