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ember 20, 2006
-
[苦迭打]
本來有其他文章在寫,但泰國政變令我想起這個詞。
第一次見到這個詞,是在《軍人干政》(見 [書海潛遇(4)],去年八月十日日記)。裡面提及林彪預謀「提前搶班奪權」,就用上「苦迭打」一詞。
究竟「苦迭打」是甚麼意思,書中沒解釋過。
在下學養不足,中學時看這本書,也沒有適當的工具可查。於是唯有望文生義,又苦又打,大概就是文革裡各種酷刑(噴氣式飛機、皮帶抽打、跪玻璃等)的其中一種吧﹖(文革事跡除了看維基百科,亦可參考延陵綜合科學室的「文化大革命志」)(每次見到楊光這暴動頭頭獲授大紫荊的照片,我就不禁想起靖國神社裡面那堆甲級戰犯的牌位……工聯會怎麼能夠去日本領事館抗議而不臉紅呢﹖)
直至後來讀到《辭典的兩種讀法》(敝校圖書館找來的),才知道原來「苦迭打」是法文「coup d'etat」的音譯(日人翻譯),即是「政變」。
又是一場拖了十年的不明不白……
這也是我寫文加註的原因之一。
文章的理解需要有共同的標準,但讀者程度各有不同,不能假設每個讀者都有相同的文化基礎。就像敝日記的讀者,小朋友有之,人品學養比在下高者亦有之﹔後者當中,有主文科的、亦有主理科的。現時讀者差異比以往越來越大,所以為了配合不同讀者的需要,加註是少不免的。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