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ust 30, 2006
-
推薦閱讀﹕胡兄—男人只是理性的動物嗎﹖
看完這篇文,方某似乎應該去找心理醫生,看看是否真的有自閉症了。(再不然,長期慣性逃避感情訴求)
否則按胡兄的標準,在下必非好男無疑。因為方某正是那種面對女生的反應,只懂用理性分析,事隔幾年後才恍然大悟女生這樣做是甚麼意思的人。
(「好人」就唔問都係架勒……)另一篇我對主題沒有興趣,但其實很有意思的文章﹕
有涯小札—會考英文成績持續進步﹖--------------
呢排冇乜寫自己文章的想法(尤其近期新聞我全無興趣),所以繼續拿其他地方的方某 comment﹕
回顧中國地方政制,最受讚頌的,莫過於漢唐兩朝。(讀中史者,當知此點)(按﹕在下乃理科人,未正式讀史,純粹土法煉鋼)
兩朝的特色,就是「取人以寬,用人以嚴」。做官的來歷很多(舉薦、胥吏累積年資、考試),但一旦晉升為官,必須長期實習。在地方當僚官,有經驗、有政績後方可成為正印。所以地方官全都很有經驗。
唐朝考試,考生甚至向考官送詩文,考官們欣賞某生的作品,就不理考卷,擅自決定名次。
從後人眼光看,是違規無疑。但考試既是選才,當然是選真才,當時的人絕不認為只有考試表現才代表真才華。宋明以後,考試越嚴,幾乎成為當官的唯一途徑。
變成「取人以嚴,用人以寬」,得官既難,但一出道就當正印大官。完全沒有經驗,唯有依靠胥吏、師爺。再加上中央收權,地方政治遂越見疲憊。這歷史教訓還不夠深刻嗎﹖
教育改革不是說要大學「寬進嚴出」的麼﹖這正是科大在做的事呀﹗
我們已經不再是封建時代,但思想模式還未脫離(而且還是封建當中最差的朝代),這難道不是中國人的悲哀﹖---
其實在下o係第二度(按﹕即果度)都講過﹕唔妥陳易希既,自己去整隻機械人囉。唔識整既,唔該收聲。
(因為我都參加過呢類(按﹕機械人)比賽,雖然冇因此得到咩野國際大獎或者小行星。我有個同學,就係因為寫機械人程式得到本地獎,雖然AL成績麻麻,都入左科大。)
--------------
另一篇很好的﹕刁民公園—一本大便大反擊
不過我並非欣賞正文,而是第75篇 comment。不好意思全抄,但怕大家難找,只抄四句也夠了﹕(全文請看有關 comment)七一遊行﹕
阿SA :「遊行係唔文明做法!」
阿嬌則說:「我對政治冷感,就算有時間都唔會去遊行,寧願留o係屋企訓覺。」28/8/06﹕
阿嬌得知演藝人協會決定發起遊行後說:「我一定會去。」
阿Sa亦表示﹕「娛樂圈要團結,大家唔應該短視,一定要堅持到底,聲討呢無恥傳媒。」--------------
今期《明報月刊》又陳方安生,雖然大家都姓方,但係連續幾個月,厭唔厭架﹖
Comments (7)
關於陳易希的,我也很同意。
說起twins的語錄,我也想起來…這是不是要燃到眉的才算急?
我跟妳不同,我對陳易希沒有好感,也沒有惡感。
我只不明白為何那麼多香港人認為「不考會考不成」。會考何時成為「人才」的唯一標準﹖
隻機械人本身唔係乜野驚世奇珍,只係表示佢有特別興趣和能力,令佢得到一張入場券而已。讀唔讀得黎,要睇佢自己。佢唔努力既,科大都幫唔到佢。
至於 twins 這對假雙生兒……那頂多只證明,她們跟七一上街的香港市民,一樣不文明而已。
假扮愛國的人,通常說話會很肉麻,而且最後被證明自相矛盾。
例子見得太多了。
入U容易準時出 U 難,好的可以順順利利帶四方帽,次一級的要Delay,再次一級的就要提早執包袱,魚頭同屆有一名跟魚頭一樣用 Non-Jupas 的方法入 U,結果Year 2 Second Sem 已經唔見了佢。陳易希可以順利入科大,並不代表他可以順利畢業,因為唔知佢讀唔讀得黎,仲有其實佢的壓力一定好大,因為科大入面有唔少叻人 - (又係一處臥虎藏龍的地方 !),競爭大,即使科大願意破例為佢進行 "個人雞精"班,又可以補到幾多哩 ? 同一時間,又有幾多黑心的人,包括傳媒一直監視著佢,終日"期望"著佢畢唔到業,即使佢三年可以低空飛過,也一定有人唱佢。
所以......都係放過佢啦!
Sorry,想補充twins,我從來不會質疑佢地的文化水平,因為我覺得他們的水平實在....................
難道2003年香港有成50萬人都係咁Native 麼?
閱過 刁民公園的文章,我自有錢買雜誌以來我一直都是備駐 1的人,我只買兩本雜誌 - tvb &明週。
仲有,我真係好奇,點解大家講緊阿嬌有幾慘 (其實影到的有幾多哩?),大家好似忘記了2003年劉嘉玲單野! (仲有記唔記得該份雜誌的老闆是誰 ?)
魚頭想講的野,正係我都想講,有位記者昨天問過成龍呢個問題,結果成龍乜回應,就係倉皇不答。
無女仔想更衣時被偷拍,仲要係明顯的針孔偷拍,不過,壹傳媒的對手抽水抽得太行,忘記了阿嬌作為一宗風化案受害人應有權益,同被人輪姦查實無乜分別。
方兄,blog day 推薦了你。
謝庫兄。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