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25, 2008
-
shelving and awareness
某日,「教車師傅」跟我說,找不到講劉翔的那本書。
喔。於是我走向傳記的書架,然後往下一掃,在下面「語文學」的那欄就見到了。
教車師傅﹕乜阿sir你搵得咁快既﹖﹗
我﹕你唔係組員黎咩﹖點會唔知道d書成日俾人擺錯﹖點可以淨係睇果一度﹖---
另一日,我正在書架邊找張五常的書,看看是否需要修改索書號。(這是另一件事,在此不贅)
有同學來找書,組長告訴他們索書號,但他們找不到。於是我問他們在找甚麼。
他們說了書名,是講邊緣少年的書,他們說那是某老師將要推介的。我回到櫃台,開OPAC查查,書目寫著「07-08老師好書推介」。
於是我帶他們到「老師好書推介」專櫃,就找到這本書。我去問組長,書目寫了是今年老師好書推介,為何不叫他們去那邊找呢﹖
組長說,她們只用了借還書模組的預約功能去看資料,所以只有索書號。
(開預約功能去看索書號,是他們的習慣)我﹕如果不用OPAC,那麼助理辛苦把「07-08老師好書推介」寫進書目裡幹啥﹖
---
沒有跟他們說,但其實我覺得有點唏噓。
當年,「找書比老師快」是我引以自豪的事。不過我也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畢竟每天在排架的是我,不是老師。
現在我不會每天都在書架旁邊,所以我預期組員會比我熟悉了。我尚且想過,可能要被組員取笑「你執書咁慢﹗」。
但原來不是,我竟然還比我的學生更清楚書架的狀況。組員上書的機會比我多,對書架的熟悉還比不上我,那是心不在焉。
組長如果對書架的熟悉比不上我,那是他們對組員的監督不夠,所以少見書架。如果經常「串」我的組長,有能力說「看﹗我找書比方sir快呢﹗」,我倒會覺得很欣慰。因為青出於藍是好事。
只怕他們做不到。那是我做不好。
-------------
馬嬲﹕點解條「蕉仔」淨係跟住電視上面果個人既﹖點解唔跟住我呀﹖
依唷﹕梗係唔跟你啦,跟住你咪俾你食左囉﹗
方某﹕之後淨番塊「蕉皮」跟住你……
馬嬲﹕咁就唔要啦﹗(學術版﹕演化不會偏好一條跟著猴子走的香蕉。)
Comments (6)
其實不關你事。很少人像你一樣,對圖書館如此熱愛;心思不在圖書館,自然做得不好。
你的笑話,恕我不懂欣賞......
完全能明白排架的人不熟架的悲哀感覺! 未必是方兄你的錯, 這一代少年人願意用心裝載的事的確甚少我們的期望之內 =""=
@chestnut_girl - 對啊, 笑話真的不太看得懂... = =?
你係唔係想講緊「晒駱駝」既廣告?
@raymondwoo - 是也。
有時間睇廣告,不如寫多篇文啦......
@Ki_StarrySky - 方潤寫的東西,十篇中有九篇半我也看不明 :p
方生期望高了點。遇到比一般人排得好的﹐多加讚賞就好。要在一家學校裏期望見到比你更能排的﹐也許有點奢侈。
畢竟﹐做圖書館管理員是你的興趣﹐甚至有點志業的味道。但有同一心態的人﹐幾萬中能有一?若能找到同學的志趣讓他們樂於發展﹐已經很理想了。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