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14, 2012
-
[雜記之一﹕壯志飢餐普京肉]
推友談論普京「趙麗蓮」的新聞,提及普京 Putin 的俄文發音,跟魁北克名菜 poutine 的發音一樣(廣東話讀起來像「布甸」)。於是上星期五晚無端端搞了個「食普京大會」,方某恭逢其盛。
地點竟然是選了在山頂廣場,方某最後一次上山頂已是「老襯亭」時代的事,再上山頂等於是全新體驗。
又,先前上山頂不是坐纜車就是巴士,今次有人介紹1號小巴,於是也去試試看。原本小巴在大會堂外有站,但怕上不到車所以走到總站,但正如網上所載,這個在IFC背後的總站地點真的很不方便兼不起眼,第一次找要花點功夫。小巴比巴士快捷的原因,正是因為小巴不用像巴士般繞行灣仔大路,於是在馬己仙峽道(舊版大富翁好像有這地名)上山,搖來搖去讓在下好像在坐過山車般頭暈(~~又越過高山又越過谷~~)。
更有甚者,之後再繞經高官公務員宿舍的文輝道和加列山道,霧氣漸濃,只勉強望到一些不像港島市區的燈光(那邊是南區),再加上舊式的豪宅和路牌(有個在私家路上),只令人覺得好像進入了《迷離境界》。似乎小巴司機不是會把我「賣豬仔」,就是再駛下去會進入時光隧道,把在下送進《神探呂奇》的時代(如果再早二百年我就會變成南方仁了﹖)……
……哦,其實從加列山繞出來後就到山頂廣場的了,而且方某還是第一個到達一個客人都未有的店子。
正題其實是「食普京」,對找上來山頂開Wikia籌備會議的仁兄正題應該是開會,不過大家似乎都只顧著玩 Draw something。
傳統版「普京」肉汁很濃,加了芝士剛剛好。而意大利版「普京」(我們說笑是「貝盧斯科尼」)的茄汁香草比較中和一點(方某還是認為薯條應該配茄汁的「茄汁原教旨主義者」)。都值得一試。
走的那程,至少不用繞「迷離」的加列山,不過轉來轉去還是有點頭暈……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