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 23, 2007
-
本來跟師妹討論完,又想講講愛情/婚姻觀。
不過見到倫弟那邊有篇好文章,心想不如翻譯過來。這篇文章頗能反映我的看法。(十分希望大家細讀本文—當然讀原文更好。但我不是要自吹自擂,因為根據那些原則,在下不見得是理想對象……
)
---
「Finding and keeping a life partner」(尋找和維持終身伴侶)
關係教練 Dov Heller 提出了衡量長遠婚姻關係的五條黃金律。
在選擇終身伴侶這回事情上,沒有人想犯錯的。可是,觀乎現在 50% 的離婚率,似乎有很多人尋找另一半的策略都有嚴重錯誤。
如果你問那些夫妻為何結婚,大多數都會說「我們愛對方」。我想這是大家所犯的第一大錯誤,選擇終身伴侶根本不應該基於愛情。雖然這樣聽起來「政治不正確」,但其實是真確的。愛情並不是結婚的基礎。如果各種條件適合,愛情就會發生。我再說清楚一點﹕「你不可以單靠愛情去維繫一生」。你需要更多的東西﹗
這裡有五條問題,如果你打算尋找和維持終身伴侶,都應該要想清楚﹕
問題一﹕我們是否有共同的生活目標﹖
這個問題為何重要﹖結婚意味著要跟一個人共住幾十年,那麼你打算跟他做甚麼事﹖旅行、吃喝、散步都一起﹖你們需要分享一些更深層和有意義的東西。你們需要一個共同的生活目標。一段婚姻可以發生兩種事﹕(1) 兩人一起成長,或者 (2) 兩人分別成長(方按﹕方向不同)。那 50% 的離婚伴侶就是分別成長。想一段婚姻成功的話,你要知道自己在生活中想得到甚麼﹗劃一條底線,然後跟一個和你願望相同的人結婚。(我想生活習慣反而沒所謂,價值觀的分別有多大才重要,尤其想生兒育女的話)
問題二﹕向這個人表達情緒和思想的時候,我有沒有安全感﹖
這問題是兩人關係的核心。有安全感代表你可以對這人開誠佈公。良好溝通的基礎就是「信任」—即是,相信自己向這人忠實地表達感情和想法,不會受到「懲罰」或傷害。我有一個同事認為,有虐待傾向的人就是一個讓你不敢向他表達思想和感受的人。對於這個問題,請你誠實一點自我反思,肯定你的結婚對象能令你感情上有安全感。(我一直強調的就是這點。不能說真話的人,根本不適宜在一起。
如果說這是「大圍」現象,那只好說香港人心理有問題。)問題三﹕他是否一個「好人」(mensch)﹖
Mensch 是指一個文雅和敏感的人。怎樣知道呢﹖以下是一些建議。
他是否著眼於個人成長﹖他會否認真地改進自己﹖我的老師說好人(good person)是「一個永遠努力令自己變好、和做正確的事的人」。所以嘗試問問其他對你重要的人(significant other,方按﹕對你特別重要的人,例如家人、師長、死黨之類),他們有空時做些甚麼呢﹖這個人是否物質主義(materialistic,即拜金)呢﹖通常一個物質主義的人,不會是一個以改進自己為主要目標的人。
世上的人基本上可以分為兩種﹕
(1) 專注於改進自己的人,和
(2) 專注於尋找方便的人。當一個人以「方便」為生活目的,就會寧願取方便,而不做正確的事。未走入教堂之前,最好先搞清楚這點。(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於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就是這意思)
問題四﹕他怎樣對待其他人﹖
令一段關係得以維持,最重要的其中一點就是「付出」的能力。這裡「付出」是指令其他人快樂的意思。問問自己﹕他是樂於令其他人快樂、謙虛的,還是自私的﹖要測試這點,可以看看以下的事﹕
他如何對待一些他不必要善待的人﹖例如侍應、的士司機……
他如何對待他的父母和家人﹖他是否感激和欣賞為他付出一切的人﹖你可以達到他們的程度嗎﹖
他會否喜歡八卦和講別人的壞話﹖一個喜歡講閒話的人不可能是愛別人的人﹗
如果你見到一個人惡待其他人,那麼最後他一樣會這樣對你。(想起「第二個她」的抱怨……不過幼承庭訓,對於侍應之類我是頗禮貌的。可是面對家人就真的不大有耐性。就算內裡有良心,但外表看起來也不好。)
問題五﹕他是否有一些東西,是我結婚後會希望他改變的﹖(方按﹕這點對女生尤其重要﹗)
太多人犯上一個錯誤,就是跟一個他想「改造」的人結婚,希望結婚後可以改變得到。我有一個同事說﹕「你只可以預期一個人結婚後會變得比現在更差﹗」
如果你不能夠完全接受他現時的狀況,那麼你根本不適合跟他結婚。(大體而言,「想改變對方」是女生的常見問題﹔相反,男生大多希望女生不變的。
)
總結而言,拍拖並不見得就是很困難或者不可靠的。關鍵是在於把你的「頭腦」看重一點,而不是那麼重視「心」。拍拖時就應該客觀一點,記緊搞清楚重要的問題。墮入愛河是感覺很好沒錯,可是當你在戴上戒指的一刻清醒過來,你也不想發現自己因為沒做好功課而惹麻煩了吧。
---
後面那篇我不喜歡,不譯。看倌有興趣的自己去讀。
我只想譯出文中一句非洲諺語﹕「結婚之前,張開雙眼﹔結婚之後,合上其一。」
(Before you get married, keep both eyes open, and after you marry, close one eye.)
Comments (4)
不錯,希望轉載
方兄,其實你唔駛譯得咁辛苦,網上有中譯本呀...
http://webpages.acs.ttu.edu/rchen/articles/categories/relationship/5rules.html
同意,不過我想可以如此清醒下結婚的人.....真係世間稀有。
但是,怒短視的我直言,人的價值觀與思想會因天時地利而改變,當日結婚時有共同目標,不代表五十年不變 .....(基本法! 0__0) ........仲有同你結婚的時候係好人,並不代表他長此落去都係好人......
想太多,更沒有結婚的意願.........唉
1. 即管轉吧,反正我只是翻譯的。
2. 多一個譯本也不壞。
(又,那譯本把 bus boy 譯作公車小子是不對的。古鎮煌曾經提及,bus boy 跟巴士全無關係,是指餐廳的傳菜員。)
3. 所以離婚既多囉。
我倒覺得,電影裡那種性格大變在現實中很少發生。反而婚前婚後期望起變化(即第五點)的問題比較大。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