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14, 2009

  • [出口轉內銷之無奈與樣衰]

    Tommyjonk﹕鴿子是用來放的

    民主黨完成歷史任務不代表歷史會有改變。

    當年民協都係聲稱搞「又傾又砌」,然後被全體泛民(包括民主黨)視為「背叛民主」,再之後民協被泛民和保皇黨兩面陰乾。
    依家只不過係民主黨變左當年既民協,社民連變左當年既前線

    社民連之後會變乜野﹖我唔知。我淨係知道如果民主黨陰乾,公民黨很快會變成另一個民主黨。
    歷史從無改變。

    究竟除了這樣不停「獵巫」之外,還有甚麼新意思﹖
    為何不可以一手軟一手硬﹖我們真的有「雙手都要硬」的本錢嗎﹖

    公投真的有用嗎﹖我從來不認為。(雖然我也不反對,有人想試新路就試試看吧,但我不認為會成功——而且我說的「成功」只是指「補選當公投」這一點。)

    (刁民的意見就是在下的意見﹕「很多人懇求泛民團結,希望他們全力推動五區總辭,因為那樣可以像東亞運般『創造傳奇一刻』,但他們總辭了,市民沒共識投票和為甚麼投票,究竟有甚麼用?」)
    (補充﹕固然你可以做 agenda setting,但不要以為保皇黨和保守傳媒不懂玩 agenda setting,最後其實還是一片混亂。也許有一半人知道這是「普選公投」,另一半人不是「選人」就是當成「選黨」。就算係用林忌那套「改名叫普選」或世澤那套「成立任務黨」去搞,這問題也只有減輕而不能消除。結果就是投票結果的解讀模稜兩可,保皇黨再加兩錢去混淆,最後大家當冇事發生。)

    史兄﹕外國的月亮一定圓

    > 曾德成說,這個開幕式連外國人也認為很有創意。

    我絕對相信可以找到一百幾十個外國人認為曾德成樣衰。So﹖

    > 第一個傳奇時刻是12日香港足球隊擊敗日本隊奪得金牌。第二個傳奇是香港隊取得歷來最多的獎牌數目。第三個傳奇是東亞運開幕式是在開放的環境下舉行。

    1. 第一個真正是傳奇。
    2. 如果主場也拿不到更多金牌,香港體育無望了。
    3. 開放﹕兩岸放晒水馬,冇錢買飛唔准埋岸邊睇……

    各國核試也很開放,只不過是把方圓百里劃為禁區。(其中最開放的是法國,找個熱帶小島來試)

    世澤﹕才子論BN(O)

    黃岸然都short short地,如果香港夠膽唔畀佢返香港,淨係司法覆核政府都輸硬。

    如果香港已經衰到司法覆核都制衡唔到政府,咁就返唔返都罷。何況中國政府都唔會驚國際公約,中國唔係大把民運人士要流落異鄉﹖馮正虎多一個唔多,少一個唔少。

Comments (16)

  • @fongyun 公投真的有用嗎﹖我從來不認為。

    香港人是政治冷感

    公投有好處:

    1.令香港人關心一下政治和民主
    2.令中央要關注香港的民意
    3.令香港人可以用公投方式表達意見
    4.團結民主力量

    有冇用 唔試過都唔知

  • 公投不一定有用,但大概也是政黨目前應該攪的活動之一…… 就好似掟蕉掟oven一樣,行動本身係無作用架,但目的是達到了:就是引起市民對政界的attention。成唔成功真係唔緊要,最重要係function緊。好似民主黨又要坐暖個位養家的黨係時候退下來了:既然歷史不會改變(且不斷重複)那就讓新的蓋過舊的、讓有用的蓋過沒用的,不用太過留戀。

    其實大概也有人sense到,就算社民連這個年青人最看好的後起之秀都未必好有前景:攪不好接棒不成就可能撐唔住,至少d內部分裂一定會爆晒出黎。

  • @VincentLo07 - 如果可以肯定冇用,就連試也不用試,所以我不反對試。只是你試你的事,沒理由去排擠不想試的人。

    @pineapplesam - 不知為何世澤那邊也有人說我民主黨不用懷有感情。其實我連票也沒投過給民主黨,何感情之有﹖

    新的蓋過舊的,是事實。但是否有用蓋過沒用﹖不見得。
    民協,然後民主黨,再之後公民黨…… then﹖

    現在社民連那套,我總覺得似共產黨。難道我們的民主運動,也要把「右派」批倒鬥臭才可以有進步﹖

  • @fongyun - 

    只是你試你的事,沒理由去排擠不想試的人。

    排擠不想試的人。是因為激進的人認為人人都要拿出勇氣和憤怒 去表達為公義的心
    而且民主需要團結 需要抗爭

    其實我覺得憤怒和激進 對於不公義的事 是需要的

    我意思是 社民連的人 對獨裁 假民主 資本主義自由市場 官商勾結利益輸送 十分憤怒

    香港人政治冷感

    香港貧富懸殊世界第一 弱肉強食

    所以至會有激進的心態 因為太多不公義的事

    如今中央和政府當市民係白痴

    是否應該有所激烈行動?

    來喚醒香港人的良知和公義心

    不要政治冷感 不要迷信自由市場

    不要做奴隸 要做反抗的人

    要有行動反抗 表達憤怒 不可以坐以代斃

    只要人人都有為公義而憤怒和激進之心 公義就立於不敗之地

  • @VincentLo07 - 

    只是你試你的事,沒理由去排擠不想試的人。

    其實有一個象徵意義:

    像六四為民主反抗的學生一樣

    激進的人 會排擠不反抗的人和行為

    因為 只要全中國人 全部人民都有六四學生的熱血和憤怒 甚至有為公義犧牲的精神

    公義就立於不敗之地

    獨裁就必被鏟除

    這是對抗極權的方法 必要勇氣、激進和憤怒

    溫和代表懦弱和退縮 令中央以為市民好欺 可以愚民

  • @fongyun - 

    哈哈,我想說你對民主黨"有感情"是因為你似是有意"留下"民主黨吧。
    之前的回應也說了社民連的"有用"(掟野、引起公眾注意、還有些像樣的言論)對比起民主黨的"無用"(最近都無做到咩,言論也毫無過人之處)
    民主黨到現在有用的只是霸了幾個議席罷了。換句話說假如社民連或公民黨有能力動員取代民主黨的人,那麼真的不見得有什麼分別。
    (何況據說民主黨除了民主議題的票,其他的都是與建制的都大同小異)
    所以社民連才會企圖奪民主黨的票,因為民主黨真的老了,說不過人就找元老出來壓場,如果民主黨是能表現出其個人之處及回應得宜(就好像公民黨,在連番轉軚下展現出它的生存能力)、或有點建樹(總得有點"行動"來回應總辭吧),那麼民主黨就並非如此「非死不可」吧。

  • @VincentLo07 - 你認為是為了公義﹖我倒見到選舉的功利計算。

    就像長毛在議會內的「表演」,從來不只是「義憤」那麼簡單。
    他表演羞辱保皇我當然贊成,但同一把刀插泛民我就不接受了。

    你說六四,其實更自打嘴巴。當年就是激進的人派擠了溫和的人(如王丹),結果呢﹖
    如果憑激進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當年不用死那麼多人,而民主竟無寸進。

    當然我這樣說不是要當投降派。我只是說留一手軟其實有用。

    @pineapplesam - 我對民主黨沒甚所謂,就算它真的被取代掉我也不覺可惜。

    我覺得可惜的是,取代了又如何﹖其實更像繞圈子。現在民主黨「沒用」了(我並不完全同意),公民黨取代它,然後公民黨不是因為「太溫和」而被社民連繼續打自己友,就是被迫「更激進」而跟社民連再無分別。

  • @fongyun - 

    嗯… 我倒覺得你看的太悲觀了吧。革命(或次一等叫行動)本身都是只取其意義:其實並不在於站在舞台的是誰。就算他朝社民連被推倒我也覺得沒問題:然而,調轉頭說,如果有些人幌著以往的「成就」企圖要坐著礙著運動,那麼就該把這個barrier除去。我們該重視的是行動本身多於是誰幹。
    今天公民袋肯站起來,我們就為它的推動給予支持;他日他們為自身卻步,也會不得民心而退下來:這其實就是「民主」的縮影,讓不能帶領國家進步的總統退下,讓人民希望的領導者上來。並沒有永遠的領袖或黨派專政。

    如果有人認為總辭後能在可見將來看見公投或普選,這就只是妄想;總辭所推動的,就是讓更多人看到「民主」就是自己手上的一票。

  • @pineapplesam - 我根本就不同意不參與總辭就是「阻礙運動」,不想做的只要不阻止人家去做就不能算壞人。

    問題核心並不在於民主黨、公民黨或社民連這堆名字和人,而是現在社民連那種態度,會把泛民帶到哪裡去﹖

    如果只不過是為了讓人「看到民主就是自己手上的一票」,那麼我完全贊成「過於冒險」的批評。
    如果是為了「對中央和世界顯示香港人支持普選」,那還有最低限度的價值。

  • @fongyun - 

    我想如果讓人看到理由及其他選擇而阻礙,那個就不算是「礙著」;然而只是為了反對運動大費周章請元老來「壓場」,卻是沒有任何相對可行的作為,那麼除了用「坐著礙著運動」,我真的想不到可用什麼來形容。我贊同你說社民連也有選舉功利的計算,可是大前提我倒覺得他們能推動到人民注目到政事,那就是有點建樹;我認同不想做不等同礙著,只是用到華叔來說話(我沒看錯新聞的話連馬丁也動搖過),那種程度我認為是阻止。

    可能我也不是太想像到「帶」這個字,我是相信毓民退下來後社民連是會有重大的變動—— 到時可能社民連的內部重整也需時(我看過一段片就是說不是太多社民連的人都是同一樣處事方式)、還能領著泛民走? 我又不覺得會是這樣。反而說最近的運動,都是一些網上自發的示威者領著政客的鼻子走:反高鐵、保菜園村,都是網民起頭攪的:會不會是立法會有立法會抗爭,市民又會自己攪示威,自己爭取民主? 我是想說未來會不會由政黨主持民主運動,也是未知知數;可能我閱歷真的是淺,看不到那個是沒出路的cycle吧。

    你說讓人「看到民主就是自己手上的一票」是「過於冒險」,是不是指這個概念太普及,不需以行動來宣揚概念?
    "如果是為了「對中央和世界顯示香港人支持普選」,那還有最低限度的價值。" -這個我認同。

  • @pineapplesam - 人家可不是「請元老來壓場」而是元老自己走出來壓場呀。:p

    (別人不是都說民主黨有老人政治嗎﹖)

    司徒華充其量也只是阻礙民主黨參與補選當公投運動,他沒阻止其他黨去搞呀。你最多也只能說他是民主黨內的「罪人」吧(如果這是罪的話)。

    如果社民連不是有這一點建樹的話,我連公投也乾脆反對好了。

    我說「社民連那種態度,會把泛民帶到哪裡去﹖」不是說社民連本身,而是著重其態度。那種態度就是這二十年來不斷重複,在泛民當中找些立場軟化的人稱為叛徒,把他們排擠掉,綁著其他人繼續對抗下去就當自己在爭取民主的循環。民主黨以前不也是這樣﹖
    (社民連找出公投這一步,的確是較民主黨有新意,這點我不反對。)

    > 你說讓人「看到民主就是自己手上的一票」是「過於冒險」,是不是指這個概念太普及,不需以行動來宣揚概念?

    大概是這樣吧﹖這概念不是難明到要多冒一次輸掉議席的險吧。(尤其社民連那幾個小眾代表,如果不靠比例代表制未必能跑出來。民調很清楚,支持泛民的人也不是那麼多人支持他們。)

  • @pineapplesam - 其實我覺得,如果話「反對運動大費周章請元老來『壓場』」(所謂「運動」只能講係「策略」),咁支持呢個策略果邊,其實係咪仲搵唑更加多元老唻壓場???唔好因為「支持」或者「反對」而影響呢d客觀既觀察好……

  • @fongyun - 

    請不請出來也好,華叔開聲也是代表了民主黨…… 總言之何俊仁說話有力的話就不用華叔出手了。

    公投雖然是社民連發起的,但不代表就這樣是屬於社民連;要不然公民黨也不會出來分一杯羹:成果是一同分享的,只在乎他們是否在對的時機領功。如果總辭攪的成功,相信公民黨也會取得社民連以外的支持票。

    「文革式」的排除與自己政治立場不同的派別是不健康,但我看它是一個進程:現在有很多從前不認識政治的年青人因為這些抗爭而加入了政治的討論內(我也算是其中一個吧),持有不成熟/激進排他的態度我想是暫時的。我想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明辨,也不盲目追隨一個派系。或者說,再過一些時間,那些當政客是明星偶像的人也會隨著時間流逝吧…… 所以態度我想是短時間問題而已。

    「看到民主就是自己手上的一票」——這一個pt是起步點:這世界真的有很多無知的人需要教化,例如教會裡有很多。(我講事實,天父不會責怪我吧)

  • @monkey_bsw - 

    可能係我表達得唔好,我的意思是運動推行的時候也尚且需要解釋一下其理念;只是如果在討論得熱烈的時候突然殺出一個輩份高的來反對,而背後卻沒有什麼建議及counter example,咁我就覺得有點問題。(如果是關於華叔他自己出山一點有誤,我就此更正)

    我想理據其實很重要,當然問題可能只係華叔同何俊仁口才唔好(個人認為),但說不出一個服眾的理念,那單剩用元老的身份出來反對、只是批評:那我就覺得這是毫無理據及策略可言。

  • 小弟第一次在此留言...

    方兄你說: "不想做的只要不阻止人家去做就不能算壞人"

    讓我補充一些資料

    在myradio, 毓民憶述, 是白鴿的永達和文光議員在記者面前歪曲了變相公投概念, 破壞社民連五區總辭的推廣工作在先, 以致毓民火扯眼...不知大家知否呢?

    ...此事若屬實, 真令人惋惜...

  • @iampaulsir - 毓民既自稱癲狗,要咬人使乜搵藉口丫。之前咬公民黨又有咩理由﹖

    不過我倒是想知道究竟可以如何「歪曲」。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