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22, 2008

  • British Council "Science Alive" presents: Darwin now

    今天趕快跑去看博物館的香港電台和祿豐龍,都是小展覽。

    香港電台展覽沒甚麼特別,倒是有張插圖很過癮﹕
    DSC00079a
    留意正中那句「內地草委乜都做得出 HK草委乜都食得落」,信乎﹗
    如果相信草委真的能反映民意,那麼港督委任立法會議員也算「民主」。

    之後過去看祿豐龍,儘管香港可以收藏一套恐龍骨(只欠頭)是好事。但展覽給我的感覺實在太像廣告,就像是替人家的恐龍樂園賣告白似的。

    更吸引的,竟然是一項我沒發覺的事﹕達爾文展覽
    我只知道來年是神探伽利略發明望遠鏡四百周年,倒忘了也是達爾文二百冥壽兼《物種起源》發表百五周年。不過英國人當然不會忘記(他和牛頓都是英國最偉大的科學家),所以英國文化協會在今年「活的科學」舉辦與達爾文演化論有關的活動。(英國文化協會的資料比科學館的更詳細)

    (呵呵,我倒相信選擇現在開幕的所謂「挪亞方舟」(創造論香港基地),並非跟達爾文壽辰對著幹的。反正那幫人既無知,又愛自欺欺人。)

    除了展覽,還邀請英國自然史博物館的博士來現場講述﹕(本地導賞員任翻譯)
    DSC00081a(他們本土也在搞展覽)

    DSC00082aDSC00083a
    DSC00084a聽完演講還有小化石贈送,當然沒展出的那麼漂亮。我拿到的是海膽化石,比較像石頭一塊。
    現場也有展覽小冊子和動物明信片派發,待我拿些回去也搞個小展覽。

    英國佬愛「玩野」,還有人扮達爾文和渡渡鳥,與遊人拍照談天唱唱歌。
    DSC00091a

    不過令我不滿的是,這件事在科學館通訊中沒有提及過﹗
    於是我見到助理館長時立即提出,但他仍聲稱除了向學校派發宣傳外,亦已經在通訊中包括「活的科學」活動詳情。
    他當然不知我是誰,但這裡的常客也許知道,我由1994年《聯合報》小年版開始就編製「博物館節目表」,幾乎從不間斷地編了十幾年。如果說《科學館通訊》裡寫了展覽安排而我看不到,那要不是侮辱我,就是說世上有鬼——鬼掩眼。
    我肯定《科學館通訊》裡沒寫過活動詳情,要不你找一本有的給我看。

    (這樣的事並不新鮮,「活的科學」每年都搞,但每年相關時間的《科學館通訊》並不一定都有列出詳情。就像祿豐龍展覽和講座的資料,都是我後來才知道的一樣。所以助理館長說有向學校宣傳,我相信﹔但說通訊裡有,是死撐。)

    「永遠的達爾文」活動只限這星期六日兩天,展覽展出至26/11。

Comments (2)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