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ruary 25, 2006

  • 我又玩﹕http://kevan.org/johari?name=fongyun


    自認是方某朋友的,歡迎參加。


    -------------


    [從晨讀看性觀念]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網的二月篇章「總於」上網了。
    我拿來晨讀堂跟學生討論的是「應該」在二月出現的特輯﹕愛情
    (當然更好就是自己到圖書館拿一本來讀吧﹗)


    喉嚨還是不舒服,我早就圈選段落,想找學生來讀(因為他們要聽,又不要靜)。結果學生讀到第二段的開頭,已經忍不住笑出來﹕



    「女人會不自覺地用性高潮來作為評斷一個男人是否適合她的方法。如果他既粗魯又沒耐性,無法讓她達到高潮,那她可能會直覺地認為他比較不是好丈夫和好父親的料。科學家認為,女性的高潮可能就是為了要幫助她們分辨誰是真命天子,才進化得如此善變。」


    「性高潮」這三個字,其實沒甚麼好笑。
    (其實他讀到「性」字已經笑個不停,我還要著他繼續讀下去)


    我不是要怪他(我也不見得可以談「性」而面不改容),而是他的反應表明了我們社會的問題。
    因為「性」在公開場合長期被壓抑,而致提及「性」有關的話題,都會令人不自然。
    有些學生常常把「性」掛在口邊,其實並不是他們性思想開放(會講的人通常不大會做—無聲狗才咬死人)﹔倒是長期受社會性壓抑的反叛行為而已。不過諷刺的是,反叛的人通常沒能顛覆體制,到最後還是融入體制之中。把「性」掛在口邊的人,說不定性生活保守得很。(方某﹖)


    正如我在 [書海潛遇(16)](二月十三日日記)裡提及,「性學」是一門很正經的學問。正如文章中「性高潮」這三個字,其實是很嚴肅的科學研究。性壓抑的社會風氣,不能令性問題減少(正如無聲狗依然會咬人),只會令大眾對性無知。


    香港有一個著名的弔詭現象﹕傳媒充斥性資訊,但社會的性觀念卻很保守。其實這是性壓抑和性無知的自然結果。因為對於大眾來說,「性」既然不能正常討論和認知,但又有談「性」的需要,「性」就變成一種「路邊社 / 八卦 / 偷窺」的消遣。這樣的「性討論」,表面抒緩了性壓抑的心理壓力,但對大眾的性認知,沒有絲毫幫助,而只會促進性壓抑的繼續傳承。



    (一隻手掌拍不響,《乜周刊》和「死光社」是互相依存的。沒有《乜周刊》販賣色情,死光社自然沒有生存的藉口﹔沒有死光社維持性壓抑風氣,人人都可以認識和討論「性」的話,「性」就成為公眾領域的公開議題,大眾就無需靠《乜周刊》來「偷窺」性事。可見其「彼此也在捱」的互相依賴本質。)


    佐證﹕我同時帶了本月《科學人》,當某男同學看到這幅插圖,突然以「鹹相」稱之﹕
    (科學人網站)
    (當時我心裡沒說的話﹕「你前世未見過乳房﹖」)


    我沒能介紹《科學人》的篇章,不過這兩個主題其實是有關連的。
    母親哺乳會刺激催產素(oxytocin)和泌乳素(prolactin)的分泌,這增進了母嬰關係。如果您真的去找《國家地理》那篇「愛情」來讀,裡面也有提及只能持續短時間的浪漫激情和多巴胺(dopamine)相連,但長期穩定的依戀則與催產素相關。由此可證,生育確是穩定夫妻關係的元素之一(當然不可能保證甚麼)。
    (當然,產生催產素,其不限於生育和哺乳。)


    註﹕好像拿來討論的篇章都講「性」,其實不是我故意這樣選,只是碰巧如此。我只著意去找一些學生會有興趣、對他們也有意義的書刊文章。
    (如果雜誌不是出現這個特輯,我也許會講《空想科學讀本》)


    -------------


    胡兄文章﹕女人心海底針


    文章自己看。
    很明顯,自戀狂的我,只是要引自己的回應﹕



    「她要的其實很簡單」
    其實她要的一點也不簡單—對於一般男性而言。(也許對於女性是非常簡單)


    是以古人云﹕有又煩冇又煩。
    畢竟是兩種不同的人。


    再者,這年頭女權高漲,有些女人只有要求男人處處遷就,卻不想想為何不反過來理解一下男人的苦處。(我一直也不明白「既要平等又要風度」的心態,除了「貪得無厭」之外還可以如何理解。)
    叫男人多花心思,好。不過寫文的忘了,現在正是那男人覺得很累……如果還有精神的話,就用不著打呵欠了。


    現在的風氣要求男人時時刻刻用一種「非男性思考方式」來評估下一步怎樣走,這樣做人其實很累。
    所以現在我也懶得去找個伴了。


    結論—唯一認同文章的這一句﹕
    「如果你的女人不像上述例子這樣,那麼恭喜你。請好好珍惜她」


    正如我在 [書海潛遇(15)](一月廿七日日記)裡介紹過一些討論「男女大不同」的書籍,



    看這些書,不是為了學「食住對方」。而是互相了解,才能讓雙方的愛溝通無阻。


    了解,互相體諒。
    最終目標應該是﹕雙方都不需要勉強遷就,自然地愛。

Comments (4)

  • 女人與其埋怨男人欠情趣的話 , 不如自己 make a good demo to him  , 一齊感受0下 , 體驗0下先...

    其實不是人人天生就懂得花心思的 , "心思" 很多時是一番體驗 ,  或感受而產生的靈感...通常女性在這方面比較強 , 這方面的靈感對男性也許是需要一點時間才能產生的....也許女方在起初的時候未能得到這方面的滿足......但通過時間,同行的經歷和感受後 , 男性在和女友相處的過程中也可以被軟化而變得"有 heart" 的......

    同樣道理 , 其實女人也可以學下"男性思考方式"....0合0合...其實可能都唔係易ga....

    >>>既要平等又要有風度........互相為對方付出 , 互相體諒 , 一切合情合理便是了.....

  • : 不過諷刺的是,反叛的人通常沒能顛覆體制,到最後還是融入體制之中。

    方兄﹐你的學生尚且是十來歲的中學生(希望我沒有搞錯)﹐步入青春期不久﹐生理地對性好奇、疑惑﹐生理地反叛(按:你應理解這是和大腦發育、荷爾蒙水平發化有關的吧…)﹐是很正常﹐不必涉及地緣、社會因素的。

    其後論點﹐的確是香港社會(或泛指東亞社會)存在的封閉現象﹐然則只宜把成年人的情況歸納為「有問題」﹐不宜把未定形的青少年也當作有問題。青少年日後怎樣﹐端的看家長、教師有沒有做好性教育﹐其實你在這點入手﹐為時未晚﹐也不必太擔心學生們「尚且怎樣怎樣」。

    要知道﹐全世界幾乎沒有一個地方文化﹐展現出中庸的性教育(包括社教化)制度。不則是太封閉﹐不則是太放縱。大家都說不準是怎樣才比較好﹐而各國還是在為性教育失陷引致的衛生、倫理問題﹐苦惱不停。也許根本不存在標準制度﹐禮教、禁忌、科普等手段﹐本質好壞尚難以定斷。

    體制本身﹐不會不變﹐但微妙的變化未必能一下子超越基本框架﹐這個框架也不斷地在反叛和保守的辯論中改寫定義。今朝的體制﹐其涉及的用語、論述﹐已經和十年前的體制出現斷層了。

    我不知你夠不夠膽﹐向學生介紹一下 H-comic / H-game ﹐當中有些地方﹐乃具有教育意義的。
    較出名的 H-comic ﹐例如克亞樹的《二人性世界》( 又作《夫妻成長日記》)﹐頭十本尚且未跳線﹐適合那些經已躍躍欲交合(這是學校管制不了的吧……)的青少年看看。純粹以性教育、解惑出發的書也不在少數﹐也許你都介紹過了(我沒有翻舊文)。

    再挑戰﹐可以討論一些變態的題目。變態行為潛伏於每個人的思域裏﹐十個人裏有一個人實行了﹐不足稱奇﹐作為學問地探討﹐作為對待生活來探討﹐應說是性教育、社會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何況﹐你的學生可能已接觸過「鬼畜」、「蘿莉控」、「戀母狂」等名詞。無謂教他們唔識當好識﹐知D唔知D, 問題只是有沒有人拿求學求教的心態去討論罷了。

  • bugsara﹕正如在下一向強調這是「雙方面」的問題。
    無論男女,大都會覺得異性的方式很難適應,這很自然。
    問題是如果要求不斷遷就,其實是很倦的事。
    倒不如互相了解,不需要「就黎就去」。

    當然我不是反對遷就或多點關心,而是這些只會是偶然的。
    女人不可能期望男人的思考方式會變成女人般,除非一開始就搵個女人。(反之亦然)

    可惜現在大勢是一味要求男性遷就女性,而某些女性坐享其成之餘,毫不感激。
    甚至有女性對在下的留言反駁說「男女本來就唔平等」。
    我一見到某D女人,就會扯火。(詳情留意胡兄原文的附帶討論)

    餅﹕天呀……你搵我份工黎較飛……

    我都話冇怪D學生。不過佢地遲早會被嵌入社教化的模裡。

    何況,那只是「晨讀」時段,這班學生又偏偏只顧閒談不看書,我才粉墨登場「說書」。他們自己不讀,我讀,算是勉強達到了晨讀的目的。
    我「談性」不是為了性教育,而是為了閱讀。想讓學生知道讀書不一定悶,他們感興趣的事,書裡一樣有。(當然,要得到求知的喜悅,開始時忍受少許悶是必不可少。)

    他們表示有興趣的書刊,想問我借,我就叫他們去圖書館自己借。(就算不講「提升借書率」這種功利,也有必要鼓勵他們養成去圖書館找資料的習慣)

    偏偏他們就是連這也懶……
    連自己想要的也不主動去找,只等人餵,我覺得這是很嚴重的問題。

    P.S. 其實,性教育我也是有興趣的。不過既非我負責,而我亦不適宜「自把自為」走得太遠罷了。
    (畢竟這是教會學校,而且教育界本來就出名保守……)

  • 方兄﹐我最怕在制度中去做人之患 :D

    人說我離經叛道﹐我說人經道俱無﹐講多都嫌『徏』氣。

    ( 按:徏應作 [才崽] ﹐見 http://140.111.1.40/yitic/frc/frc04445.htm , 又一保存於廣東話之古字 )

    講起來﹐方兄若是做教師也未死得晒﹐仲有少少時間﹐不妨自行製作教材﹐正如你的 blog ﹐不正式放入教程﹐願者上釣﹐此亦一方法是也。

    ( 只在這裏說﹐我若不是工作無定時﹐日子係咁燒﹐都想每日花半晝﹐盡心於程式開發和俗語研究中﹐建成一直想做的實用粵語資料庫﹐可惜﹐尚未到時候也﹐亦冇人資助我也……)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