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

  • 第一次當領隊,帶學生去看益力多廠。

    問公關姐姐,為何新加坡有不同口味的益力多,香港沒有﹖
    人家答是因為公司在新加坡遲了登陸,已有其他廠商捷足先登,所以才製作其他口味吸引客人,其他地方的益力多都只有原味的。她說你要不同口味的話自己加果汁就可以。

    ……那即是說,香港益力多賣原味就己經賺到盤滿缽滿,所以無謂搞那麼麻煩的多口味生產線嗎﹖

    ---

    廠房四處都有一陣酸味、實驗室外圍甚至有很濃酒精味,大家很不習慣。
    我可一點也不陌生,也許因為在實驗室待過吧﹖

    但既然是生產乳酸飲料的工廠,四圍泛著酸味也是不可避免的吧。
    (乳酸本身其實無味,但發酵過程會產生異味。否則人家甚麼要加柑橘香料進去﹖)

    --------------

    見到有友人說錯失「筍盤」後,發了一句嘮囌。
    之後一位熱心朋友再次進行「好人推介」(大概是「老師好書推介」的擬人版),如果改以這種耐心開婚姻介紹所的話,一定會賺到笑。

    我說了十幾萬次,一切問題在我。(包括但不限於亞斯伯格先生)
    我沒心力去應付這種事,就如一個人雖然想跑,但低頭一望發現自己沒有腿……

  • phenylalanine

    事旦台那套翻版伽利略,林峰教授一直在聲稱「苯胺基丙酸」是導致愛情的分子……

    ……我倒是一直在想他究竟在說甚麼。

    因為剛剛讀過《化學分子世界導覽》,我只想起阿斯巴甜的成分苯丙胺酸﹕
    (維基)
    而且網上資料亦顯示「苯胺基丙酸」其實即是苯丙胺酸。

    如果苯丙胺酸可以令人有戀愛的感覺,那麼下次方某想自憐的時候,拿一包代糖灑在口中就成了吧﹖
    聽起來很胡鬧,不過學生犯錯通常都有原因。編劇就算亂寫也有因由的,否則難道他們渴望被恥笑乎﹖

    倒不是完全沒關係的,因為眾多與愛情相關的化學物質當中,的確有些(例如苯乙胺、多巴胺、腎上腺素)都是由苯丙胺酸衍生而來,而苯丙胺酸又會抑制血清張力素的產生(與愛情類似強迫症的徵狀有關)。但愛情的感覺並非由苯丙胺酸本身帶來的。

    不過你不要以為吃多點苯丙胺酸就會有愛情的感覺囉。是否產生這些產物和戀愛感覺,始終有很複雜的生理和心理基礎,而且還牽涉其他很多化學物質(例如催產素)。就像長肉需要蛋白質,不等於吃了蛋白質就會長肉一樣。

  • supergirls

    趁放假借來讀了﹕

    諾韻《超女現形記》,香港﹕日閱堂,2008


    讀時的感覺是﹕

    (這其實不是愛情小說吧……﹖)


    情況有點像《名偵探的守則》(naitik也介紹過),都是角色對自己「是一個角色」很有自覺,還不時走出來嘲諷作者的那類。或者應該叫做後設小說吧﹖


    情節不多提,反正看倌去諾韻那邊也可以試讀。不過諾韻「粉紅」成這樣,不就令我有點冒汗了。每次想到這本書是放在圖書館裡,我就不禁倒抽一口涼氣……

    你唔好要我咁唔放心先得架……


    兩問﹕
    1. 究竟這女主角是否同時愛上了她的學生﹖
    2. 原來胸罩可以沒墊的嗎﹖我好像沒見過。只知道有些泳衣是沒墊的……

    -----------------

    諾韻另一篇新文﹕才不要一個完美的情人/老公/兒子

    「為了維持旁人對自己完美的觀感,一個被看成完美的人,很容易漸漸地失去了自己,變成一個依從別人期望而活的人,而屬於他卻不完美的那部分,會被他活埋在很深很暗的一角……因為完美的人不慣於應付壞念頭,他往往就就範了,就範,本來也沒啥大不了,最麻煩是他接受不了自己『變壞』,然後出更多力讓別人覺得他更完美!

    最最後--爆煲囉。

    所以美國福音派聯會前主席原來一邊光顧男妓服務,一邊鞭撻同性戀;所以我的ex原來一邊和別人的老婆上床,一邊為我做菜洗衣服

    誰要一個完美的情人/老公/兒子?他充滿缺點好了,我還比較不會受傷。」

  • [出口轉內銷之習俗]

    小瓶子﹕禮金 (轉貼)

    1. 多餘,印度嫁女畀禮金畀到破產添,唔見佢跟﹖

    2. 愛情唔係去超級市場買野,人亦冇兩個一模一樣。所以冇辦法話「揀第二個丫笨」,因為你就係咁岩鍾意著佢。

    3. 問題既核心係,究竟愛一個人應該犧牲多少原則﹖這個問題不單問甲,同樣要問乙。
    (如果乙要甲為了愛她犧牲原則,其實乙愛的其實還是不是甲﹖放棄了原則的甲還是不是原來的那個甲﹖)

    ---

    1. 我說「冇辦法話「揀第二個丫笨」」不是說人沒有選擇的自由(如果有人要這樣理解是自己想得太遠),而是說人不同貨物。你愛的人是獨特的,並不是拿著一堆條件在很多個「女人」之中選一個。
    不如我們購物時,見到其中一盒凹了就拿第二盒。因為貨物盒盒一樣,女人個個不同。

    2. 我沒反對過妥協,所以說「究竟愛一個人應該犧牲多少原則﹖」才是問題所在。

    兩人都要/會改變﹖是事實。但改變多少﹖改得太多會否變成另一個人﹖你是否真的想他改那麼多﹖這是每一個人自己要想清楚的。

    3. 原來堅持原則就要當伴侶是吹氣公仔,這種邏輯恐怕連明光社也想不出來。

    還是反過來,完全不顧原則只求一偶的人,才是當伴侶是吹氣公仔﹖

    ---

    面書補論﹕這只是「封建社會的殘餘」,因為古時女家損失了勞動力,男家要給予補償嘛。不過到現代社會,其實已經沒這種關係,只不過是傳統,如果一萬幾千就話o者,太多就過分了。

    男家付了禮金,女家亦要置嫁妝。但嫁妝其實是為女而付,不是男家受益的嘛。

    如果我們真的當人是禽獸,從演化角度看,由於男性的生殖投資較少,所以女性才要求男性在其他方面加大支出來平衡(例如禮金、鑽戒之類)。而且在博奕論的角度看,要求男性付出一大筆支出,亦可以防止那些沒誠意,只想騙女人生子的男人(至少你已經付出了,就算跑掉我也沒蝕)。現實上,太著重浪漫,於是被人騙財騙色搞大肚子的女生,大不乏人,可見有預防的必要。

    由這角度看,「港女」其實只是一種返祖現象。

    小瓶子﹕我寧願唔結 (轉貼)

    "我摆酒是请大家吃饭, 一次过告诉大家我结婚的消息, 点解要收人情吖? 收左人情即系我派帖请你地饮, 但其实系你地自己出钱来食一餐好贵既饭"

    這想法未免又太偏激。婚宴固然是為了讓所有人知道你結了婚、分享快樂。但人家做人情的本質是體諒你結婚要花很多錢,所以「夾錢」幫忙
    道理等於人家死了父母,大家也會送帛金,旨在聊表心情略施援助。難道又要問﹕「我是為了讓大家送父母最後一程,點解要收帛金﹖你地送帛金我絕交架﹗」

    當然,既是如此,禮金帛金的本質都是心意為主。所以有些人聲稱,如果人家去酒店擺酒,你就應該付多一點禮金,這種說法我是反對的。我支持你結婚,不等於要支持你奢侈,我可沒這種能力。你自己奢侈得起就自己搞,不要旨望別人給錢你去豪花。

    刁民﹕中女

    我仍不太滿意一知的比喻。因為要找「有潛質」的細價股亦不容易,一不小心會受騙。

    港女的問題,不是高追貴價股(或許有買貴冇買錯XD),而是自己明明買不起貴價股也要追,於是永遠上不到車。

    怕冒險、想平平穩穩,為何不買盈富基金呢﹖雖然永遠不會大賺,但至少穩妥。

    香港仔﹕博學才子一籮籮

    1. 「紅酒用紅提子(葡萄)造,白酒用白提子造。」
    如果我在場聽到一定忍唔住恥笑佢囉。

    其實鍾意拋書包不是大問題(因為自己也是愛拋,不好意思批評人),但請千萬要保留被人指正/恥笑的雅量。

    我常說﹕我不說出來,就沒有人指正,又怎會知道自己錯了﹖

    2. 拋書包是可以吸引人,不過其實無甚大用,你只不過還是個書呆子而已。這點在下可為例證。

    世澤﹕曲線專家出沒注意

    其實我一向都話,一係全部議案都唔分組,一係全部議案都分組。因為現制簡直係故意難為議員而偏袒政府,製造兩條不同的門檻。

    -------------

    世澤﹕讓你的父母看木村拓哉送飯吧﹗

    (我要讓全體議員都辭職,也就是要解散眾議院,再舉辦一次選舉,讓全體國民重新選出國會議員。選舉中的每一票都至關重要的,在選舉中當選的人,將成為國民的代表,必須遵照國民的意願來工作,真正決定這個國家政治前進道路的是每一位國民,大家明白這是什麼意思嗎?就是所謂的「主權在民」,可能不那麼容易被大家所理解,但這其實就寫在這本小學社會學教科書上,因此,大家應該都知道吧!也就是說,這個國家真正的主人,應該是全體國民,我要將這個國家的政治交給大家。)

    「小弟不相信一套電視劇可以改變很多政治理念,但木村拓哉的演出,特別那些演講絕對比泛民眾人更有效說服你父母,支持五區公投,或全面普選等看法。與其黃金時間看CCTVB那些垃圾,不如看套日本配音劇,反正講靚仔靚女,日劇贏晒,而且只要連續十天落藥就應該有點效果。」

    陳雲﹕活化工廈,藝術遭殃 (quote from facebook)

    「由於政府遲遲不宣布改變用途或重建的政策,工廈業主的產權是受到剝削的,他們只能廉租予小租戶,白白損失了產業受益。政府要放寬工廈用途,甚至鼓勵重建以增加土地供應,都是正路,然而以「促進創意產業」之名推行放寬工廈用途之策,卻是不智。假使政府真的要促進創意作坊在工廈繁榮發展,則租金補貼或其他變相補貼是必須的。」

    自白書﹕我哋 60年代長大嘅人真係冇怨言

    「話而家香港d 年輕人咩都要政府幫?一直嘈政府唔幫手嘅係你自己嗰行電影界喎。一面拎政府資助,一面話叫d 人唔好咩都叫政府幫,你覺唔覺得自己好無賴?

    道長﹕萬一登月失敗

    「事情有時候就是這麼吊詭,勝利屬於預備認輸的那一方。」

    (「既然美國人已經在登月競賽上走快了一步,再派人去幹同樣的事情就沒有意義了,蘇聯的登月計畫只好無疾而終。」
    方曰﹕如果美國人也是這樣想的話,根本連太空人也不會送上天。)

  • 新年帶了虎虎出去拜年。(噢,冇同佢影相添)

    自從叔婆仙遊,大伙不需要再出去「總部」團拜(方某自幼戲謔為「利事聯合交易所」),失去「總司令」管束,幾年後開始出現「亂班」現象。原本還會所有人先到大伯家裡團拜再逐位伯叔拜訪,今年已經亂作一團(我們在大伯家裡坐了個多小時才見到其他人)。對於我們這些「孤軍」而言,沒有「團拜」要四處碰門的話,就很難保證人家剛好在家沒去了拜年。

    之前幾年,見面的親戚問「有冇女朋友」,這次親戚問的是「幾時結婚」……囧爆。
    之前奉子成婚的堂弟,竟然生了對孖胎。一箭雙雕,真厲害。

    (為免有人說我教壞細路的註﹕未婚懷孕不值得羨慕——尤其你或家裡沒錢的話——敬請三思而後行。)

    拜完年了,既然沒甚麼好做,就帶老媽走過去隔鄰圓方一遊,反正我也沒去過。

    這個「君臨天下」的地方,豪宅有多豪我看不到,但在超級市場見到這裡的食物售價,確是君臨天下地高。服務員的禮貌倒不是君臨天下,我太怕這種服務「太殷勤」的人,立即想逃出去。
    (想做我生意,最好不要來煩我……當然,我根本也沒甚麼生意給他。)

    (幸好沒帶馬嬲出門,這超級市場有一大堆香蕉……)

    上次有小學同學說圓方的餐廳很多人,我也不大相信,因為在我眼中那是偏僻到鳥不拉屎的孤立豪宅區。(對於我們以油麻地為「鄉下」的人,當然是廟街一帶才算旺區啦。)
    這天年初一,人流疏落,大概二時多過後才開始多一點人。

    我只知道這是法文,好地地有 information centre / customer service 不寫的固弄玄虛﹕

    (再上網一查,原來 concierge 是指酒店門房,這不是商場來麼﹖還是酒店的接待部開到商場裡了﹖這是一個「謎」。)

    小時候試過跌跌撞撞學溜冰(因家貧沒正式學,所以不懂花式),見到這隻「助行企鵝」十分有趣﹕

    不過圖中那個小妹妹,也許因為太輕了,根本推不動那隻企鵝,只是自己的腳在空滑。企鵝的磨擦一定比你那雙溜冰刀大的,如果不夠力的話根本推不動。
    另一位男孩就順利得多,除了可能重一點之外,另一原因是他懂得把腳打斜出力了。

    再之後,竟然見到有個十幾廿幾歲的女生也去推企鵝……囧……我怕妳會向前仆。

    我這種老人家,還是比較懷念被拆掉的佐敦道碼頭,對這個豪宅商場,興趣平平。
    不過廁所表現值得稱讚。

    正野﹕
    (小克版《財神到》)

    ----------------

    死死帝國反擊戰﹕

    科學松鼠會﹕愛情又三問

    毛利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但他们终将艰难地走过这些阶段,慢慢地平和下来,准备好迎接下一段恋情——因为生存与繁衍才是本能。」

    答﹕你不知道甚麼叫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

    「如同接受爱情的愉悦一样,不幸失恋的你,也请接受这与爱相随的痛苦与沮丧。努力缩短平复的时间吧,就当一切只是一堆化学反应和电活动而已。」

    答﹕我一刀插死你,也不過是令你的化學反應停止而已

    去死去死吧。

    正在期待《科學人》的「科學教你談戀愛」特輯

    ----------------

    出口轉內銷@Tommyjonk﹕如何替社會療傷(芻議)

    他要消滅我們的自由和核心價值,我們當然要反抗。我亦經常批評他們,最好叫所有人都唾棄他們。

    但「民建聯」並不純粹是「民建聯」這個黨派和黨員,他們也代表一批人的。只要這批人存在,就算民建聯消失了,也會有另一個「XX聯」去代表他們。除非你打算把所有「民建聯類」的人「種族清洗」掉,否則你一定「跟民建聯共存」的。抱著消滅人家的心態,只會令人精神失常或道德淪喪。

    我們如果真的要「消滅」民建聯,最好的方法莫過於宣傳和示範自由民主有多好,教育市民都遠離「民建聯式」的思維。當「民建聯類」的人越來越少,民建聯就會自然「消滅」的了

  • I am so romantic

    尋晚又發夢。

    這次不只是怪夢,簡直是進一步的變態夢。不知是否得罪「大佬」還是欠下鉅債,竟然被大佬以死蟑螂貼上左邊臉……

    對於生來怕蟑螂的方某,當然是高度驚嚇——我嚇醒了。

    ----------------

    出口@galileo_c﹕政府FB"早會"的公關災難

    浪漫﹖﹗

    不過叫周永新去筆錄立法會開會錄音,原來我幫冠東做會議紀錄係「浪漫」﹖
    哈﹗我做左咁多年人都冇諗過原來自己咁浪漫﹗

    天下女生們請注意﹕方某可是周教授認可保證「浪漫」的男生喔﹗

    順道介紹幾位xanga浪漫男士﹕(不過好像都名花有主了,所以女生們不需要考慮他們 )

    Johncoal﹕2010了,你懂上網了沒﹖
    Kursk﹕我在政府FB"早會"的wall comments
    Tommyjonk﹕誰需要上網輔導

    還有另一位浪漫醫生(同樣名花有主了)親訪謝志峰,為大家揭開北極有企鵝之謎。

    補﹕又貼下舊片。來讓我去告訴你,派對永無真意義

  • 這陣子真的忙到半死,所以這邊完全沒有寫文。除了上星期之前要反高鐵,今天又開始圖書館課最後一個學期(功課還夠多的……),還突然殺出一個「八三改名事件」。

    星期五反高鐵高潮才開始宣佈,於是我星期日才看到電郵和反應,然後星期三就開校友會,下星期四還要跟局方高層開校友諮詢會。記者趕著找人訪問,電話竟然打到我工作的學校……校友會連開會也要遷就各人工作慢慢約時間,但所有事不會等待你一起湧來。

    ---

    而且應付改名的事,更令人覺得有點氣餒。

    如果問改名好不好,正常而言哪個校友都不想,但如果因為事情處理不好失去捐款事小(雖然其實一千萬一點也不少),影響保良局日後籌款事大。有一批校友完全反對改名,跟校友會立場不同其實沒所謂,我們也可以照樣轉達,而且告訴保良局「有很多校友完全反對改名」,給他們一點壓力考慮其他方案也沒甚麼不好

    可是校友會選擇立場,可不能如此決絕一個校友可以拒絕,因為已經離開了,學校硬要改名,頂多一氣之下從此絕交永遠不理它(就像餅兄把畢業證書還給大學一樣)。校友會呢﹖
    校友會成立的目的,除了聯繫校友就是支持母校發展,所以我們一定要跟校方和保良局繼續交往下去的。我們是否要跟保良局「決裂」﹖學校如果真的改名,難道校友會就不跟母校來往、只自個兒搞聯誼會了﹖還是當母校消失,解散了算數﹖

    為了考慮將來還要繼續合作,校友會總不能採取太決絕的立場,唯有在盡力爭取不改名之餘,立場上留一點餘地(改名也要保留原名成份)。我們不是沒去想如何爭取不改名,亦樂意收集校友反對改名的意見(我們一直鼓勵校友表達意見,給我們轉交局方),但這些工作不代表都要寫在公開立場上

    有些校友對這種「半吊子」的立場不滿意,希望校友會帶領校友去反對,這種心情我明白,但他看不到校友會的難處他們認為校友會表示有可能接受改名,就等於支持局方改名,所以向我們表達反對意見也沒用了,自己去搞 facebook group 反對算數。這種反應令我覺得很氣餒,因為我們的努力未能團結這批校友,而且似乎讓他們以為我們遺棄了他們。

    其實這是不必要的猜測,因為我們不完全抗拒改名不等於我們贊成改名,我們仍然可以拿著一大堆反對改名的校友意見,向局方爭取不改名。相反,如果校友選擇只在網上自說自話而不交給我們的話,我們因為不能確定哪句是校友意見,就無法把足夠的反對意見送給局方考慮。我不是說「只能」透過校友會表達意見,但把意見交給校友會轉達並不影響你們在外頭的言論自由

    Facebook 聲勢浩大固然可以令記者迫局方回應,但 facebook group 根本誰都可以加入,而且現在已經有一些不是學生校友的外人在裡面說話(當然我不反對他們說話),局方大可以此為藉口忽視反對意見。建制中的校友會雖然不能盡如人意,但畢竟可以用「校友代表」的正式身份傳遞意見,至少局方不能當沒見過。我不明白為何有校友以為有 facebook 就可以丟下校友會這條正規渠道。

    如果校友會不必要存在,那麼我做幹事、五年來花時間開會搞活動幹啥﹖(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只喜歡寫會章,對搞活動一點興趣都沒有﹗)
    我就是覺得大家生活了五至七年的地方,總有點感情,應該為它做點事﹗

    其實這種情境是動輒得咎,因為不單止在情在理校友會不可能贊成改名,而且改名其實對校友會一點好處也沒有,只會影響歸屬感阻礙招收會員。但校友會也不可能一味只反對改名,要考慮萬一真的改名的後果……所以一定是夾心人。

    我不會因為有人這樣說而質疑自己做的事,因為我知道自己在做甚麼。但老實說,面對這樣的反應,我有點氣餒。

    ---

    後話﹕可以告訴大家,我這一刻還穿著八三的冬季體育服在打字。

  • new year march

    千祈記住記住,元旦齊去遊行﹗

    不要理總辭爭拗,該去爭取的就去﹗總之你支持普選的話,就應該來。

    明天下午三時正,遮打花園出發,遊行至中聯辦。

    ----------------

    近日好像很多人寫零九回顧吧﹖我一向對這沒興趣。

    不時都說,自己有一種在等死的感覺。反正人都是會死的。

    在這種背景下,其實連遊行也是多餘的。不過既然是應為之事,不論能否成事,就去做吧。人生沒多少個十年嘛

    是的,我認為要我死又要我出世,而且我又知道,是一種酷刑。
    就像六十億人一起玩俄羅斯輪盤一般。

    後話﹕這兩個月,在不同朋友處見到幾位眼鏡娘的照片,非常醒神 。多謝妳們。

    後後話﹕不明白為何有些朋友總以為我要找眼鏡娘,又或者以為我是不敢去結識異性。
    害羞怕陌生都是事實,不過這不是問題重心,問題亦不在別人,而在我自己。
    只是我自己不好而已。這不知說過多少次了,那篇活動辭書論不是連到爛了麼﹖好同學寫的評語不是已經很清楚了麼﹖問題根本不是你們解決得到的。

    (以松鼠會這篇文章的論調看,似乎我應該吃一點止痛藥…… )

    Again》Yui (播放完畢)

    進むために 敵も味方も歓迎じゃん? (為了前進,無論敵人和朋友都歡迎嗎?)
    susumu tameni   teki mo mikata mo kangei jan

    どうやって次のドア開けるんだっけ考えてる (當考慮著要如何打開那扇門)
    doyatte tugi no doa akerundake kangaeteru
    もう引き返せない 物語始まってるんだ (無法退出的故事已經開始了)
    mou hikikaesenai monogatari hajimatterunda
    目を覚ませ 目を覚ませ (覺醒吧~覺醒吧~)
    me wo samase me wo samase

    ----------------

    euyak獨媒—武廣高鐵迫窮人搭貴車

    世澤談瓦希德病逝

    「瓦希德或許不是梅加瓦蒂長期為民主鬥爭,亦不像尤多約諾將軍具有卓越的管理能力,更不像蘇加諾將軍領導印尼人走向獨立,但瓦希德以印尼德高望重回教長老身份,承認自己有華裔血統,就令荷蘭人遺下的印華仇恨一夜瓦解,為國家的和解作出重大貢獻,沒有瓦希德的政策指引,就不可能有全部印尼出生華裔及其後代都是印尼原住民這項政策。而這位溫和的總統接替哈比比,亦令印尼民主化瓶頸過程,得到一位德高望重的守護者,對軍方由政變干政,改為放下戎裝,以文人身份參與民主選舉亦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好康﹕內地關注港青社會運動

    「最近,已經有些內地的『朋友』,在打探香港青少年參與社會事務的情況,以及本人的看法。但我確實認識不夠。為何內地『朋友』也留意這批『乳臭未乾』的港青?因為大家不要忘記,當所謂中央允許的香港普選年期2017年到來時,現在活躍的這批港青,已是本港各界的精英、政壇新秀、具有很大選票影響力的人群。現在不了解,難道到時再準備?」

    曾總編面書﹕我這保守的八十後

    「夾在裂縫的中間分子,左右做人難,卻在facebook的friends中的留言,驚見呂大樂和民主黨都已被判為保守分子,有一群人開始討厭中產,但如果你連他們都不願連結,真的有力量嗎?」

    新牢騷集﹕真假IB

    「一頭豬即使360度全方位由儕輩及尊貴的stakeholders長期監察度高磅重都不會肥。豬仍是那一頭,吃的都是那種糧,天天要加班加點,怎樣度結果都不會好。」

    新牢騷集論一個失蹤的作者(屈穎妍)

    (方曰﹕今日大學,要人做作者做到失蹤,真陰公。這本書敝館也收到。)

    庫大﹕電車拖卡巡禮(真正最終回)

    (方曰﹕原來82年才取締,難怪我有機會一見。)

    Johncoal﹕2009年,他們喚醒了這頭巨獅()

    高登舊聞﹕Yahoo知識100問

    「57.一時話最緊要正字,一時話最緊要健康,一時話最緊要進步。我好混亂,究竟邊樣先係最緊要?」

  • Marriage: an environmental diedie-ist approach

    [史上最死死結婚理由]

    來自明報﹕張淩淩〈全球化時代的生活方式新協議:低碳生活50準則〉

    「50. 美國有統計表明:離婚之後的人均資源消耗量比離婚前高出42%至61%,讓我們用婚姻保護地球吧!

    (轉載自第312 期《新周刊》)」

    難怪聖經說﹕一個人獨身不好。

    ---

    設計對白﹕

    「為了地球,我們結婚吧﹗」

    (背後有一輪紅日和日本勵志片的音樂)

    P.S. 也許還可以穿上超人和神奇女俠裝拍結婚照呢……

  • neutrino

    這幾天都是忙到抽筋。解決了那段暑期閱讀約章的評獎,就交給助理把它們印出來(煩死佢,幾百張架)。

    星期一又開始上堂。

    星期二凌晨傳老爸進了院,於是放工後跟老媽一起去看他。因為老媽放工太遲,去到人家已封鎖辦事,我們等了大半小時才進了去。
    星期三為了拿紙尿片,乾脆不等老媽,自己去買、先拿上去。對著老爸「冇事搵野講」十幾分鐘。

    之前想了很久的「電子相架宣傳」計劃,自從「成功爭取更換圖書館學生電腦」後便另有打算。
    因為較新的電腦可以設定相片作螢幕保護,所以我就想乾脆造一些圖檔放在那些電腦,只要它們沒人用的話,就自然會顯示出來,作用跟電子相架一樣。
    結果今天大部分時間我都在畫圖檔。

    還因為流感關係,學校宣佈所有中一二的班別都不進特別室……

    (我教電腦架喎,唔去電腦室教乜鬼……﹖)

    ……下星期,連全方位學習也停掉。(我原本可以有一天休息也像八萬五一樣,不存在了……)

    --------------

    [中微子理論]

    在第二個她那邊見到草雨田結婚的消息(希望我沒搞錯)。

    當然也覺得高興,但又突然想起之前小米奇跟我的對話﹕

    小米奇﹕阿馬結婚喎﹗

    我﹕係咩﹖佢冇話我知喎。都唔奇丫,我地好日都冇講句野。

    我突然又記起,自己其實「冇朋友」。

    我這樣說不是說介意她們結婚不找我,畢竟我們的確很少有溝通,而且我見到她們一夥(包括兩個前女友),也不知道該說甚麼。

    時常說高中到大學那段時間是到此為止人生最快樂的時間,因為在學校有很多機會給我發揮、被認為「能幹」、有責任感,而且身邊似乎也有些談得攏的朋友(至少比小學時多),甚至有女孩子圍著自己說話。感覺好像等了十幾年,自己終於成為一個「正常人」。

    但從現在望回去,這可能只不過是個假象。
    就像一粒中微子穿過地球,以為自己 surrounded by a great mass,但其實只不過是路過而已。一旦穿越之後,又再回到真空之中,回復獨行的狀態。中微子是很少跟其他粒子有相互作用的,所以根本沒改變過。

    我這樣說,並不是說朋友不好。這只不過是我自己的問題。
    這種假象狀態,曾經令我以為自己「不像以往所想般自閉」,但其實只不過是因為我碰巧在一個有很多朋友的環境(那種環境令我每天都會跟他們在一起)。一離開了這個環境,就暴露出其實我跟以前一樣,沒有交朋友的能力/心機。

    其實我沒進步過。

    之前琪miss說我愛的都是日常小事,其實如果不是這樣,我還有甚麼好高興的呢﹖

    從不懂得借故親近  臉上或許太深沉
    我一個人沉溺孤單的氣氛
    從不懂得應對追問  自問沒打開我心
    活在人煙中  獨我是我知音

    陽光  黃昏  使我興奮
    從不關心  誰人明白我心

    我只孤單一個過活  望向天邊多遼闊
    我放任自負  懶會某君不喜歡

    蘇永康《不想獨自快樂》

    我從來不會唱這首歌(儘管我本來就很少唱歌),因為自問沒有「放任自負,懶理會某君不喜歡」那麼瀟洒,唱了也不自然。
    (至於「自問沒打開我心」,想起之前有個人說我「戒心太重,不會有朋友」。我倒不同意,在這裡爆的料,還不夠多嗎﹖我已經因為寫得太多,曾經得罪第二個她了。)

    其實老爸跟老媽都差不多。老媽不太喜歡應酬,就算以前也只有幾個密友。老爸則喜歡自己四處去,或者去跟人打牌,但那些充其量只是酒肉朋友吧。
    現在看來有很多網友看拙文、跟在下討論,其實難聽一點說,也只不過是文字上的酒肉朋友﹖(這樣說不是想侮辱看倌,只是說我們關係其實很疏離。)

    就算是現實中認識,又經常交流意見的胡兄之類,我們也是很少見面的——至少我自己沒這種打算。
    既然我自己也沒打算花那麼多時間在「朋友」上,怎可能要求有朋友﹖

    老媽說怕我像老爸那般遲結婚(其實她自己也一樣),我倒是更怕自己像他那麼自私自利。既然明知自己不行,乾脆不要害人害己比較好。

    前陣子說自己不知如何面對死亡,但其實也不見得知道如何面對生命。

    反思一下,只驚覺自己對生存的看法,其實跟上次失戀後最抑鬱的時候一樣﹕除了怕老媽無法承受惡耗之外,根本沒甚麼「必須活下去」的理由。
    (未睇晒D書﹖係,不過書根本係十世都睇唔晒架啦。)

    有些看倌(如琪miss)覺得在下很長氣、很愛埋怨。
    呵,這日記根本就是隻依唷寫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