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 20, 2009

  • (廣告1﹕倫爺送書大行動,21/7深夜截止報名)

    (廣告2﹕上次幫朋友放那個葵芳補習廣告,是小學女生。要求英文程度良好,最好是大學生,有責任心和愛心,女生更佳。)

    -----------------

    不知不覺,昨日就是人類登月四十周年。而且人類到現在還未超越月球。

    昨晚明珠台整晚都在播阿波羅十一號登月的歷史劇。
    (老媽問﹕「我冇得追劇喎﹖」,方曰﹕「果邊做緊咩﹖王老虎搶親﹖算吧啦﹗)

    不過我還是比較喜歡之前 Tom Hanks 的那個 From the Earth to the Moon 系列。因為那包括了整個登月計劃。
    (我那時想把整套VCD買下來的,不過太貴,而且又沒中文字幕……)

    到了這種日子,新聞當然提提登月陰謀論。不過美國航空及太空博物館那個發言人回得好﹕

    那時是美蘇冷戰,雙方都爭著上月球。如果我們是做假的話,蘇聯人還不立即出面揭穿﹖

    奇怪的是有個陰謀論者著書拍片不特止,還要找阿波羅十一號那個艾德林(跟著岩士唐第二個登月的太空人),當著面罵人地是騙子、小偷。於是艾德林還他一拳……
    就算打人不對,這位仁兄的所為,也很難令人同情。實在是先撩者賤的又一例子。

    -------------

    (容疑者Xの献身)(播放完畢)

    我說了不會看《頭條日報》的,因為星島報系太離譜。
    怎料今早無線新聞讀報,迫我聽了一則更離譜的頭條社論

    「其中一名香港女子,竟公然向傳媒投訴……這名女子出言不遜,忘記自己在內地觸犯了刑法,以其「戴罪之身」還奢談人權,不僅反映她個人無知,社會必須加以駁斥,否則她或會向公眾尤其是少不更事的年輕人,發放錯誤的訊息,誤己誤人。」

    大家聽清楚啦,原來星島系主張罪犯沒人權的﹗
    (嚴格來說,那個女人只是被拘留,沒有被起訴和定罪,不算是囚犯。此處為簡單討論。)
    那個女人投訴甚麼﹖同一報有說

    「拘留所環境惡劣,與其他犯事的60多人,一同拘禁在同一房間,羈留所衛生條件惡劣,要幾個人共用毛巾及衛生設備不足,又不准與外界接觸

    如果只是不想跟人共用毛巾,就是「奢談人權、個人無知、社會必須加以駁斥」。現在是甚麼時代了﹖原來在現代社會,罪犯連使用私家毛巾和見家人的權利也沒有﹖不講清楚會以為大陸還是文革時期呢。

    更不要說,根據電視新聞,那個女人早已說明「我吸毒是錯」,只是要求得到合理對待,也會被星島報業說成「誤導青少年」。
    香港警察為何敢要求示威者脫光搜身,又在寒冷天氣下要妓女露天候查,就是因為有這種惡劣傳媒的包庇坦護。

    社會必須加以駁斥的,不是那個女人,是漠視罪犯人權的星島報業﹗

    ---

    (出口轉內銷)

    Yan﹕網絡民主﹖

    這問題很大程度是因為以為「投票就是民主」。
    民主是需要投票,但不是投票就等於民主。

    民主的精神,是在於把政權還給人民。人民要參與政治,當然是需要投入精力的,就跟執政者要投入精力一樣。
    道理就等於大廈業主立案法團,所有事情交給業主負責,業主就有責任自己去深思考察(例如研究哪種翻新工程較適合)。如果沒民主(例如公屋),就不需要自己去研究(留給房屋處的工程師負責)。
    如果一批人只想要權力而不願動腦筋,那麼出來的結果當然會有問題。就像法團選錯了維修公司,結果有東西掉下來擲死人。但這樣可以怪誰﹖怪民主嗎﹖

    外國有一些民眾參與度較大的民主政體,民眾對公共政策的認識未必比政客少,這就是長期參與和學習的結果。這是需要付出的,並不是隨著「民主」自動附送的獎品

    集體智慧並非沒有,但要反映集體智慧,需要有很多條件(例如每個人自由接觸不同資訊、各自判斷而不受其他參與者影響等),忽略了這些前提而批評「集體智慧」,似乎不公平。

    栗姐﹕小恩小惠

    (就算樓市不是騙局,也是屠場)

    肥醫生﹕我對Jabez兄的回應

    難怪有一批教徒會支持獨裁政權。
    因為關心國家/香港者,應該多為國家/香港祈禱而非出來要求這要求那「製造更多問題」。

    如果Jabez兄咁關心FES,我建議他應該多祈禱而非「製造更多問題」來問肥醫生。
    子矛子盾法示範完畢。

    Chris﹕罵得好

    1. 因為新教的出現正正是要針對天主教「腐化」的部分,所以用「跟足聖經」作賣點,於是產生原教旨。(回教也有這樣的現象)

    2. 佛教其實也有這類偽科學文章(我讀過一篇靠胡說八道勸人吃素的),只是佛教徒傳教沒那麼「進取」。所以就算間中有謬論,也沒那麼令人反感而已。

    --------------

    舒爾賽﹕是日雜談 (有不雅內容,慎入)

    「那些什麼家長要去影視處投訴這樣投訴那樣,又投訴課本教壞小朋友,又投訴吉百利廣告教壞小朋友,我想問這些家長你們不累的嗎?這些家長的想法其實很幼稚,他們簡直想香港變成尚布希亞講那種hyper-reality的迪士尼化才開心,把所有他們認為不合乎他們標準的東西都攆走出他們的視綫範圍。或許,我想這些家長如果要做到這個地步,那他們應該與小朋友生活在青山醫院就非常適合了。青山醫院風景如畫,一塵不染,最緊要是那裏的患者全部都受到藥物控制,情緒非常穩定,只會循環作出一兩個動作,那裏沒有思想污染,一切的思想都很穩定……絕不會教壞小朋友,所以非常適合這種家長入住,也非常歡迎這種家長入住。」

    (同時推介﹕思考﹕迷牆三十年)

    南方都市報﹕五岳散人﹕所有王朝崩潰時的共同特點

    「在尚未知道自己已經病入膏肓的時候,看上去所有正在風光的統治者都是異常強大的,在這之前,他們已經鎮壓過多少次反抗,並且都輕易得手了。“有兵在”這句話就是支撐所有統治者最厲害的春藥,讓他誤以為自己的位子是很穩固的。」

    科學松鼠會﹕看日食當心視網膜灼傷

    「即使戴著專業的護目鏡,每次盯著太陽看的時間不要超過一分鐘」

Comments (29)

  • - 回一句都轉內銷,你好「環保」耶 XD
    - 今早看晨早新聞,見電視台訪問那個女人,我覺得她好黑人憎,明明自己有錯,仲聲大夾惡。不過經你一提,罪犯確實是該有人權的。投訴有理。 :)

  • 邊度有書送?(雙眼發光發光發光)

  • @嘉 - sorry,忘了貼連結 http://lunyeah.xanga.com/707597003/item/

    @chestnut_girl - 1. 食得唔好晒。

    2. 我都覺得個女人已有過犯、兼面目可憎,犯左法仲聲大大果下乞人憎。
    不過就算幾乞人憎,呢個社會都應該保障佢既人權,所以重點係投訴是否合理。
    普通市民因人廢言可以原諒,登登報紙社論也玩這一套來蔑視人權,簡直可恥。

  • 《明報》MP+果個女記者手記都試過話果個罵四川悼念活動既遼寧女孩被公安帶走係抵死。不過,頭條連社論都係咁就真係淺薄得太離譜。

  • 我覺得近年星島是支持法西斯主義最力的報紙(仲要”咁至係中產”,須知希特勒上台也是靠中產投佢票),睇得多,法西斯上腦,可能覺得希特勒統治地球十分正確

    其他港報即使歸邊都冇星字系咁法西斯

  • 星島表面「中立客觀」,實際支持極權,仲危險過文匯大公。

    最衰大把中產、學校買佢哋

  • 講人權,好多人以為好abstract

    但一睇,共用毛巾可以傳染疾病ga wor

    唔通囚犯就係你死左都係抵?

  • 那個yan顯然和陳凱文一樣,是一些犬儒主義者。這一派人最討厭承擔責任,只講求私利,所以民主這種要人民參與的制度,他們是萬分不願意接受的。

    他們的理想是有一個救世主幫他們打點一切,可以歷史已經證明他們的主張是不可能的。

  • @Kursk - 好似同東方梁立人鬥變態。

    @chairrex - 香港中產也不見得不法西斯。看他們反對新移民和反反領匯上市的表現,可見一二。有甚麼讀者,就有甚麼報紙。

    @clevergeniustaurus - 看文匯大公者,皆知其偏向。讀星島者,未必知其傾向。此其大害所在。

    問題係,學校可以買的「泛用」中文報,就只有明報和星島。所以我也想撇了星島,但現實上不能。

    而且星島有針對特定學科的專版,而明報沒有。
    後者經濟日報也有,但顧名思義主版專注經濟,非經濟學生不會訂閱全報。(經濟日報搞校園市場的心思,甚至強於明報星島)
    信報質素本來極佳,但一來價錢太貴,二來沒針對校園市場,三來文章太深不適合初中生。
    文匯大公有校園訂閱,但很明顯若非左校不可能有足夠訂單,而且你也不希望學生只讀文匯大公。

    其餘報紙因各種原因不宜入校,不在話下。

  • 犯咗法就要畀人懲罰,任何懲罰都係剝奪自由或者權利。
    好似你咁講人權,又唔講不同人權嘅不同程度的話,判監都唔得啦。坐監剝奪人身自由吖。
    上綫上綱都咁多人同意,唉。

  • @aa - 現在誰反對拘留犯法的人﹖但你是否認為因為犯法,就連毛巾牙刷也要幾人共用﹖連基本衛生也沒有才算懲罰﹖

    甚麼叫上綱上線,閣下正在示範。

  • 都有二三人講呢壇恐怖o野,有位仁兄叫思存,可以睇睇。

    而我,就o係另一位o既blog度留言。佢批程介南o既相關評論。個blog有鎖,我貼返我pat留言出來:

    -------------------

    拉遠少少:而家人人都要求其他人貫徹,民主就民主到底,言論自由就言論自由到底,但論自己,嗯,可以免役。刑罰多少都係。刑加我(包括要好人等,同埋鍾意o既人等)身,無人會心甘命抵,死都拗;刑加人身,哇哈哈,最好五馬(而家要大貨車?)分屍兼直播錄埋VCD派學校。量刑唔係冇,但一者量o係邊個度,二者平民好多傾向從嚴。

    雖然我相信,以前o的人更相信「罪的工價就是死」,一犯罪就整鑊杰,對人量刑係近幾十年慢慢咁薰出來o既諗法。

    又,(鼓吹嚴打,乜乜罪犯無人權之類)關唔關效率論,同窮人含論事?要立竿見影即刻有得食,咪重刑囉;判決唔公平囉,人人受苦咪公平囉,咁。

    所以再講多次:香港爭在走唔出一個強人o者,其實氣候夠晒,但大家好似等普選咁等。又講:是非之心之上,好多人有我你之心;我必正,非我必邪囉。(又或者合o左體,我是你非。)

    (又要抽下梁立人主席水。有人引佢篇文,睇到。佢話畀新疆太多紅蘿蔔,而家要大碌棍伺候喎!事後孔明。你老早唔獻計ou,而家先來兇狠?成日磨刀霍霍又唔去整污糟對手,算點?香港亂十幾年你剩係鬧,你有冇責任?)(而梁立人好似無寫東方囉……)

    最後,在囚人士投票權一件事冇大反彈,樓主覺唔覺得奇?我睇完樓主講之後,我突然覺得幾奇!莫非大眾又再死狗上身,硬食?定係嫌碎料?(係呢,點解前排冇乜人出來鬧長議員同囚犯爭人權o既?)

  • 所以在"無奈"的理由底下,我也有理由相信,德國教育界為希特勒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的

    為什麼一定要訂報紙?不訂不行?對高中學生而言,信報難道唔適合(也許對初中生來講比較悶)?

  • @chairrex - 「課本和各科教師屢次指出,閱讀報章可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對時事的認識。」當然有沒有其他「副作用」,就難以保證了。

  • @eric_spanner - 按照現時報章的質素(只針對語文質素),我會懷疑,連看漫畫也比看報紙更能提高語文能力。

    不過最大的問題是,訂了不等於學生會讀的。我中學時就要訂南早,除非要做剪報,否則我從不會讀。

  • @eric_spanner - 

    ”睇報紙可增強語文能力”這是20世紀教育界製造出來的神話。教育界製造了很多神話呃自己(例如一定要買教科書教書)。我們大可透過閱讀中外名著小說/自傳(愛迪生、孫中山)、詩詞歌賦(唐詩宋詞)、哲學經典(如儒道墨法三字經)、周刊月刊(如Time或讀者文摘)甚至科普文章(天文地理書籍)提升語文能力,駛咩好搵唔搵,去搵propaganda machine(宣傳機器)提升語文能力。況且報章文章的語文水平江河日下,教育界卻視若無睹?

    胡適毛澤東成長果時中國冇咩報紙(除左大城市),佢地係點樣改善語文水平?係讀線裝書。佢地讀完後,白話文水平不見得差。

    如用陰謀論的說法,就是教育界和該兩份報紙有密切的利益關係,使他們在利益面前失去良知。再重覆一次,如果想睇報紙去學好語文,香港有信報,中國大陸有很多報紙雜誌,台灣有正體報刊,更方便,而且語言更接近”傳統”的白話文。現在有互聯網,為何教育界不考慮?

    @fongyun - 

    如不以利益輸送,斷不能解釋教育界為何如此鍾愛公信第一或煙草商報。老師們時常說東太蘋渲染色情暴力,那麼宣傳法西斯主義的報紙呢?世界上最殘酷死得最多人唔係普通色情暴力,係法西斯帶來的二次大戰。他們怎樣解釋邊樣禍害大d,還是唔敢講?

    教育界如果仲有良心,應該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搜集資訊去評論,而非五十年不變,要學生剪<明><星>報。剪了咁多年,香港人的語文水平卻每下愈況了。

  • 學校通常都有wisenews

    如果學生要做剪報or自己想睇多d報紙

    可以上網睇,要做功課就print

    又環保、又慳錢

  • @Nathaniel - 如果學生「自己想睇」,學校根本唔使搞咁多野矣。

    @chairrex - 1. 我不知你如何定義「利益輸送」這回事,我只知道自己從報館得不到甚麼好處(部分報館的確給學校贈書優惠,但這從不是校方選報的考慮,只是「買菜搭棵蔥」)。不過那幾份受學校歡迎的報章,的確花了心思去迎合學校的需要,例如為特定科目製作專版,方便老師使用。經濟日報甚至送會考解題和網上平台給師生,所以經濟科必選。如果這樣叫「(不正當的)利益輸送」,那麼超級市場「買米送豉油」也是不正當的。

    2. 「睇報紙增強語文能力」不算是甚麼「神話」,正如我上次介紹的《閱讀的力量》,多閱讀可增強語文能力是研究支持的事實,研究甚至說看雜誌漫畫都沒所謂。問題倒是報章中文水平越來越差,所以我現在也增加雜誌作晨讀資料,不過代價可能就是學生嫌長沒興趣讀。

    3. 我想你搞錯了一點,教育界要求有教科書,不是因為老師們低能到堅持「教書一定要有教科書」,而是因為「老師工作量過多」和「大班教學」帶來的需要。大班教學需要相同的教學節奏,無法遷就某個學生的進度,老師又沒時間選文章、編教材、更沒資源處理版權問題(除非你認為老師不怕任意侵犯版權),於是唯有依靠書商製作教科書。
    自從教育改革,有不少科目都有自編教材,不過代價就是老師要多做一點。而且能夠自編教材的科目有限(通常不是術科,就是很難選教科書的通識),其他科目還是要用教科書。
    我可以告訴你,就算是之前大家羨慕不已的芬蘭,只是十幾人一班,仍然有教科書。

    4. 教育界從沒不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找資訊」(老師沒說過「你只可從明報星島找資料」),不過我可以告訴你,結果就是上「yahoo知識」抄。我上次貼那份小研究摘要,已經說得很清楚。

  • @chairrex - 我那對引號,其實是對這說法生疑了。但怕太多教科書和老師,還在說這論而不檢視。當然教科書不能自己檢視的,得靠出版社。

    而那話畢竟是報章年代的東西,始終不能古今皆通。

    又,我們常惑於法西斯的甜美而不覺其害;而流傳於這人群的歷史,往往說我們的上幾代長輩都是被法西斯(意指,雖未必常言說),好一點就是說我們受過難,樂觀的是從被法西斯而反法西斯,但悲觀的說,就是因為受過難,被法西斯了,卻去想法西斯。

  • @eric_spanner - 

    第二三四代人,無論親國親共親英,都或多或少受到法西斯的影響,都說香港的意識形態新加坡化,不如說香港法西斯化。

    其實教育局應修例,容許在合理的情況下使用教科書以外的材料,而不硬性規定要用甚麼材料。

    教育界自以為唔用大公文匯就可以避免一些問題,其實有些掩耳盜鈴的feel。咁不如乾脆用大公文匯,起碼我們知道佢地係”左報”(唔駛話俾學生聽呢份係中立既),而且文筆冇咁低俗。

    @Nathaniel - 

    如果學校買華文雜誌的話,可一個月用一本,如一星期剪兩次報,一個月就可剪八次,更加方便。當然有冇discount 就係另一問題了。問題是,眾學校是否有改革的決心(要有改革家!),甩開質素日差的假中立報。

  • @chairrex - 首先﹕再說一次,政府沒說過不准用教科書以外的材料,也不是沒老師使用教科書以外的材料。是現實需要令老師不能不用教科書。

    其次﹕偽中立報為左扮中立,間中都會報道下不同聲音,大公文匯直頭冇。咁你都仲覺得用大公文匯好過偽中立報﹖

    其三﹕所謂剪報,其實只是迫學生留意時事而已。如果不買報紙改買月刊,如果追得上時事﹖(當然,是每日追時事還是每月分析更好,這是後話)
    如果買周刊,又有哪份真正中立﹖(亞洲周刊很明顯是「偽中立」之一,雖然它對東南亞的報道分析,香港其他傳媒都沒有。

  • @fongyun - 

    你之前好似話,剪報係要提升學生語文水平,而睇時事呢個用處,是你最近的回應才強調。睇香港時事,偽中立報是有選擇性報導的,所以不能為學生提供全面資訊。如果是要迫學生睇時事,咁我有以下建議:

    在程度較差的band 2, 3 學生上(你果間?),可用偽中立報。因為他們大部分都不會主動涉獵時事資訊,教師的目的是讓他們學習基本的時事知識。

    band 1學生程度較高,有較強分析能力,資質較佳,不會滿足於偽中立報片面的資訊”洗腦”,建議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時事材料做剪報。因為他們可能認為只揀兩份偽中立報是搞言論審查(不少教師對東太蘋有偏見),而對色情暴力從嚴(東太蘋),對法西斯思想(星)從寬,俾他們的印象可能是學校大細超。如他們英文程度較好,甚至可容許他們揀外國的報章剪報(否則用中台澳東南亞華文報紙亦可),使他們用國際的角度看時事,跳出井底。

    ---------

    我都知道偽中立報起碼會報一下反派意見,問題是,一般市民對偽中立報的敏感度不足,甚至以為星字系報和蘋果日報沒有甚麼分別。反之,很多市民長期都認為大公文匯是左報,內容早有既定立場。最弊係連不少教育界人士都可能認為偽中立報是最持平的報紙。

    有人說,十成假的宣傳,沒有很大的效力,反而七成假三成真的宣傳,效力最大。

  • @chairrex - 

    星島的老招牌還有點亮,還可支持一下——有如銀行之前之於某些存戶。

  • @eric_spanner - 

    我不否認這個事實,有些人始終覺得星島是國民黨辦的報紙,形象可能已經深入第二三代人的心

  • @chairrex - 純粹澄清﹕閱報提升語文水平不是我提出的。

    再說一次﹕沒有老師規定你要用偽中立報做剪報。我讀書時也試過因為沒訂中文報所以剪了家中的東方來交貨。
    學校只是讓學生訂偽中立報(而非東蘋太),跟只准學生看偽中立報是兩回事。英文報一向都是南華,香港沒有另一份了,除非你打算要星島系的虎報。

    學生真的會自己找資訊﹖會,但一定是少數。學生真的把學校訂的報章照單全收﹖會,也一定是少數。
    無論讀書時或現在,我總見到有一大堆報紙沒人拿而被送去堆填區。
    你以為訂左學生就會睇﹖

  • @fongyun - 

    那麼,強迫訂報紙此舉動似乎只是政治姿態,就係俾壓力(唔想睇時事的)學生睇報紙。而效率卻不高

    (就算睇都係睇娛樂版),結果是為地球增加垃圾而已。

    小弟想問,有沒有比叫學生訂報紙更有效的方法,讓學生能認識時事?互動和影片在21世紀都發揮重要角色,報紙則兩樣都欠奉(勉強說可以有互動,但時間太長了)。我想問,報紙是否過時和低效的工具?既然是為認識時事,那麼訂文字刊物和動畫都可帶來時事,哪一種比較吸引?

    youtube片既吸引力就遠大於報紙內頁黑白文字(對,南早和信報就是黑白)。學生睇前者呵欠的機會遠少於後者。學生大可以上網睇完段youtube 抄低網址,然後評論,這樣,剪報就被剪網取代了,而學生仍可增進自己對時事的認知

    你不會強迫學生剪特定報紙,但有些老師對東太蘋恨之入骨,是會唔俾學生剪果d報紙的。聽過老師疾言厲色地鬧東太蘋,聽起都心寒,好似時光倒流到100年前既八股學堂般。

  • @chairrex - 剪報,老師可以立即看到學生剪了甚麼。但抄網址,老師要開電腦轉抄網址才看到學生看過甚麼。效率差得多(除非所有功課改為網上交),此其一。

    youtube有幾多時事﹖youtube上的中文時事節目,還不是從電視台來的(有幾多學生有能力去看外國製作的英文時事節目﹖)。那麼上網看跟看香港電視台有何分別﹖但老師要訓練的是閱讀文字而非閱讀影像(後者不訓練他們也會自己看),此其二。
    (這做法也不是沒有,我讀書時就曾有英文功課是要看英文電視節目後寫報告的。但這肯定不會是主流。)

    如果用電腦做功課,最大的問題是distraction,學生第一時間會去做自己的事而非功課(電腦堂常見情況)。做紙本功課簡單得多,沒做的話帶去留堂室做就行了。但電腦功課,就算去電腦室留堂,你還要逐部電腦監視著,看他是否上網去玩,大量耗用人力資源。此其三。

    當然,我同意訂報紙是製造垃圾。只是對不少學校而言,現在沒有更方便的方式。
    有些人家裡是不買報紙的,如果不訂,也不知剪甚麼來交功課。

  • @fongyun - 

    如果冇買報而真係要剪,咪在網上下載,如各大報紙都有網上版。

    另外,你承認了訓練閱讀文字也是剪報的原因。

    時代變了,報紙終會式微,學校始終不可繼續用一些過時的東西教授學生,也應開始諗到時應該怎樣應變。當實物報紙愈來愈不重要時,學校仍然用,咁學校既環境與外面勢必脫節。

    當然,我承認用電腦先做自己的事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

  • @chairrex - 當然我不會說閱讀文字不是剪報的原因之一。

    網上下載當然可以,事實上亦有學生這樣做。但他們只會回學校印,而墨和紙是學校給錢的。
    還有,看整份報紙找題材(當然總有些學生只隨便剪一段),和在網上搜尋特定題材是兩種很不同的經驗。

    正如以往,學校不會真的走在潮流前端(家長亦不真的這樣要求),這涉及由政治到教育實際的種種原因。

    而且以為報紙不重要,只是我們這些常上網的人這樣想。事實上報紙仍然很重要(以至高登也說「推到上報」以示某事得到公眾注意),而且在習慣看報紙的舊一代完全退出舞台之前,仍然會很重要。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