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8, 2009
-
一個不錯的 powerpoint,綜合了智慧設計論的來龍去脈。引自大黃傻貓。
---
已經不打算再回下去,也不是為了在這裡展示那人如何文過飾非自欺欺人。只是方某向來欠缺自信,被指責時通常會懷疑是自己出錯。所以見到他的批評,也不免想想自己是否真的有那些錯。既然在下說寫日記是為了自我解剖,所以值得轉貼來這邊。(如果單是指責他的,就不值得貼過來了)
雖然我不同意他的批評(也不覺得那些批評道理上說得通),不過他倒指出了一個事實,就是方某寫文以評論為多、創作很少。(儘管他以偏概全到聲稱在下只有評價別人而無自己觀點,不過我相信這裡的看倌會明白,所以大可「同情地理解」為多寡之別而非有無之別。)
方某小時其實「創作」了不少東西,不過都覺得見不得人,所以收起來。(有很多甚至不見了,現在放上網的可以見這裡)
在cuhk.forum時,最知名的「鋪天蓋地」文章,大都是評論和討論,所以也許很多人會覺得方某「只會評論」也說不定。
但事實是,方某自己開的新貼(寫自己的文章),通常近乎沒人理會。只是評論才多人回應,所以才做成只見評論不見創作的假象。
難聽點說可能大家認為方某自己構思的東西太廢,不值一談﹔好聽點說可能方某想的東西太冷門,大家沒興趣。最簡單的例子是「中大法庭」,方某自己在構思時曾經出文問意見,但沒有人理。到代表會通過了公佈後,才有人批評。可見方某自發貼文,通常都沒人留意的。
近來的,無論是不切實際如中國統一構想、較實用的如「團體會章須知」等,大抵除了餅之外都沒多少人理會。反而是批評中大代表會修章的一篇文章,受到若干校友同學的留意和轉發。
就算不講這些較沉重的政治文,方某人的頭條新聞系列,也不是每次都有好反應,有時也有人說不知道我想說甚麼。也許我的思路比較怪。也許方某的專長在評論而非創作吧,又或者大家對方某的評論—而非創作—較有興趣。
Comments (11)
有乜出奇。好多 blog 都係評論和報導,外加一些生活分享。新鮮原創,又一直有人睇,香港不多。
你又不是搞文藝的,又唔係搞民用技術,但咁都仲有唔少人睇喎,仲想點呀?
方兄…其實我一直都支持你的。只不過越來越風頭火勢,我也要關blog一段時間…
我會繼續作你忠實讀者的。
也要體諒一下像我這樣的一個無知讀者,想回應也回應不來呀!
@bencrox - 冇話想點喎,我從來話寫野係先為自己後為人。只係畀人話完,自己諗下係咩一回事,寫番o係度o者。
@raymondwoo - 你咩事風頭火勢呀﹖考試﹖
@fongyun 原來你不是為創作而論創作。
化學跟量子那邊,你想太多也無補於事。
年輕人嘛,大千世界嘛,總是格外錯得起,任性得起,浪費得起。
一勸不成,急不著再勸,反正他自己就會恢復的。
日子還長呢。
這對於你我亦然。網上交流不易鑒貌辨色,千客萬來,怎為得了一百樣人呢?
有甚麼就直話直說好了,對得起自己才對得起人。
要麼博主人家有不爽,日後你也知止吧。
給你一篇孤兒文章部分章節:
總結﹕幾年前,我係唔睇XANGA既。其實,而家都係。不過,relgitsjg以至好多係佢度泡既人,都幾好睇。至於xanga名人方老師等等,太悶,太長,我就小睇(大佬,仲長及悶過衣度喎﹗)。
誠如是,章則迷先會頂得順。而且書評狂執錯字果類我都係次次飛左佢唔睇。你係咪應該轉行讀法律?
@bencrox -
播種工作不嫌太多的。所以踩場都係偶一為之,一如公園,談不來就繼續自說自話,人生苦短呀。
@chemhazard - 邊個既孤兒文章﹖網上search唔到。
實在我寫章則都唔算好多o者。點解我英文咁差都成日有人叫我轉讀法律﹖
@fongyun -
search得到果個都唔叫孤兒文章啦,剩係響我個rss reader留低架。
既然稱得為孤兒文章,狠父又唔留名,就當係軼名啦。不過據作者自述,灰狗哥處有連結云云。
一般人根本不會細心研究細節,係你(包括阿餅?)會留意,很合法庭上的需求。
評論不是創作?評論本身就是一種價值觀和另一種價值觀(在贊同的情況下,一種。)衝突的現象。
只有腦袋像漿糊一樣的人才會覺得評論不是創作。
創作就是基於一種價值觀下作出的行為,評論為甚麼不是?
看完量子君的留言,簡單一句:不知所云,還要沾沾自起。
我記得他之前也是這樣的了。
@paulymh - 所以我才說沒必要在這裡罵他‧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