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ke

  • 司書伽利略1.2

    (承上集) Madam心想,他們吹了那麼久,終於肯入正題了……為免有人反悔,立即就開足全力開始講案情……

    Madam﹕「今次我地想請湯sir幫手查呢單意外致死案。死者林地,78歲,住o係葵涌一間老人院……」

    湯sir﹕「乜原來真係全香港既案都關西九龍重案組事﹖我仲以為係電視台亂作的﹗」

    Madam沒料到對方突然有此一問,一下愕然。曹sir立即插口道﹕

    「本來新界南既案係唔關我地西九事,只係呢個人之前住o係油麻地,有『社團』背景,廿年前曾經畀我地同事拉過坐左十五年監,出獄之後先住入老人院。而咁岩新界南既伙記又覺得有古怪,所以先pass個file過黎畀我地查下。」

    湯sir﹕「但廿年前既社團大佬,出獄都過晒氣啦,唔通佢o係老人院仲咁精神指揮出面班手足做野,搞到有人要精心佈局成意外殺佢咩﹖」

    大概沒留意到湯sir只是自言自語,Madam很快補充道﹕「呢單案奇怪在就是機械人殺死佢的。」

    湯sir這一刻轉頭望過來,雙眼放光。Madam雖是美女但不太慣這種宅男眼光(畢竟人家似乎對「機械人殺人」五個字的興趣多於對她),曹sir又插口﹕

    「我諗你都有留意,近年老人院話人口老化人手不足,所以引入左機械人助手。」

    湯sir﹕「啊,係呀。想請便宜人手冇乜人肯做,想引入外勞又畀人反對嘛。唔用機械人仲有咩好用丫。但係依家D機械人應該未叻到識得諗自己畀人剝削,憤而殺人掛﹖」湯sir說完歪嘴一笑。

    曹sir聽到這段十分科幻小說橋段的戲言,不禁反問這位喜歡討論科幻意念的老同學﹕「唔通你想講機械人三大定律﹖」

    湯sir﹕「冇關係。依家D機械人未聰明到呢個地步,暫時都淨係聽人指使行事,仲未去到有道德迴路既水平。同美軍用黎殺恐怖份子既隱形自動飛機本質上冇乜分別,只係程式再複雜一點。雖然如果佢地有咁叻既話你地可能仲驚……」

    為免湯sir講講下變左科幻講座,曹sir立即向Madam使眼色著她繼續說。

    Madam﹕「案發係o係上星期一下午,當時正係由機械人幫老人換衫既時間,因為林地早已因為中風半身不逐,所以需要機械人協助換衫。當時男性床區突然傳出呼救聲,姑娘趕到時發現其中一部機械人握住死者既頸部。姑娘突然被嚇到也不懂得反應,只是對著機械人亂拍一通。跟住高級D既姑娘走黎按動機械人背後既緊急掣先鬆番開,但之後再急救個人已經救唔返。」

    湯sir突然擺出政府機電工程署廣告的口吻﹕
    「發覺電器唔妥,應該搵有經驗既技師,唔係搵我。」

    見時間不多,Madam已經很厭倦這兩個活寶不停在耍帥插題外話﹕「如果只係電器問題我地就唔會黎打擾你。原廠派人檢查過果部機械人,結果冇發現機器或者電力裝置有問題,同時亦都檢查過電腦軟件,冇發現漏洞。」

    湯sir很明顯沒發現Madam開始煩躁,所以繼續說﹕「但電腦程式這回事本來就充滿漏洞,分別只是發現了和沒發現而已。老實講電腦程式非我所長,就算有我都睇唔出的。」

    那即是想推掉嗎﹖還是介意我沒帶蛋撻上門嗎﹖曹sir倒知道Madam煩躁所以不問了。

    湯sir繼續說﹕「不過聽落幾有趣,我有興趣想睇下部機械人。反正星期五放假,帶我去現場睇下啦。你畀低機械人D資料我望下先。」

    Madam心想案發現場怎麼會讓其他人參觀呢﹖不過曹sir向她點了一下頭,似乎這份差事她跑不掉了。

    Madam絕望下問了句﹕「我知星期五係情人節,但點解會有假放的﹖」

    湯sir﹕「星期五情人節這條街三間學校一齊放假的啦﹗」

    曹sir忍不住插口﹕「三間一齊﹖」

    湯sir﹕「係呀,隔離間『週末有約會真快樂中學』同街頭間『中環標尾會黎民偉書院』都係同一宗教架嘛。」

    Madam﹕「情人節放假﹖咩教黎架﹖﹗」

    湯sir無奈道﹕「週末有約、標尾會,聽個名你都知道,係『婚姻這種邪教』啦。」

    Madam瞠目結舌﹕「邊個係黎民偉﹖」

    湯sir﹕「香港電影之父呀,可能紀念有佢拍拖先有戲睇掛﹖睇妳個樣梗係死死團辦學既地方讀書勒。」

    Madam發覺自己被看穿了,因為自己的確是出身於連穿著校服行商場都被禁止,被謔稱為「師姑庵」的某間女校。正當Madam臉部開始發紅的時候,幸而放學鐘聲響起,替她解了圍。

  • 閒事

    上次非語言溝通講座後,再看看活在科學2014的節目。

    沒見到小丑魚眼鏡娘,不過還有些有趣的東西,例如這個代客泊車﹕
    DSC01310a

    各種不同微生物的顯微鏡片,當然還是順便同時推科學和英文生字﹕
    DSC01311a

    行過九龍草地滾球會見到很多旗,應該是有國際賽了,看你認到多少支﹖
    DSC01312

    開心大發現﹕其實獨立媒體都唔使留o係富德樓,原來柯士甸道有棟樓﹗
    DSC01313a(靄雲大廈)

    (註1,國旗由右至左﹕辛巴威/津巴布韋贊比亞/尚比亞、美國、泰國、星加坡、紐西蘭、﹖﹖﹖、馬來西亞、南非、日本、斐濟庫克群島、加拿大、澳洲、澳門特區、香港特區、中國)
    (註2﹕中間那支由上而下「藍白紅」國旗不知是甚麼,在維基百科的國旗列表都找不著,現在「紅白藍」國旗的國家倒有幾個,打橫排列的也有幾個。只有南斯拉夫曾經採用過「藍白紅」旗,但現在塞爾維亞已改了另一支旗沒理由會掛在這裡的。香港草地滾球總會的網頁又沒有消息,方某懷疑他們只不過是把荷蘭國旗錯誤倒掛而已……)
    (註3﹕其實我不明白為何會有人認錯紐西蘭國旗和澳洲國旗。雖然都是南十字星座,但紐西蘭的星星明明是白邊紅星,澳洲的是白星。而且澳洲旗的南十字星座上方還有一粒七角星。)

    (後補﹕之後再看香港草地滾球總會的網頁,的確找到近期國際賽的內容,證實荷蘭有參賽。)

  • 2014烏克蘭總統選舉諮詢

    「時機已經成熟。」

    「目標非常清晰。」

    「克(里姆林宮)人治克(里米亞)既願景,一齊去實現。」(註)

    「2014年烏克蘭總統選舉辦法既諮詢,開始左勒。」

    「大家o係愛俄愛烏既基礎上討論。」

    「讓俄裔功能組別均衡參與,表達意見。」

    「互相尊重。大家一齊講,一齊聽。」

    「有商有量,實現普(京之)選﹗」

    ---

    (註﹕「克人治克」 credit: Dennis Cheung)

  • 司書伽利略

    (註﹕訓唔著時胡思亂想之作,注定有頭無尾,勿望下集)

    ---

    一對穿著整齊套裝、英姿煥發的男女CID站在東九龍某中學門前。Madam向門口保安先開聲道﹕

    「您好﹗我地係西九龍重案組,黎搵湯Sir既。」

    Madam和阿Sir在更亭的訪客簿填下資料,保安姐姐用對講機向校務處複述一遍,然後對Madam說﹕

    「唔該晒﹗兩位請沿前梯上二樓丫﹗」

    兩位幹探不知道的是,校務處的人隨即把「有重案組CID搵湯Sir」的事傳遍教員室。

    ---

    兩位CID終於上了樓,到了圖書館門前。阿Sir一推開門,就見到門邊有個類似秘書的女士坐在櫃檯電腦面前在輸入甚麼的,一眼望進去有不少學生在自修(或睡覺),就是望不到湯Sir。

    Madam似乎很急於表現,立即就問那位女士﹕

    「我地係西九龍重案組既,請問湯Sir o係邊度﹖」

    女士隨即起身走向櫃檯另一端,兩位CID就跟著這位女士的腳步移動。女士向著書架那邊呼了一聲﹕

    「湯Sir,有阿Sir同Madam搵你。」

    書架就是櫃檯的對面,先前CID的視線剛好被書架擋住了,兩位CID的頭望向書架後面。這時候所有自修(而未睡著)的學生都望過來,除了他們之外,就是「傳說中的湯Sir」了。

    Madam一直很好奇阿頭(即係帶她到這裡的阿Sir)口中的「怪人圖書館老師」是甚麼樣子。不過直至望到這一眼,令她非常失望。

    根據香港人的行規,做教師這一行的人普遍都有個「教師樣」,這位湯Sir也不例外。穿著一雙陳舊黑皮鞋、有如學生校服褲的灰西褲(幸好這所中學的校服褲不用灰色,否則就跟學生毫無分別)、一件白色加藍格子的恤衫、一頭不長不短,明明梳過又被風吹得四散,一點也不飄逸有型的頭髮……總之就是……一個教師啦。

    看倌或者好奇,為何Madam看人會由腳看起﹖

    因為湯Sir正是以很像自由行遊客的姿勢蹲在地上。在他前面的地上攤開了一本書,他大腿之間攤開了另一本,而他的手又正在書架上拿起另一本。當湯Sir聽到女士的叫聲,抬高頭一望,缺乏蹲地習慣又缺乏運動的老師雙腿蹲得不穩,整個人搖晃起來,就連腿上的書都跌在地上。

    旁邊自修的學生當中傳出隱隱的恥笑聲。

    湯Sir一邊把地上的書本塞回書架,一邊眼也不望兩人說﹕「阿草你又有乜事﹖」

    Madam直到這一刻才知道原來自己阿頭曹Sir有這個花名。

    由於屢破奇案,曹Sir在警署裡是明日之星,Madam自己剛剛獲批加入CID,亦以跟隨曹Sir為榮。眾多上司也很器重他,雖然曹Sir現在是高級督察,但上司當中甚至有傳言說曹Sir終有一天會當上助理處長,所以警署的其他人只會戲稱他為「曹探長」。的確只有他的中學同學,才會直接叫他的花名。

    曹Sir笑著跟湯Sir說﹕「出去同你傾傾啦。」

    湯Sir終於收拾完書本站起身來,原來看來蹲也不穩的病壞書生,站起來也不矮。Madam堪稱重案組之花,身高跟陳敏之毫不輸蝕的她同樣有一雙長腿,湯Sir站起來比她高半個頭。

    湯Sir應了一句﹕「唔慌有好野啦」就跟曹Sir和Madam走出去。

    有個學生嬉皮笑臉多事一問﹕「湯Sir你係咪隨街爆粗畀人拉呀﹖﹗」

    原本應該很安靜的圖書館,眾學生突然爆笑起來。

    湯Sir倒也不慌不忙,回頭應了一句﹕「如果真係要拉人爆粗,第一個黎拉你啦。」

    眾學生又笑。
    不用說,這一定是個經常爆粗的學生。

    ---

    三人走出圖書館門外,眼前走廊之下還有一批學生在操場上體育課跑跑跳跳。

    湯Sir 擺出一副因為有人來麻煩他而不悅的樣子,但說話的語氣卻又一點也不像介意似的﹕「我明明三不五時就o係FB出post鬧警方濫權,都唔知點解你到依家都未block我既。」

    曹Sir嬉皮笑臉地答﹕「車,咁多年朋友點會為D咁少事block你架﹖果個『十like王』見乜都like咁煩,你都未block佢啦。何況你明知我不嬲都唔贊成對付示威者架喎,如果聽日我做處長頂多畀交響樂你地聽架o者,嬉嬉。」

    (Madam心想﹕原來曹Sir真的想過做處長……)

    湯Sir立即盯著曹Sir連珠炮發﹕「你黎煩我仲要蛋撻都冇盒,都算勒。唔好咁大聲話自己係差人好嗎﹖聽日應該由校長到校工到學生都會以為我爆粗畀重案組捉去查。」

    曹Sir繼續笑著說﹕「係人都知你鬼咁斯文唔爆粗架啦,最多我用人格向你校長擔保勒。你講得『算』我當你應承幫我架啦。」

    Madam心想,原來曹Sir不只對著街頭古惑仔才會耍無賴的。

    湯Sir繼續口不饒人﹕「乜你都有人格架咩﹖喂我份糧係教育局,唔係保安局出架喎,你就要我出教育局既糧幫保安局查案。枉政府上年仲話要加線人費,我幫左你咁多次,連一蚊線人費都冇收過呀。」

    曹Sir﹕「線人費係畀D古惑仔同道友既,你唔係『線人』丫嘛。蛋撻就下次我黎果陣買一打畀你又點話。」

    Madam望望湯Sir的肚腩,那麼喜歡吃蛋撻的病壞書生竟然還沒有大肚腩﹖

    湯Sir察覺到Madam在目測自己的肚腩,回應曹Sir說﹕「我食得幾多個﹖唔怕塞血管呀﹖你買十打我咪又淨係食得一個然後請同事學生食﹖」

    Madam似乎覺得這兩個同學在吹水也吹夠了,向曹Sir示意了一聲﹕「阿頭……」

    曹Sir這時候突然記起﹕「係喎我都唔記得介紹,呢位係新加入既Madam徐,第日會幫我同你聯絡,你會成日見到佢架啦。呢位湯Sir,就係我講果位乜都搵得到既中學同學。」

    於是湯Sir和Madam兩人互相點頭示意。

    湯Sir突然對著曹Sir目露鄙夷視線﹕「咪住﹗你頭先話『下次你黎果陣』就買蛋撻,依家就話搵個Madam黎聯絡,即係以後都唔使買蛋撻啦﹗」

    曹Sir笑著說﹕「哈哈……你咁多年黎都係咁咬文嚼字既﹗我叫佢記得買啦好未﹖我係諗住益你先特登搵重案組之花黎同你聯絡架。」

    久經訓練的Madam在曹Sir笑眼角落看到一絲被識穿的無奈,他的確是打算耍無賴,現在只不過是以笑遮醜。看來蛋撻她不買不成,但曹Sir大概不會科水的了。
    不過既要曹Sir提攜,又看著曹Sir經常「萬歲」的份上,她暗下決定,反正這人也只會吃一個,以後就買半打蛋撻啦。

    湯Sir大概沒看出甚麼(又或者想起「重案組之花」也不錯決定不追究),立即入正題﹕「今次又有乜事﹖我仲有一堂時間畀你,跟住放學我就唔得閒理你架啦。」

    曹Sir﹕「你唔係有班學生幫手既咩﹖」

    湯Sir﹕「你估你同我讀書果陣呀﹖依家D人唔係無尾飛砣就係諸多活動,有人黎都偷笑。我做圖書館主任仲要做埋組員果份。」

    曹Sir﹕「咁我地快D入正題啦下。」示意Madam講述案情。

    Madam心想,他們吹了那麼久,終於肯入正題了……為免有人反悔,立即就開足全力開始講案情……

    (下集)

  • 婚姻這種邪教

    [毫無劇透,歡迎亂入]

    婚姻這種邪教》史兄,香港﹕創造館,2013

    不知從何說起。

    很多人說xanga是潮童集中地,固其然也,但同樣有很多奇人異士。史兄就是其中一位。已忘了是如何知道(﹖)他,可能也是經他的「密友」庫大吧﹖Xanga還有個「教主」組織了一個叫「原人圈」的神秘組織,史兄儼如XX神教的光明左右使(/史/Shit﹖)般。

    史兄的文,以教育界口吻說就是「粗口橫飛,兒童不宜」,不過我更想說的「不宜在辦公室觀看」。方某雖不喜粗口,但史兄為文抵死啜核,連爆粗也爆得好笑過人。在圖書館看他的文,隨時忍笑忍到面容扭曲而被學生發現在下不是在做正經事……

    講性、講情、講錢,史兄都有一套(well,他好似買左好多盒士多啤梨味,不只「一」套……),爆紅的人情計算機求偶大作戰apps還上了蘋果頭條之類(話時話方某人評級甚高),都是後話了。

    但史兄是否只有「好笑」﹖也不是,就如本書主打的「婚姻這種邪教」也是笑中有淚。世事人情有時是半開玩笑地說出來,更突顯其荒謬之本質。

    利申﹕蒙史兄贈書乙本,心想叫他簽書寫「限量版001號」已是必殺。
    marriagecult
    怎料還有朋友拿到「-001號」,我想之後大概還會有「開方-1號」的。

    之前編輯曾稱在大書局見不到,懷疑是否因為粗口多不放出來。我說他們都有賣高登友寫的粗口書,有錢賺又怎會因為粗口不賣﹖更大可能是因為太受歡迎所以賣斷市啦。

    後來據稱個別書店門市的確賣斷市,這些機會不是我的,值得開香檳慶祝。
    (畫外音﹕咦,史兄好似唔飲得酒,你好毒……)
    昨晚見到荃新天地大眾仲有貨,支持二樓書店就上二樓(開益好似係大會指定二樓書店),有買趁手啦。

    (方某人的其他書評書介)

    ---

    挑骨頭時間﹕

    忠實讀者(如方某)當知,史兄的錯別字,基本上是跟笑位一樣多(甚至更多)。但這本書的錯別字竟然可以少到屈指可數,編輯kimkim簡直是創造神跡。

    明明講左「預左太多錯別字費事捉」,但唔嫁又嫁圈左幾個(亦只見到這幾個)。如果有再版編輯可以留意下。

    p.48 「早知今日何必初當」應為「何必當初」。

    P.98 「另一種相重欲望巧合」應為「雙重欲望巧合」。
    (其實我認為這裡coincidence不應該譯巧合,不過這是後話)

    P.100 「多年嚟裁了多少人」應為「栽」了。

    其實我不敢說這一定是寫錯,因為這不是香港慣用詞,而且google「裁了」和「栽了」的數目差不多。不過以台灣的教育部國語辭典來看,「栽」的解釋包括「跌倒」,而「裁」沒有類似的意思。而我記憶中的是「栽」。

    p.118 人名「阿力」在前面和後面都是「亞力」。

    p.244 「據我所知,沒有男人不喜歡做愛。性無能與處男除外。」

    先勿論性無能是「不喜歡」還是「無法」做愛,我倒不覺得處男就不喜歡做愛。

    p.276 「(燒炭)流行到有人提議超級市場,要收埋啲炭,買嘅人要登記先可以買,以防止啲人買炭自殺。好似又有人提議炭出面加張『愛惜生命』嘅貼紙,等啲人燒燒下,唔覺意見到貼紙,會即刻回心轉意。當年香港人仲有半點理性,無人理呢啲建議。」

    其實「愛惜生命貼紙」這點倒真的實行了,炭包上都附上了防止自殺機構的熱線電話。(儘管個人認為這個做法沒錯)

    後話﹕豈有此理容總幫人寫序都用左成段黎sell腐人霉體﹗XD

  • Bus chromatography & Lazy atherosclerosis

    [巴士色層分析法與動脈懶樣硬化]

    在中大迫慣校巴的同學,都知道大家總是迫在車的前半部,後半部幾乎是空蕩蕩的。

    校外也沒分別。今早上巴士,就是所有人都擠在前頭。
    在我身後的大嬸,就埋怨說裡面有很多空間,大家要走進一點。
    後面當然有空間,問題是走廓上已經迫滿了嘛,就算我想去後面也走不動的。

    由於她是對著在下不停哆嗦,所以我忍不住答了句﹕「鬼唔知咩……」(誰不知道﹖)
    於是她澄清說不是指我,而是指車後的人。
    (也是「鬼唔知咩」,但是妳又不是大聲喊到後面聽到,結果聽到的只是我而已。)

    這只是件幾乎每天發生的小事,有甚麼好提﹖

    ---

    因為我首先想到的是以前已出現過的聯想﹕巴士走廊很明顯是一條「色譜柱」。

    但凡學化學的學生,在中學一定學過紙色層分析法。即是拿一張紙條,一端浸在溶劑中,另一端夾住吊起來。在靠近底端滴上要分析的物質(如墨水),然後向上移動的溶劑就會把墨水裡的物質分散向上帶走,不同顏色的物質就會散開成一條色帶。

    到了大學,如果你還是讀化學、生物學、或生物化學之類的學科,你就有很多機會繼續用更先進的色層分析法。它們通常把「紙條」變成一條裡面裝了不同物質的「柱」,只要把被研究的物質加入溶劑再通過這些柱,這些柱就可以(視乎你選擇了哪種柱)按照粒子的大小、電荷、甚至免疫抗原之類的特質把它們分離出來。(氣相色層分析甚至是把空氣當溶劑用來沖刷物質……)

    如果要我向學生解釋「甚麼是色層分析法」,除了用紙條外,我絕對會用巴士作比喻。

    以往的巴士,入口之後還有一些座位。現在新式冷氣「豪華」巴士,入口之後往往一個座位都沒有(出口之後才有),除了一側是機箱和放輪椅的空位,另一側就是樓梯下的面板。

    這塊面板實在「太平滑」了,於是吸引了很多懶人背靠在上面不走,沒那麼懶的人就直接進入車廂後部。於是經過這條「懶人平滑色譜柱」,懶人和非懶人就分開了。

    ---

    怎料今天再想,原來這種現象還有更貼切的聯想,就是動脈粥樣硬化

    眾所周知,動脈粥樣硬化就是在高血脂和高膽固醇之下,脂肪和膽固醇逐漸在血管壁沉積,最後令血管完全閉塞。

    嘩﹗這跟巴士上發生的情況何其相似﹗

    懶人就像脂肪膽固醇,「沉積」在巴士走廊平滑的「血管壁」上。另一邊的機箱和輪椅空位慢慢也會有懶人沉積其上。當「沉積」的懶人多到某個地步,就會令其他上車的乘客感到不便而停下來(等於進一步的「沉積」)。這樣最後就會導致「明明後面還有位,但後來者都走不進去」的情況。恰好就跟血管堵塞了令血液無法抵達後方一樣。

    懶人沉積在巴士走廊壁,就像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壁一樣。

    (維基)---

    問題是,有沒有辦法避免這種「巴士懶樣硬化症」﹖

    現在遇上這種情況,司機往往就會不停按掣,播音叫乘客走進一點。雖然可以避免司機和乘客直接衝突,可是亦正因如此(沒有正面接觸),所以根本沒效果,比直接喊話更差。

    從「巴士色層分析法」的角度看,懶人之所以挨在走廊,除了「懶」之外(中大校巴就是如此),另一因素是走廊的「平滑表面」實在挨得太舒服了。

    巴士公司是否要考慮一下,令走廊的面板帶點凹凸不平﹖令乘客不能舒服地挨上去﹖

  • 神探伽利略II(第五集)

    其實我本來還有兩篇書介要寫的,不過看完昨晚那集,就知道有「科學控」網友會不爽。

    承上例, 先貼這集的梗﹕


    岸谷﹕教授您在醫院牆上寫的那個超長的公式是什麼﹖


    湯川﹕不只哭泣聲,方程式也絕無意義。


    湯川﹕我只是把高中學過的公式寫上去罷了。(方按﹕其實每一集都是這樣 )


    岸谷﹕醫院都來投訴了,最後都是我擦掉的﹗ (方按﹕妳知道內海有多辛苦吧)


    岸谷﹕花了我整整兩小時,幹嘛要寫那種東西﹖﹗ (湯川﹕為了耍帥 )

    ---

    哈哈,看完那集就猜到科學版網友一定會這樣反應。(我也有心靈感應耶 )

    其實昏迷的人聽到說話,本地電視劇也經常有的橋段,所以不用以為一般觀眾就一定會以為是心靈感應。(你說無線的師奶劇,有哪一齣不是昏迷的人聽到說話的﹖如果說看了那麼多師奶劇也不入腦,那麼無線很失敗嘛 )
    而且最大的破綻就是,當妹妹被襲時,見到兇手也認不出。如果真的有心靈感應,同一個人沒理由剃了鬚就認不出嘛。(這點比較隱晦,觀眾沒用心看可能看不到。)

    湯川學一早說了,之前的實驗已經推翻了心靈感應,之後只是為了幫這對姊妹而做場戲。這一集其實不是講科學(科學與破案毫無關係,還幽了他「寫方程式」的習慣一默),而是表達湯川不只是科學宅,他對人性其實有頗深認識。所以才察覺到傷者丈夫有可疑(警方也沒發現),故意設局讓真兇上釣。

    同樣地,雖然姊姊認得我,理由連觀眾都想得到(就是昏迷時聽到聲嘛),但既然你們堅持有心靈感應,我又有實驗可以玩了。之前說推翻了心靈感應,你們可以說因為姊姊昏迷,感應「不夠力」所以不算數。現在兩個都清醒,抓回帝都大學做一輪實驗,就可以徹底驗證了,在湯川的角度看,那不是很值得高興麼﹖(所以他說「真的很有趣」)

    湯川是怕小朋友不講道理,但並沒跡象說他跟一般人相處有問題,或者不識世情。更何況,這是多年後拍的續集,湯川更加成熟,更加了解人性也是正常的。現實中人的性格也是逐漸改變的,十年前的你和現在的你看法也不是完全一樣。(社會派向來重視人性和心理多於本格派的純推理,東野似乎是橫跨在兩者之間。)

    我認為,看戲還是應該沿著故事脈絡和人物性格去看,這一集其實讓觀眾看到湯川「不宅」的一面。如果以紀錄片的標準去看戲劇當然是會氣死的,何必﹖

  • 神探伽利略II(第一集)

    因為跟朋友吃飯,回家已錯過了首半小時。

    其實最有趣的,還是臨尾一幕吧﹖

    內海臨出發去美國交流前,先到大學告訴湯川調查結果。

    臨走時,湯川突然把她叫住,拿出一個很大的戒指盒交給她。
    (借自這裡)
    湯川﹕「這是餞行禮物。」

    內海打開,發現裡面裝了很大塊、金屬灰色的「石頭」。
    (取自這裡)

    內海﹕「這是甚麼﹖」

    湯川﹕「這是。」

    內海﹕「鍺﹖」

    湯川﹕「鍺是碳元素的一種,是半導體……」

    (方按﹕這裡可能是編劇寫錯了,應是碳族元素)

    內海﹕「為什麼要送鍺給我﹖」

    湯川﹕「……我從草薙那邊得知妳的生日是3月2日,而鍺的元素序號就是32號。……」

    (方按﹕原來內海生日在我之後。那麼送禮物給我也不難的,送塊就可以,也是半導體 。像老媽那些八月三日或之後生日的人就別旨望收到禮物了,那些都是受管制的放射性元素)

    「……它的晶體結構跟鑽石是一樣的……」

    內海小聲碎唸﹕「那麼為何不乾脆送鑽石﹖﹗」
    (來源)

    (湯川學到這裡明明「難得」很浪漫,雖然是「怪人的浪漫」,但內海偏偏沒明白。)

    湯川繼續說﹕「……據聞鍺對健康有益,可以紓緩疲勞、促進新陳代謝等等……」

    (方按﹕湯川教授,這些分明是騙人的吧﹖ 不過你讀物理的,不懂生物我不怪你。)

    內海急忙將話打斷,道謝然後趕去坐飛機。

    一別過臉來,內海就對自己說﹕「到了最後還是搞不懂這個人﹗」

    有人寫了篇同人故事,說鍺很貴,一公斤要1750美元。
    價格倒是真的,在下剛剛在網上查到的價錢都差不多。不過一公斤才萬多元,跟鑽石比還是便宜得多嘛。

    -------------(我是職安真漢子的分隔線)-------------

    其實,聽到身體發熱、被熱氣包圍、甚至死人眼球變白,都應該猜得到是微波了吧﹖
    (電影中的湯川學果然正常得多,電視劇裡的湯川發狂寫方程式只是耍帥,我看不到有哪宗案是需要寫方程式計一堆數才知道真相的。)

    不過我倒是懷疑劇情。

    首先,用微波「叮」人會令單位停電麼﹖
    反正原理跟「叮」食物一樣,如果可以令單位停電,那麼用微波爐為何不停電﹖

    當然,重點是功率。微波爐是在非常狹窄的空間內集中微波,而這個「南方教主」(他真是特別適合當這種沒自信的角色 )的「送念」是在大房間裡進行,要使用的功率自然大得多。
    但反之,微波爐目的是要把食物煮熟,但「送念」只需要稍為加熱皮膚就可以,並不是要把人煮熟 ,所以需要的能量應該又少得多吧﹖
    一加一減,究竟實際需要的功率是多少﹖這可能真的要寫一堆方程式計計數才答到,不過這是電力工程問題多於物理問題。
    (故事後面已提到,這些微波發射器,其實是由物理治療用的器材改裝而成。物理治療器材的功率和電流應該不至於大到令單位停電的地步,但改裝後的耗電量不得而知。)

    那個可怕的女人,把功率調高到令死者感覺痛苦,寧願跳樓身亡的地步。這一步的功率會否非常高﹖
    實質上,利用微波令人皮膚有灼熱感的器材,除了物理治療的機器外,還有已成實用武器的 Active Denial System。跟微波爐使用較低頻率電波(2.45GHz)相比,這種武器用較高頻的95GHz,以便把能量局限於表皮範圍,令來襲者感覺熾熱和疼痛而後退。美國國防部有一份簡報說現有系統是30+ kW,另一份報告說輸出功率接近100kW。
    一般家庭電器的功率最高也是2kW左右,所以30kW以上的功率似乎很高,只是未知這是輸入功率還是輸出功率。按照這幅圖的示例,普通一間屋的電線最多只能承受30A的電流,以220V計即6.6kW。(如果沒記錯,實際功率應該不是這樣計的,因為220V只不過是最高電壓,不過我忘了怎樣計,姑且先計到最高作比較。)
    可是現有的裝備是裝置在軍車上面,可以發出比市電更強的電流嗎﹖這點要留待熟悉電器工程的看倌指教。

    然後,是人眼變白那部分。
    正如劇中所言,人眼變白就如煮溫泉蛋一樣,換言之要很熱才做得到。他們那些發射器做得到嗎﹖

    在網上隨便找到(即是沒有仔細找)的兩篇論文,一篇說損害眼睛需要相當高的功率(>100mW/cm^2),另一篇說使用微波爐損害眼睛的機會甚微。

    維基百科的條目指,持續不斷的高能量微波才會令眼睛出現白內障,但這種強度的微波很可能早已連腦袋都「叮」熟了。(如是者死者就不可能跳樓,直接現場倒地身亡就是了。) 以兔子做實驗,一般微波爐使用的2.45GHz頻率,需要以150mW/cm^2連續照射100分鐘,才有可能令眼球超過攝氏41度並引致白內障。如果眼球持續得到外來冷卻的話,甚至難以造成白內障。
    反之,實驗室有時會用同樣的技術快速殺死小動物,如果用2.45GHz、6.5kW的微波照射30g的小老鼠,不到一秒就能令大腦加熱到90度——當然老鼠立即就會死掉。915MHz、25kW照射300g大老鼠,一秒內亦可達到同樣效果。
    (從這裡回看前面,實驗室在小範圍內提供到25kW的微波,大廳可不可以﹖)

    維基另一條目指,微波加熱治療通常使用434至915MHz的微波,以便深入肌肉。這大概就是那個可怕女人先前接觸的物理治療用微波。
    雖然「送念」說的是被熱氣包圍,但我想可能是沿用這種深入身體的微波、充其量是微波爐的那種頻率(因為維基說就算用2.45GHz,肌肉的首兩毫米已吸收20%的熱量),否則全部能量集中在表皮,可能會很痛。均勻加熱肌肉,可能更會令人感覺舒暢。

    可是在這種情況下,要加熱到死者痛苦跳掉是否需要更多的能量﹖(所以斷電﹖)
    如果要在幾分鐘內加熱到眼球變白,就更不大可能吧﹖(小兔也做不到耶,又不是把死者塞在發射器前面……)

    第三,更令人難以信服的,是玻璃爆裂。
    湯川只是在教壇玻璃上噴了一點水,如果加熱效應足以令玻璃爆裂,那麼一小點水早就全部受熱揮發殆盡吧﹖(微波是靠加熱水分子去加熱食物,沒有水份的話玻璃本身感應不到微波的)
    反而在犯罪現場的玻璃爆裂,還有可能,因為當天是不斷下雨,不停有雨水供應。雖然雨水是冷的,但如果微波夠強應該可以持續加熱,而且波束集中的話,應可以令玻璃的小範圍不斷受熱。
    但是否足夠「快」到令玻璃受熱不勻爆裂,就很難說。

    是否應該請《空想科學讀本》的柳田兄出場,分析一下這一幕是怎樣搞出來的﹖

  • 迷離小炸窩

    (有多迷離﹖炸的東西會中途不見了嗎﹖)

    (其實是「迷你」吧﹖)

  • 高校教師の日常 (2)

    [研究方法之爛gag]

    (上集)

    仍是中五電腦堂,介紹到相關系數。解釋完正相關自然要解釋負相關……

    方﹕負相關也很簡單,就是一個數字增加,另一個數字就會降低。例如你們的打機時間越長、成績越低,這就是負相關——

    某生﹕——唔係喎,我打機越多成績越好喎﹗

    方﹕咁我奈你唔何啦……畀你打沉左叫我點講落去呢……或者咁講啦,方sir臉上暗瘡的數目跟女朋友數目成反比,這就是負相關。

    (謎之聲﹕係零相關就真啦﹗反正你臉上有冇暗瘡,女朋友數字都係零架啦﹗係班學生唔知你講錯o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