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 9, 2008
-
speech day
又收帖。(是,又是方某最不耐煩的婚禮)
一群老師坐在一起,當然又會大肆批評教育當局。(這也許就是據聞那位男士討厭「老師」這類人的原因,不過奇就奇在他娶了一個老師……)
方某當然又會重點抨擊「教育市場化」的「陽謀」。今天見到這篇文章(不枉我把它加在圖書館部落格上,謝倫弟推薦),簡直在香港教育官員和大商家臉上各摑一巴﹕
在談話中,彼此交換的議題非常多,不過讓我最動容的,莫過於話題談到老師「自由度」與「被尊重」程度的時候…
「如果教育體制對老師們有評比、考核的話,那會是種什麼情形?」我問起。
「我們可以向妳保證,那芬蘭的教師必定集體罷工!大家不幹了!」想不到,這兩位髮髻泛白的資深教育人士,竟是如此即刻斬釘截鐵,搖著頭很酷的大聲說著。
「真的嗎?為什麼呢?」我驚訝的問。
「如果一個社會體制對自己教師的最基本信任都沒有的話,那還談什麼教育呢?」他們中氣十足、異口同聲的說著。
可惜,在特衰政府「分割族群」、每次推行政策都「拉一派打一派」之下,市民對所有人都不信任。
另一巴是摑在家長和老師臉上的﹕
接著兩位教授此起彼落的述說著,他們當年在教學時,所想的都是如何善待學生,怎樣教導才對學生最有益處,從來不是為了要讓學生,或自己的教學成果拿第一,他們壓根沒想過要「爭第一」、「搶第一」。
「我們所做的一切,不過是盡其所能的,去教導我們所知的;一切都是為了學生,如此而已。」
「那當國際評比成績出來後,芬蘭一下子轟動了全世界,你們當時的想法是什麼呢?」我定神之後接著問。
「不瞞妳說,我們嚇了一大跳!」
「因為,我們從來沒有為了要得第一,才如此施行教育理念的。」
「幾十年來,我們就是一直單純的希望,把事情做好!」他們有點不好意思的說。--------------
[事必除低](註)
好,回到上星期六的畢業禮。
中大畢業袍的設計,相信是全港大學當中最「焗」的。
當我穿著這件袍來回圖書館的時候,一走出冷氣間,簡直有虛脫的感覺。途中被歌手同學見到,叫了一句﹕「嘩﹗阿 sir 好有型呀﹗」
(設計對白)
馬嬲﹕「依家先知我咁型仔咩﹖」隨即用手撥一撥自己頭上那撮「金毛」
(畫外音﹕嘔﹗)
有同學問到畢業袍的問題,在這裡解畫一下。
理論上,他見到的袍子,絕大部分都只是學校校服商供應的禮袍,跟老師的畢業學校沒有關係,所以我也無法告訴你究竟藍帶和紫帶有甚麼意思(或者,有沒有意思)。
有少數袍的款式跟其他不同,那些應該是老師自己所讀院校的畢業袍。肩上的色帶通常代表畢業學院(即所讀科目類別),每所學校的規定都不同,所以我無法告訴你究竟人家的學校的配搭。我從中大租了袍(因為不想穿一件不是自己攻讀所得的畢業袍),中大的規定我暫時找不到,不過可以告訴你紫色是理學院的。(另外白色是文學院、綠色是社會科學院、藍色好像是商學院,如果說錯了請校友更正)
說焗到虛脫,當坐在禮堂裡的時候,我甚至覺得有點暈。
很怕又突然昏厥,失威兼嚇人。唯有不停地收縮小腿(希望把血液泵上腦)、用拇指大力按虎口合谷穴、甚至用指甲「咪」另一隻指甲上的邊緣位,刺激自己提提神。
幸好沒事。畢業禮後,那段普通話話劇表演,同學演得相當「放」。大獲好評,據聞連校董也讚好。
(不過那位扮婆婆的同學,是否扮阿婆扮上癮﹖因為之後的社際表演賽,她繼續扮老人家……)
離開禮堂後,去招待校董和捐款家族的茶會。
其實我比較想去畢業生那邊的茶會……因為我沒有去謝師宴(雖然收到邀請,但完全不知道該找誰回覆。也許他們只是循例的吧,因為向來謝師宴只請畢業班老師的,而我只是兩年前教過他們),所以如果不跟他們見面,就要到放榜才見得到了。(而且,畢華流說,學生很喜歡抓著穿畢業袍的老師拍照……
)
其實回家後很累、累得要死,幾乎散掉。但我並不像助理般要幫手張羅,只負責坐在禮堂裡。
不過,穿著悶熱的畢業袍,坐在禮堂裡不動如山幾個小時,已經夠累了。
我想應該讓學生也穿上袍,在禮堂坐幾小時。那麼他們就會知道,平日坐在課室上課,其實是多輕鬆的一件事。(平日應該不好意思再喊辛苦了吧﹖)---
(註﹕「事必除低」是畢華流對 speech day 的趣譯,忘了是否載於《誨人好倦》。對於未讀過畢華流的人要解解畫。)
--------------
看到星期日的連續劇版真人小丸子。
Comments (7)
想到近日聽到一則路邊社消息,雖然只屬道聽塗說,但姑妄言之。
據聞某間近年大大出名以商科招徠,甚至有意籌辦成私立大學的預科學校,校中老師的升遷、薪津、地位全由學生奪A數目決定,逼迫得師生每日不停溫習溫習,奇景之一是午飯時間師生一律不午膳,留在班房用功讀書,「勉強」(日文「用功」之意)讀書。
如果有哪個學生去了吃飯或者稍為落後,頓成眾矢之的。
俾你搶先一步添... (這樣,你肯定會買她的書吧...)
我原是想將 Yolanda 的跟這兩篇做對照
New Hong Konger新香港人 - 成王敗寇 不容常人的教育
http://newhongkonger.blogspot.com/2008/07/blog-post.html
得出的謬論是香港人太多,所以可以放棄 (學童其實是少的)?形成尖子管理的單元社會
Yan's space? - 升中
http://l_y_yeung.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245772
教育的最終目標是揾到份人工高的好工 (即是錢)...
引 Mr.6 的話
Mr. 6 - 趨勢.創業.網路.生活 - 大學教育之問題,出在「課程太無趣」?
http://mr6.cc/?p=1979
教育體系根本沒將「教育的目標」搞清楚
p.s. 第一段更不用說,教師原可用來對學生的時間都花在文件上了 [因為寫得好看比做得好看實用多了 (面對政府和家長時)]...
容我將「形成尖子管理的單元社會」修正為「形成只有尖子才有機會發揮的單元社會」...
雖然很熱,可是中大的畢業袍最特別&漂亮啊!(看過港大的袍吧?醜得要命!!!)另,商學院不是「灰色」嗎?
香港的教育已經走到末路了...... 北歐的教育一直都很好。Nokia 的成功我相信不算是僥倖吧...... 至昨天(暑假前 last day),又有多一個朋友從「老師」轉行走了(雖然她到昨天忽然覺得有點捨不得了),很灰的香港教育......
@hystericireul - 那所「出名」的「商學院」當年搶者收我們,可是我們都不願讀呢!現在,連年紀輕輕的中學生都變得這麼功利,我早已「沒眼看」了......
P.S. 你不用對「婚禮、婚宴」的反應那麼負面啊!不如從正面想想,當這種人家的大日子是一個 gathering,是聯誼的機會吧?!加上,一般情況來說,主人家是尊重你和當你是朋友才會邀請你的!
(我個人是很喜歡這些宴會的。
)
@Frostig - 我也喜歡,因為可以看看朋友......
我想現在也沒有誰會在婚宴玩那些低級遊戲吧!!!
@Frostig - 見朋友都唔一定要呢個場合既。
我不討厭人家結婚,不過不要在我面前山盟海譽,尤其唔好搞到我夜一夜都返唔到屋企。(我鍾意夜晚o係屋企hea)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