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l 21, 2007

  • magazine 200704

    [今期注意 (2007/04)]

    這星期太忙,加上討論日本書籍的那篇太長,於是被迫兩篇一起貼。

    明報月刊》四月號

    特別留意香港人口的特輯,包括港男港女、內地孕婦等熱門話題。

    科學人》2007年4月號

    魚視眈眈,誰是老大﹖〉——先前在 hkday 說恐龍是爬行類,給人臭罵一頓。(他沒罵錯,但其態度我絕不認同)
    我們常說哺乳類的大腦構造比爬行類複雜,推論恐龍的大腦「聰明極有限」(我沒說恐龍笨)。原來連魚也懂得推理﹗
    當然,就算恐龍演化為智慧生物,其大腦構造和思維模式,與人類恐怕大異其趣。

    〈顏色讓你錯覺了〉(網上沒有)——前陣子大家討論過「顏色」的問題,這篇文章值得一看。
    影響色覺的,不單波長。附近的顏色和形狀,都會影響我們「看到」的顏色。(裡面有些圖案,頗有趣的)

    知足常樂〉——這篇似乎頗能說明方某這「悶蛋」為何會吃了一年揚州炒飯﹕

    在多數人的想像裡,變化是生活當中的調味劑;然而在某個實驗中,受試者原本以為他們會喜歡有各式各樣的零食可供取用,但經過好幾個星期的實際試驗之後,無變化組受試者的滿意度,卻要比變化組的受試者來得高。吉爾伯特的解釋如下:「好事情頭一次出現時,給人的感覺特別美好;但在多次重複之後,就逐漸褪色了。」

    好事太多了也會造成疲乏的現象,經濟學家稱之為「逐漸下降的邊際效應」,老夫老妻則稱為「過日子」。不過,如果你以為不斷變換性伴侶會給生活帶來情趣,那你就錯了;根據某個發表於《性象的社會結構》(Social Organization of Sexuality, 1994)一書的詳盡研究,結了婚的人要比單身男女擁有更多的性行為,達到性高潮的次數也更多。

    零食、揚州炒飯和性高潮……唔……

    〈職業婦女能兼顧小孩嗎﹖〉(網上沒有)——美國一個研究,得出與一般看法不同的結果。

    我的數位記憶〉——忽發奇想﹕阿伯把所有瀏覽過的網頁都儲起,是否因為他已經老到不再光顧色情網頁﹖
    (把人家的網頁儲起來,嚴格而言是侵犯版權,又是另一問題)

    選擇》366期

    當然要看看,究竟消委會和食環署對魷魚絲含砷的看法為何不同。

    (讀完還要再想、想、想……大概是以乾/濕貨計算結果的不同吧﹖)

    -------------

    星期五,中三級會議。

    本來以為要拿著一大堆習作紙,一邊批改一邊聽會的時候……
    T 老師謂﹕「方 sir,你唔使開會啦﹗我代表晒中三既電腦科老師(她是級聯絡)。」

    方某大喜過望﹕「多謝﹗多謝﹗﹗﹗」
    鞠躬、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