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ber 25, 2009
-
廣告﹕八三校友會聚餐,埋黎睇埋黎報﹗
(今天回去辦點校友會的事,有位校友影結婚相,本來打算順道一會,怎料兜來兜去原來人家已經走了,送車尾……)
-------------
[出口轉內銷之真假世界]
Chris﹕(昆士蘭)禁止老師在交友網絡與學生接觸
個人也主張不跟學生網上交友,但凡有學生要交換icq, msn, facebook之類,我都叫他們畢業再找我。
原因是我用這些東西只是為了跟平時見不到的朋友聯絡,學生日間可以直接找我,根本沒必要用這些。況且如果我放了工還對著學生,那麼怎有時間做自己的事﹖
網誌我反而覺得沒所謂,因為是完全公開,反正誰都可以留言。不過任何事情矯枉過正也會變得荒謬。
問題是有些老師自己把守不到界線,問題是在於「不恰當」而非在於網絡,但這道禁令似乎把網絡當成了罪惡本身。
就像有些學校禁止學生在校內上xanga一樣,都是相當無聊的舉動。我也知道有些班主任同事會跟學生交換 icq, msn的,這也算是加強接觸的工具,師生關係搞好了對班務也有幫助。如果這也禁了,學生只會覺得老師很out。
若缺齋﹕會計"真相"﹖
其實說「騙」也沒錯,網主是太客氣才真。第一份報導把「會員平均」說成「會計師平均」已是誤導,只是不知道是否有意。
第二份會計師公會的更離譜,受訪者的職級分佈與現實不符沒問題,但這樣計算「受訪者平均」完全沒意義。如果要推算現實中的會計師平均薪酬,應該把受訪者的薪金按職級比例做「加權」才有正確答案。
再者,其實說「平均薪酬」本身已經是有意誤導,因為有丁點統計常識的人都知道(可惜學生通常欠缺﹗),平均數很容易被某些特別高/低的數字影響。
要反映行內的普遍薪酬,應該用「薪酬中位數」,這也是政府的做法。
當然,如果用中位數數字肯定會低了,那就做不成宣傳了。阿簡生物筆記﹕廣告與生物學(1)
在下看了那個奶粉廣告,只覺得他們竟然把磷脂說成PhD,真夠扯的。
不過,家長實在易騙。你說對小朋友好他們就會買的了。
(當然,廣告裡那個還未戒奶的小朋友竟然懂指數乘法也夠扯的。)
---
Tommyjonk﹕還有千千萬萬個許文彪(下)
「曾經嘗過一家八口一張床的他們,會認為第四代香港人不過是嬌生慣養、不堪打擊的草莓一族。
可惜的是,他們的想法,往往忽略了一個客觀現實--香港早已脫離發展中地區的生活水平,而他們眼中的草莓族所提出有關居住問題的素求,早已不再停留在生理需求層次,而至少到達追求生活穩定的安全需要 (Secirity needs)層次,甚至是追求社區歸屬感或人際關係網的社會需求(Social needs)層次。」轉貼陶傑﹕樓影夜話
「因為英國人的自由市場經濟理論,在遠東這一邊,人人都崇尚。英國圖書館培養出了個馬克思,發明了社會主義,中國模仿了,而且還推向極端。英國也出了個阿當史密,始創自由市場經濟,香港也模仿了,應用起來,也一樣推向極端。一百年來,包括香港在內,中國人的芸芸蒼生,橘越淮而枳,被兩個英國人玩弄於指掌, 好笑不好笑呢?」
「香港這個地方,從割讓的第一天開始就定了性,是一個小男人遍地的中間人抽水城市,這樣的社會基因,與革命的土壤距離最遠」
Comments (4)
實際上香港的窮人(另稱窮忙族)的處境未必好過第三世界的飢民。因為香港窮人要面對高工時和嚴苛的工作環境,我覺得(未經證實)健康的損害會很高。而且拿綜援的窮人只能每餐有不到10-15元的購買額(根據綜援關注聯盟所舉的個案),在香港的高物價地區,他們所吸取的營養和第三世界的飢民......可能分別不大。
(希望方潤大可以回應我吧!)
"學生日間可以直接找我,根本沒必要用這些。" 這也是我用來推卻學生的理由!講真,有多少學生會拿了你MSN後真的找你傾"重要"的事?如果只是「閒聊」,下班後那寶貴的時間被用來「閒聊」好像太浪費了。而且記得PGDE 教訓導兼課室管理的老師曾說,避免給予學生直接的聯絡方法,可減少學生在危急關頭找了你,你在「隔空」的情況下給予建議後,若令學生有任何閃失後會被追究的機會。
PhD那廣告真的是見一次罵一次,Phospholipid要做簡寫也沒可能是拿字母的頭尾啦!完全沒有基礎的化學常識!另外阿簡出了廣告(2)的post,最後那一條片簡直是經典!值得去看.
@newhist - 因為沒意見。
@Ki_StarrySky - 只有一個識左幾年的學生,因為曾經要出外參加活動,所以給了他手機號碼以便聯絡,而且事先警告「平時冇緊要事唔好打」。
沒化學常識沒所謂,反正只是用來吸引客人的胡扯罷。
@Ki_StarrySky -
老梗:奶粉含有SA? sulfuric acid那麼危險?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