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ust 2, 2007
-
[天日昭昭﹖]
本來不想變成新文章,但還是要寫。免得看倌誤會。
---
鄧君說潘國森某篇文章,似乎提及在下﹕天日昭昭
當然是啦。我記得他是指哪一篇文章,我還未至於罵完人當沒事。
所以我回覆鄧君如下﹕4. 我還以為已經放下了他,怎料你把他拾來。
他還未入正題吧﹖我看不到他反駁了甚麼。又或者他以為我(寫在他處的那句)歪曲了他的說話,其實在敝日記已經解釋過原因。只是他的網上檢索似乎還沒找到。(但既然知道我有主場,要找的話自然很容易﹕http://www.xanga.com/fongyun/598458928/80-years-more.html,我也是剛剛 google 回來的。)
既然不可以「反對背誦」,那即是要學生背啦﹗
難道潘國森其實是說﹕老師不能反對學生背誦,但也不能強迫﹖
那是不是有點廢話﹖誰反對學生自發背書的﹖
恕我見識淺薄,我未聽過有教育界人士反對學生自發背誦的。本來我以為他未解釋完,怎料今天一查(破了戒
),發現他已經轉了討論題目。即是說,他認為那篇文章已經夠清楚了。
然後我發覺自己有一個誤解。這誤解不是他暗示的東西,而是我說「他的網上檢索似乎還沒找到」這一點。
既然他知道在下罷看《都市日報》(「杯葛」是英文 boycott 音譯,似乎意譯為「抵制」較好),即是說他應該已經讀過在下那篇 [病毒文章病毒人] 了。(根據記憶和 google 結果,我只在這篇文章提及過。)如果我沒想通這點,我不會開一篇新文章。
想通了,就更覺得豈有此理。
我寫了整篇文章、逐點討論其主張有何問題﹔他明明讀過,但竟然拿我在別人博裡的兩句留言來駁。正面攻擊的文章,避而不談﹔挑人家的閒談來做文章,這算是甚麼意思﹖這人還有「誠意」可言﹖
(也對,有甚麼比駁稻草人容易﹖)好了,就來分析一下他的比較﹕
此君在某地留言:「潘國森好鬼鍾意叫D老師逼學生背呢類野添。仲話唔叫學生背既就唔係中國人添。」(原文照錄)
我在本欄介紹連普英先生的《中國歷代提綱歌》時,卻是這樣寫:「前輩心血不可聽任其束諸高閣,應該公諸同好,若有教育官或校長反對學生背連先生的歌訣,可以勸其不必再做中國人。」
之後只有一句「天日昭昭」,既然他說要澄清,當然是不同意我的說法啦。
我的留言只有兩句,所以很容易看得明白﹕
1. 「潘國森好鬼鍾意叫D老師逼學生背呢類野」
2. 「仲話唔叫學生背既就唔係中國人」潘氏自認說過「若有教育官或校長反對學生背連先生的歌訣,可以勸其不必再做中國人」。
於是「仲話唔叫學生背既就唔係中國人」,我認為沒問題。
當然,用詞上他可以說我誇張,但如果有人「反對學生背」就自然「唔叫學生背」啦﹗反過來,「唔叫學生背」的老師,除非有實質困難(不能叫學生背),否則就是「不贊成要求學生背」的啦。
(至於「唔係中國人」和「不必再做中國人」,只是枝節,不值得爭辯了吧﹖)又一點,其實我在 [病毒文章病毒人] 中亦提及過,對於潘國森推薦的其中一種可能反應是﹕不贊成背誦,認為背誦影響學生興趣。
(按﹕此處「不贊成背誦」是指不贊成學校要求—即強迫—學生背誦。另見後文。)對於「學生應否背誦」,一向有很多爭議,而且各有理由。
潘國森支持學生背誦,可以理解,亦沒問題。但他沒有充份理據證明「不贊成背誦」是不對的,就把所有不贊成背誦的師長都打成「不必再做中國人」,就有問題。人家是否贊成背誦,根本跟中國人與否無關。
「師長一定要給學生背書」﹖沒有這種理由。(更不要說「一定要背連氏口訣」)(文中在下親述經驗,只要多讀歷史書籍,未有刻意背誦,就記得朝代順序。這已是反例,證明加強記憶,不一定靠背誦。所以,至少在潘原文中「記憶朝代順序」的要求而言,背誦並非必要手段。)
當然,他對這質疑避而不談。
那麼,最大的問題相信是潘國森是否真的「叫D老師逼學生背呢類野」。
在此潘國森的原文只提及他認為教育界人士「反對學生背連先生的歌訣」是不對的。
(當然這又有「教育界人士都是中國人」、「身為中國人就應該贊成學生背連先生的歌訣」、「不贊成就不配當中國人」……之類的一連串假設前提,在此不贅、不爭辯。其實你可以質疑的。)如果說潘國森對我的留言不以為然,相信就是在「逼學生背」這一點。
對於這一點,我在回應鄧君(即文首嵌入段)已略為回應。(那是不是有點廢話﹖誰反對學生自發背書的﹖)為何我會說他廢話﹖
因為潘氏認為「反對學生背連先生的歌訣」就不對,那即是「身為中國人」就應該「讓學生背連先生的歌訣」啦。
「讓學生背連先生的歌訣」,可以分成「強迫」和「非強迫」﹕
1. 學校強迫學生背誦,無論以功課、測驗或任何其他手段。
2. 向學生推廣連氏口訣(派發、放在圖書館/網上、或者搞比賽),鼓勵他們背,但不作硬性要求。很明顯,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或者任何一個接觸過老師的人,你會知道當學校認為一件事很重要的時候,會選擇 1. 還是 2.。
可是,既然潘國森認為我誤解了他,那麼即是說他選擇 2. 了。如果是 2. 的話,那麼他是講廢話。(「誰反對學生自發背書的﹖」)
如果學校既不強迫學生背書,又要「反對學生背連先生的歌訣」,那麼唯一的可能,就是學校要封殺這歌訣(武林秘笈﹖)。不單止不要求學生背,連學生自己找來背,老師也反對。
(否則,就算學校不推廣連氏口訣,也不等於「反對學生背」——學生自己找來背不成嗎﹖)
你有沒有見過這樣的老師﹖﹗又﹕請留意潘國森指責的是「反對學生背連氏口訣」,而不是「反對推廣連氏口訣」。所以如果學校只是「不推廣」,而沒有「反對學生背」的話,不屬於潘國森原文指責的範圍。
對於這一點,我在 [病毒文章病毒人] 中也提過,對於潘國森推薦的其中一種可能反應是﹕
贊成背誦,但不贊成背誦連氏口訣。
可能認為有更好的選擇。潘國森有權推廣,但人家也有權選擇吧﹖難道潘國森有權「獨尊一家,罷黜百術」﹖緊記,我曾經指責他獨尊連氏「霸道」,而他的反駁文章完全沒有著墨。
我未聽過有教育界人士,連學生自己找東西來背也反對。
曾幾何時小朋友喜歡背《寵物小精靈》的怪獸名單,我也沒聽過有老師反對。(頂多怕他們只顧看卡通不溫習吧)
(還有家長為了跟小朋友「打成一片」,上電視節目挑戰背名單的)
大概我見識淺陋,未見過此等「奇師」,請潘國森指教。[病毒文章病毒人] 列舉對潘國森推介的各種可能反應後,已有一結論﹕
單是反應已經有那麼多種,而且種種都有其合理之處,只有一種是支持強迫背誦連氏口訣的。潘國森憑甚麼說反對背連氏口訣的,就不必做中國人﹖
再一次,他也沒有回應這一點。
如果你單看潘國森的辯解(其實他沒有辯,也沒有解,只是並列而已),就似乎會產生「潘國森都冇話要逼學生背,你老屈佢」的感覺。
但如果你想得仔細一點,就會發現潘國森沒有提及過「手段」,但能夠合理套用到他原有批評的手段,只有一種。
亦即是說,潘國森若然不是在上一篇文章說廢話(指責「稻草人」不准學生背誦),就是在這一篇文章說大話(聲稱自己不要求老師逼學生背誦)。
(當然,亦可能是方某見識淺陋,原來真的有老師不准學生自己背書﹗有多大可能,就留待看倌自己猜了。)好一個「天日昭昭」﹗誠然﹗
---
P.S. 天日昭昭是甚麼意思﹖自己上網睇。
它讓我想起院歌的「浩浩青天,昭昭白日」,
再回到之前的「明德自韾,新民存誠」。
Comments (4)
我覺得他的說話屬廢話居多
「前輩心血不可聽任其束諸高閣,應該公諸同好,若有教育官或校長反對學生背連先生的歌訣,可以勸其不必再做中國人。」
以我理解就是學校可以什麼都不做,也不推廣鼓勵,但若主動反對或阻止學生「背連先生的歌訣」就不配做中國人。他的意思未到你所說「唔 (主動) 叫學生背就唔係中國人」咁嚴重。
至於他尊「連先生的歌訣」尊到等同中國人的身分就真的有點兒那個。我可以說反對背九因歌,唔係就唔配做識乘數的人嗎?歪理。各校有各校既自由,各人有各人的學習方法,做「奇師」反對又如何?「背連先生的歌訣」又不是唯一認識國史的途徑,他憑什麼說這樣的話?
> 若主動反對或阻止學生「背連先生的歌訣」就不配做中國人
你信不信有這種老師﹖(學生自己搵書背都唔得﹖)
我不信,所以我不相信他說廢話。
雖然,如果按照他自己的回應,他應該是說廢話。
我在早一篇文章已說明,「不背連先生的歌訣」根本有很多合理理由。
西人沒有九因歌,他們會「1X1=1, 1X2=2……」的背上去。
如此比較,我們當然會說背九因歌比較好,但也不能說不背九因歌就沒資格計乘數。否則西人全部不需要計數了。
同理,中國人就算真的有義務背了朝代順序,也不是一定要靠連氏口訣。就算連氏口訣再好,也沒有排擠其他選擇的理由。
如果我是連氏,真係多得佢唔少。明明好事都變壞事。
不過中國政府會感謝潘國森,因為他可能解決了中國的人口問題。
我真的很討厭潘國森, 討厭他打壓同性戀
他自己遇過因為別人一句話而變成同性戀的人, 就說這世界怎會有天生的同性戀!!!
這世界當然有同性戀, 老巳你正壓他們, 你沒看到嗎?
根本跟很多其他事情一樣,同性戀也有先天和後天的成份。
如果說同性戀純粹先天,「冇得揀」,那是太絕對。
可是說同性戀純粹後天,「任你改」,也是瞎扯。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