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7, 2006
-
齊推﹕中大學生會聯署要求保護中大自然環境 (學生、教職員或校友適用)
--------------
心情麻麻。
聽著《大奧》那首「戀心」,令人心靈平靜得多。
頹廢中的時間運用﹕
(按所用時間排列)
1. 瀏覽、睇電視、發呆
(方某確是需要很多時間來「發呆」)
2. 以一百億(活性乳酸菌﹖)的代價為正兄解星盤
3. 繼續寫那篇拖了很久的 [書海潛遇]
(依家諗緊復活節會唔會有時間幫餅兄做番集「網民打書釘」
講咩好呢﹖材料夠既又太舊,新既又冇乜料講……
諗諗下結論應該會「都係唔好做勒」)
4. 做功課
(頹之又頹,眾妙之門)
--------------
講愛情先多人回應,算不算慘﹖我倒沒這樣想過。
因為在 cuhk.forum 三年,早就見識過了。這是正常現象。
(大家都不講食色,只談思想,這是文革式的奇景。)
反而,如果每篇文都有一大堆回應,如前述,我倒會很驚訝。
(就正如見到很多「三唔識七」讀者訂閱的反應……)
「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
西風東漸,女士亦愛玫瑰。
方某人獨愛菊。
--------------
[北韓.烏鴉.禽流感]
(sound like 「獅子.女巫.魔衣櫥」﹖)
1. 見到「圓桌」的北韓旅行團廣告。(想不到他們連這行也混了
)
不過,我連五星紅旗也不想見到,北韓這種地方更不想去。
(你不覺得去那種地方,看著那些連交談也不可以的北韓人的時候,就像野生動物園裡遊客和動物相遇——不知是誰參觀誰﹖是他們可憐﹖還是你可憐﹖)
又在《AM730》看到有讀者來信,指北韓對中國很重要,歌頌「抗美援朝」,警惕美帝的狼子野心云云……
朝鮮半島對中國國防很重要,誰都知道。不過,我們把子弟兵都派去北韓送死(您估我地死幾多人先殺到一個美軍﹖),保護了誰﹖
看看現在的朝鮮半島,南韓早已發達(至少南韓農民仲夾到錢黎示威),北韓人卻野有餓孚,連飯也沒得吃,金家還是要搞核彈(頗有老毛「寧要核子不要褲子」之風)。如果說「抗美」是為了中國,我們援這個「朝」是為了甚麼﹖
我們。
如果只是為了自己,那麼我們跟老美有何分別﹖
「韓戰紀念園地,死者墓石橫陳,墓石間站立著潰不成軍的美軍群雕﹕頭戴鋼盔、手握武器,神情驚恐、疲憊不堪。……
歷史的證明,亦讓人心寒﹕美國當年用熱血保衛的政權結出燦爛果實,成為騰飛的「亞洲四小龍」之一,而中國當年用生命保衛的政權,卻日益走上貧困饑荒,美國士兵死得有價值,而中國士兵死得太冤枉。
美國的藝術家和民眾,不把那場戰爭當光榮來誇耀,他們詛咒戰爭,他們面對歷史,以真誠態度,思考士兵的命運、人類的命運。他們不為那場殘酷戰爭塗脂抹粉。這種廣闊和博大的心胸,對民族和人類的未來更有益。」
—孫乃修〈韓戰紀念群雕〉(節錄),《明報月刊》2001年6月號
講到底,「抗美」其實也不是為了中國,而只是保護「中共」的安全。
「援朝」,也不是為了韓國人(否則不如讓南韓統一朝鮮半島),只不過是為了保護北韓這個中共的屏藩罷了。
《中國人 日本人 韓國人》(見[書海潛遇(4)],八月十日日記)的作者金文學,去年出版了新書《醜陋的韓國人》。我看過沒買,但如果不是被處處相迫,韓國人的心理,難道不會健康一點﹖
無論您是中國人或日本人,我們怎可能指著他們嘲笑,而忘記我們怎樣對待這位小兄弟﹖
聽著《醫道》的「只求一善道」,我想哭。
2. 對烏鴉的恐懼,越來越大。
人類永遠都只會給責任推到別人身上,甚至是動物。
見到白鴿很可愛,去餵牠們,對政府和專家的警告不置一顧。
因為自己餵得很快樂,只有住在附近的人,終年對著鳥糞很痛苦。
這是自私。
當人類的食物和垃圾吸引了烏鴉,人類就叫囂要把牠們殺掉。
卻忘記自己根本沒有把垃圾處理好,才把牠們引來。(牠們沒有東西吃的話,來幹甚麼﹖)
這叫無恥。
其實,要解決問題,最簡單的方法,還不是把人類殺光﹖
世上沒有人,還有甚麼問題﹖﹗
3. 讀到施永清對禽流感的看法,再同意不過。
我早就說過,禽流感是必然會來的,是必然會人傳人的。
殺雞不能夠解決問題,只會迫使病毒加快傳染速度,以便未被發現之前,就傳開去。
我們不能令流感大流行不發生,正如我們無法阻止海嘯。
我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在公共衛生和社會其他方面做好準備,把下一場大流行的影響,減到最低。
不過,基督教的原教旨主義者,對我們的科學教育,攻擊壓制非常有效。
於是我們有「創造論醫生」,也有濫用抗生素的市民。
他們完全不認識演化論,也無法以演化的角度去看問題。
沒有生態眼光,只以為把一切不順眼的趕盡殺絕,就可以解決。
但我們眼下的危機,偏偏就是演化的問題。
教徒可以因主之名,阻礙世人認識演化﹔卻無法因主之名,阻礙病毒和細菌繼續演化。
正如李天命所言﹕不信宗教,不會有現時報﹔不信科學,有現時報的。
雞場爆發禽流感,不是雞有問題,而是人有問題。
醫神也會提醒您,人多擠迫、空氣不流通的地方,容易染病。
我們把雞養得那麼擠,不生病才怪﹗
只要人類不願意吃貴雞、讓雞生長得健康一點,禽流感不會得到真正解決。
被奴役的,總有反抗。
不過,施永清有一個錯誤觀點,他認為殺雞迫使病毒跨種感染。
這其實是無關的,百年前沒有殺雞,病毒一樣跨種。只要野鳥、家禽、家畜有緊密接觸,病毒就會嘗試跨種,正如波里尼西亞人會橫渡大海一樣。
要阻止跨種傳染,不是靠殺,而唯有盡量斬斷三者之間的接觸。
但他有一句沒說錯的,就是我們要令病毒馴化。
--------------
未表態的朋友,歡迎繼續參與﹕http://kevan.org/johari?name=fongyun
Comments (5)
不論是男或女,不論學歷,不論年齡,不論背景,愛情是必經的,固易引起大家共鳴與討論。
論行街買衫,男的必然沒有興趣;論書,肚子裡欠墨水的必掉頭走;講波經,文靜的會呵喊連連。
唯獨愛情,大家也會面對,所以會有如斯多的回應。
方兄,金文學先生是一名於中國大陸土生土長的朝鮮人,朝鮮人跟韓國人的分別...就好似中國人 & X國華僑,睇完佢兩本的著作(扯開話題一陣,好多哈韓族都睇過依兩本書),令魚頭覺得佢係一名仇韓崇日的傢伙,另一方面我會質疑其中立性。
睇得多韓劇 & 電影就feel 到朝鮮人跟南韓人的牙齒印有多深。
如若加深對韓國的認識,不妨睇下漫話韓國及韓國除了泡菜以外。兩本都可以起公共圖書館借閱。
但金文學這位「中國朝鮮族、居於日本、娶韓國老婆」的作者,在描述韓民方面確實有一種頗為獨特的地位,這種角度似乎沒有其他人能夠取代。
不過,對《中國人 日本人 韓國人》,我也不是沒意見的,就是他的經驗太偏重於北方,卻以偏概全為中國人之民族性矣。
我既不哈韓、亦不哈日,兩本書我都看過(不過罵韓國人的書我沒興趣買),我倒看不出有仇韓媚日的感覺。
柏楊當年寫《醜陋的中國人》,不一樣被人罵一面屁﹖
不過我覺得柏楊沒說錯﹕偏頗也許有,但自罵總比自讚好。
東方人(包中日韓),就是沒有這種接受同胞批評的雅量。
---
所謂朝鮮人跟韓國人,與其說是國人對華橋,倒不如說是大陸人對台灣外省人。
金文學這個中國朝鮮族人,可算是「韓橋」(或海外韓人)了。
1) 做讀書節目?好呀好呀!類形和書目﹐不妨由你隨手拈來﹐愚遏力奉陪。
(按:目前很少有科普類的書目界紹﹐如無頭緒﹐可以考慮。至於區區﹐除卻工作用書﹐正在翻讀四庫全書﹐今次由子部開始﹐讀到孟子了。)
2) 近排 news://news.hkpcug.org/hkteen.university.CUHK (即是校友可以去的非官方 news forum) ﹐最為炙手可熱的題目﹐就是有關教師的。食與色之餘﹐工作上的苦樂怨懟﹐亦是一個大宗耶。
3) 五柳先生愛菊﹐濂溪先生愛蓮﹐都是古之雅士。
4) 前排曾說﹐歐亞農業的楊斌(疑是朝鮮金氏家族中人)雖然倒了大霉﹐但是此子的經營﹐並不能以「非法」二字圓其說。楊斌差點就做了新義州的州牧﹐亦不是純粹家族關係。只可差目前找不到客觀研究和解讀楊斌的文字﹐否則﹐藉此可以窺見朝鮮新一波動向有何模樣。
楊斌旗下物業的城市規劃﹐外人看是假大空。但我看﹐卻十分適合低效農業區﹐轉到環保綜合發展區。我不敢說那就很好﹐比之現在國內幾個大城的規劃項目﹐五年前歐亞農業做的﹐在社區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層面而言﹐皆好了一截。
5) 禽流感問題﹐涉及太多政治的﹐而非學理上的影響力﹐愚以為不能一概而論。學理上對的是﹐沒有好好包裝﹐在政治上可產生不了效果。因政治需要而引致的問題﹐敢情不是小仁小智可以解決。爾等教師好好啟導學生﹐將來或會有較好的政治氣候﹐令施政的空間﹐有更貼近學理上較好的向度﹐那是大仁大智。
fish) 男生並非不愛行街買衫﹐只怕是沒有合眼緣﹐值得揀的東西在市場。別人怎樣我不知﹐我把口唔收﹐經常批評時下服飾怎樣怎樣﹐卻是為人所知的。看到有趣的布料和剪裁﹐我也會駐足流連。這是有沒有閒情逸緻﹐並非男女生的分別。
1. 經史子集,不夠您來啦。
2. 我睇過,不過好難頂—呢種香港人「駛人唔使本」既惡質資本主義心態。
上次想討論教改問題,不過太懶沒寫。反正中國人有一個很惡劣的民族性﹕憎人富貴厭人貧。
香港人眼裡只有自己、只有錢(香港人的所謂「良心」,還不過是人均善款舉世最高﹖)。為了錢,連自己的命也可以不要,何況是別人的命﹖
只不過一班敢怒不敢言的打工仔,看不過眼有些人可以出聲,於是幫資本家多踩兩腳吧﹖
這些人說甚麼理由也沒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當這班大學生都垂垂老矣,再無生產力之時,他們會選擇自殺嗎﹖
不過,依家我已經冇咁好氣去同呢D人拗。
因為世道人心已經太「死」。
3. 我只係貪菊花可以沖茶。
4. 楊斌這一跤,可能把北韓開放的速度拖慢十年……
5. 我不是甚麼「熱血教師」(因為本來就貧血),而且也不想做熱血教師—因為我不想死。再沒敢想力挽狂瀾。
賺得全世界,可以不要命﹗資本主義萬歲﹗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