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ruary 17, 2006
-
[是日三省吾身]
連續兩天跟學生鬥聲,終須延醫。
輕微的病毒感染,總之「少講為妙」。
醫生和老媽再三叮囑下,是日告假,不過告假不是快樂事﹕
1. 我份功課需要補充既資料留左o係學校,即係完成唔到。
2. 很累—不是因為病,是因為藥。令我頭腦很迷糊,雖然有時我很享受迷糊的感覺,但肯定不是我想做功課的時候。
3. 因為 2.,所以o係屋企都唔代表我可以做到乜野事。
4. 其實今晚仲要返母校開會……
5. 聽日自己仲要上堂。
(當然,依家我又冇細個果陣咁變態。果陣就算病到幾乎唔郁得,都會勉強「爬」回學校上課。姑勿論當時學校沒有「防止傳染病擴散」的認知,就算給我上到課室,也根本沒心神上課。那麼上學來幹啥﹖
不過我還是很執著「上課」這回事。大學四年,我只走過一次堂。因為果次全組人都話要走堂做功課,我冇得唔走。「民主萬歲」)
--------------
回某人﹕其實我還有漏引。掛一漏萬,殊非得已。
只是遵循孔夫子的教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見一月二十七日日記 [Obiter Dictum],雖然近日「揚佛抑基」,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先秦儒家。)
自己都會做既事,就無謂因為人地做左而嬲。
人地做左自己都會嬲既事,就無謂對人地做。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矣已。」(《論語.里仁》4.15)
朱子註﹕「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
(盡力完成自己的責任,就是「忠」﹔推己及人—即同理心,就是「恕」)
行忠恕,即仁矣。
潤唯不敏,請事斯語矣。
(另見﹕一篇討論曾子,幾有趣既文章)
(又,其實愛情也該講忠恕。如果我們能行忠恕之道,就冇咁多麻煩。
--------------
恕自問可為,忠則力不從心矣。是不能也﹖是不為也﹖)
今期有創造論醫生繼續跟我們討論其他問題。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