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cal

  • 現在幾點鐘﹖ (Rhythms of Life) (2)

    (其實幾年前已介紹過這本書。本來我認為這本書內容有點複雜,不打算向學生推介的。不過既然今年邵逸夫獎頒給相關研究員,當然要趁「有新聞」的時候去推一推了。)

    現在幾點鐘﹖麻雀、黃金鼠以及所有生物都知道的事》Russell G. Foster & Leon Kreitzman,黃榮棋譯,台北﹕天下,2006

    大家有留意今年《邵逸夫獎》的消息嗎﹖

    15/9晚電視台播出了專輯,介紹本年度「生命科學及醫學獎」三位得主,得獎原因為「表彰他們發現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

    簡單點說﹕
    我們為何會在早上醒來﹖晚上就會覺得疲倦﹖差不多時間就會覺得肚餓﹖
    為何鼻敏感的我總是起床後就要流一會兒鼻水﹖
    為何「早起的鳥兒有蟲吃」﹖蟲兒又會早起給鳥吃﹖
    為何有一種蟬會集體休眠,然後準時地在十七年後一起醒來﹖

    為何生物的活動就如《傳道書》所言「萬物皆有定時」﹖
    其實這些全都是由我們的「生物時鐘」決定。

    如果各位有觀看電視台的專輯,就會知道得獎人的研究範圍,並不包括「十七年蟬」。他們研究控制動物每天廿四小時節奏的分子時鐘,這是大家最關注的節奏。

    可惜的是,記者對科學認識不夠,所以故事說得不太清楚,就連「基因」和「蛋白質」都分不清。觀眾想透過電視專輯了解分子時鐘,恐怕是老鼠拉龜無從入手。幸好這個主題早就有學者寫了通俗讀本,而且已經翻譯為中文,就是這本《現在幾點鐘﹖》。書中介紹了生物時鐘研究的歷史和成果。

    如果同學對生物學的細節興趣不大,這本書也討論到生物時鐘和我們生活的關係,例如時間如何影響服藥的效果、電燈和輪班工作對健康的影響等等……書末甚至有幾頁教你克服長途旅行時差困擾的方法。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覺得青少年老是沒掌握好睡覺的時間。可是從科學角度看,青少年的生理時鐘,的確是跟小孩和成人都不同,所以睡眠周期被推遲,變得混亂。亂上加亂的是,我們大部分人都活在燈光而非陽光下,燈光並不能校準生理時鐘,於是我們就越來越遲睡、然後每朝被鬧鐘叫醒、精神不振。對於整天「宅」在家裡不見天日的宅男宅女,這一點就尤其嚴重了。

    與生俱來的基因給予我們自然節奏,鐘錶時間表給予我們人工節奏。了解自然節奏,才可以尋求和人工節奏之間的和諧協調,這樣才有長遠的健康。

    (方某人的其他書評書介)

    ------(試script)------

    //
    //



  • Bus chromatography & Lazy atherosclerosis

    [巴士色層分析法與動脈懶樣硬化]

    在中大迫慣校巴的同學,都知道大家總是迫在車的前半部,後半部幾乎是空蕩蕩的。

    校外也沒分別。今早上巴士,就是所有人都擠在前頭。
    在我身後的大嬸,就埋怨說裡面有很多空間,大家要走進一點。
    後面當然有空間,問題是走廓上已經迫滿了嘛,就算我想去後面也走不動的。

    由於她是對著在下不停哆嗦,所以我忍不住答了句﹕「鬼唔知咩……」(誰不知道﹖)
    於是她澄清說不是指我,而是指車後的人。
    (也是「鬼唔知咩」,但是妳又不是大聲喊到後面聽到,結果聽到的只是我而已。)

    這只是件幾乎每天發生的小事,有甚麼好提﹖

    ---

    因為我首先想到的是以前已出現過的聯想﹕巴士走廊很明顯是一條「色譜柱」。

    但凡學化學的學生,在中學一定學過紙色層分析法。即是拿一張紙條,一端浸在溶劑中,另一端夾住吊起來。在靠近底端滴上要分析的物質(如墨水),然後向上移動的溶劑就會把墨水裡的物質分散向上帶走,不同顏色的物質就會散開成一條色帶。

    到了大學,如果你還是讀化學、生物學、或生物化學之類的學科,你就有很多機會繼續用更先進的色層分析法。它們通常把「紙條」變成一條裡面裝了不同物質的「柱」,只要把被研究的物質加入溶劑再通過這些柱,這些柱就可以(視乎你選擇了哪種柱)按照粒子的大小、電荷、甚至免疫抗原之類的特質把它們分離出來。(氣相色層分析甚至是把空氣當溶劑用來沖刷物質……)

    如果要我向學生解釋「甚麼是色層分析法」,除了用紙條外,我絕對會用巴士作比喻。

    以往的巴士,入口之後還有一些座位。現在新式冷氣「豪華」巴士,入口之後往往一個座位都沒有(出口之後才有),除了一側是機箱和放輪椅的空位,另一側就是樓梯下的面板。

    這塊面板實在「太平滑」了,於是吸引了很多懶人背靠在上面不走,沒那麼懶的人就直接進入車廂後部。於是經過這條「懶人平滑色譜柱」,懶人和非懶人就分開了。

    ---

    怎料今天再想,原來這種現象還有更貼切的聯想,就是動脈粥樣硬化

    眾所周知,動脈粥樣硬化就是在高血脂和高膽固醇之下,脂肪和膽固醇逐漸在血管壁沉積,最後令血管完全閉塞。

    嘩﹗這跟巴士上發生的情況何其相似﹗

    懶人就像脂肪膽固醇,「沉積」在巴士走廊平滑的「血管壁」上。另一邊的機箱和輪椅空位慢慢也會有懶人沉積其上。當「沉積」的懶人多到某個地步,就會令其他上車的乘客感到不便而停下來(等於進一步的「沉積」)。這樣最後就會導致「明明後面還有位,但後來者都走不進去」的情況。恰好就跟血管堵塞了令血液無法抵達後方一樣。

    懶人沉積在巴士走廊壁,就像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壁一樣。

    (維基)---

    問題是,有沒有辦法避免這種「巴士懶樣硬化症」﹖

    現在遇上這種情況,司機往往就會不停按掣,播音叫乘客走進一點。雖然可以避免司機和乘客直接衝突,可是亦正因如此(沒有正面接觸),所以根本沒效果,比直接喊話更差。

    從「巴士色層分析法」的角度看,懶人之所以挨在走廊,除了「懶」之外(中大校巴就是如此),另一因素是走廊的「平滑表面」實在挨得太舒服了。

    巴士公司是否要考慮一下,令走廊的面板帶點凹凸不平﹖令乘客不能舒服地挨上去﹖

  • Richard Wiseman's Paranormality

    Richard Wiseman《超自然心理學—為什麼我們會相信詭異的事﹖明明沒有,為什麼看得見﹖》(Paranormality: Why We See What Isn’t There?),洪慧芳譯,台北﹕漫遊者,2012

    Richard Wiseman (這個姓很讚 :D ) 是個很有趣的人,專門研究一些很搞笑的瑣趣題目。

    之前介紹過他的《怪咖心理學》(我總認為應該譯「怪雞心理學」)和《心理學家教你59秒變A咖,前者(怪咖心理學)顧名思義,就是專門介紹一些難登大雅之堂卻又很有趣的研究。如果看倌喜歡看笑話又未有讀過的話,高度推薦。(書裡其中一個主題正是「最好笑的笑話」)

    看過《怪咖心理學》的看倌,應該很熟悉作者的特色。今次這本書的風格也是一樣,只是主題改為集中於「超自然」。

    以科學探討超自然現象的聲稱﹖「咁似《神探伽利略》既喂﹗」

    (照片都是亂入的﹕)
    (岸谷@神探伽利略2﹕It's very very scientific)

    湯川學都有講,只要一件事重覆發生—即是「再現率」高—就一定可以用科學驗證(《神探伽利略2》第一集)。可以想像的是,只要能徹底檢證,其實沒甚麼現象是無法以自然現象解釋的。

    內容說不了太多,不如介紹一下書中探討過的題材吧。以下套用了《神探伽利略》的各集標題作比對,並不完全準確,純為增添趣味﹕

    1. 夢想(ゆめみ)る﹕算命先生和靈媒為如能夠「靈驗」﹖

    2. 離脱(ぬけ)る﹕靈魂出竅是甚麼一回事﹖

    3. 幻惑(まどわ)す﹕念力﹖你真的看清楚了﹖

    4. 指標(しめ)す﹕你以為自己真的會通靈﹖(碟仙其實也是同一回事)

    演技(えんじ)る﹕中途休息—會說話的貓鼬

    5. 騒霊(さわ)ぐ﹕即是撞鬼
    (神探伽利略第三集用物理現象解釋鬼屋,這裡更簡單。「疑心生暗鬼」才是王道。)

    6. 念波(おく)る﹕讀心術、催眠和洗腦

    7. 予知(し)る﹕預言真的應驗了﹖

    (岸谷﹕好想知道吧)

    作者還附加了一些小實驗,可以讓讀者感受一下那些「超自然」體驗。有興趣的看倌大可跟著做,試試自己是否也有「超自然」的感覺。最後附送「超級英雄速成班」,有幾個教你扮特異功能人士的小把戲。

    (岸谷﹕迫不及待了﹗)

    心急不用去淋水,快去找來讀吧。XD

    (方某人的其他書評書介)

    ---

    因為是為學校買的,所以沒抄筆記。唯一抄了一段我覺得很好玩的,不知科學版版友們見到會不會說他附和迷信就是了。:P

    p.116-117 「幾年前我和同事前往印度探索普里曼南達大師(Godman Swami Premananda)。……(中略)……

    大師露出微笑,手舉起來迅速揮了一下,『聖灰』(印度教崇拜儀式所用的細灰)開始從指尖細細流出。不久,聖灰停止流出,大師憑空變出兩個小金飾,奇蹟結束。我把拍立得相機交給其中一位信徒,建議我們都出去集體合拍一張相片。照出來的相片清楚顯示一道紫霧環繞大家,大師和我的頭上還有兩個額外的紫點。普里曼南達看那照片時,審慎地指出,許多宗教都覺得紫色和聖人有關。

    仔細看大師的表演,可以看出他把憑空變出的物件藏在衣服的折層裡,趁大家不注意時才掏出來。我們後來在他手上套了一個透明的塑膠袋,讓他無法掏東西出來,他就突然變不出來了。

    至於大師照片上的紫霧又是怎麼回事﹖我回英國後,把相片拿去拍立得實驗室。技術人員解釋,拍立得相機吐出相片時,內含化學藥劑的包裝會破裂,化學藥劑會刷過相片,技術人員接著看照片後方的代碼,查閱一大本數字書,指出那化學藥劑可能過了保存期限,容易變色成紫色。所以科學界不願把那圖像視為聖人的明顯證據。不過,我個人則是比較相信。」

  • The Case against Perfection: Ethics in the Age of Genetic Engineering

    反對完美﹕科技與人性的正義之戰》Michael J. Sandel著,黃慧慧譯,台北﹕博雅,2013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繼《正義》和《錢買不到的東西》後繼續讀下去。這次聚焦在另一主題﹕以科技改造人類。

    因為這本是為圖書館買的,寫不到筆記,所以唯有簡單就整體討論一下。(說簡單仍寫得那麼長,老師說話真的不可信,尤其當他說自己「講少少野」的時候。)

    本書主題為是否接受基因改良,作者把「基因改良」和「基因治療」劃了界線。恢復健康的人原有的功能為治療,作者並不認為這點有問題(他在結語反駁了反對複製胚胎研究的論點,見註),但對健康的人或胚胎作基因改造,選取「更佳」基因,則為作者所不取。

    作者的切入點為運動員,大概是因為這一門職業運用科技改進表現的爭議最多,最易討論。作者認為運動不只是依規則論輸贏,還是鼓勵運動員發揮天賦的才能和後天努力的鍛煉。
    所以,應該接受哪些運動科技、不接受哪些,作者認為要看這種科技究竟是是突顯了「最佳選手的天份和技能」,還是扭曲了這些天份和技能,進而扭曲了一場比賽的本質。作者不贊成基因改造或其他藥物,就是因為認為這樣貶低了選手的努力,令比賽變成純表演,觀眾讚賞背後出手的科學家和藥廠,多於讚嘆選手的才華。而跑鞋或球拍就沒有這種問題。
    當然這個觀點並非無可置疑,作者在《正義》就已經提及(本書中進一步解釋),有法官反對比賽本身有目的,只視為依照某些規則所作的消遣活動。而作者則不接受這種「運動消遣論」,認為沒有一個運動迷會接受這種「賽事規則只是專制,不為彰顯某些才能和美德」的結論。

    對於基因改造的爭論,主要都是針對胎兒而言。作者認為「自由論」並不適用,因為胎兒本來就沒任何選擇自由可言,無論有沒有基因科技都是一樣的。「公平論」亦未必適合,因為理論上政府可以資助所有父母選擇基因,亦可以向使用基因改造的人徵稅,給沒有改造的人彌補損失。問題只是我們想不想活在這樣無止境操控競爭的世界裡。

    作者引用神學家威廉.梅(William F. May,不是維基百科上一字之差的 William E. May,神奇在兩位都搞神學的)「對不速之客的寬大」的說法,認為為人父母就是要學會約束掌控的衝動,欣賞生命本身就是恩賜。對孩子接納的愛和轉化(即栽培)的愛,要有所平衡。只懂接納就是縱容、只懂轉化又變成糾纏,把孩子當成自己的附屬物。雖然想法源自神學家,但作者認為這個想法並不依賴於宗教或神祉,對無宗教人士一樣適用。

    作者認為,競爭著改變天性以適應世界,只會分散我們思考世界的注意力、和改進社會的衝勁(譯文用的是衝動)。與其用基因科技去改造人性,倒不如搞好社會和政治制度來適應不完美的人性

    ---

    就算看倌對生物科技完全沒興趣,這本書其實對我們來說也應該很有趣,只要看倌不理科技細節(反正書中沒有),把本書當成是美國版「千奇百趣」去讀就成。

    我們很喜歡互傳那些港爸港媽如何操控他們那些寶貝港孩導致的笑話,但我想明眼人都應該知道,這種心態其實不限於「港」,華人以至東亞各族都是這樣(反而東南亞那些土著民族沒那麼重視競爭,於是南洋華人說他們「懶」)。不過在本書中,我們見到連美國也是這樣了,父母在運動場邊么喝不特止(香港比較少這個,因為大家忽視體育),家長更打電話去大學辦公室投訴、要求行政部門向「貴子女」提供晨喚服務(好辛苦地避免用叫床 )之類……洋人對「虎媽」趨之若鶩(或嗤之以鼻),但對於華人這種操練根本不以為奇吧。所以我們會說這種惡性競爭是華人「教壞」洋人的。可是,找「人生教練」去「指導人生」,不也是洋人自己發明的麼﹖

    可見問題根本不在於華人或洋人,這種惡性競爭的潛力其實在人的本性之中。只是前幾百年西方資源比較充裕,令教育系統的競爭有機會放緩罷了。而東方社會則從來擺脫不了。
    要再進一步,我們甚至可以說是世代之爭。因為無論是香港還是美國,「怪獸家長」(或虎媽)現象,其實都是發生在戰後嬰兒潮下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第二代人」(呂大樂說法,美國叫X世代),他們成長後生了子女,就透過種種手法(包括教育改革,教育改革有其必要,但有些措施其實在加劇跨代貧窮)去延續自己的操控。

    從這角度看,所謂基因之爭其實只是表面技術問題,真正的社會問題是一批工業社會下成長和掌權的嬰兒潮世代,打算在後工業社會中繼續加強舊手法延續影響力而造成的。呂大樂口中的「第一代人」若然不是農民或難民,也鮮有像「第二代人」般在經濟發展中享盡一切優勢和機會的。戰後的社會發展開拓了很多前所未有的空間,到現在雖非「後無來者」但也肯定不再有那麼快那麼多。
    換言之,「第三、四代人」面對的是工業社會已轉型為後工業社會(資訊社會),經濟發展亦已到頂峰不再有大幅進展和大量新空間。而在「第二代人」定下的規則下,他們就是要競逐這些比以往少得多的機會,然後「第二代人」還要以己度人、嬉笑怒罵說他們不夠勤力、不夠聽話。

    無論是拼命補習(東方)還是運動訓練(西方),抑或基因改造,都只不過是第二代人自認為「為小孩好」、「贏在起跑線」而做的不同操控方案而已。
    分別只是東方人(如華人)早已習慣操控子女、把子女當成自己附屬品,所以不覺奇怪。而西方人有較長的獨立傳統,所以現在覺得狀況很嚴重而已。

    基因改造帶來的科技問題,總有科技解決的方案。社會世代之爭的問題,則沒有解決方案。

    ---

    回到生物科技,讀生物化學出身的在下,通常讀到這些討論都很難滿意的,因為往往覺得他們其實不太了解基因科技和遺傳學。(情況就像綠色和平的反基因改造宣傳,總令我覺得是譁眾取寵。)

    就如本書,如果以為基因改良可以讓父母像訂造傢具般選擇孩子的特性、和決定他們的未來,似乎是過於「樂觀」(或悲觀,視乎你想不想這種事發生)的想法,看起來像是某些「不肖」生物科技公司欺騙父母上釣的廣告伎倆。

    因為,人的性狀(即特質)絕大部分都不是單一基因控制,而不同基因之間的互相影響多到不得了,就算科學家統統研究清楚了,也不見得可以輕易操控單一性狀而不影響其他。

    相對於智商或音樂才華,我想身高還是比較容易控制的,雖然也是多基因控制,但至少我們知道生長激素影響身高,那麼如果自動分泌多一點,長高的機會就大一點。可是,生長激素增加是否只有「長高」的效果﹖它一樣會帶來一堆潛在副作用。如果父母知道高生長激素除了令兒子長高一點、加入體育隊的機會增加,還會增加一些嚴重疾病的機會、甚至短命,還會覺得衡量輕重後在胎兒身上「設定」高生長素激是值得冒的險麼﹖我想有此打算的父母會少了一截。

    其實基因調控大多也是這樣,是互相影響很難只有單一結果。如果要把「製造嬰兒」當成基因工程般操控(而科技上又做得到的話),你身為「設計師」也要面對坦克車設計史中「攻擊力—防護力—機動力」三者只能取其二的矛盾。到最後,要避免太偏頗產生負面效果,你的選擇可能只能均衡一點,而這樣又跟一般水平可能相差不太遠,花了大錢只能產生少許的優勢。

    對於人類演化有認識的看倌,應該知道人類也是不停在演化中,而其中一個方式就是異性選擇。在沒有任何遺傳學知識的年代,人類就已經在選擇更高大、更性感、更聰明的配偶。
    所以科學家面對基因改造的反對者,很多時候會感到不解。因為人類一直就在做基因選擇,只是不自覺而已。基因改造的能力當然比傳統育種手段深入、高超、快捷得多,但本質上都是在操弄遺傳物質,只是程度之別而已。
    所以,就算我們擔憂基因改造孩子在倫理上的影響,那也是「程度」的問題而不是「黑與白」的問題,我們沒法在科技進展上簡單劃一條線說「到此止步」。
    科學家不明白民眾的憂慮,固然不妙。民眾不明白科技「想太多了」,其實也是不美麗的誤會。

    更有甚者,就算給你選擇到想要的性狀,也不代表孩子就會走那條路

    有很多性狀的遺傳都被研究過,最常用的是雙生兒比較,以同卵雙胞胎、異卵雙胞胎、非雙胞胎,共同生活和分別領養下出現同一性狀的機會,推論這種性狀跟遺傳有多大關係。人們研究得較多的性狀自然是「遺傳病」,當中除了一些原因很單純的,多數的病(包括糖尿病)都是有後天因素同時作用導致。

    同樣地,很多其他性狀也是有後天的影響。更不要說,出現了這個性狀,不代表孩子就用得著。
    以自己為例,方某相對於父母來說,算長得相當高。雖然我想這是因為營養改善多於因為碰巧拿到「高基因」,不過就算長了,也因為自小體弱多病,從來對體育運動毫無興趣。方某長大後仍是「文弱書生」,身高並沒有變成運動上的優勢。
    同樣地,老媽經常說方某手指長得長又美,是彈琴的好材料,只恨當年貧窮沒錢給我學琴云云。可是,不那麼貴、人人都要學的牧童笛,方某也是肌肉協調不成,老是吹不好(雖然不知是否手指太長吹笛反而不好,因為屈得很辛苦才按到洞)。就算有錢學琴,手指協調不好恐怕也不能變成李雲迪的。

    當然,要反駁的話,只是因為方某並沒有「選」到一整套合適的基因。如果手指又長、音感又好、肌肉又協調,說不定就可以成為鋼琴大師呢﹖
    可是,這也不代表在下就會對鋼琴有興趣呀﹗誰知道會不會因為老媽期望甚殷,每天迫我學琴,所以自小固執的在下,反而更討厭鋼琴呢﹖(反正香港很多孩子就是這樣,幸好方媽媽沒怎樣干涉我的嗜好。)

    你可以千方百計給孩子鋪一條「你認為」最好的路,但最後他可能完全沒興趣,甚至怪你為了「你要的」這些性狀而犧牲了他「本來」想要的另一些性狀,亦未可知。
    以為自己可以操弄一切的嬰兒潮父母,除了要學基因科技,恐怕更該學的是混沌理論不確定原理。先體會一下「世事難料」的道理。

    要令這些父母三思,我想作者在書中提出的另一個理由可能更有用。
    超人的箴言是「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作者提出的則是「控制越多,責任越大」
    如果父母對子女性狀無從選擇,那麼孩子有缺失就只是「天意如此」(當然其實有些父母也會怪自己,仍然有子女會怪「你生成我這樣」,但作者的重點是「至少可以把責任推給上天」)。但如果父母對子女的選擇和控制越多,那麼對他的人生負責則越多,真正「無所逃於天地之間」。當他們以為自己可以把子女潛在的榮耀攬上身的時候,可能沒意會到自己同時把子女潛在的失敗攬上身。因為子女的一切都受父母控制了,所以子女面臨的任何問題和失敗,自然也可以(應該﹖)歸咎於父母「選擇不周」。現在所謂的「港孩現象」,可以說是「怪家長」應得的報應

    我懷疑有幾多個「怪獸父母」真的意會到攬上這樣的責任有多恐怖。
    (正如無知少女有需要看黃子華﹕「BB既學名﹕大肚劇痛、家嘈屋閉、賴屎賴尿、供書教學、無風無浪起碼都洗你四百萬,重係一定唔還錢﹗」)

    或者,規定基因改造診所必須向光顧的父母念這一段聲明更有用吧﹕

    「顧客必須留意,基因改造有其風險。就算基因改造手術完全成功和無誤,基於基因之間和基因與環境的複雜互動,可能產生不可預知的副作用,導致 貴子女面對嚴重疾病和人生失敗。

    另一方面,正如基金價格,特定性狀的「市場價值」可升可跌,甚至可能變得毫無價值。(例如你為子女選擇肌肉強壯的基因,但下一代可能完全對運動沒興趣,結果只能當地盤工人。選擇音感基因,但可能再沒有人聽演奏。選擇高智商基因,但子女可能遇上另一場文化大革命。)
    而 貴子弟亦可能完全不想要這些性狀,閣下在簽署本聲明時已確認放棄一切因此要求「退貨」、追究和索償的權利。

    最後但同樣重要(last but not least)的是,顧客選擇了這些性狀,在道德上等於要為這些選定性狀對 貴子女造成的一切後果負責,可能包括但不限於因為「你選擇了不適合我的性狀」而被子女埋怨和怨恨一世。本公司或本國政府並不承擔因此產生終身痛苦、人身傷亡或財物損失的任何責任。

    本公司代表已向閣下清晰讀出此一聲明,閣下如果仍然同意進行基因改造手術,請在下方簽名確認放棄對本公司的一切索償權利,因為手術失誤而產生的損害除外。」

    這似乎是一篇科幻小說的好開頭。

    ---

    註﹕作者反駁反對複製胚胎研究的論點,主要是連鎖推理悖論,「胚胎有成為人的潛能、和真實的人之間沒有明確界線」並不能成為「胚胎跟人沒有分別」的理由。作者舉例說假如一場火災危及一個五歲女孩和一盤二十個冷凍胚胎,所有人都會選擇先救一個女孩而不是二十個胚胎。

    胚胎不完全是人類,也不純粹是物品,不是「完整的人」並不代表不用尊重(於是可以隨便利用—作者強調就算純粹是物品也不代表可以隨便糟蹋,例如在大樹或古蹟上刻字令人厭惡,就是因為我們欣賞這些物品)。胚胎是處於「非人」到「人」之間,容許如何利用胚胎,也應該是在兩者之間。

    再者,反對者的邏輯並不前後一致,例如小布殊只反對政府資助複製幹細胞研究,但如果傷害複製胚胎等於殺人,那麼就應該是禁止而非止於「不資助」,但他們卻連倡議都沒有,也沒有禁止生育診所製造數目過多、等待銷毀的胚胎。

  • [牙痛如大病]

    (PG家長指引﹕以下內容或會令讀者極度不安,敬請留意。
    This article contains scenes that some viewers may find disturbing, parental guidance is recommended.)

    話說,方某上顎的兩隻智慧齒都長得很順利。

    幾年前,下顎有點痛,然後發現臼齒後面有個小洞。整邊下顎都痛,令我以為是沒位置長智慧齒了。之後去看牙醫,牙醫說洞裡填了食物殘渣發炎,所以要清洗。
    牙醫又說小洞下面那隻牙可能橫生了,但又不是直接剝了這隻牙,因為上面那隻智慧齒本來就很骯髒,而且會把食物推到牙洞裡,所以又要先把上面那隻剝掉……很大工程。

    後來因為老媽不知為何反對,所以洗了洞消了炎後,就沒跟進。
    只記得那支消毒藥水漱口非常刺痛。

    知道後面有個洞,當然要特別刷乾淨一點,所以自此每次刷牙都把牙刷伸到最盡頭,特別多刷一會。
    每次發現後面有點痛—通常是因為被食物刮損了—就更努力多刷一會把它刷乾淨,所以應該都沒有發炎了。

    如是者過了兩年(﹖),都似乎沒甚麼大礙了。但前陣子牙痛又回來。
    我心想又是刮損了吧,落力刷又刷,但沒有改善而且又變成整邊都痛。

    再看鏡子照照……原來下顎那隻牙已經露了出來,沒有打橫生只是稍為歪了少許(畢竟牙醫未照X光也只能猜測)。更恐怖的是智慧齒前面有整個「囊」凸了出來……

    這次想不再找牙醫也不成了。

    可能因為整隻牙都露出來了,所以這次牙醫沒再叫我剝了它。只是說前面那個囊都是含了膿……$250清理它有沒有問題﹖

    (這個時候如果你說$2500我可能會考慮一下…… )

    於是牙醫就動手了。洗了牙周邊之後,牙醫大概未能從周邊直接清洗膿囊,於是拿了好像是鑽子的東西,乾脆把表皮黏膜鑽穿去……

    (痛……﹗痛……﹗痛……﹗ )

    要忘記痛苦,這時候我是否應該想想待會回到學校還有甚麼要做……﹖

    鑽完之後,牙醫拿支棒子伸進去按壓,但好像沒甚麼用。於是他乾脆把手指伸進去按,如果你試過擠暗瘡就知道大概是怎麼樣。只是這次是比暗瘡大得多的牙瘡……

    (痛﹗﹗﹗痛﹗﹗﹗痛﹗﹗﹗)

    除了「痛」字之外甚麼我都想不起啦﹗﹗﹗
    (不是說希望臨終時有人對著我唸心經麼﹖這時候根本連「心經」兩個字都想不起來呀………)

    事後回顧,我只會想起這幅名畫﹕
    (The Scream)

    當時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十指緊扣雙腳繃緊……是誰無聊到會拿牙醫診所當色情片場景的﹖﹖這不是太變態了麼﹖﹖

    之後還是要用消毒藥水漱口,但越漱腮腺就越痛。有牙醫網友說可能是細菌感染了腮腺表面,買漱口水繼續多漱吧。

    跟助理談起,女生似乎因為下顎小,通常更容易被智慧齒困擾,強調「你一定要洗牙和用漱口水呀」。

    (妳的口吻怎麼好像替李斯X林賣廣告﹖)

    是啦,我知道要洗牙啦。

    ---

    老媽說,不知為何香港那麼多人要剝智慧齒,在星加坡未聽過有誰有這問題的。你看我們家有誰要剝的﹖

    當然彼邦很明顯一樣有人受智慧齒困擾的。(說明一 / 說明二)

    但那邊的人是否比較少智慧齒問題﹖未能證實,如是我聞。

  • SciAm 201303

    話左冇時間,講番上一期,有幾篇文章非常值得一看﹕

    《科學人》2013年3月號

    1. 抗氧化物不抗老化﹖

    因為氧化造成細胞損傷,而細胞老化又多損傷,所以表面上「抗氧化物抗老化」似乎言之成理。於是各大商家亦以此招徠做生意。不過「事實上」是否真的﹖證據可不清楚,甚至相反(抗氧化物有害)的也有。抗氧化物可能只是一種喚醒細胞對抗老化的訊號。

    方某最後的結論還是那句﹕無論抗氧化物有沒有益,日常飲食,新鮮蔬果多吃無妨,肯定有益。
    不過抽取濃縮的東西(所謂營養補充品),無論哪類,未有醫囑(或營養師指導)不益亂吃。份量不同,一多起來就隨時有毒性。簡單到連維他命C也可以食壞人,遑論其他﹖

    2. 暖化,讓冬天更冷 (網上沒簡要)

    關於「全球暖化和嚴冬」的關係,其實區區方某也寫了不只三篇(link內有link呀)。

    這篇文章倒直接得多,是講解為何全球暖化,反而可能導致嚴冬。
    有些「質疑環保分子」的人可能會覺得矛盾「又話暖又話凍」,不過全球暖化結果之一正是極端天氣增加。「平均而言」熱了,和間中有嚴冬其實並不矛盾。詳細的「機制」當然請看倌細閱文章啦。

    何況這樣大量釋放北極的「冷氣」,更像是冬天結束時,融雪令天氣更冷的情況。
    中國古人智慧告訴我們,有件事叫「迴光返照」……

    3. 大氣長河漫加州

    很有趣的文章,討論從前沒人知道的新暴雨機制,足以導致加州「淫雨霏霏,連月不開」,災難性的大水浸。不過這現象也不限於加州,在台灣甚至香港也可以發生。只是我們沒有像洛磯山脈般的高山,所以降雨沒有那麼誇張。

    4. 公眾科學振翅高飛

    科學初始時,根本就是很多一般民眾都可以參加的活動。只是專業化令科學跟一般人越來越遠。
    新科技令大眾跟科學研究再次連在一起,科學家得到大眾協助,大眾又可以參與科學研究的喜悅。

    5. Michael Shermer﹕左派向科學開戰

    喜講「右派科學」之輩,見到這個標題可能會很高興。
    不過別會錯意了,這篇文固然是轟某些「左膠」唯「自然」為尚、凡科技必反,但不以右派為題,只不過是因為在美國「右膠」反科學(例如反演化論、反全球暖化論)根本是人所共知講多無謂。

    左右只是影響內容,但人「膠」起來都是一樣的。

    註﹕說到「左膠」,想起《陽光時務》提及雄仔叔叔說大家不知道「愛因斯坦也反核」。那就奇怪了,我想對愛因斯坦有點興趣的人,都知道他鼓勵了「曼哈頓計劃」,後來就後悔參加反核,但他是「反核武」不是「反核電」喔。

    立即就找到一篇聲稱「愛因斯坦也反核」的網站,但裡面指責別人歪曲科學之時,又沒指出究竟愛因斯坦說過「哪一句話」反對民用核電,反而引用了其他人的反核語句。這點十分可疑,如果愛因斯坦自己有說過,為何你們不引他而只引其他人﹖
    只要看看英文維基的「Albert Einstein」、「Albert Einstein's political views」、「Russell–Einstein Manifesto」都只見到他反核武而沒反核電的說法。

    再查wikiquote終於有解了,愛因斯坦那一條只有一句是反核電的,但是……

    「Misattributed

    Nuclear power is a hell of a way to boil water.

    Commonly quoted on the internet, this quote is actually from Karl Grossman, via his 1980 book Cover Up: What You are Not Supposed to Know About Nuclear Power (P. 155; freely available online via its publisher see PDF page 187)」

    即是由一開始就是搞錯了,張冠李戴的。反核人士沒有「愛因斯坦反核武」的常識就算了,但指責別人「歪曲科學、隱瞞知識、誤導公眾及學童」之前有沒有嘗試去查證過﹖
    如果他們不收回自己的錯誤言論,「隱瞞知識、誤導公眾及學童」的是誰﹖

  • How should we treat Chinese Medicine?

    (配樂﹕明日への道《仁醫》插曲)

    科學教育關注組那邊討論中醫,在科學粉絲之間討論這些前科學(而又隨時被拿來當偽科學)的東西,特別容易擦槍走火。

    我們大可視中醫理論是一種前科學,尚待現代科學的驗證和發掘,不必看得太死。中醫於現代就等於煉金術之於中古歐洲,中醫到現在還未科學化只是因為中國走得太慢。

    中醫要現代化,但不等於要完全拋棄中醫。正如中國要現代化,不等於要扔掉孔老二。當然這也不代表我們要女人紮腳,問題的核心就在於中醫裡有哪些是有效的、符合實情的,這些是要科學研究。

    ---

    大家罵得過癮的同時,似乎沒留意到為何有「循證醫學」這一支。如果西醫就等於科學,那麼有西醫就夠啦,為甚麼還要搞循證醫學﹖

    沒一個西醫會說西醫是純粹的科學,這並不等於否認西醫的理論有科學基礎。但科學把握了大概之後,在執行的時候往往有很多個別的考慮,即是他們說的「醫術也是種藝術」。不了解這點就不能明白「醫學不等於科學」的意思,是指醫學實踐必然不只有科學的考慮

    建議大家讀《醫學簡史》,看看為何當西醫在科學化、按理(正如各位所想)應該「贏晒」而不需要其他傳統的時候,為何那些不科學的各種療法,反而贏取了支持者。
    當然你可以嘲笑那些人愚不可及,但嘲笑並不能解決問題。

    《醫學簡史》的作者解釋得很清楚,問題的核心是西醫得到科學之後,只顧著舞弄技術/儀器,而忘記了人。作者說西醫未有科學之前,也不外乎是江湖郎中,不見得真的醫到人但關心病人得到信任。得到科學利器,自以為天下無敵,反而因此忽略病人的感受和情緒。令病人覺得被關心,得到精神上的支持,這一點正是替代療法(=所有江湖郎中﹖)最耍家的。
    (當然我也不覺得中醫在這方面很耍家就是,其實中醫學說本身也算是「自然主義」,只是因為沒實驗於是訴諸玄思。)

    有些西醫自己也發覺到,他們只懂醫「病」,卻忘記了「人」。這就是西醫和很多科學fans的盲點所在。

    ---

    我想討論中醫這個題目,「不取消中醫」不應該被看成是「承認中醫符合科學」。

    中醫固然需要通過科學方法的驗證,這點根本這裡的人都沒異議,亦沒甚麼好爭辯的。問題是,中醫那麼繁雜的體系,藥也有那麼多種,無論你是否有興趣去理會中醫學,抑或看不起中醫學只想找中藥,科學也未能完成驗證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對待中醫﹖

    以一些朋友的立場,似乎是「因為中醫學不符科學,所以應該摺埋」。這種立場我是不同意的,亦應該是主要的矛盾點。
    一門醫學,不只有科學的部分,亦有其文化的部分。中醫有其背後的文化體系,這個文化體系雖然看來不符科學,但如果一下子破壞了它,反而會阻礙科學的探索。

    作個比喻(雖然比喻可能會引起更多誤會﹖),就像科學家在森林裡找到紫杉,是有效的抗癌藥。但如果科學家還未探索過整個森林,它就被人砍掉了,那麼其他可能出現的藥物就無法再找到了。
    就當中醫完全不科學,只是幾千年來隨便試試,也累積了很多經驗。這些經驗,裡面總會有些值得現代科學運用的東西,但如果中醫完全消失了,科學家根本就讀不懂亦不懂應用。這樣是不值得的。

    給中醫繼續生存,不等於你要承認它是「科學的」。當然,我期待在科學徹底驗證的過程中,中醫的理論可以得到科學的澄清,有用的留下沒用的撇除,最後融入科學醫學的一員。最後不見得跟西醫合併,但能夠跟西醫在科學的基礎上互通有無。雖然如果去到這一步,中醫跟西醫應該很接近了。(當然亦有些朋友期望中醫完全消失,這個只要自然發展,之後就可見到科學驗證的結果,其實你我都「放長雙眼」不必緊張。)

    有些朋友批評很多中醫習慣死不認錯妨礙進步,這點我是同意的。我不排拒的中醫是以學術整體(一個學門)而言。

    ---

    如果大家有看日劇/日漫《仁醫》的話,會留意到在那個平行宇宙中,因為主角(來自現代的西醫)和漢方醫合作,最終那個宇宙的現代醫院裡面有科叫「東洋內科」。雖然中醫科學化的結局未必是這樣, 但也是有可能的。

    科學不分東西,但醫術有。甚麼叫「主流醫學」﹖現在是「西醫」,但他們有必要採取所有「經過驗證」的中醫療法嗎﹖我很懷疑,因為每一門醫術都有其傳統,並不是那麼容易轉變。正如就算「西醫」內部也有很多分科,各自以不同方式同時醫一個病人。如果《仁醫》裡面的「東洋內科」真的存在,大概也會好像現在西醫的分科那樣運作吧。(到時或者你會認為這一科根本就是「主流醫學」的一部分吧,只不過因為歷史因素有個「東洋」名字,其實只不過是專門用科學化的草藥治病﹖)

    就算你提出其他文化傳統的醫學,我一樣贊成透過科學了解它們,撇除了不正確的部分之後繼續保留的。因為就算是一個正確的療法,不代表西醫就會習慣採用,畢竟醫同一個病,可行的方法未必只有一種

    最重要的是科學驗證,這一點你我沒異議。最後中醫會變成怎樣,其實我們都只是在嘗試預測未來,這一點說不上科學。

    ---

    中醫在個人化方面早就看到,但輸在卻沒有科學、沒有制度化,於是做得不準確,往往只靠個人發揮,作為一門學科這樣自然是不可靠的。就像很多哲學學說一樣,中國人其實可以看得很闊很遠,但往往衰在細節上不了了之。近代我們罵中醫,往往其實就是因為有些人仍然不肯在科學的細節上下苦功。

    「中醫的科學基礎」這個問題,由民初拗到現在,我還再拗下去也難有結論。

    方某介紹過《中醫的科學原理》,但這本書能證明中醫理論合乎科學嗎﹖我很懷疑。在下認為這本書只是試圖以科學比附說明一些中醫理論,但中醫本身的理論很多虛浮處。把陰陽五行套用到所有關係上,雖然在古人是很偉大的自然主義嘗試,但很難過到現代科學這一關。某些中醫(如在下這篇提及的教授)到今時今日還打算以這一套踏入現代科學殿堂,恐怕只會自取其辱。要科學化的話,中醫傳統理論被大肆修改、甚至有很多沒實證的玄思要放棄,這是絕不出奇的。
    我相信現在搞科學研究的中醫,也不會拘泥於古代的理論之中,雖然他們可以從中選取養份。

    問題是,究竟中醫在科學化的路上走了多少﹖還欠甚麼﹖我想我們未必很了解。

    而更大的問題是,科學粉絲之間,往往很容易以物理、化學那種模式去看科學(因為物理和化學最規範化和數字化),變相排拒其他學科。例如生物學就長期因為對複雜的生命現象只能「描述」難取定理,而嘲之為「描述科學」(descriptive science)。當然後來生物學進展到分子層次,就算生態學亦多了數據上的研究。但生物學的歷史告訴我們,生命比分子複雜得多,並不容易化約為物理、化學的研究方式。正如醫學有不同流派,科學雖有共通,但學科之間方法亦多不同。我們要警惕偽科學,但如果變成文人相輕,那也不是健康現象。

    相比起生物學,去到實際醫人的醫學、甚至是社會學,就更難歸納、離物理、化學那套模式更遠了。所以出現偽科學的機會越大,亦因此更容易被科學粉絲不分良莠一併排拒……
    但從另一方面看,我們又要把握住「科學」的核心,不能讓偽科學假借「X情不同」的名義去迴避科學檢驗。所以才會出現如此緊張的關係。

    回到歷史,就像《仁醫》裡的緒方洪庵老師,雖然本身是蘭醫,但並不因此排斥漢方醫(即中醫)。根據日文維基的說法,歷史中的緒方老師是試圖以西方醫學為漢方醫注入養份,為病人找最好的藥方。(當然這也因為當年的西醫其實也不見得很科學,藥也沒幾種。劇中緒方老師也承認他們有些療法根本是醫不好人的。)

    為何要把中醫科學化而不是乾脆扔掉﹖就像《仁醫》裡緒方老師的口頭禪﹕

    「国の 道の為」 (為了國家,為了正道)
    kuni no tame michi no tame

  • Dark matters, the Truth about exercise

    [電視節目介紹]

    不想事事旦旦,又不想看「極品愚」,電視仍有好選擇。

    1. Discovery Channel: Dark Matters: Twisted But True (網頁 / 維基)

    「Dark matters」看起來是天體物理的「暗物質」,不知為何NOW譯成「科學機密檔案」(十分行貨),如果由我來譯絕對會挪用共產黨的慣語,把dark matters直譯叫「黑材料」。

    因為這節目其實是介紹科學史的陰暗面或者少為人知的「黑歷史」,例如第一集就介紹「費城隱形戰船」傳聞(有個人發神經說自己被這個實驗所害……但其實那只是消磁實驗),亦有俄國人企圖搞大猿混種大軍的恐怖研究,還有愛迪生為了阻止交流電流行而發明電椅的事。又或者,第二季就提及在精神病人身上搞額葉切除術,結果令他們痴痴呆呆的歷史。

    這些故事中,有些其實在科學史上都很有名,例如巴斯德搞狂犬病毒疫苗時,遇上一個被狗咬的小朋友,於是在疫苗研究未完成之下就冒險為他注射,結果賭贏了。(如果當時政府知道他的研究還未完成,甚至知道另外有人注射疫苗後不知為何死了的話,根本不可能給他試。這種冒險現在大概很難重現了,現年頭就算給你成功了,你大概也會被革職。)
    但也有些,例如有個病人意外胃穿孔,讓醫生有機會觀察消化過程的事。一般醫學史中都沒有提及,那個病人其實是不情不願,甚至是半被迫的。

    當然也不是全都是「黑歷史」,例如有聲稱靈魂重21克的研究,亦有個對演化論大有貢獻的數學家鑽牛頭尖鑽到自殺身亡。甚至在核彈研究中有個英勇科學家犧牲自己救了同袍,結果死於輻射的故事。

    近年科學教育強調「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科學、科技和社會之間的關係,不應只偏重於科學知識和傳授。其實這也不單止是為了增進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些「黑歷史」的出現,往往就不乏一些聰明科學家不顧社會影響而盲動的例子,所以學科學也不應忽視它和社會的互相影響。在科學發展的早年,因為大家了解不深,出現了很多這些胡來的例子,及後就發展出倫理審查委員會之類的監管手法。雖然有些人會認為這樣阻礙了研究,有些對受試者太危險或無益的研究,現在很難再獲批准,但這樣亦避免了科學家因為種種原因令研究不能令公眾受益、反而禍害大眾的危險。

    科學是為人而立,欠了人道,科學又有何用﹖

    2. BBC 2: The Truth about Exercise (BBC / 明珠台)

    事旦台也有好物的,沒人叫你只看那些無聊的東西。

    看了昨晚播出的一集,由主持「以身試法」嘗試兩種運動方法。

    有一派認為人類遠古就是「走動不定」的,「坐定定」的現代生活極不健康,但也不一定要做很多運動,只要保持「不斷有活動」也可以有助健康。對這一派來說,一個整天都要四處走動捧餐的侍應,比一個上班就是坐著,放工才去健身室做運動的人,更為健康。

    (這個某程度上也符合方某在八三圖書館每天執拾書架,那幾年減肥效果很顯著的事。當然那時我還戒了零食。
    再之後進了中大,每天轉堂就在山頭走來走去也一樣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另一派根據流行病學,認為胰島素敏感度和最大需氧量(VO2 max)就足以看出一個人的有多健康和有多容易早死。而要改善兩者,並不需要傳統呼籲的大量運動(衛生署廣告那種)。只需要每星期幾次用盡全力做最激烈的運動,每次一分鐘就可以了,整個星期加起來才幾分鐘。

    這種口吻聽起來,好像我們只要每天早晚都狂跑追巴士趕地鐵,就已經可以維持健康了。

    可惜的是,因為基因型限制,這種策略只對部分人有效。而根據基因測試結果,主持人正是「無反應」的那種,那個科學家決定等整個實驗完結才告訴他。

    主持﹕「早知我唔使踩單車踩餐死啦﹗」(設計對白)

    這些方法有沒有用,才兩個星期當然說不了甚麼。但反而令我想起「性生活有助健康」的說法,如果從後一派的角度看,似乎完全合理。就算不考慮甚麼心理滿足的因素,不計前戲,性行為的確只需要出盡飲奶之力在床上翻滾衝刺幾分鐘就完了 ,而大部分伴侶一個星期都做不了多少次……

  • History of HK Hospitals

    星期六早上,去天文台上天氣觀測課程。碰到有兩位朋友,看來大家都很好運(雖然我也抽了幾次才中),其中一位還要很久沒見到連名字也說不出的地步(好像姓吳﹖)……

    課未上完,暫時按下不表。

    之前是裕華斜對面的鋪面變了周大福,現在連正對面、原本是屈臣氏的地方也變了周大福……
    不是說自由行消費力減弱麼﹖還開那麼多做甚麼生意﹖

    原本想起很久沒吃過澳牛,特意走過去,怎料一大早已在排長龍。素來不喜等的方某當然寧願不吃,但我想明白為何會傳出侍應脾氣差了……(又或者是我以前都是下午才去,所以沒那麼誇張吧)

    山林道的老麥,竟然也貼出即將停業的告示……雖然這個位置不很熱門,但開了幾十年,現在結業,難道還有名店要了這個鋪位﹖

    更慘的是,天文台下了課,想去海運中心必勝客吃單塊薄餅,但跑到去又是結了業(可能是較早前已結業但我忘了)。連樓上候船處也間賣日本漢堡的也結了業,變成一間賣「據聞是香港茶餐廳菜色」的食肆。

    難道我「一支公」要去吃上百塊的漢堡包麼﹖最後發現,整個海港城似乎只剩下大家樂還有三十塊可以解決的一餐……

    ------

    解決了午餐後去文物探知館。原本說「正在展覽中」的大埔碗窰展覽,我以為是在專題展覽廳裡的,但原來只是大堂,展覽廳還在佈置下一輪展覽。
    那些配搭的漫畫都是趙廣超式的,但我想不是他畫的吧﹖那位漫畫家應該畫出頭了。

    然後聽黃岐醫生的「香港醫院今昔」講座。

    黃岐醫生談急症室的書籍文章,讀過若干。雖然不至於追看,但有機會遇到都不錯過。所以一直很想看看真人。
    想不到真人,又幾有型喎……

    醫生自稱,行醫之餘研究歷史,是為了2006年為慶祝急症科醫學院十周年,出版《From 'Casualty' to Emergency Medicine—Half a Century of Transformation》(從急症室到急症專科—半世紀的蛻變),所以找了很多資料。

    第一階段﹕1841-1872—東華醫院的成立
    (香港人口﹕七千--->十六萬)

    由於英國人的統治核心一直在香港島,現代化發展亦較早,所以直到今日香港島的病床和人口比例仍是全港最高。

    早期香港白人的死亡率很高,主要死因是「香港熱」(現在相信是瘧疾)、「痢疾」(包括一切腹瀉)和「肺結核」。香港在西方亦因為死亡率高見稱。

    當時的死亡率有多高﹖
    1842年﹕第98兵團(98th Regiment)的死亡率是39%。(需知道軍人都是年輕健壯)
    1843﹕歐籍人口中的平民死亡率估計為10%。
    1846-1858﹕十二年間有四位「國家大醫師」(Colonial Surgeons,等同日後之醫務衛生署長)死於任上。(他們是醫生﹗)
    1858-1870﹕歐籍人口死亡率由7.52%下降到4.39%。

    在當時的信函中,主要原因被歸咎於飲酒過量,因為當時食水不潔,所以很多西人都把酒當水飲。(但我覺得不大說得通,畢竟法國人也出名把酒當水飲的,不見得他們死亡率較高。而且那些主要死因都是急症,並不是由飲酒引發的疾病。)

    早期官方醫療的對象,主要都是士兵、公務員、囚犯和海員。(囚犯的醫療服務開始頗早,就在域多利監獄中)

    早期醫院﹕
    1843﹕傳道會醫院 (Medical Missionary Society Hospital,位處今摩利臣山)
    1843﹕海員醫院 (HK Seamen's Hospital,位處今律敦治醫院)
    1844﹕D'Aguilar Hospital (舊英軍醫院,後毀於風災)
    1849﹕國家醫院 (Government Civil Hospital)--->黃岐說不明白為何叫國家醫院,我倒覺得不難理解,相對於其他教會醫院之類,這是英「國」政府(即港英政府)開的嘛,正如把殖民地醫官叫國家大醫師一樣。
    1852﹕St. Francis Hospital
    1858﹕Lock Hospital (性病醫院)

    1843年6月合信醫生(Dr. Benjamin Hobson)創辦傳道會醫院,共42張病床,服務華人作傳教用。
    1853年關閉,合信轉往廣州繼續傳教,並翻譯西醫書籍(1850-1858)。

    為免海員無人治理而於1843-1873期間運作的海員醫院,每天可容納50病人,由僱主付款。捐款創辦者包括渣甸。這間醫院於氯仿(哥羅芳)麻醉發明兩年後,即於1848年進行第一宗氯仿麻醉手術。
    海員醫院於1873年改為皇家海軍醫院,1949年改為律敦治醫院。

    創立於1849年的國家醫院,1874年毀於風災,暫遷到Hotel D'Europe營業,但1878年又被燒燬,再遷至Lock Hospital。1879年醫院道新院才落成,但1890年的報告中就被醫官批評地方不夠、通風不良,而且連水廁也沒有,不適合作醫院用。
    院址於1937年瑪麗醫院開幕後,改為西營盤醫院(傳染病院)。

    根據海員醫院(1870)或國家醫院(1871)的紀錄,當時的主要疾病是﹕天花、發燒、痢疾/腹瀉、梅毒和淋病。

    十九世紀的西醫還不大發達,以下是醫學發明的年表﹕
    1816﹕聽診器
    1846﹕麻醉術
    1853﹕針筒
    1868﹕探熱計
    1870﹕無菌操作
    1876﹕證明細菌致病說(炭疽,Koch)
    1881﹕血壓計
    1885﹕接種疫苗
    1895﹕X光

    至於藥,十九世紀多用的藥只有幾種﹕
    1806﹕嗎啡
    1817﹕Emetine (吐根鹼,用於催吐,今已不用)
    1818﹕Strychnine (馬錢子鹼,劇毒,已禁用)
    1819﹕Quinine (奎寧,瘧疾藥)

    換言之,在十九世紀中期看西醫,其實也沒甚麼有效的療法。
    基於四體液說,當時發燒會用瀉藥醫,再加上血蛭放血。霍亂則以芥末加鹽催吐,鴉片加白蘭地(沒聽清楚,大概是止瀉用),再用松節油抹肚(類似唐人用驅風油焉)。
    再加上唐人本來就不相信「西方」的醫術,所以願意找西醫的人很少,大多依賴中醫。

    第二階段﹕1872-1911—由東華到廣華醫院
    (香港人口﹕十六萬--->六十萬)

    這時期開設的主要醫院﹕
    1870﹕東華醫院
    1884﹕雅麗氏醫院(--->1893 那打素醫院)

    華人的居住環境一向不好,1860年代開設的薄扶林水塘,主要供水給中環的西方人用。就算後來開了大潭水塘,很多華人都仍依賴不太衛生的井水和溪水。
    更有甚者,1880年政府關於華人住宅的調查報告,顯示華人除了居住環境擠迫(佈置實質等於現在的間房/劏房)之外,當時設計較高用來通風的高樓底又被利用為「閣樓」(於是不通風)。更有甚者是沒有接駁去水渠的,所有的污水都是就地排放,由土地吸收。衛生之差可想而知。

    同時,依賴中醫的窮困華人亦沒有其他醫療照顧。當時由廣福廟為死亡華人開義祠,很多時候卻連重病的人都送去廣福義祠等死,環境惡劣。被南華早報的洋記者報導後引來反響,政府於1869年下令封閉義祠。
    而在當時,華商亦開始在香港站穩腳跟,足以捐資成立慈善組織。東華醫院於1870年開辦,1872年正式落成,可容納80-100病人,亦有瘋人病房禁閉精神病人(當時沒有精神病治療這回事)。

    東華醫院早期採用中醫中藥,直到1894年大鼠疫,東華醫院被政府認為應對不足,被審查。1897年政府任命西醫Chung King U (黃岐謂丁新豹指鍾本初或鍾景宇均為譯音,正式中文名字不詳)駐院監督(他在1902年就病死了,只有三十幾歲),而且還由雅麗氏醫院院長J.C. Thomson每天巡院兩次(始終英人都認為華人靠不住)。東華才逐漸轉為西醫醫院。

    1898年東華有15.9%住院病人接受西醫治療,到1940年升為76.1%。(至於門診病人則絕大多數接受中醫治療)
    由於華人信任東華醫院多於政府西醫,所以東華接收的病人遠比國家醫院多,而且承擔了大部分的種痘(天花疫苗接種)任務。

    雅麗氏醫院於1887年2月16日開幕,有80病床,位處鴨巴甸街和荷里活道交界。因為傳教目的,所以只收伙食費,醫藥費全免。
    重要之處,是它開設了西醫學院,即是香港大學醫學院的前身。

    至於1893年開辦的那打素醫院,跟雅麗氏醫院一樣是傳道會開設的,都是因為雅麗氏醫院不敷應用而增設。那打素醫院以婦女和兒童為服務對象。
    那打素重要之處,就是它開設了第一間護士訓練學校。1891年Mrs. H. Stevens來港任護士長,1893年開始訓練護士,到1897年才有四名見習護士。

    1904年雅麗氏醫院增設產院(Maternity Hospital),也是華人的助產士學校。
    1906年傳道會進一步增設何妙齡醫院,應付華人需要。
    1929年新雅麗氏醫院(般咸道)啟用。
    1938年新那打素醫院啟用。院址一直用到1993年,過於殘舊下遷往柴灣的東區醫院繼續服務(即「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然後於1997年再遷至大埔現址。(黃岐笑言大埔的才是「嫡傳」,東區的是「庶出」)
    1954年三院合併為。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

    第三階段﹕1911-1941—由港島到九龍
    (香港人口﹕六十萬--->一百六十萬)

    主要背景就是1898年英國租借新界,並於1910年開通九廣鐵路。隨著新界廣大地區納入香港範圍,政府因而需要向九龍和新界居民提供醫療服務。

    這時期建立的主要醫院﹕
    1911﹕廣華醫院
    1925﹕九龍醫院
    1929﹕東華東院

    廣華醫院現址,其實有一段「廣華街」被重建埋沒了。現在「東華三院文物館」就是廣華當年的正門,廣華街原本就在門前。舊正門的對面就是 Disinfecting Station (潔淨局),另外對出山上現在九龍華仁的位置,就是廣華痘局(收留天花病人)。

    當時政府派了 Dr. Forsyth 為巡院醫生(visiting surgeon),當時只有8.2%的病人接受西醫治療,主要都是外科手術。其下有李賢士西醫,以手術和眼科為主,部分病人亦有轉送國家醫院的。

    1914-15年間,看西醫的人開始多於中醫。文件沒有說明原因,但黃岐相信是因為收費問題(中藥沒有政府補貼,較貴)。

    黃岐在文物館找到一份1917年的每天出入院紀錄。亦有收費紀錄,說明每天醫院用的物品和價錢,上次提及研究物價的那位講者,應該會對這份文件很有興趣。
    某日紀錄中有56名西醫病人、23名中醫病人,當中男性多於女性(當時正常現象)、年紀相對年輕,當中亦有艇戶、露宿者和地址不明的病人,只有很少數人是救護車送院的(當時記錄了由誰送來)。
    有趣的是當中有幾個「縮陽」個案,這不是西醫概念,是中國泰國一帶的觀念,認為陽具會縮進體內,然後就會死。對西醫來說這是一種精神病(一類驚恐症),其實不會有甚麼生理後果的。不過奇就奇在有些「縮陽」病人最後沒有記錄出院日期,理論上即是「死了」……

    1929年廣華增設留產所,有100病床。
    1928年的廣華醫院,有護士學校、西醫駐院,亦有無影燈(手術用)和救護車。
    1931年慈善機構「東華三院」組成,東華病床最多共451,東院260、廣華325。另外東華和廣華各有傳染病院(東華有60病床),另有東華產院等……
    1937年的報告指廣華嚴重擠迫,12張床的病房竟有61個病人,兩張床上有五名婦女。
    1965年新廣華醫院落成(即現在面向窩打老道的),有過千病床。

    廣華醫院是華人慈善團體開設,身為政府醫院的九龍醫院是1926年開辦。但跟東華和國家醫院的比較一樣,廣華醫院的病人亦遠比九龍醫院多,九龍醫院直到今天都不是區內的龍頭醫院。
    1927年的報告指,九龍醫院有223英籍病人、684華人病人、73其他種族病人(如印度)。華人和印度人的婦女和兒童都無法住進九龍醫院(因為沒病房),只能送往廣華。(另外有門診病人數字,不過我抄不來)
    1939年的報告指,九龍醫院有產房、產前檢查、亦有耳鼻喉科、眼科、婦科、性病科。

    1937年瑪麗醫院開幕,取代國家醫院,是當時香港最先進的醫院(還有照顧小兒麻痺症病人的鐵肺)。瑪麗醫院的位置(薄扶林)在當年而言很偏遠,但亦因為在山坡上空氣好,有助於肺癆療養,故選此為院址。

    1955年瑪麗開設「急症室」(Casualty),但照片中看不到甚麼設備,大概只有氧氣供應。

    第四階段﹕1941-1945—日治時期
    (香港人口﹕一百六十萬--->五十萬)

    大量人口因物資不足和日軍政策被趕回鄉,而且因為物資不足,大部分醫院不是被日軍佔用(如瑪麗)就是關閉。

    當時只有少數醫院還接受華人,但都被日人控制,包括﹕
    廣華、寶血、東華、那打素、聖保祿、聖芳濟。
    傳染病院(堅尼地城、荔枝角)、精神病院

    第五階段﹕1945-1964
    (香港人口﹕五十萬--->三百萬)

    這階段的特點是人口因國共內戰大幅增加,而且因為中共鎖國,令以往會在局面平息後回鄉的難民永久滯留香港,此一轉變出乎香港政府意外,於是政府必須追趕大量人口的衛生需要。

    1959年5月30日的一篇報導,指醫院擠迫,三個病人擠在一張床上。尤其當時有七成人口都在九龍新界,但當地只有小量醫院服務居民。

    這時期的重點包括﹕
    1. 預防傳染病 (如麻疹、霍亂等)
    2. 母嬰健康
    3. 防治肺結核

    在防治肺結核方面,開設了很多專門醫院﹕
    1949﹕律敦治醫院
    1955﹕靈實醫院
    1956﹕大口環兒童骨科醫院(主治骨癆)
    1957﹕葛量洪醫院

    而1963年開幕的伊利沙伯醫院,是當時英聯邦最大的醫院。

    第六階段﹕1965-1985—經濟發展
    (香港人口﹕三百萬--->五百一十萬)

    選取這年份,指標是1964年香港政府發表了第一份有關醫院和衛生服務的白皮書。當時提出了以下的十年指標﹕
    —每1000人有4.25張病床。
    —每100000市區人口有一間市區診所
    —每50000郊區人口有一間郊區診所

    但這到了1974年,雖然每1000人有4.26張病床,但其實這個「達標」是假的,因為包括了「非標準」病床如帆布床,標準病床只能做到每1000人3.76張。當然有帆布床總好過幾人睡一張床,但因為一張病床床號要臨時分為A, B甚至C作帆布床,位置又不定,導致了很多「認錯人」的醫療事故。黃岐說幸好當時傳媒並不太關注這些新聞,要不然沒幾個醫生都逃得掉。

    到了1974年白皮書,指標再加碼到每1000人5.5張病床。而且要求醫院區域化(即設立「龍頭」醫院),亦要於新市鎮建立醫院。

    這時期建立的主要醫院有﹕
    1964﹕明愛醫院 (荃灣)
    1969﹕鄧肇堅醫院
    1973﹕基督教聯合醫院 (觀塘)
    1973﹕仁濟醫院 (元朗)
    1975﹕瑪嘉烈醫院 (葵青),接手了荔枝角醫院的傳染病院工作 (1981年旁邊另設葵涌醫院為精神病院)
    1984﹕威爾斯親王醫院 (沙田)

    在這個背景下,眾多政府醫院和慈善機構的補助醫院之間,收費和服務都不統一。資源無法統一運用,亦因為收費不同令部分醫院的病床使用率低、部分則「做到死」。於是1985年Scott Report指出這些問題,並建議成立「醫院管理局」統一管理。

    結果政府於1989年成立臨時醫院管理局,1991年醫管局正式成立。香港醫院管理進入新時代。

    ---

    黃岐另有話題,但因為時間不夠,所以只說了傳染病院這部分,我想很多人希望他能再有機會講、或者把這些歷史編成中文版給廣大讀者學習。

    黃岐原欲介紹的「專科醫院」部分,包括傳染病院、婦科醫院(贊育之類吧)、和精神病醫院(如青山),所以先前的部分只集中於「全科」的大醫院。

    在傳染病院方面,早期的主要醫院如下﹕
    1858﹕Lock Hospital (-1894)
    1871﹕昂船洲傳染病院
    1878﹕Small Pox Hospital
    1891﹕Hygeia (Hospital Hulk) 海之家醫療船
    1894﹕堅尼地城傳染病院(鼠疫)
    1910﹕東華痘局(堅尼地城)

    Lock Hospital 前面已提及,是性病醫院。因為性病猖獗,港府於1857年通過《性病防治條例》,強制妓女定期接受檢查和接受治療,直到1887年才因為人權問題被廢除。

    這間醫院中文名叫甚麼﹖似乎沒正式命名,但1882年7月29日的一份政府告示稱為「醫離症醫院」(在醫院道附近,當時新建的醫院都在附近)。似乎就像今天的性病診所叫「社會衛生科」一樣,都是改個不起眼的名避免病人尷尬。

    根據報告,1858年至1880年間,Lock Hospital 的病人數目由124人降至57人,留醫日期由43.8日降至13.8日。黃岐說不知為何性病要留院那麼多日,不過當時也沒甚麼藥可以醫性病的,梅毒甚至可能還是要注射水銀,那麼留院靜養就不出奇了。
    人數聽起來很少,但需知道當時人口很少。1880年的報告中,香港有妓女57人,而男性的性病發病率是0.305%,換言之每一千個男人有三個染到性病,對英軍戰鬥力自然大有影響……

    有聽眾問黃岐Lock Hospital和尖沙咀的「樂道」(Lock Road)有沒有關係,黃岐答沒有。
    這樣答沒錯,但其實樂道的Lock也是跟性病有關的,以故梁濤老先生在《九龍街道命名考源》(市政局)就提及過Lock是指驗出有性病的妓女不能接客之意。不過在樂道的是診所而非醫院。

    至於1894年的大鼠疫影響更大,死亡逾二千人,三分一的香港人口外逃。
    當時東華的醫生不懂醫鼠疫(我想其實西醫也不懂吧),華人又不跟港府合作,結果政府立法動員英軍逐屋搜查病人和消毒。

    當時把部分病人送上醫療船隔離,亦把堅尼地城警局改為西醫傳染病院,隔鄰的玻璃廠和屠房改為中醫傳染病院。但也沒有甚麼設備,連病床也沒有,病人只是被隔離,睡在地上草蓆等死,所以死亡率極高,幾乎全部病人都必死無疑。

    1894年7月9日的HK Telegraph報導,就像2003年的報章每天追蹤報導病人數目一樣,列表顯示每間醫院接收的鼠疫病人數字。當時疫情似乎減退,大部分的病人都是在堅尼地城屠房。

    為了應付事件,政府鏟平了太平山區的華人住宅,改為現在的卜公花園。而且1906年在附近設立了細菌學檢驗所,即現在的醫學博物館。
    同時,「洗太平地」、「掛老鼠箱」之類的措施一直實行到黃岐醫生的童年時代(約六十年代)。

    另一方面,1920年代原本是軍營再改為監獄的荔枝角一角,到1937年囚犯改送赤柱新監獄後,因日軍侵華突然改為傳染病院(分上中下三區),以醫治霍亂為主。

    Solomon Matthew Bard (此君除了是醫生外,還為古蹟辦工作過)的著作《Light and Shade: Sketches from an Uncommon Life》(黃岐說有港大圖書館戶口的可下載電子書版本)中提及,荔枝角醫院「上區」有三間病房,七十個病人,但沒有病床只有蓆(就跟鼠疫時的堅尼地城一樣),當時他們醫學生志願去幫忙。後來下區也變成醫院的療養院,亦用來為結核病兒童動手術。

    戰後的主要傳染病包括天花、霍亂、傷寒、痢疾、白喉、肺癆等,而荔枝角醫院就是九龍新界唯一的傳染病院。七十年代初,因營養改善和疫苗幫助,白喉、百日咳、小兒麻痺症等都於香港絕跡。

    再後來(1974年),喜靈洲的麻瘋病人被轉到荔枝角醫院,引來了美孚居民反對,聳動一時。
    (其實當年鼠疫病人亦曾擬送荔枝角,不過因為路途實在太遠,所以沒有做。)

    麻瘋病人也沒多少,於是1976年改為療養院和精神病院。2001年作為長期療養院用,2004年關閉。改建為「饒宗頤文化館」,今年「下區」展館剛開幕。

    ---

    黃岐順道提及相關的著作,例如醫學博物館出版的《Plague, SARS, And the Story of Medicine in Hong Kong》(又是沒中文版)。
    韓素英的《生死戀》(曾改編電影)亦提及她在1950年代擔任急症室醫生的見聞。
    有份創立扶幼會的華則仁醫生亦有一段值得一談的歷史。

    來的聽眾中,包括饒宗頤文化館的館員,前來向黃岐請益。

    另有人問及1910年代荔枝角曾有檢疫站,跟荔枝角醫院有沒有關係。
    亦有喇沙校友提及,戰後英軍佔用了很多地方作軍醫院,其中喇沙校址被長期佔用,不明何故。

  • Exhibtion x 3 @ Science Museum

    [深海探奇、腦與認知、神奇疫苗]

    上星期五晚約了網友送書,但身為宅男的方某通常都希望出門可一次辦多於一件事,於是決定先去旺角拿雜誌,再去科學館看三個展覽。怎料不知為何長沙灣道出彌敦道塞車,於是由青衣去旺角用了一小時……

    在紅磡站見到學民思潮的同學在派傳單,不過既然我一定去,派給我實在沒宣傳效果,所以沒拿。

    未入科學館,先看看歷史博物館那邊的兵馬俑展如何。竟然連這種平日的票都被訂光了,如果之後還是這樣,變態的,我寧願不看。

    ---

    第一個是要特別收費的「深海探奇」,由加拿大的科學館製作。

    一入門就是很大的「大王酸漿魷」﹕
    (很明顯現場燈光昏暗是欺負在下這種不用閃光燈的人呀)
    (你看科學館自己拍的,擺明所有燈都開了 )

    (講解魷魚推進方式)

    (這種吸血鬼烏賊,應該不吸血的吧﹖)

    (這個展示深淵的,現場太暗我拍不到。其實我是想拍海洋分層譯名的。去年圖書館搞展覽時找譯名很麻煩。)

    Epipelagic (Sunlit Zone)﹕上層帶(光亮帶)

    Mesopelagic (Midwater / Twilight Zone)﹕中層帶 (中水帶、暮色帶)

    Bathyalpelagic (Midnight Zone)﹕深層帶(午夜帶)

    Abyssopelagic (The Abyss)﹕深淵帶

    Hadalpelagic (Deep Sea Trenches)﹕超深淵帶(深海海溝)

    另一側是抹香鯨展板,我只拍了一張。
     

    之後開始介紹深海水態,首先是看起來在東太平洋,像外星的深海熱液噴口﹕
    (這張用了一次閃光燈,之後幾乎無電…)
    (又是科學館的看得比較清楚)

     
    (Caption﹕1. 龐貝蟲是地球上最耐熱的動物,藏身的海水溫度高達80°C。2. 巨型管蟲頂端的紅色羽狀結構,後方是耶利哥管蟲。)

    大西洋的大海溝,當然也是科學館的比較清楚﹕
     

    (Caption﹕捕蠅草海葵可生長至30厘米的寬度)

    (跟稀疏的空氣相反,海水裡長波長的紅光先被吸收,短波長的藍光最後消失)

    (另外有個跟外面賽馬會環保廊同款的投影地球儀,可反映多種不同數據,我認為這是最好玩的科學玩具。)

    (科學館提供的照片中最難明是這幅,小妹妹究竟是驚嚇還是興奮﹖)

    ---

    然後是「腦與認知」展覽﹕
    (這幅科學館的,因為我沒興趣拍)

    (難得被人挖空了,見到顱底的大腦模型)

    介紹大腦基本運作和認知心理的展板,雖然我猜「膽鹼」(即奶粉廣告常說的Choline)對一般觀眾會難了一點。
     

    亦有不少展板和小電腦遊戲介紹腦病,如失語症、過度活躍症、讀寫障礙等﹕

    給讀寫障礙小朋友的練習頗有意思﹕

    (後話﹕昨晚聽到新聞說平機會批評融合教育資源不足和特殊學生受欺凌。簡直火滾。
    依家先知融合教育學校冇資源,又連累學生受歧視咩﹖2005年我已經在現場見到中大甚至2002年已提及過。這根本一開始就只是教統局諗縮數慳皮之舉﹗特殊學校之所以使咁多錢你估好似「國民教育中心」咁用黎「製毒」架﹖﹗
    外國搞融合教育,先不說已有小班教學,人家還有受過訓練的教學助理貼身跟著學生上堂,替老師分憂。融合教育本身是好的,問題是香港政府願意出那麼多錢嗎﹖只不過是拿來作省錢的藉口而已。)

    嘩﹗仁醫現代版﹗



     

    ---

    最簡單的是以疫制疫—神奇疫苗,就在大堂,而且大部分都是電腦互動站。當日連那個「疫苗對對碰」遊戲都故障玩不到。

     

    ---

    在門外貼了這張「立體」兵馬俑地畫﹕
     

    ------------------

    wishlist﹕

    太空館﹕
    6/8-20/8 (逢星期一) PM7-8:30﹕望遠鏡與天文台發展史

    科學館﹕
    22/9 PM2:30-4:30﹕老年及腦功能、從心理行為徵兆看認知障礙症

    歷史博物館﹕
    展覽﹕一統天下﹕秦始皇帝的永恆國度 (﹖﹖﹖)
    26/8 PM3-5﹕少數民族社會與中緬邊疆的變遷 (國語)
    8/9 PM3-5﹕關隴地區與周秦的崛起
    29/9 PM3-5﹕秦嶺橫亙八百里—陝西飲食分南北

    海防博物館﹕
    展覽﹕紙製武器—戰時日本宣傳刊物

    文物探知館﹕
    8/9 PM3-5﹕香港啟德機場的興建與歷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