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人間

  • humorous science comics

    前晚又是「冷氣機熱夜」,又睡不著,於是又胡思亂想。然後睡著發了個政治惡夢。到昨晚,又發了個怪夢。這兩晚似乎腦部很活躍。

    昨日非常戇居,去了筲簊灣,但忘了海防博物館星期四休館……

    wishlist left﹕

    科學館﹕
    22/9 PM2:30-4:30﹕老年及腦功能、從心理行為徵兆看認知障礙症

    歷史博物館﹕
    展覽﹕一統天下﹕秦始皇帝的永恆國度 (﹖﹖﹖)
    26/8 PM3-5﹕少數民族社會與中緬邊疆的變遷 (國語)
    8/9 PM3-5﹕關隴地區與周秦的崛起
    29/9 PM3-5﹕秦嶺橫亙八百里—陝西飲食分南北

    海防博物館﹕
    展覽﹕紙製武器—戰時日本宣傳刊物

    文物探知館﹕
    8/9 PM3-5﹕香港啟德機場的興建與歷史發展

    ---------------

    找到幾個頗有趣的遊戲﹕

    上次帶學生去比賽見到的《蜂房》遊戲,學生似乎有興趣,而且規定不難。應該很易上手。

    射鴨子》,用各種行動卡避免自己的鴨子被射倒,和射倒別人的鴨,似乎適合跟學生鬧著玩。

    方某喜歡《Ticket to ride》但又嫌貴嫌大份(而且大導演有就無謂重覆了),《Trans Europa》不失是較便宜簡單的選擇。不需要抽卡牌才建鐵路,只要輪流建路,鬥快把自己抽到的五個目標城市連起來就成。關鍵是不同玩家的網絡有機會連在一起,可以借人家的網絡快人一步達標,但同樣可能變成助人理想達到。可以想像是一個互相「抽水」抽到乾塘的遊戲。

    以挪亞方舟為名的遊戲,雖然規則較前面的複雜一點(主要是卡牌用法複雜),但既然有這主題的遊戲,我想那些團契活動應該一試。雖說「較前面複雜」但其實複雜極有限(這也嫌難的話玩 History of the World 或 Axis & Allies 你會更頭痕),而且一小時內可以完場。

    (方某不是教徒為何又買﹖雖然是宗教主題,但內容其實不那麼宗教啦,而且遊戲好玩就夠……)

    ---------------

    科學松鼠會有人翻譯一批外國的科學搞笑漫畫(當然都是簡體字…),有些很好玩值得一看。

    我覺得這個「教授歷史的小小挑戰」實在是把創造論者嘲諷得妙不可言﹕

    還有吃肉的道德困境亞當與夏娃之類,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冒犯,有興趣的才好去看了。

  • Feng Zikai, Qianlong's Garden, and LEGO Tsim Sha Tsui

    [子愷、乾隆、尖沙嘴]

    星期日帶老媽繞了尖沙嘴一圈,看了三個展覽。

    去藝術館其實是為了看豐子愷,不過有故宮藏品也順道看看。不知是為了豐子愷還是乾隆的緣故,平日門可羅雀的藝術館,竟然連售票處也有人龍。而且上到二樓,乾隆花園展門外竟然還要排隊等入場。

    於是乾脆先看豐子愷。

    雖然不至於像甚麼大英博物館埃及珍寶展那麼擠,但還是每幅畫前都有人貼得近近,玻璃上總是有堆油漬……

    很久以前就說過

    1. 你整個人貼上去前面,後面的其他人就不用看了。如果每個人都要「貼上去」才過癮,大家要等多久﹖人數少時還可以等,像埃及珍寶展那種萬人空巷怎麼辦﹖
    其實只要靠後一點,與展品保持至少一米距離,那麼大家就可以站成一個半圓圍在展品櫃前,同時間就可以很多人一起看了。只要不是弱視的人,距離一米和二十厘米,都不會看漏甚麼東西的。當然,自私的香港人是不會想到這點的。
    又當然,遇上一些細緻的展品或者寫了小字的展品—如古書,靠前細看是不可避免的。只要不是真的「貼上」展櫃,這不是我要指責的範圍。

    2. 除了展品,展品說明也是一樣。觀眾靠得太近往往會把展品說明掩蓋,他自己只顧看展品,卻讓我們連展品說明也看不到。有些人更愛把整塊臉靠去看說明,用自己的腦袋遮蓋整份說明—大概是重近視吧﹖如果視力真的那麼差,我也不好意思再批評他們了。)

    於是唯有跟著人群,逐幅畫逐幅畫的前進,而且還分了兩個展廳……

    豐子愷的畫意,應該不用在下介紹,畫功亦不到在下介紹。很同意他說「護生」重點不在於動植物,而是在於人心。與純粹為了飽腹相比,拿動植物來殘殺嬉戲其實是敗了心眼,最終會變成人世間的殘忍。推廣佛學不等於所有人不食肉(當然你不食的他更歡迎),而是先不要作無謂的殺戮。

    不過如果要挑剔一點,幸好他畫的是漫畫,要不然那些月亮太誇張了。他畫的新月有如武內直子《美少女戰士》的一樣,都是「太彎」。
    如果你有留意月相,因為月亮是球體,所以照亮其中一側後,無論你由哪個角度望,光/暗分界線一定穿過月亮中心(你看維基百科的動畫就明白)。那種「太彎」的新月,有如把一個小圓套在「月亮」的大圓一側,其實除非有小行星衝進地月之間,否則應該也不會見到這樣的影子。

    (又﹕藝術館送的豐子愷漫畫小冊,也頗精美的啊。)

    ---

    與豐子愷的有情人間相比,乾隆那堆展品其實是富貴有餘,而人味不足。

    我們看完豐子愷的四樓展廳,見乾隆花園展外已經沒人排隊,不過入口簡介處還是有很多人在對著屏幕拍照(怪得很),於是我們乾脆入場看。不知是因為昏暗還是先前太多人的緣故,老媽不久就覺得很「焗」,自行退出先去看豐子愷的二樓展廳。於是方某自己一個看。

    對歷史有研究的看倌,應該比方某更清楚,乾隆皇根本是自大狂(要不然怎會說自己是十全老人﹖),這個展覽基本上也有很多佐證,例如把自己放在萬佛圖中心之類,相對而言那些狩獵英姿畫已是小兒科,也有很多畫像是展現他心目中那種「儒雅」形象。
    反之,有不少以「親子樂」、多子多孫為喻的畫像,似乎就比較悲哀了,因為他的子女不少比他短命得多,而且有個王子在他秘密建儲後就死掉,對他來說也算是很大打擊。

    這次也放了不少心機搞 CG 影像(包括入口被很多遊客圍拍的屏幕),除了展示乾隆花園的佈置外,亦有不少遊戲給小朋友玩。從畫風看很明顯都是趙廣超那個「我的家在紫禁城」團隊做的。

    最後在二樓豐子愷展館門口,突然望見陶傑,不是在看展覽,而是向館員不知說甚麼訓示……

    ---

    然後,再走去九龍公園,幸好還不太晚,有時間看文物探知館的尖沙嘴展覽,順道帶老媽看看新開的常設展。(上次已介紹過常設展,是次不贅)

    雖然有 Lego,不過可能不是在商場搞的關係,現場沒多少人,拍照比較方便。

    英國人佔領後不久的尖沙嘴,幾乎整個半島都被規劃為軍營和炮台。原來還有那麼多地名,今天有多少人知道﹖
    (原來還有「中門」可以大開 )

    回到「正經」,第一個 LEGO 場景﹕七十年代的尖沙咀﹕
      (當時的巴士總站也簡單得多﹖)

      (水警總部,當然不是現在被首富押玩後的樣子。又﹕前面那間舊尖沙嘴街坊會小紅屋還在。)

    (模擬渡海泳。還是背後的舊火車站比較吸引人。)

    (就在等車)

    (月台的佈局、還可見到巴士總站。旁邊那間小屋是……﹖)

    (彌敦道梳士巴利道口還有交通警指揮亭)

    (舊時半島酒店餐廳用具,餐巾竟然是門神圖案 )

    (1973年華橋日報地圖,尖東才剛填海,海港城的位置還是貨倉。)

    展廳後半部,原來還有個「近期」的尖沙嘴﹕

    (尖沙「嘴」的那部分)

    (一個香港,只有一個海港城。續了期後九倉鬆了一大口氣。)

    (由東向西另一景,下方的尖東站仍在施工時的樣子)

    (由尖東望漆咸道南以西的尖沙嘴,原來的尖沙嘴大概只有這個範圍)

    再聚焦過去……
    (清真寺和兩座舊軍營,後者就是文物探知館所在地,即是方某小時候的歷史博物館臨時館址)

    回程當然又是老媽吃土司工坊的時候……

  • [雜記之二﹕比賽]

    上星期六,就帶了兩個學生去尖沙嘴參加圖版遊戲比賽

    都說這年的學生比往年不濟,連玩大富翁也玩得頹,而且有校外比賽也不去。這次比賽玩的他們都沒玩過,結果竟然連去試試的好奇心也沒有,於是只有兩個人。

    大會那五種遊戲,其實在下也只玩過三種,所以只有三人(加在下)剛剛只選這三種好了。
    最先報名的同學,很「聰明」地先選了最簡單的 Carcassonne,第二位同學報名倉促,我想 St. Petersburg 對他而言太悶了,所以我替他報了 Ticket to ride,自己報 St. Petersburg。

    由於他們都沒玩過,所以在下還特地向大導演借來 Ticket to ride 一用,自己也拿了 Carcassonne,在星期四大富翁活動後,留下教他們玩。

    Ticket to ride 的同學只是中一,玩圖板遊戲的經驗和運氣都不夠,所以成績不好。一開始時我怕他拼不出長路線,還叫他不如拿短路線「密食當三番」,後來有 Ticket to ride 的玩家更正了(這遊戲抽長路線才能贏),不過稍後他抽長路線還是照輸無疑。最後總排名十幾。

    (後來我拿著大導演那副 Ticket to ride 再自己試,的確一開始只抽短路線是會輸給抽長路線的。不過長短路線兼抽,從中選擇配合的路線,似乎勝過只抽長路線的。只是在下能試的次數不夠,而抽路線和火車卡運氣成份頗重,所以無法只靠試兩三次就確定到。)

    第一場後學生埋怨說﹕輸了呀﹗

    方某﹕「至少你有兩個姐姐同你玩丫,我淨係同三個男既玩呀

    (其實我是三場都只有跟男的玩呀……嗚嗚……)

    玩 Carcassonne 的 Y 同學,雖然像邦少一樣大口氣(只會更囂張),不過以前也帶過他去公開賽,而且 Carcassonne 規則很易掌握,所以進展順利。三場比賽連續下來,廿多人排第六名,所以「牙擦」得很。

    至於在下,雖然有一副 St. Petersburg 不過玩不了幾次,本來想報 Ticket to ride 不過讓了給中一學生,於是就去玩了。首兩場都跟 Y 同學一樣總名次排第六名(兩場我都第二),不過最後一場被人算中了,幾回合都拿不到貴族牌而慘敗。於是一跌跌到第十。

    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習慣了,這次也一樣碰到一些「佢識我我唔識佢」的人。有位自稱是敝日記讀者的看倌,說已經玩過 St. Petersburg 幾百次,又慣讀 Boardgamegeek 的評語,所以很清楚這遊戲「誅下家和下下家」的本質。

    方某人是如同小熊維尼 have a very little brain 之輩,算計別人的事自然難以上手。而且算計別人不只耗腦汁,而且很容易掛一漏萬。第二場的同場仁兄們都是好算計之人,大家算來算去,結果可能給「不懂算」的在下破了局,而且他們還竟然集體算漏了「建築牌提早抽完」這回事,結果還是給在下拾了個第二。

    不過跟第三場相比,第二場是玩得開心很多。並不因為贏輸,而是第二場的人至少有點笑容、大家玩得輕鬆一點。第三場又是遇上那些神色凝重的「大時代」型,玩也玩得不開心。
    玩是應該認真,但玩也應該高興。搞得神經兮兮的有甚麼好玩呢﹖

    (既然是熟手,其實您應該多寫幾篇教教大家啦﹗怎能靠在下這種生手﹖)

    這位仁兄跟在下一樣,都認為大會要參加者連續三場玩同一遊戲,倒不如要參加者三場各玩一款不同遊戲。對於初學者,這樣能多接觸幾款棋,也不怕選錯了不適合自己的種類(反正只玩一場)﹔對於玩家,我們也可鼓勵他們均衡地玩不同款式的棋、樣樣皆精,而不是獨沽一味。

    現場也有不少遊戲攤位介紹,有一款 Metropolys 看起頗有趣。有機會也想試玩一下。

  • 年初三,情況跟上年一樣,省掉不用再寫。
    不過今年下大雨,老媽變成「拜足六十個」的其中一人,於是方某赤口首先開火。

    之後去了大導演家玩圖板遊戲「開年」﹕
    (無懼雨天,Paddington Bear 同場觀戰)

    之前說過的原生湯 Primordial Soup (中文介紹),我自己還未玩,終於被其他網友先試了﹕
    (右邊一大排「黃蟲 正等待「東風」推牠們順水掠食其他人的細胞)

    之前寫的簡單介紹

    其實已買了一段日子,但還沒有機會試玩的遊戲。就是要抽一整個下午自己試也不容易。

    言歸正傳,原生湯(Primordial soup)之名源自生物學,描述生命誕生時那些載滿有機化合物的熱水。生命如何誕生、原生湯成分如何,科學界仍未有定論。不過這遊戲倒不是講生命誕生,而是簡單生物之間的競爭。

    這些被稱為「阿米巴」的單細胞生命,在這個分成19格的小池塘中,會各自吃掉與自己顏色不同的原料,然後再排出與自己顏色相同的「便便」。換言之,這些生命是靠互相消化對方的廢物生存,這跟現實的生態系統有點相似。

    由於生命不能使用自己的廢物(等於你不會吃自己的便便),於是每一回合可選擇取水流漂游,或者消耗能量去其他地方。

    玩家可以用資源去「購買」基因,各具不同的生命功能。但這些基因又會受每回合的紫外線指數影響,要耗用資源維護。玩家在有限資源下要哪些基因和放棄哪些就是策略所在。

    細胞會分裂繁殖、亦會死亡瓦解。按照細胞和基因數目得分,最後得分高者勝。

    看圖就知道,由於同一人有很多細胞都是留在附近(只有一位玩家買了「spore」基因,可以把新細胞丟到圖版另一邊),把原料都食光了,於是出現了很多只有一種顏色原料的地方,等同「死水區」。

    我看遊戲規則,覺得有點複雜,擔心學生會覺得太難。不過網友們倒玩得很興奮,除了可以寄生和掠食之外,還有任意移動的基因,十分屈機
    大家都被奶粉廣告說中了,只記得「便便」……有空可以去買擴充版。

    大導演開了「女僕之心」,有萌萌眼鏡娘卡,不過我顧著看原生湯,沒玩﹕
    (有兩張眼鏡娘,另一張不知為何見到小褲褲,太糟糕不貼了)

    這次玩 Small WorldCatan,好像終於不用包尾了……Small World那些不同屬性太多,令我有點頭暈
    Catan 我覺得幾好玩,不過沒掌握好。

    反而那兩副非常簡單的大富翁小遊戲(Free ParkingGet out of Jail),大家感覺平平。不過這些是玩家,給學生玩情況又不同了。

    買了很久,終於在家中自己玩的 Citadels,才發現說明書有個漏洞。

    裡面提及如果角色牌改用額外的「外交家」(diplomat)的話,建築物牌中的「Cemetery」(墳場)就要抽走不用。
    但整副牌我找來找去都沒見到都沒見到一張「Cemetery」卡,「Graveyard」(墓地)就有。以為是少了牌但數過沒有缺卡,還以為是人家入錯了牌。
    之後上網查也見不到解釋,只見到有一篇討論把 graveyard 視同 cemetery,也許是設計者自己改了卡牌名稱但忘記修改說明書了。

    ----------------------

    年初四見完親戚,去了九龍灣宜家找上次問的夾式書擋。就是這種,還有兩種尺寸(當然圖書館一定要大的)。設計上比人家推銷的簡單得多,所以價錢也便宜得多。要詳細考慮一下,還要參照上面用家的經驗,量度一下書架的深度。

    順便帶老媽試宜家的食物,老媽嫌肉丸太鹹和騷,但我們都覺得用紅果醬配肉丸是新奇兼好吃,老媽還買了一樽。

    宜家向來都拿一大堆瑞典書放在書架上,反正你們不懂讀偷也沒用 。我見過有很詳盡的北歐植物誌和童書,但想不到會有這樣的﹕

    維基說她是瑞典最多人看的網誌作者,這本書真的好像把網誌的內容就這樣印上去就是…… orz

    年初五,也是見親戚沒錯。

  • 星期三抱著點傷風,去九龍塘聽數學閱讀講座。

    派發的三本小書之中,有本是徐國榮教授的,題目是《數學的應用﹕基因及蛋白的分析》。
    我怕是對生物和數學都有興趣的學生才會看,否則要同時面對兩堆不熟悉的東西,就未免太辛苦了。

    見到「閱讀豐收日」活動,就已經想到又是 Miss Lam 的那個了。就像星期六圖書館主任協會年會那位老師的經驗,要學她不容易的。
    拿出來作例子的那張 mind map,竟然是八兩的。你的作品竟然也成為經典的一部分了。

    ----------------

    之後去又一城看看,第一站出名貴的香港唱片。

    1. 頭號新聞﹕之前踏破鐵鞋找來找去的《科學史上100個最偉大的發現》,終於出了繁體中文字幕版﹗
    暫時也只見到七隻,但包括了簡體版沒有的「演化篇」和結局「十大篇」。

    每隻盛惠九十九元正。想死。

    2. 另外有隻《Lost Worlds Vanished Lives》,盛惠$69.9,有點興趣買回學校,不知有沒有更便宜的。

    3. 沒有《The Pacific》或《仁醫》的 soundtrack,《The Pacific》影碟套裝倒有,四百九十九元正。

    第二站,反斗城。

    4. 入口擺出大個 LEGO 頭,用來收藏 LEGO 方塊的,而且裡面還有兩重篩子,聲稱可以把最小的方塊篩到底部。

    5. 大富翁又出了兩款新遊戲﹕Free ParkingGet out of Jail。都是動作遊戲。前者看來適合買來跟學生玩。$79.9,再諗諗先。

  • 20 new cards for Monopoly Deal

    昨晚在青衣城不坐車,拿著一袋書一袋禮物走路回家(大約要二十分鐘吧),慳錢之餘兼做點運動,消耗多餘脂肪。

    突然很想聽《鋼之鍊金術師》的《レイン(Rain)》,當他們不停在「雨は…雨は…」的時候……
    ……天上竟然真的下起大雨來。使唔使咁夾……

    雨は どうして僕を選ぶの (雨為什麼選擇我呢)
    amewa doushite boku wo e ra bu no
    包まれて いいかな (被它包圍著也可以吧)
    tsutsuma re te ii kana

    (無線譯本)

    ----------------

    [大富翁 DEAL 二十張新紙牌]

    上次介紹過 DEAL 紙牌遊戲的大概玩法,之前說見到新紙牌,卻與原卡牌一起捆綁出售,感覺太貴。反正每年都要買大富翁班的獎品,於是就拿獎品的其中一副來「開刀」看看

    先重申原卡牌的數目﹕

    物業牌共28張﹕「啡」2張、「淺藍」3張、「粉紅」3張、「橙」3張、「紅」3張、「黃」3張、「綠」3張、「深藍」2張、「交通」4張、「公共事業」2張。

    多功能物業牌共11張﹕「淺藍/啡」1張、「淺藍/交通」1張、「粉紅/橙」2張、「紅/黃」2張、「深藍/綠」1張、「綠/交通」1張、「交通/公共事業」1張、「彩色」2張(可當任何一種物業)。

    租金牌共13張﹕「淺藍/啡」2張、「粉紅/橙」2張、「紅/黃」2張、「深藍/綠」2張、「鐵路/公用事業」2張、「任何租金」3張。(「任何租金」只限向其中一人收取你某一組的租金,其餘色組租金卡則容許你向所有玩家收取其中一組的租金。)

    行動牌共34張﹕
    「物業接管」2張、
    「強制交易」3張、
    「盜取」3張 (其實擺明是搶,哪裡算偷﹖)、
    「作出反對」3張 (拙劣的中譯,「作出」二字純屬多餘)、
    「收取債務」3張、
    「我的生日」3張、
    「雙倍租金」2張 (需連同租金牌使用)、
    「房子」3張、
    「酒店」2張、
    「通行證」10張 (可以多抽兩張牌)

    貨幣牌共20張﹕「1M」6張、「2M」5張、「3M」3張、「4M」3張、「5M」2張、「10M」1張。

    新20張卡牌則為﹕

    多功能物業牌5張﹕「淺藍/啡」、「紅/黃」、「綠/交通」、「交通/公共事業」、「彩色」各1張。

    行動牌10張﹕
    「雙重盜取」1張 (一次偷兩張牌,沒甚特別但威力加倍)、
    「租金轉移」1張 (這設計有趣,但又一拙譯,「Pay my rent」何不譯「代我交租」﹖意思更清楚)、
    「繼承者」1張 (抽其中一位對手手上的牌)、
    「超速行駛」1張 (迫兩位對手各棄一張牌。單看名字難明用途,譯「超速罰款」更好)、
    「即時入獄」1張 (指定某人暫停一回合)、
    「房子」4張、
    「酒店」1張。

    貨幣牌5張﹕「1M」、「2M」、「3M」、「4M」、「5M」各1張。

    新牌中圖案比較有趣的是這張牌﹕
    (即時入獄)

    新房子和酒店的用法跟舊牌一樣,不過值得留意的是,新牌中的房子和酒店面值(當貨幣牌用時的價值)和收取的租值都比舊牌高

    (舊牌房子應是「3M」、酒店「4M」,新牌房子「4M」、酒店「5M」。新牌也用了新圖案,這難道就是加租的理由﹖)

    那幾張「罰牌」,聽起來像是「自己抽到就中招」(我抽到「即時入獄」應該要入獄嗎﹖),但其實是藏在手上用來罰對手的。

    20張新牌,只有5張涉及新功能,還要迫人連舊牌一起買,不能不說有點「搶錢」的味道。不過雖然未玩(畢竟這副是獎品,不是我的,總不能玩殘了再送給學生),也看得出有些新功能應該很有用。
    例如「即時入獄」和「代我交租」(租金轉移),很明顯會對遊戲節奏有很大影響。認為對方會贏的可以用「即時入獄」阻止他﹔「代我交租」不單有「反對」(作出反對)牌的功能,而且可以轉嫁他人,不過找誰去轉嫁也是一大學問。反而其餘三張牌,暫時就想不出有甚麼特別的影響。

    除了新牌之外,隨新牌也建議了新玩法,就是「集齊四套物業才算贏」
    聽起來好像很無聊,不過我猜要集齊第四套並不容易。現在玩「三套」的時候,不時要在「一回合出三張牌」的限制下,同一回合出或搶齊三套牌(或先集齊一套,在這回合完成兩套)。因為放齊一套牌的時間一長,隨時會被人整套搶走。「四套」就不可能同一回合完成得出,除非碰巧用得上那張「雙重盜取」。

    新玩法同時建議,收取租金時得到的房子牌(已當貨幣牌用),可以重新放在完整的物業組中。而且原本放在「銀行」作貨幣牌用的房子牌,也可以隨時重新當房子用。這樣靈活得多,不過字面上並不包括酒店牌。

    我想其他網友建議的「貨幣牌面值向下」玩法更簡單刺激。

    後話﹕由《畢華流談遊戲》的時代到現在都給人看到翻譯出錯,誤導初學者之餘貽笑大方,不怕醜的麼﹖香港好多人玩大富翁的,孩之寶下次賣新產品之前,麻煩找些愛好者幫你校對一下中文翻譯吧,拜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