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l 9, 2008

  • Diedie-ist Momoko chan

    剛剛發現,你不知道的「死死」小丸子﹕

    情人節的當天,連長得一副絕對什麼巧克力也收不到的男生都看起來異常地興奮,而長得一副一定會被甩的女生也都胸前抱著巧克力,一臉興沖沖的皮子。才國小的小孩子而已,為什麼就有那種令人覺得噁心的熱烈氣氛呢﹖就像是臭鼬們同時放屁、孔雀同時開屏並跳著怪異的舞蹈,或是鈴蟲同時發出奇怪的鳴聲一樣的狀況

    桃子的童年》櫻桃子,新店﹕尖端,1999。p.107-108

    ---------------

    中七的同學,突然來找我「救命」,問我「傳統建築」的書在哪裡。

    「賴永祥迷」如我,當然立即想到﹕920。
    可是,根據圖書館員的 probing 習性,我當然要問清楚她要來幹甚麼。(因為不知道要甚麼就不可能找到適合的東西。)

    原來做報告要用的,於是介紹她看放在920的《中國木建築》和680的《中國建築史》。

    生﹕我不是要建築「史」啦。
    我﹕講建築史的書,也應該有些跟建築樣式有關的事吧。

    再聽到她說去了考察要寫報告,那麼去了哪裡﹖
    答曰﹕天后廟。

    那就簡單啦﹗我們本來就有本《香港天后崇拜》嘛﹗

    生﹕我是要天后廟,不是崇拜。
    我﹕說天后的書總會講廟吧。

    生﹕哎呀﹗怎麼我沒一開始就來找你﹖
    我﹕是啊﹗為何妳不一開始就找我呢﹖

    (教育局讓我坐在這裡不就是幫你們找東西的嗎﹖)

    最後她還是沒借走那幾本書,只要了《中國木建築》。

Comments (9)

  • 若這位同學不是遇上你這位書痴的話,而是其他站在櫃枱前的職員(場景設定為任何圖書館),她還可以得到相同答案嗎?

    請原諒我無知,我始終認為,圖書館職員除了懂得排書之外,再多問一點關於書藉的資料,相信也不能提供任何我不知道的答案

  • @jac - 不能。我想頂多幫她用OPAC查查有甚麼書名有「建築」兩字。

    不過跟是不是「書癡」無關,因為我介紹的那幾本書,我都沒讀過。我只是「掃架」(這本來不是圖書館主任的工作)時碰巧讀到的。
    或者可以說,那是因為我對於「書」特別容易留下印象吧﹖
    (反面就是對「人」難以留下印象,連自己的學生也記不住……)

    另一個問題是,就算是圖書館員,也未必留意到 probing 的重要。如果單就讀者的問題去找書,通常都會失敗的。因為如果他清楚自己要甚麼,通常就不需要問你了。

    在公共圖書館,原則上是可以做到的(我和其他助理員也做過,需知我對藝術一竅不通),因為 subject heading 做得比較好。
    但學校圖書館通常沒有精力做這種事。

    在小館,如果助理員有點敬業的話,問他們會比問館長快。因為每天在排書,根本就接觸了很多書名。
    但如果在大館或專門圖書館(例如藝術圖書館),subject heading 是不可少的。因為助理員(甚至館長)的知識背景根本不足以應付查詢。

  • @fongyun - Yes, probing is a very good and useful technique, in doing any research, conducting any interview, thinking/discussing about anything, etc......

  • 在下遇過的一個情況是這樣的:

    (背景:有一位中一生,急於要做數學讀書報告,翌日交)

    生:請問數學書在那裏?

    我:書架編號310

    (中一生依言到書架,取了一本很薄的《微積分概論》,然後回到櫃台)

    我:同學,這本書不適合你啊!這裏有一本剛剛還的,上兩星期有位中一同學借來做讀書報告,他已經做完了。你不如借這本吧。

    (中一生把兩本書在手上量一量重,然後說)

    生:我還是要先前的那一本,它細本D!

  • @yangjq - 可憐復可悲。

  • 倒不算的,衰過一次會學精,如果係有心裝載的話。

    但既然是趕交功課,大有可能下次也是如此。那才是可憐可悲。

  • 該是 Maruko-chan 吧?

  • Maruko 是丸子,Momoko 是桃子。
    小丸子則是 Chibi Maruko chan。

  • Got that. Thanks!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