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21, 2009

  • about death

    (天文台在上星期就說週末會下雨,然後就變成本週初,但一直都很悶熱,像在高壓脊下多於在低壓槽中。星期二晚終於下出雨來了。)

    -----------------

    今日《蠱惑現場》﹕

    Adam鄭﹕又話經濟唔好,近日股市竟然日日係咁升,我地請專家解釋下。

    超自然學家﹕D熱錢不斷湧入本港,多到好似由天上面倒落黎咁。既然來自天上,一定係外星人既所為。

    Adam鄭﹕既然所有經濟數據都咁差,股市點解又會大升呢﹖究竟係咪外星人操控股市呢﹖證監會又係咪知道有外星人投資香港呢﹖呢一切一切,都係一個謎﹗

    謎女皇的評語﹕SO RIDICULOUS!!!

    -----------------

    [死左點算]

    有一些東西,我懷疑香港可能不是那麼多的人會去想,因為香港人都太忙。
    人太忙,通常都是忙於身外事,那就不會想到一些很根本的事,例如生和死。就正如我們不留心的話,就不會注意到自己的呼吸和心跳。

    偏偏方某是個閒人(至少心態上如此),於是間中就會想起跟死亡有關的問題。

    校長﹕「所以我畀多D野你做,都係為你好。」(設計對白)

    先前介紹圖書的時候,已經提過起源﹕

    為何要介紹這套老書﹖因為「人體」篇第一頁說了一句﹕人死了之後是沒有任何感覺的。

    聽起來好像很「低能」﹖不過對於一個未了解「身心一元 vs. 二元論」的小朋友而言,「死了之後靈魂留在軀體內沒感覺」是很恐怖的事。於是這一句就令只有幾歲的我,開始思考「死」的問題。
    因為怕死,所以想到「精神永在」,繼而想到拿諾貝爾獎的人應該都會永垂千古,所以開始立志讀科學……當然,我不是單純為「怕死」(甚至不是為了拿獎)而讀科學的,但這也是一個觸發點。

    這個故事教訓我們,不要小看一本書的影響力。

    其他文章裡也提過,因為自小體弱多病,所以經常覺得自己「就黎死」。

    姑勿論有沒有人真的想像到死了是怎麼樣(未知生焉知死),但這種對死亡難以言狀的恐懼,就在小時候已經開始。
    前陣子想起曾志偉那句「咁多人死唔見你死」,突然又有這種感覺。

    死左點算﹖

    方某頗自私,反正除了老媽之外就沒有誰會被「方某死了」影響,所以只在想自己。

    死了會怎樣﹖

    現在當然不像小時候,以為死了就是臥在棺材裡沒有感覺沒有活動。(那是植物人吧﹖)

    方某現在是心物一元論、唯物主義的。對人類而言,所謂「生命」其實就是他的意識和記憶,而意識完全依賴於「物質的生命」(可以動植物的生命般理解),如果物質的生命停止了,意識和記憶都會消失。就像當一部電腦的記憶體被消滅的話,它所擁有的程式和資料都會消失,你在電腦操作系統裡開設的戶口都會消失。
    當然我們不會說一個失去意識的人等於死了,但我會把死亡看成是意識不可逆的消失。
    既然如此,一個死人當然就不會再有任何意識或感覺。死亡,就是生命的一切(尤其意識)突然永久地消失了。

    亦即是說,當你真的死了的時候,你根本就不會知道「我死了」,你連「知道」的資格也沒有—因為你的意識已不再存在,也不會有機會去可憐或慶幸。
    當你想著「我死了」的時候,即是你還未死。

    這樣是否更可悲﹖(還是更好﹖)

    人之所以怕死,不是因為怕死後下地獄,而是因為無法接受「自己會消失」這回事。
    (下地獄或許反而還比較能接受,因為自己還存在。這也是信仰的理由,當然上天堂又好過下地獄。)
    於是人會做很多事,原始點就去賺錢生子,把自己的基因傳下去﹔「高階」一點就去透過各種方法(政治、思考、學術藝術等……)去影響其他人,把自己的思想傳下去。

    但其實遺傳的、被影響的都不真的是你,所謂「延續你的生命」,也不真的是「你」的生命。
    就算你有多成功(在任一方面或所有方面),如果你真的靜下來想想,那種對死亡近乎「冇厘頭」的恐懼,並不會因此消失。

    又或者,有些浪漫主義(肉麻主義﹖)的人認為,為了愛情死也不怕,愛情結二人為一體,何足懼﹖
    但其實到頭來,無論多有默契、了解有多深,還是兩個人。就像唐君毅(﹖)所言,也不過是人生之路的一個同路人罷了。
    如果愛情真的能敵過死亡,那麼就沒有愛人貪生怕死了。這明顯不是事實,愛情並不能克服對死亡的恐懼。。

    我日日都係咁諗野(我思我故在嘛)……如果我死左,點算﹖
    雖然其實「唔輪到我算唔算」(不由得我去打算),但我卻無法阻止自己去想「點算」。

    你叫我如何接受,自己就像「窩輪」(認股證)一樣,一到期就自動歸零﹖

Comments (6)

  • 我都鍾意諗死。
    但,唔係你提一提,我都唔發現,原來我對死從來都冇恐懼。起碼係幻想中如是。

  • 對於死亡同你諗法一樣
    點解人類文化會建構出咁多死後世界,我覺得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係我地對於現世的不公不義,心理上希望真係會有一個終極解決,正義最終會得勝的日子。世上咁多殺人放火金腰帶,最後可以得到善終,呢個係好多人的道德觀中的一個不解的問題。為左解答呢個問題,我地偏向相信有一個死後世界黎執行終極正義。地獄呀,輪迴呀,天堂呀都係為左呢樣野。
    因此好多人唔可以接受無死後世界,死左之後乜都無呢個可能性。第一係接受唔到做壞事未在現世得到應有懲罰的人就咁過骨;第二係為左令自己在現世守規矩做好人有個意義同理由
    講得一舊舊

  • 當你想著「我死了」的時候,即是你還未死。

    這就是我思故我在。

    個人認為死後的世界與現世只有極少而且極關鍵的時刻才會相通,因此今天流行的死後觀是現世人類的自我投射而已。

  • 但若果沒有死亡,
    人類會接受到幾千年不斷重覆又重覆的生活嗎?
    是否因為每樣東西有一個限期,
    我們才會懂得珍惜?

  • 關於愛情與死亡的分析十分好,讚!
    我認同 Urania 的想法,因為人生有限期,所以才會懂得珍惜。如果可以長生不老,可能日日睡大覺,甚麼也不管了。
    我比較擔心的是,方媽媽離去後你會怎樣。千萬別跟著一起去啊!:(

  • 就像「窩輪」(認股證)一樣,一到期就自動歸零﹖

    很新鮮的比喻,聽起來的確恐怖,哈哈。  

    當然,我信人死後還有之後的歸宿,或者這樣會使人沒有那麼擔憂(必然要來的)死亡的種種吧?!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