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ber 14, 2006
-
剛剛看完明珠台的《有你終生美麗》(A Beautiful Mind)﹕
(見中文維基的納殊和《有你終生美麗》,英文維基有更詳細的介紹。請留意這套電影和他的同名傳記內容並不相同,只能算是一齣「演義」)
跟「第二個她」一起的時候,曾經有一次去看戲。
方某向來很少看戲、也沒甚麼品味,自然等對方決定……但她突然問我想看甚麼。
當時我見電影院有這齣戲,自小對「諾貝爾獎」趨之若鶩的方某,第一時間就指這個。
但之後她說想看《屍纏妖后》,我反正就沒定見,所以隨她好了。(是我蠢,不識天下女人心……包括方媽媽,每次問我要不要「多舊魚」,我答甚麼結果都是「多兩舊」。
)
(又,其實對恐怖片沒興趣。不過我本來就沒打算要看甚麼。)所以今次見到有重播,一定要看看當年沒看的戲是怎麼回事。
這齣戲當然做得很好,很能從主角的角度演繹那些「幻覺」。
(因為我沒有讀過納殊的傳記、也沒有讀過這齣戲的詳細介紹,所以起初還以為他真的有個室友、和為政府做情報工作。其實在見到情報頭子幫他打鐳二極管、上面竟然會出現數字,我就應該想到在那個時代是不可能的。)整齣戲最令我感動的,自然是這位不善交際、怪裡怪氣、甚至有精神病的男主角,仍然有女主角不離不棄。(英文維基記載﹕現實裡可沒那麼理想,納殊離過婚、又復合。)
不諱言,是相當羨慕。
羨慕他的天才,更羨慕自閉如他,也有一個欣賞到願意和他共渡一生的人。(尤其他也不是很有情趣的人……也許比方某好一點吧﹖)見到社的某幹事在大會上,緊張得說話結巴、連手都不斷打震。
不是要嘲笑他,因為我不比他好多少。中六時當圖書館團長,上台時我也震—不過不是手震、是腳震,所以台下看不到,只有自己知道。
就算到現在,見到太多人的時候,我仍然很不舒服(所以我很怕旺角街頭之類的地方)。見到大堆陌生人的時候,就更是如此了——所以在家長會讓我當跑腿就最好。因為一見到陌生人我就有點不知所惜。
這樣的人當老師,似乎有點荒謬。當然不是羨慕他精神分裂,何況﹕
當他的老婆,真的痛苦到極點。
如果當我的老婆要是這樣,我也會覺得很痛苦。主角最終靠理性認知與幻覺共存,這似乎是我能想像的方式。因為我看到他不吃藥的時候,就想到他會這樣做。
當然,羨慕歸羨慕,和他相比,我的頭腦可謂相當不清醒。
(英文維基說納殊還發明了兩種遊戲,看來我也要研究一下好了。)
---
感想之歌﹕《HERO》—小小的夢(播放已取消)
小時候,我曾經以為自己「天將降大任」,是會拿諾貝爾獎的。(欲笑者隨便)
到了大學,才發現自己做不到。小時候想拿諾貝爾獎,竟是源於「怕死」——因為相信「三不朽」,覺得只要拿了諾貝爾獎就會名垂清史。(繼續笑吧)
現在不再打算「食大茶飯」,我的「夢」,只希望我存在過的世界,比我沒存在的世界為好。
那怕只是一點點。
只要這一點貢獻存在,能夠立久遠的「小功」,就已經足夠了。
Comments (1)
我都睇左依套戲, 男主角實在演譯得很好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