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ust 29, 2007
-
magazine 200708
[今期注意(2007/08)]
這期的雜誌,我最喜歡的,理所當然是﹕
《科學人》八月號
因為有多個很好的議題。
記憶的0與1
超越記憶與編碼--專訪 美國波士頓大學教授 錢卓 (網上沒有)說不定有一天,我們真的能夠把人的思想編碼起來。
如果人類突然消失了,地球會發生甚麼事﹖
人類消失了,是否等於「好」﹖氣候越暖,颱風越強
颱風正隨全球暖化起舞? (網上沒有)
颱風:氣流旋轉的怪物
科學可能說服宗教嗎? (網上沒有。)颱風增加,是否真的因為全球暖化﹖氣象學家正在爭論中。
科學與宗教是一場無止境的辯論嗎?
和解共生:生物科學家的宗教觀點
總編輯的話〈科學可能說服宗教嗎?〉是克勞斯、道金斯的討論,強烈建議找來一看。(英文完全版)
〈科學與宗教是一場無止境的辯論嗎?〉是兩個台灣基督徒科學家的討論。其實也頗值得參考,不過這一段卻令我有點「豈有此理」的感覺﹕
若提及演化與創造的問題,從基督徒科學家的角度來說,江安世(清華生科系)和劉大衛(東海天文物理)教授皆表示,演化可以是神創造世界的一種方式。其中微演化(microevolution)更已是科學發現的事實、是可以觀察到的。不過也有人認為,以目前科學的證據而言,生物從類到類這種跳躍式的巨演化(macroevolution)證據仍嫌不足。「所以我是基於科學的理由而拒絕接受演化論。」劉大衛如此表示。
不如讓教授口中的「基要派基督徒」親口跟他說,他們認為「大爆炸宇宙論」和「年長地球論」的證據「仍嫌不足」,所以拒絕接受。這就成為佛教故事的典型「現眼報」了﹖
(雖然堅持反大爆炸和年輕地球的教徒比反演化的少,但仍然多的是。反正有些人現在還堅持大地是平的。)
(又﹕評論演化不找那位生物學教授,而引述天文學教授的話,本身就很「有趣」。)「微演化vs宏演化」只不過是創造論者攻擊演化論的藉口,其實它們之間沒有甚麼不可跨越的洪溝,更不是所謂的「跳躍式」。會說這種話的人,根本就是無法跳離「理型」的生物物種觀念。微演化的生物物種連續變異,跟宏演化的種化,所差的就只是「生殖屏障」而已。而種化早就有實驗做過了。
不懂生物學就不要跟讀者開玩笑,更不要用所謂的「科學理由」包裝「宗教偏見」。好一句「證據仍嫌不足」﹗難怪馬力臨死也要找坦克碌豬了﹗
還有網上沒有的﹕
—以身試菌的先行者——貝利.馬歇爾
(有時新人因為沒有成見束縛,反而開拓了新天地)
—藥物執行死刑的疑慮
(打毒針是否真的比較「無痛」﹖)
—醫學志業的美麗與哀愁
(缺乏通識的醫生可以產生甚麼問題﹖就像徐兄和我在肥醫生那邊的討論一樣)
—假如徐光啟學通拉丁文
(徐光啟沒有譯完《幾何原本》,所以中國人失去一次跟上西方科學的機會﹖)—萬事豈皆合天道
王道還提及古爾德的批評,說有些學者對胡亂套用「適應」。
例如壞血病,是源自缺乏維他命 C。哺乳類中只有靈長類、天竺鼠、蝙蝠無法自行合成維他命 C,而需要靠食物攝取。
科學家大多認為,是因為靈長類習慣吃水果,所以根本不需要自行合成維他命 C,於是這功能就消失了。
但,為何不可以是靈長類因為無法自行合成維他命 C,才發展出吃水果的習慣﹖當然,反方向思考是很好的,讓人反思慣常的想法是否正確。
但我卻覺得這批評未必成立。「因為吃水果,所以不合成維他命 C」是很「正路」的,物種可以習慣了吃水果,合成維他命 C 的能力才慢慢喪失。而且「不合成維他命 C」的基因也可以散佈無礙,因為對於吃水果的物種,無法合成維他命 C 不構成任何問題(反而節省了資源)。
可是,如果演化是「因為不合成維他命 C,才吃水果」就很困難。
靈長類祖先的其中一隻產生了「不合成維他命 C」的突變,如果牠不懂得找富含維他命 C 的食物,牠就一定會死於壞血病。就當牠碰巧學懂找水果好了,這個後天習性也不能依靠遺傳,而必須學習。這樣「不合成維他命 C」的突變,可以變成適者嗎﹖
在一堆本來不吃(或者不多吃)水果的群體中,這個依靠水果維生的「遺傳病個體」,只可能有劣勢而不可能有任何優勢。怎樣解釋到這個基因的散佈﹖
(如果這個基因不散佈的話,吃水果的習性也不會散佈。除非,我們假設「吃水果」成為潮流的 meme 散播。但若然如此,「不合成維他命 C」基因的散佈,也只有依靠「吃水果」的習性先行散播才可達成。)
(還是「習慣吃水果」可能也有遺傳影響﹖如是者,則「不合成維他命 C」的基因,亦只有跟「喜歡吃水果」基因一起散佈才可以。所以也不是因為不合成維他命 C 才吃水果。)
如果這些統統不成立,我們就唯有假設,一個不適者的基因(不合成維他命 C)可以在族群中廣泛散播,從而導致吃水果習性的形成。但這是不合理的。所以,解釋「因為吃水果,所以不合成維他命 C」容易,要解釋「因為不合成維他命 C,才吃水果」,就很困難了。
當然,不能說後者必無可能,但除非有證據,否則我們當然會認為前者是事實。西諺有云﹕聽到蹄聲,猜牠是馬,不猜斑馬。
這個批評只是提醒我們,這個問題其實沒有透徹研究過,不能完全排除相反的可能。
(說不定將來有個科學家研究出,原來「不合成維他命 C」基因真的先於吃水果的習性出現﹖不過這肯定是個很出人意表的故事,需要極具說服力的證據和解釋。)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