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1, 2006

  • [大崩壞](續)

    大崩壞—人類社會的明天﹖》(Collapse: How Societies Choose to Fail or Succeed),時報文化(台北)
    (維基百科正在翻譯中的大崩壞條目)

    《大崩壞》既是一本厚書,也花了很多時間去讀。雖然讀完,還沒有時間去寫一篇書介。
    不過,作為略影,看倌可以參見七月十一日和十月四日日記。七月十一日日記是一篇偶感,而十月四日日記就是一篇簡短的整體評語。本文同樣不是一篇全面的書評,只是介紹一下大脈絡,然後再說自己的感想,止此而已。

    整體而言,本書內容非常詳盡,討論了很多古代、現今社會所面臨的環境挑戰、應對手段和結果(存續或崩潰)。作者以詳細的篇幅討論、剖析和推論那些社會的問題、他們為何採取了某種方案(而沒有採取其他),對社會崩潰之前的「末日景象」也有很細緻的描繪。其中最詳細的,是對維京人幾個殖民地的比較﹕北海諸群島、冰島格陵蘭和北美。
    (頗令我驚訝的是,澳洲環境並沒有表面看來那麼好)

    作者利用各古今社會的比較研究,討論影響社會存續的五大因素﹕生態破壞、氣候變化、強鄰威脅、友邦支持、應變能力。作者沒有說環境問題是社會崩潰的唯一因素,但如果環境被破壞、生態系無法再支撐人口,社會崩潰是難以避免的。

    書末,作者用幾章討論歷史背後的教訓。

    首先,是群體決策的盲點﹕有些危機(因為認識不足)無法預見,有些危機發生得太慢(所以不知不覺,例如森林消失),合乎工具理性的缺德行為(公有地悲劇),基於固有價值觀的非理性行為(堅持文化偏好和不合環境的信仰)、團體性的盲點(壓抑批評)。最後一點尤其重要,想起發展日聽到的 academic controversy 鼓勵老師多提異議,就是對這盲點的針對性措施。當然,這需要領導者有極大的包容力和耐性才能做到。

    其二,就是大企業和環境生態的關係。環保組織大多愛批評大企業破壞環境,但作者舉出例子,證明大企業不一定破壞環境,它們可以做得非常好。問題是,有甚麼因素導致企業保護或破壞環境。有甚麼市場機制可以鼓勵企業承擔環保責任,減少破壞。作者在本章就舉出了一些例子,說明大企業和環境和諧共處的可能,但這需要業者和消費者共同努力才能達成。

    最後,作者總結了現代社會面臨的重要環境問題。事實上,由於全球化,我們現在的社會已經像古代的復活節島,都是一個「孤島」。我們沒法逃到另一個地球,這「孤島」上任何一處發生的問題,都會影響到其他地方。有些人以為自己「門高狗大」,就可以把社會問題阻隔在外。但作者借復活節島、格陵蘭的悲劇告訴我們,若然地球生態系崩潰,有錢和沒錢,分別就只在早死或遲死而已。

    家母有些工友,仍然以「我有我玩,下一代的事由下一代勞神」的態度來面對環境問題。
    我希望這只是因為她們不知道環境問題嚴重性而作的「戲言」。
    這絕對不只是「麻煩」而已。

    ---

    (以下請邊聽邊讀)
    (投落到地獄—《女王的教室》插曲)(播放完畢)

    不過,書中令我感受最深的,是盧旺達
    十年前盧旺達和布隆迪發生種族屠殺,但作者和其他來源的資料指出,這場屠殺其實是一場馬爾薩斯式的人口悲劇。所謂胡圖族和圖西族,分別其實不大,不單會通婚,而且種族認同也會改變(有人認為他們本來只是兩個不同的階級,後來被殖民地劃分成兩個「民族」)。
    因為人口過多、土地不足,土地不夠的人營養不良,於是民間(甚至家族當中)累積了很多磨擦,最後由政治精英挑起仇恨進行屠殺。(有沒有想起民進黨挑動的族群衝突﹖)
    在屠殺發生時,不單另一族被屠,連本族的人也照殺不誤。但那不是因為殺紅了眼,殺人是有動機的,就是為了搶奪僅有的資源。

    安德瑞和蒲拉圖下了這麼一個結論﹕
    「一九九四年的大屠殺事件在當地社會出現洗牌效應,和仇家算總賬,土地重新分配,即使是胡圖族人之間也是如此……」
    (p.379)

    正如研究東非的法國學者普魯尼耶所言﹕「殺戮當然是政客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做下如此決定,但是至少還有部分原因和人口過剩的問題有關。一般基層農民都拿起刀來砍殺。或許他們覺得土地太少、人滿為患,剷除一些人,能活命的人就能分到比較多的土地。」
    (p.380)
    「那些慘遭殺害的人,死前都有田地,有的還有牛。他們死了,田地和牛都變成別人的。在貧窮和人口不斷增加的國家,這是個不可輕忽的誘因。」
    (p.382)

    冷靜的分析以抽象的「馬爾薩斯人口悲劇」為答案,但實情永遠荒謬而悲哀﹕

    普魯尼耶訪談的一個圖西教師是大屠殺的倖存者。他的妻子和五個孩子當中的四人都被殺死了,當時他因出門在外而逃過一劫。他說﹕
    「沒有錢幫孩子買鞋的人,把有錢幫孩子買鞋的人殺了,自己的孩子就不必赤腳上學。」
    (p.382)

    令我感觸良多,不單是因為人口問題以屠殺收場,而是因為,我想起香港﹕

    由於卡納馬地區所有的土地都有了主人,年輕人很難取得土地來耕種,進而成家立業。因此,年輕人愈來愈晚婚,與父母同住的時間也愈來愈長。例如在二十歲到二十五歲的年齡層中,與父母同住的女性比率從一九八八年的39%上升到一九九三年的67%,男性更從一九八八年的71%上升到一九九三年的100%。也就是說,二十來歲的年輕男子完全沒有獨立在外自立門戶。已經長大成人卻遲遲無法成家,這樣的壓力必然會出問題。……
    ……每一戶擁有的土地面積已從三十六公畝減為二十九公畝,土地短缺的現象更為嚴重。一九八八年,每人賴以維生的土地面積尚有八公畝,到了一九九三年只剩五公畝。
    (p.374-375)

    香港之所以沒出現屠殺,不是因為甚麼,只是因為香港人不是農民,不靠土地吃飯而已。
    但不靠土地吃飯,不等於土地問題不會演變為其他的社會問題。
    香港維持高地價政策的代價,就是出現很多因為住屋而衍生的家庭、社會問題。
    (單看一面﹕以香港的性觀念之保守,「屋太細牆太薄」絕對影響性生活。而且青少年長期無法成家、婚前性行為又不被容許,亦導致心理壓力累積。我們聲稱青少年在公眾場所親熱的情況嚴重,某程度上亦因為他們根本沒有私人空間。)

    更不消說﹕如果有一天全球生態崩潰,香港無法獨完。到了要搶糧的時候,就甚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

    讀完整本書後(或者甚至未讀完),是否會突然想起中國歷史﹖
    讀中史的人會記得陳佳榮歸納的「興治盛衰亂亡」,但這背後其實是「大崩壞」的循環﹕

    1. 興治﹕天下大治、人口增加。(儒家有一個問題,就是花了幾千年,都沒發現鼓勵生育和生態崩潰的關係)
    2. 盛﹕土地僧多粥少、地價上升,然後分配不均。(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
    3. 衰﹕人口壓力之下,長期超越土地承載力的耕種,導致肥力下降。
    4. 亂﹕最後因為天災或人禍(戰爭會破壞水利系統),超越臨界點,發生飢荒。
    5. 亡﹕政府無法應變,公信力消失。飢民為免餓死,民變四起,推翻王朝。
    6. 經過一番殺戮,死剩種掌權,建立新朝代。
    7. 因為人口大減,環境壓力減輕,土地承載力恢復。糧食連年豐收,天下大治。
    8. 天下大治,人民增相生育。人口增加、循環再起。

    不過,中國跟書中討論到的若干古文明不同之處,是中國幅員夠大。因為中國自秦朝開始就橫跨了不同的氣候區和生態系,所以中國的崩潰向來不是全面崩潰,而是局部崩潰。這崩潰可以令朝代覆亡,但中國始終有「死剩種」,所以民族和文化才不致消亡。(但當年各地分隔各自為政,與今日全球化唇亡齒寒,是兩回事。)

    作者讚許中國政府「一孩政策」是懸崖勒馬(「一孩政策」是慣稱,嚴格而言應是「一胎」政策)。對比盧旺達,中國政府所採取的,當然是必要之惡。可是,作者沒提及的是﹕
    新亞書院剛成立時的校歌是「五萬萬神明子孫」,是誰令校歌要改成「十萬萬」的呢﹖
    誰鼓勵「人多好辦事」,把主張控制人口的學者馬寅初拉去批鬥呢﹖

    如果沒有這位「導師」的話,我們需要下「一孩政策」這道猛藥來避免全面崩潰嗎﹖
    惡魔降臨了,但它從未真正離開,現在還在徘徊著。

Comments (2)

  • 由於卡納馬地區所有的土地都有了主人,年輕人很難取得土地來耕種,進而成家立業。因此,年輕人愈來愈晚婚,與父母同住的時間也愈來愈長。例如在二十歲到二十五歲的年齡層中,與父母同住的女性比率從一九八八年的39%上升到一九九三年的67%,男性更從一九八八年的71%上升到一九九三年的100%。也就是說,二十來歲的年輕男子完全沒有獨立在外自立門戶。已經長大成人卻遲遲無法成家,這樣的壓力必然會出問題。……
    ……每一戶擁有的土地面積已從三十六公畝減為二十九公畝,土地短缺的現象更為嚴重。一九八八年,每人賴以維生的土地面積尚有八公畝,到了一九九三年只剩五公畝。
    (p.374-375)

    香港之所以沒出現屠殺,不是因為甚麼,只是因為香港人不是農民,不靠土地吃飯而已。
    但不靠土地吃飯,不等於土地問題不會演變為其他的社會問題。
    香港維持高地價政策的代價,就是出現很多因為住屋而衍生的家庭、社會問題。
    (單看一面﹕以香港的性觀念之保守,「屋太細牆太薄」絕對影響性生活。而且青少年長期無法成家、婚前性行為又不被容許,亦導致心理壓力累積。我們聲稱青少年在公眾場所親熱的情況嚴重,某程度上亦因為他們根本沒有私人空間。)

    擲地有聲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