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ber 23, 2007
-
Information revolution in Web2.0 world
又是午間貼片時間。
又是預自準備好的。---
暴民大大介紹的片﹕Information R/evolution
(偏偏我正在上 information 的課,煩得人仰馬翻)片裡說現在 Web2.0 的世界已經沒有層級(hierarchies)和目錄(category)這回事。
某程度上是事實,但也不見得是好事。我這個在「紙張年代」長大的人,習慣了層級分類(就如我至愛的賴永祥分類法)。這種分類的弱點,是把本質混沌的學問人工地割裂,無論怎樣分,都總會有忽略的角度。
可是,層級分類也有好處,就是層層遞進、有系統、有從屬關係。我們看著層級,就知道哪些是較寬闊的概念(broader terms)、哪些是窄概念(narrower terms),可以順藤摸瓜摸下去。現在沒了層級,當然可以說是還原了學問和資訊的本質(既分散,又是整體,不可割裂),不會再被少數分類方法粗暴地分割,可以讀出更多的角度。
可是,就如用一個關鍵詞(keyword)可以在 Google 搜出成千上萬的網頁一樣,失去層級亦令到資訊難以選取。資訊過載甚至令人失去耐性。有很多研究都顯示(這裡不用都 quote 了吧﹖反正對老師而言是常識),學生搜尋的時候大都沒耐性看結果,而且由於他們欠缺搜索和閱讀技巧,所以很多時間都遇上困難、不知所措。不是只打開文章看兩句就算,就是(恃著 Google 聰明而忘記自己技巧愚鈍)只找開首幾個網頁「交貨」了事(後者倒是在下的親身經驗)。連自己找了甚麼都不清不楚,甚至不理資料來源是否可信。
(這種態度交功課還算了,如果人生大事也是如此,則隨時死人塌樓——這不是玩笑,真的有青少年相信體外射精、可樂灌洗、薄荷煙……可以避孕的。
還記得沙士襲港時,公眾被一個玩笑性質的假網頁嚇過半死嗎﹖事實上,只要看看瀏覽器上面的網頁列,再查看真正的新聞網站,就可以查證了。
如果連大人也沒有這樣做的話,我們怎麼能怪小朋友會照單全收呢﹖)二月廿三日日記介紹過一段短片 Web2.0...The Machine is Us/ing Us,現在出了「最終版」﹕
(他們不是說 Web2.0 其中一個特色是「永遠的 beta 版」麼﹖)
這些片段我真的想在堂上放,可惜是英文。(至少,片段教 HTML 肯定比老師生動)
如果有人作個中文版就好。
Comments (5)
Wired - Winners at the 2007 Rave Awards: Michael Wesch | Web 2.0... The Machine Is Us/ing Us
http://www.wired.com/entertainment/theweb/magazine/15-05/raves_wesch
â®M¤ù³£¬O¥Ñ Michael Wesch »s§@¡A¥L¥t¤@®MÁ¿²{¤µ¾Ç¥ͪº¤]«Ü¤£¿ù...
A Vision of Students Today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GCJ46vyR9o
via
¬îÁn Blog - Âø°O (2007/10/23)
http://soundoffall.blogspot.com/2007/10/20071023.html
p.s. §Ú³£·Q¦bÁ{««e¼½¡A¤£¹L¾Ç®Õ block YouTube¡A¯u«Yn°µ´Nn¤U¸ü¦A§Y®É½Ķ...¶ã...
There is a book talking about this: Everything is miscellaneous.
And.. these two clips are by the same author.
似乎給「炮轟」黃牛的文搶了視線,這篇文是你們兩位才有興趣。
Nope... 有涯 also has interest...
有涯小札 - Web2.0… The Machine is Us/ing Us
http://taogate.wordpress.com/2007/10/23/web20-the-machine-is-using-us/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