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 24, 2007

  • 不說鏗鏘集同志事件、不講油魚,繼續懶得轉貼回文。

    在胡兄那邊見到一篇「兒女與父母」,典型「仔女不孝」的慨嘆。我的反應﹕

    1. 送入老人院有時是比較好的方法,因為現在家庭越來越小,照顧老人的能力越來越不夠。
    社會一向對「送入老人院」有非常負面的看法(看電視劇就知道,但凡送父母入老人院的一定是壞人),所以當時我們決定送老爸到老人院的時候,也遇上很大的心理壓力。

    我更想討論的是,導致「父母關心子女」多於「子女關心父母」的生理因素﹕

    2. 可是,說父母對子女的關心,一般超過子女對父母的關心,這是事實。
    而且「老豆養仔仔養仔」也有演化上的原因
    試想想,父母全力照顧子女,可以把自己的基因傳下去。所以照顧子女自然有優勢
    但反過來,如果子女全力照顧父母,就不會有任何遺傳上的好處。照顧父母的「機會成本」是很大的,包括為自己謀更好的生活(增加生存率)和照顧下一代(增加生育率)。所以照顧父母的行為,在生物學上沒有優勢可言。
    於是,由禽獸到人類,簷前水滴鮮有倒流。

    3. 不過,如果跟禽獸相比,人類對長輩的照顧,其實已經比較多
    (至少很少人會遺棄父母。雖然人類除了生理需要,也有心理需要。)
    如果我們不考慮「道德」這種約束力不大的原因,其實還有其他因素導致這結果。
    除了因為人類有「感情」之外(有時父母還會以感情來操縱子女,反之亦然),還有人類對「經驗」的特別需求。
    基本上簡單生物的活動,都是靠本能。越複雜的生物,所需的技能越多。
    對於依靠「智慧」的生物,「經驗」是很重要的資源。掌握經驗的人會有優勢,而在沒有文字的年代,年紀越大的人,經驗越多。所以才有「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說法。
    對於生活經驗的依賴,亦成為照顧老人的演化因素。

    延伸閱讀﹕方某人在大學的報告〈人與大自然—演化和人的心理
    (還是那句,在下列的參考書目,比報告更有價值)
    (又,不認識演化論的可以看另一篇實習時寫的資料﹕〈變異與演化—演化理論簡述〉)

Comments (2)

  • 駛唔駛講得咁複雜呀! 簡單一點......現實的問題,經濟的問題,能力的問題..........就足以說明一切,我想香港地有好多仔女送父母入老人院啦! 如果唔係,D 老人院又點會開到成巷成市兼能搵位呀!

    不必因送父親入老人院而責怪自己,每人總有本身的難處。(下刪二百字偉論 / 碎碎念)

  • 我考慮過認為正確的方案,就算其他人不理解,也不會令我變成錯。

    這只是對於兩代關係的一般討論。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