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27, 2005

  • 原來今日是方某語文日……奉上方潤日記特備節目……


    《每日一句》之「瘦田冇人耕,耕開有人爭」


    坐車上班,倦極之際,巴士仍然不斷「俾油立break」,似曾相識。
    下車時一看名牌,果然,又坐上了那輛坦克車。
    越坐越倦。


    一回到辦公室,手電忽然響起。
    女聲﹕「我地係浸親大學,有關你申請圖書館助理員既事,我地想約時間見你同做測試……」
    我﹕「唔好意思,我已經搵左第二份工……」


    有關圖書館助理既工,我相信兩年來已經寄信接近二十份。由馬料水大學到青山大學,由康文署到各中學。兩年來從無回音—冇錯,確實係連聲都唔聲下,包括我母校馬料水大學
    偏偏等到有人請左你先搵我﹖


    如果我未簽約的話都仲會諗住試下,如果你早一個月請我我可能已經過埋檔。雖然我對櫃台工作冇乜興趣(我最有興趣既始終係執書、cat 書、同幫人搵書),但係官僚最o岩我做。


    終於明白點解校長會咁心急……仲急過我。
    亦終於明白前幾日李敏(24/6)果篇文,原來世上真係有D咁既事。
    大佬,呢兩樣野我都只係需要一個 choice 架o者……


    ----------------


    《Andrew 英語密室》


    在某線小巴錢箱上見到這段告示﹕
    「上車入錢
    Please insert coins before seated
    大小同價
    Adult and child are same price」


    見到後一句立即爆笑 ,「大小同價」用中文講才通,英文說大小同價豈不是變成「販賣人口」﹖
    (Price 只能指 Adult and child,即是大人小孩本身的「價錢」,頗有「人人都有個價」之妙。)
    也許改成「Same fare for adults and children」比較好。
    (告示也不可能只指一位大人和一位小孩,應該用眾數)


    而錢箱畢竟不是自動販賣機,「insert coins」似乎比較需要「想像力」。會否乾脆用「Please pay before seated」更好﹖


    另外附送中文版簡評﹕
    「上車請入錢
    不設換銀幣 <--------------------- 有銀幣換咁好﹖
    大小童同價 <--------------------- 「同童」疊韻很難讀
    落車請揚聲」<------------------- 又「請」﹖


    拋磚引玉,我覺得這樣比較順﹕
    「上車請入錢
    恕不設找續
    大小皆同價
    落車早揚聲」


    (呢段文其實想寫好耐,一直唔記得。不過個名就當然係星期日睇完電視抄番黎既。
    英文白癡如我,如果夠膽照抄「教室」二字,似乎太無恥了吧﹖
    反正都係「呢度講,呢度散」呢……)


    ----------------


    《成語無畫廊》之「望天打掛」


    我不是農民,但偏偏要望天打掛。


    事緣上星期連日大雨,預約星期二測試的學校老師來電,跟我訂「雨程」,如果今天下午仍然下雨,就要改另一天到校了。
    結果上星期我在看天氣預報﹕驟雨。
    看來不改期也難了。


    今天由一朝早就在看天氣,全早都很好。
    當然沒人能保證到下午都不下雨的。(否則你怎需要光顧 XX 保險﹖)


    出外去銀行,順道吃午飯,怎料遲了點回來。
    兩點正,當走到醫院巴士站時,開始下雨,然後落貓落狗。


    五分鐘後回到辦公室,遇到另一位遲到的同事,大家都一身濕。
    (如果她不是阿姨級而是青春美少女—敝辦公室奇缺—的話,我肯定會想起昨晚獎門人「思琦姐」濕身一幕 )
    我跟她說﹕「這場雨擺明是要懲罰遲到的人。」
    她﹕「係囉,差果一陣之嘛﹗」


    事情總不完全糟糕,雖然也不完全美妙。
    Good news﹕老師打電話來,在大雨之下她終於爭取到雨天操場的使用權,即是明天的測試如期進行。
    Bad news﹕輔導主任十一點要番個場……


    大家祈禱聽日十一點到十二點幾都唔好落雨啦。
    就好似今日果場似足星加坡既 tropical rain 一般。


    ----------------


    由博物館搬到商場去—李敏
    (蘋果日報 2005年06月27日)


    ……恐 龍 骨 放 在 太 古 城 , 雖 然 將 恐 龍 骨 的 矜 貴 程 度 減 少 了 幾 分 , 但 從 另 一 角 度 , 恐 龍 骨 又 變 得 非 常 親 民 。 事 實 上 , 很 多 人 都 沒 有 時 間 去 博 物 館 買 票 入 場 看 恐 龍 骨 , 相 信 很 多 市 民 是 歡 迎 太 古 城 為 恐 龍 迷 帶 來 的 方 便 。
    只 不 過 香 港 商 場 為 了 競 爭 消 費 者 , 吸 引 人 流 施 出 更 多 新 招 數 , 以 後 博 物 館 就 多 了 各 大 商 場 作 為 競 爭 對 手 , 生 存 空 間 更 受 威 脅 。


    我又唔覺,畢竟商場同博物館既取向唔同。博物館比較完整的教育功能還是商場取代不了的。不過娛樂性豐富的項目被商場先搞了,博物館又要保持雅俗共賞,吸引人流確實可能比商場難。


    當然,既然星加坡可以在大商場開設圖書館,希望大家 shopping 之餘順道走一趟。香港博物館走進商場搞展覽,不也是一條路嗎﹖
    (依家o係香港站都有D展板既,不過咁既分量梗係唔夠。搞好保安同責任問題,就可以直情o係地鐵站同大商場擺小型展,當係博物館裡面大型展覽既外展宣傳都好丫。)


    最驚政府淨係同某間地產商合作,又俾人話官商勾結o者……


    ----------------


    補記﹕有關黃世澤參選評議會的網誌報導


    肥力合集﹕讀黃世澤〈2005年中大(校友)評議會週年大會參選及提案報告〉後 (時事)
    (這是比較全面的報導,對評議會不大了了的看倌可以先看這篇。果然是學生報的老鬼 。)


    李學斌:評議會05周年大會〈撮要)


    葉蔭聰:校友會=董事會?


    香港獨立媒體—黃世澤:睇到頭擰擰的報導


    特別鳴謝﹕多虧正兄在歷史系地下谷貼文,我才追到那麼多跟進文章,更得以一窺李學斌兄的 blog。期望見到更多精彩的文章。


    多看「精選 blog」,就連看新聞組的興致也減退了。
    (犯不著看人操炮,也犯不著跟人開炮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