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ember 2, 2012

  • busy life

    [雜記]

    其實這星期都很忙,因為要準備開學。今年換新助理但反而加了堂,要教中一電腦還沒時間去翻書,因為訂報紙的事早已頭大。(這個日後或者可談談,因為去年新製的每日派報數目excel檔案,原來改起來也非常麻煩,偏偏那些組合是年年都改……)

    星期五,事先在面書講明,希望快點把事做完,然後繼續方某的「蛙跳」式行動﹕
    學校--->海防博物館(筲簊灣)--->基建展覽館(中環)--->政府總部(金鐘)--->博客推廣聚會(銅鑼灣)

    結果當然是全盤失敗,因為我一直做到被收工的助理催走為止。

    然後趕到海防博物館,還差十分鐘收館,說服售票哥哥給我一張票。怎料這次的戰時宣傳展覽,比上次的加拿大部隊展內容更多(雖然位置一樣)。而且我原本以為這裡收館像總館一般拖拉,或者可以「偷」到有十五至二十分鐘,但原來這裡收館亦如軍事行動。未夠鐘已有一批保安準備就緒,一夠鐘立即為臨時展櫃蒙上絨布,樓下的展廳亦逐個鎖門(其實我不明白為何要鎖…)。於是夠鐘我還未看到一半……徹底被擊敗了。

    基建展覽館六點關門,這時候趕到恐怕也會面臨同樣處境。敗軍不足言勇,唯有慢慢坐電車直接去銅鑼灣就是。但原來電車走到銅鑼灣已差不多用了一小時……

    ---

    到了銅鑼灣,首先想的是食飯問題(方某經驗淺,不知道之後聚會有飲食招待)。反正已成花潮的誠品書店,於是決定上去找吃的,然後順便經過看看。

    Food Court在十一樓,果然如朋友所言,扶手電梯未到就聞到油煙味。到達後反而發現油氣味不重,應該不是廚房抽油煙的問題,而是因為冷氣設計由上層向下層沉降,但Food Court有賣鐵板餐的店子,在食客進食的地方卻沒有抽風裝置(如果在燒肉店則每台都有獨立抽風),所以四處飄浮的油煙就隨著冷氣氣流被衝落誠品了。可說是商場設計和配置上的失敗。

    這裡的東西賣的很貴應是意料之中,不過銀碼仍出我意料之外。
    吃完就向下走,直接進入誠品。雖然已經不用排隊進場了,但感覺好像去了香港書展。人多得不適宜靜心看書,不過我只為參觀(見到有本書不錯,之後可留意),繞個圈就算也就沒所謂。

    其他書店設計或配置我不懂,不過有這些像展覽的角落,介紹一下外國重要的圖書獎,倒是不錯﹕
    (本地書店鮮見這種介紹)

    繞道完誠品後,就要找路回到地面。但這個商場的設計又是十分麻煩,每幾層的扶手電梯位置都會不同,總要人四處摸索,浪費時間。(雖然對商家來說有迫人遊經不同商店的效果,但對用家很不方便,另一著名的同類商場就是觀塘APM。在下去了幾次才摸清應該去哪裡找扶手電梯。)

    然後去了博客推廣會。不過為免有人抽水,說學生絕食時在下跟朋友「竟然去了玩」,也就按下不表了。

    (其實這句是擺明「反抽」的 。那篇談遊戲的廣告文比較適合獨立一篇,所以之後另外再談,公關哥哥不用緊張 。)

    ----------------

    星期六,繼續開會,開完會當然是繼續做事。
    這暑假幾個星期六回校,才發現原來學校書記收工後,校務處就會鎖門,我們這些「太勤力」(懶鬼說這種話很難不臉紅 )留到下午的人,就會連去廁所和飲水都可能出問題。
    這天幸好校工還在清潔,鎖了門還可以對裡面「求救」,要不然那些趕著開學日用的東西,根本不可能來得及放在眾班主任桌上。既然到了這田地也不可能繼續做了,於是準備完星期一必須用的東西就離開學校。

    雖然收工比星期五早,但如果跑去海防博物館結局可能差不太遠。所以乾脆直接跑去政府總部支持一下那些學生。

    繞過添馬艦基地後面去政府總部,竟然見到裡面有個大陸公路式廣告牌,有一面用簡體字寫著「愛祖國,愛香港,愛駐軍」。見鬼……你們先為八九年鎮壓學生屠殺市民道歉再去叫人愛。

    然後基地對面就是特首辦公室入口,嘿嘿。

    我想政府總部「添馬公園」這地方,如果不是在附近上班的人應該不會無端走過來。原來把馬路壓下地底,就是為了製造添馬公園由政府總部一直走向海旁的效果。在政府總部的辦公室望出去,就是這一片連馬路都消失了的無敵海景﹕

    難怪那些高官死也要霸住這塊地。

    現場不時在唱歌,也就無謂打電話找朋友了。碰巧見到幾位網友,還有不認識的人當成野餐拿來地席﹕
    (不過草地蚊蟲頗多)

    背後就是「高牆」的「門常X」﹕
     

    和立法會大樓﹕
     

    我從靠近舞台的地方走上高處,網友們卻相反走向下。然後我這晚還要回家陪老媽吃飯,於是留了半小時左右就走了。

    (時近傍晚,從金鐘方面來的人延綿不絕)

    ---

    回家的時候,順道經過基建展覽館。但因為已近收館時間,所以只進去走馬看花。以其規模我想要仔細看的話應該要預留一小時以上。所以這篇只介紹幾樣我覺得特別的展品。

    原本令我想來的縮影展覽,竟然要派票限制入場,到這時間早已派完(只展到21/9)。於是我乾脆只看常設展覽。

    全館共五層,四樓(這裡不知為何套用唐樓層數,四樓即第五層)是資源中心和辦公室,展館從三樓開始。

    既然是香港政府辦的基建展覽館,當然是以政府角度為「發展」保駕護航。不過要知己知彼,自然應了解政府說的那一套,才能從中找到問題。

    三樓有多幅歷代填海的地圖,如果不是那麼多人、又沒時間的話,我有興趣把它們逐幅拍下來。

    另外有個放映廳,播放政府版本的「光明」發展史。不過我最喜歡的是中間那幅大地圖是凸面的,配合投映不同時期的地圖,很有立體感。
    (片段中沒有,但我想如果用這個來對比香港填海,大家更容易看得出香港填海的規模有多大。)

    在這立體大地圖下面,是一個維港兩邊市區的立體圖(還有大廈剪影,我沒有拍攝),加色展示啟德發展區和西九文化區的位置。

    二樓展示交通,有一個這樣兩座位,以電腦影片示範通往大陸的新公路線﹕

    姑勿論「中港融合」的問題,單純看這展示只能說「捉鹿沒脫角」。既然已經模擬了駕駛座位,為何不乾脆讓參觀者自己駕駛探索呢﹖
    (雖然這樣電腦要求高得多,但這才是真正互動遊戲嘛。坐在「駕駛座」中看影片有甚麼好玩的﹖)

    一樓展示環境和文物保育。這展品用了QR碼,隔頁顯示城市規劃的不同考慮點,把圓盤旋轉畫面中的建築物等會跟著轉﹕

    不過用來展示山脊線之類,其實還不很清楚,因為圓盤只能小幅傾斜,無法在畫面中看清楚山脊線被遮擋的結果。

    就這樣看一會就已到收館時間(幸好這邊沒海防那邊心急趕人)。日後有機會再來仔細看,才能再研究其他展品的詳情。

    ---

    回家再陪老媽去吃飯。吃飯後再回家,新聞說教協也有人加入絕食。這也好,總好過不斷被人罵,不過其實學生、家長、老師代表一起絕食,似乎比接力絕食更震撼吧﹖

    雖然在下也想教協再多做一點、再行前一點。不過罷課並不是簡單的選項,如果搞不好了反而示弱。畢竟教師群中肯站出來的人還不夠多(Johncoal大分析了原因),所以我一直覺得有顧慮。很多人罵教協腰骨不夠硬,這點我沒異議,但我看到的是當教師的腰骨都普遍不夠硬時,作為工會的教協自然也硬不起來。很多學校和辦學機構都怕事,如果沒有整個社會的壓力(或支持),面對政府他們撐足三年後最終還是一樣要搞,不徹底推翻這課程是沒希望的。

    現在聽到學聯搞「示範罷課」,這樣試試水溫也好。襯政府越來越多問題暴露出來,盡量讓家長明白,對國民教育不放心而對罷課(或罷教)行動放心,鼓起更多老師有勇氣加入,成功的希望才大。

Comments (2)

  • 學生跑出來絕食,一方面是對政府不滿,但另一方面,又何嘗唔係覺得主流泛民(民主黨、民協、教協個類)唔爭氣。

    由淫照事件、高鐵、網絡廿三條,到家下國教,主流泛民和年輕人顯得越來越隔隔不入,主流泛民大多是七八十年開始參加各式社會運動,到家下難免顯得「老餅」,掌握議題的態力越來越弱。

    當然,我也明白加入泛民沒啥前途,對年輕人來說,吸引力有限。

  • True: '襯政府越來越多問題暴露出來,盡量讓家長明白,對國民教育不放心而對罷課(或罷教)行動放心,鼓起更多老師有勇氣加入,成功的希望才大。'

    Hope there will be more people tmr!!! (That place is too inconveniently located!)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