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ember 20, 2007
-
Strength in numbers

《幹嘛學數學﹖》Sherman K. Stein,葉偉文譯,天下遠見(台北)
(左邊是我手上的版本,右邊是新版本)總有學生覺得數學很難,無論在學生成績很好、一般、或者很差的學校。
數學難,是事實。但有甚麼東西,要做好不難﹖
所有東西要學好,都要重複練習。英文難、生物難、歷史難……學好中文也難。
同學喜歡打球、游泳、跳舞。運動對在下這種手腳不靈活的人,難上加難。也許是因為,數學特別講求「循序漸進」。
當然,每一科目都要求打好基礎。可是,同學也許有經驗﹕上一次測驗成績不好,但下一次成績可能會不錯。數學卻很少有這種事,這一課沒學好,下一課就很難跟得上。
沒學好加減乘除,就學不好分數﹔不懂得代數的人,不可能讀微積分。不過,本書並非課本或者補充練習。它只是一本散文。
它並非為數學學生而寫,就算只懂得加減乘除的人也可以讀。本書分成三部分。
無論多害怕數學的人,也可以讀第一部分,這部分是作者的感想。例如﹕
—跟數學和電腦有關的錯誤觀念
—「工作用不著,為何要讀那麼多數學﹖」(絕對錯誤,請看第9、第10章)「許多收入較高、而重複性較低的職業,都需要算術以上的數學能力。」(p.81)
「目標會改變,但如果念的數學不夠,在接受新的教育或職業訓練時,就構成很大的障礙。而且,數學能力愈強的人,不但可以選擇的就業機會愈多,也愈能把工作做好。」(p.90)
—美國的數學教育有甚麼問題﹖(也很適合老師讀,跟教育改革是很好的比較。同學如果對這部分沒興趣,跳過第11至13章就可以。)
第二部分開始介紹一些數學概念,但仍然是很簡單的。全部都是用「數字」和「加減乘除」玩的把戲。最後才介紹一下開方根、圓周率和「無窮大」。
第三部分是少許「挑戰」,討論一下「零除零」和介紹「微積分」是甚麼。如果同學不明白,那是正常的(因為微積分在高中附加數才教),嘗試動腦筋想過就好。
數學有一句名句,是微積分課本作者湯普生(S. Thompson)所說的﹕
「一個傻瓜能做的事,另一個也能。」
就算難,只要掌握到正確方法的話,就學得會。
(舊介紹見 [書海潛遇(11)],零五年十二月二日日記)
Comments (4)
書癡先生:放飯時間也拿來寫書評?真服了你!
其實數學要學得好,老師的教法頗為重要。遇過很多學生,無論上課多留心聽講,也只能拿得僅僅及格的成績,但只要遇上一個能把學習關鍵說給他們聽的人,他們自會「一理通、百理明」,成績突飛猛進。
不如加埋今期《科學人》那篇關於數學家的專欄?那篇寫得很好,我很喜歡。
咦﹐看來要借這系列的書﹐去訂下怎做數教網站。
餅﹕不太明白你想幹甚麼……
數學教育網站? 能吃的嗎?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