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 24, 2006
-
[書展掃尾]
原來以為星期一是書展最後一天,該掃的暢銷書都被掃了,應該不會太迫吧。怎料還是那麼多人……
香港人真的那麼喜歡讀書的嗎﹖為何平日不見得的﹖
定係香港人鍾意襯墟,所以書墟都去襯下﹖
係就唔好襯書墟啦,留返塊淨土俾我好冇﹖<-----此句很明顯在倒貿發局的米一向有人群恐懼症(更詳細的見英文維基)的方某,一見到人多的地方就不舒服。所以自從可以「話事」之後,就不再逛年宵,如果沒有需要出門的話,最好躲在家裡。(香港之可惡,不單在於香港人自私,更在於香港人太多……)
回來翻查紀錄,發現自己上次去書展,原來已是 2003 年—邦兄還未追老婆追到英國—生化同寅相約一起去的。一早有心理沒準備,如果像星期六日那麼要排長龍的話,我會立即回頭。
長龍倒沒有,只是因為入境大樓到中環廣場出現「樽頸位」,所以「行車緩慢」,可以忍受。原本以為最後一日應該有大減價(其實也有的,不過沒有我感興趣的東西),怎料最便宜的也只有七、八折。所以我計劃「略看港版、主要針對台版」的策略還沒大錯(要買港版,不如平日拿貴賓卡到三聯,同樣是八折。)
首先,響應諾韻小姐的呼籲,到博益找她的新作。
老實說,當我讀過她的試閱之後,真的有點「唔知點講」的感覺。我還是對小說沒多大興趣,尤其是愛情小說。看了之後完全沒有「好想睇落去」的感覺……
初步翻閱一下,覺得「出得街」,便來個「順水人情」,買本回學校吧。也許學校會有諾韻的小讀者。
(學校買愛情小說沒甚麼大不了的,反正亦舒不是寫愛情小說的麼﹖)方某最後掃了千多元的書,素來吝嗇如某,最痛的倒不是荷包,而是手。(難怪有些人會拉車,不過這樣太容易撞到其他人了,而且進入攤位也不方便,所以我不考慮。)
走了一個下午,又倦又暈(後者因為人太多…),順利回家算好彩。方某掃貨當然是「一為神功二為弟子」,但因為我沒有買書的全權,又怕其他老師碰巧掃了相同的貨,所以我選的書幾乎全部可以「兩棲」—如果學校不要的話,我自己要。
已經留給自己的書見剛更新的書目。
帶回學校的書甚多,包括﹕
蔡生提及的漫畫系列﹕
(約好在這個世界一起逛)
倒不是因為蔡生的介紹,而是先前發現有學生的「班圖書櫃」買了一本《圖解日本史》,我一看就覺得不錯,深淺適中,很值得買。
不過,因為怕歷史科老師「同具慧眼」(某竟然不知醜自認慧眼),我只買了《圖解教育學》、《圖解心理學》、《圖解哲學》和《圖解經濟學》幾本。反應良好的話日後再補買不遲。(易博士出版)
《世界宗教圖解》(商周)﹕雖然敝校是教會學校,但我認為學生也應該認識不同的宗教論述。一本由哲學教師,以局外人態度討論不同宗教的起源,和宗教在現代世界的意義,是相當值得一讀的作品。(原本我也想留為己用,但還是覺得這本書放在學校比較有意義。對我而言,內容中唯一不認識的就只是印度教吧﹖)
作者有一句說得相當好﹕「真正的信仰是,微不足道的東西就是微不足道,重要的東西就是重要,要分辨清楚。」
這句話的插圖,竟然是「沙丁魚的頭,也有信心」。(魚頭應該買番本啦)
《暢銷書的故事》(臉譜)﹕之前已經見過,但沒有買。學生也許有興趣知道書是甚麼賣的。
《空想科學讀本》(見[書海潛遇(12),十二月三十一日日記])﹕終於買了。
《如何訂做一個好老師》(大塊)﹕本來為自己而買,但覺得其他老師可能也有興趣讀的。(倒不如說自己也想看,又捨不得買﹖)
《小小地球》、《食物的背後》(三聯)﹕非常針銳的環境主義論述,我認為很適合作為通識讀物。
《高度機密》(三聯)﹕間諜故事應該是吸引學生的,而且這也可以給他們補補冷戰歷史。《時間簡史》普及版(簡體)﹕老師在霍金熱潮後要求買的,但發現簡體版竟然有彩色插圖(我讀的繁體版也沒有,見[書海潛遇(9)],十一月二十日日記),於是買了。
回來上網一查,大嚇一驚,因為找到這篇文章﹕《時間簡史》(插圖版)差錯百出。
不過,原來插圖版和普及版是兩本書來的。普及版是比較新的版本,雖然未必能修正所有錯誤,但初步看來應該是好得多了。
(現在你明白為何我買台版多於大陸版吧,雖然台版翻譯離譜的例子我也見過)《一口氣讀完美國史》(簡體),內地出版當然不諱言批評美國的侵略行徑,但整體看來仍然是可觀的著作。不過圖片倒是傳統大陸的出版﹕模糊不清。
最後是樂施會的兩本書﹕
《不是天意﹕災害與貧窮》﹕救災、防災減災和重建需要注意的事項。
《遊戲無輸—發展.公平.齊齊玩》﹕似乎適合作通識課活動的參考。有些書商隨買書送書刊,當然都是一些「雞肋型」的東西。碰巧都是為學校買書的時候送的,乾脆一齊拿回學校處理。
不過有一本贈書,雖然是很舊的版本,但我認為有價值﹕
《大地的窗口》(麥田)(另見新版)﹕講述珍.古德的事跡。對於人類演化有興趣的讀者應該會記得這人。她是第一個在森林裡跟著黑猩猩滿山跑的人,令人類對這個近親有更深入的認識,對於靈長類研究有非常大的貢獻。對於異種的尊重和珍視,我們向來太少。
Comments (7)
啊, 原來你買o左!! 哈~~
我呢本, 係最"入得"學校o既作品!!! 真的!!! (如果你睇過我既"一毫子慾望"同"請你請你捏碎我"就會明白, 呵~)
其實我知道大學圖書館都有買我既小說啊!!! (有一次無意中o係網上發現......)
雖然你唔會親自睇晒, 但, 我都要多謝你啊~~ ^^
唏, 個一系列圖解書, 得唔得? 其實我"目及"o左呢個系列好耐丫.......
諗諗下, 唔.....唔得.....我要挑戰男版雙魚衰神左撇子!!!^^
唏, email你個地址俾我丫, 我要送你一本"一毫子慾望"!!! 真的!!! 條件是, 你要把她看完啊!!! "一毫子慾望" 跟 "幕下了, 讓我們戀愛吧!" 可說是截然不同的故事, "一毫子慾望", 連很成熟的人都說好看哩!!!
好啦好啦, 俾我送本俾你啦.....=p
1. 大學圖書館有很多書是根據出版條例送去的。
法例規定,任何香港出版的書籍,必須送若干本給政府,才享有版權保障。
(否則被人盜版,法庭也不受理,這規定是為了保證知識的公開性)
送交政府的書本,除了結公共圖書館保留,就是送交大學圖書館保存。
2. 邊個系列﹖
漫畫系列﹖唔錯,幾得架。至少學生果本《圖解日本史》我覺得講解好清楚,難度也合適(至少不是小牛頓系列那種水平)。
史觀方面看來也相當持平。
3. 送就唔好啦,妳想我睇的話,我第日經過書局搵黎睇睇。
一來,作者出書係要賺錢的,我不想要人倒貼。
二來,如果睇左唔合胃口,又送唔到去學校,豈不是浪費了一本書﹖
反正我冇興趣睇落去,唔係因為諾韻寫得唔好,只是因為我對小說興趣不大罷了。就算公認經典如金庸,我也是看不下去的。
如果諾韻出本《港版衰神左撇子》,我一定追捧。
朋友試過做台版的英文教科書,她說台灣的老師,英文水準「慘不忍睹」。
若連教師的水準也不行,我有點懷疑翻譯的水準。文筆感覺比大陸版的通順,但內容是否忠實,卻不得而知。
做翻譯的人又不是老師。
有時譯者不了解原著,從譯筆就可以看出來,例如我大鬧的《我們上了科學的當》就是一個例子。
當然,這只限於知識類讀物,小說又可能不一樣。
做翻譯的人,也是老師教出來的。
找人譯科普讀物其實頗難,有相關知識的,文筆未必好;文筆好的,又沒有相關知識。
查實你沒見暈了吧?
有點倦,不過冇天旋地轉咁啦。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