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May 2014

  • 書籍推介講座

    教育局的講座,由屯門天主教中學鮑國鴻老師主講。網上說他就是「特別的朗誦技巧」那位同學的指導老師,這裡當然沒提及,不過他這個簡介的確很不錯。

    老師口頭做書籍推介的注意事項,我不全抄了,只抄了幾個重點﹕
    1. 如果是向班級推介,屬於課程必讀書、或延伸閱讀,推介方式也應不同。
    2. 除了文字內容還應留意書名、封面設計等等是否吸引。
    3. 普及閱讀和提升閱讀水平的推介自然也有不同。
    4. 忌投其所好(只迎合其喜好而不試圖提升其水平)、忌先爆高潮/結局、忌用抽樣詞句(這多半是因為老師沒準備所以套用陳言濫語)、忌在書介借題發揮教訓或諷刺學生
    5. 避免濫用閱讀報告
    6. 如果評價閱讀報告也很重要,整篇沒提及書本內容,只是泛泛而談自己如果被書本影響了、感動了,其實是沒看過書都可以寫出的東西。偏偏現在的評審很喜歡這樣,所以越見泛濫。

    老師分享了他做書籍推介的十八個方法(我明明數到二十個……),連同介紹的書應該很值得大家參考。

    1. 作者亮點法
    以介紹作者特色吸引學生,例如老師今年剛介紹洛楓,以教授也喜歡追星的潮流一面吸引學生興趣。
    另一例子,許迪鏘

    2. 裝幀設計法
    這次提到有川浩,不過重點不是《圖書館戰爭》(他說得好像在座的圖書館主任都認識,但我卻懷疑有多少人注意過……),而是她的另一著作《阪急電車》,說它的封面設計十分美妙,還有摺頁和地圖云云。

    (雖然熱愛《圖書館戰爭》,不過在下倒不是有川浩的書迷,所以沒看過。)

    3. 熱話潮流法
    這次舉的例子是《古書堂事件手帖》,老師說的是可以緊扣電視劇集製造的人氣熱話。(雖然他自己覺得電視劇不好看,但我更懷疑的是香港放在J2有多少人看過﹖至少我的學生讀了書,卻說在網上沒找到片集看……我自己倒覺得電視劇除了把女主角的妹妹變成弟弟之外,由佈景到配角整體而言算是符合原著,可惜最不符合原著的其實是男女主角…… :p )
    (其實我也買了現在已譯出的四本,雖然這裡的看倌沒看見有書介文章,但我有想過來年在校內推介。)

    老師推的另外兩個例子是《咖啡館推理事件簿》和《萬能鑑定師Q

    《萬能鑑定士Q》我好像之前在書商宣傳中見過,但不知為何提不起興趣。
    《咖啡館推理事件簿》倒真的沒聽過,落場後就去了教協有為找,先買第一冊試試水溫。趁昨晚和今朝讀了前三章,感覺還不錯(至少不愛讀小說又不飲咖啡的在下也有興趣讀下去),不過我又同時覺得作者太喜歡「扭計」令人心煩,故事本身當然要設謎,但就連兩個主角坐在哪裡都要賣關子,過了十幾頁才肯道明,那不是太愛故佈疑陣了麼﹖連背景也不清不楚會令我有一點「不知自己在讀甚麼」的感覺。不過整體來說仍然吸引就是了。

    另外兩個「熱話」就是馬拉松和踩單車,都是學生會感興趣的題目。老師介紹了《用馬拉松旅行世界》,至於單車書比較多,這裡就不引了。

    4. 生活實用類
    例如劉克襄最新那本《四分之三的香港》介紹香港山水。
    或者《蔣偉文's手繪廚房》除了有漂亮插圖之外,還是很簡明的說明文範例。
    老師另外介紹一本漫畫《女子風水手帖》,表面上是講風水,實質可以教同學留意儀容和生活細節。

    5. 勾起好奇法
    包括2011年教協好書龍虎榜也有的《日本創意大發明》,我們也有買,不過老師說已經絕了版。不過如果那麼受歡迎的話可能會再版的吧﹖
    身邊常見的現代化生活科技》這本我倒沒見過,可以留意一下。
    由於學生對文具特別有興趣(通常書展最受歡迎的是文具……),老師也介紹一些講文具的書,例如《日本文具設計大揭密》、《文具控》、《文具大好》等。
    找死專賣店》也是很能吸引學生好奇心的作品。

    6. 趣事奇聞法
    例如《最危險的廁所與最美麗的星空》、《不去會死》、《用洗臉盆吃羊肉飯》都有很多遊行途中的奇聞,香港的金鈴也寫了不少這類作品。
    另外還有《出走一路向南》、《出走搭車去柏林》等。

    7. 緊張懸疑法
    講懸疑要點到即止。例如洛楓的《炭燒的城》、徐焯賢的《放學後的異世界生物室》、《死神的精確度》、或者赤川次郎的《幽靈列車》等。
    乙一的恐怖小說也很懸疑,不過有些比較變態,未必適合學生讀。(我見過《箱庭圖書館》,原來也是乙一的,這本倒不覺得有甚麼恐怖,但揭過沒興趣所以沒買。)

    8. 感人片段法
    主要是找一些焦點出來吸引同學。老師認為通常找名人比較好,而且故事本身不應太短。一頁講得完的故事對學生閱讀沒甚麼幫助,過千字的小故事會比較好。
    老師提出的有李家同《守候盼望》、沈祖堯《灌溉心靈的半杯水》、《我的聾人朋友》、《29張當票》(這兩本都是教協好書龍虎榜的)、《一路追隨去拉薩》等。

    9. 朗讀片段法
    有些書的內容適合整段朗讀,對同學更有感染力。
    例如楊照的書、錢鋼的《唐山大地震》、《四川地震香港記者反思錄》、洛楓的《變臉幻書》等。

    10. 經歷感受共鳴法
    老師不宜吝嗇分享自己的經歷和感受。
    例如黃秀蓮《歲月如煙》、《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等。

    11. 提出問題法
    老師大可引用書中出現的問題,引發學生興趣。
    例如碰巧方某都介紹過的 D.P.萊爾(方某介紹過《法醫.屍體.解剖室:犯罪搜查216問》,現在又出了《法醫.屍體.解剖室2:謀殺診斷書》,有趣在原著中前者才是續集,後者是首集)、上野正彥(最新出品為《法醫才看得到的人體奧祕》)。

    晨星(或好讀)出版社的「知的系列」也不錯,「飛機書」是學生最有興趣的。這方面香港近年也出了不少,例如《日理萬機》敝館也有買。
    老師另外指,晨星的文庫系列也有不少不錯的文學書。

    12. 欲抑先揚法
    有些老師,你只給他三分鐘做書介是不行的。他非用十分鐘去鋪排不可,但讓他排陳到那地步,就會很吸引學生去讀。
    其中一個例子是他的同事,先講了一輪金庸,然後說之後看的其他武俠小說都不成,諸如此類。說了很久才到正題,就是他見到鄭丰的《神偷天下》時終於覺得「就是它了」。

    13. 比較襯托法
    例如拿喬靖夫的《武道狂之詩》跟金庸小說比較武俠小說的不同寫作手法。

    14. 誇張化
    用誇張的標語介紹書籍。這段我懷疑是否情感關注組贊助的,因為老師一開頭就介紹這兩本﹕
    衣慳飾儉》、《型男筆記本

    老實說前一本我有點興趣,不過在教協有為見不到,或者可以再試試在其他地方看看。

    另外還有些較嚴肅的書也可以借誇張法推介,如朱業顯的《文言語譯》、關夢南《輕鬆寫作10堂課》、何福仁的《議論文選讀》等等。

    最後一本是《異想經濟學》,這本假設叮噹道具成真的話會對日本社會和經濟帶來甚麼影響的書,其實本身已經夠誇張了。(這本我之前也沒留意到)

    15. 實用學習法
    只是針對文憑試的需要,向有關學生重點推介,讓他們打好底子應試。
    近年閱讀理解多了出台灣作家的文章,例如張曉風、徐國能(就是那篇《第九味》,還有《煮字為藥》、《綠櫻桃》等),這些文章通常1500-2000字一篇,層次豐富適合出題之用。老師還會推介學生讀黃永武的議論文《愛廬小品》,跟他們說以後有可能會出題的云云……
    阿盛的《行過急水溪》也有討論台灣戰後在農村引入廁所的困難情況(除了隨地大便,還有學校教學生用廁紙,但家裡不會用更沒錢買),恰好與現在的「黃金週遍地黃金」可相對照。
    還有楊佳嫻、王盛弘、房慧真、鍾怡雯等都屬於這類作家。

    16. 嚴肅處理法
    並不總是一味顯淺,有些題材本身就是嚴肅。例如蔣勳的《天地有大美》、羅家倫的《新人生觀》(〈運動家的風度〉就是出自這裡)、漢寶德《如何培養美德》、張中行《順生論》之類。

    17. 圖像吸引法
    有些書本身就是以圖像見長,例如旅遊書。當然選取這些書,還是要兼顧圖文質素。

    18. 勾勒重點法
    特別指出例如這本書適合誰﹖為何要讀﹖要讀甚麼﹖如何讀﹖之類。

    19. 因材指導法
    每個人性向和程度不同,介紹的書籍也不同,而且欣賞的角度也不同。
    對於一個沒閱讀習慣、或者閱讀層次較低的學生,可以介紹較顯淺的書。常常閱讀或者層次較高的學生,自然需要給他更有挑戰性的書,或者引導他欣賞作品的不同方面。
    老師自豪說這年中六有幾個學生都是書蟲,甚至可以深入討論書籍的版本分別,笑言這種學生可能一生也碰不上多少個了。

    20. 重點推介法
    集中推介,例如蔡珠兒的作品。

    (方某人的其他書評書介)

  • 參觀樂善堂王仲銘中學圖書館

    這星期六參觀的是樂善堂王仲銘中學圖書館。

    門口有一條很寬的通道直通裡面,這是另有原因的,後面再說。
    DSC00550a

    用A4紙打印的「老師好書推介」似乎未能吸引注意,可能還是很難兼顧環保,像這樣印一條橫額才夠搶眼﹖
    DSC00551a(當然在敝校這樣做的另一問題是究竟可以掛在哪裡……)

    如果有地方,我也想在入口搞一個這樣的主題展架﹕
    DSC00554a

    借還書櫃檯也相當有氣派﹕
    DSC00560a

    從裡面望就是這樣,再裡面是老師辦公室。
    DSC00581a

    學校很有心,校長助理留下陪同圖書館主任,而且圖書館學會的主席和一位中一新組員也回來協助招呼來賓。

    主席大人跟我們討論了不少日常工作的事,這裡就是向敝會副會長介紹多媒體架﹕
    DSC00561a(門後就是辦公室)

    出得場的學生,很想要吧﹖
    老實說,聽見他們的組長可以自行分配工作,對新組員作面試和評核,我是很羨慕的。在這位盡責的主席身上也好像看到當年自己在八三的樣子(因為她做的事其實我們當年都在做,反而現在沒有做了),感覺很欷歔。
    (謎之聲﹕喂﹗你不要把自己的宅男怪叔叔形象套在小妹妹身上﹗好核突﹗)

    那些報了名卻不當值的人,其實是很令人煩厭的。除了因為少了人手,為了避免老是做一個崗位而生厭,崗位都是逐次輪調的,不當值的人卻令「預先編排崗位」變成毫無意義。
    所以在下正好也在構思,來年是否要為報名的人設一個小筆試。主要並非旨在考驗他們的知識,而在於篩走那些只想要借書福利而懶到連答題都懶的人。寧願要少一點人,也好過名單上有一堆不出現的人。

    從櫃檯前的中庭望入去就是這樣,書桌上都有印出的名言標語橫額﹕
    DSC00564a
    盡頭那道門是女廁(男廁在右邊的櫃後),感覺有點像中央圖書館吧﹖
    正常來說一間學校圖書館裡是不會有廁所的(而且廁所如果漏水也有點險),其實是因為圖書館擴建時除了課室,還佔用了走廊的緣故。所以原本在走廊盡頭的男女廁就變成在館內了。

    圖書館主任要求校方把整層三樓(由於他們地下叫一樓,所以這裡對大部分標準校舍來說其實只是二樓)都留作中一課室,以便鼓勵他們來看書。

    主任賴老師介紹多媒體資源的儲存。為安全計,多媒體架放的是吉盒,影碟則放在櫃檯內的收集簿中,借出時才抽出放進盒中外借。(簿中亦有影印的碟面,以便歸還時對照樣子不會放錯)
    DSC00587a
    (這跟上一間學校不同,他們直接把盒連碟放在外頭)

    分級的閱讀分享活動,由中一的設計封面、中二的人物介紹、到中三的草擬常識問題,層層推進。但這種活動實在需要校方高層全力配合,才能推動全校進行。
    DSC00589a

    主席說不喜歡做閱讀報告,在下倒可以當著老師面前安慰一下她,因為其實在下當年也是一樣。當大導演同學已經完成了教協普及閱讀計劃的紫章,讀書絕不會比他少的方某也沒完成。原因只是在下連口頭報告也覺得懶,更不要說書面報告,「我有得閒不如讀/上多兩本書啦﹗」(主席認真地點頭,「係囉係囉﹗」)(一笑﹗)
    在下也是到讀預科時才開始有興趣寫讀後感,後來再寫一大堆書介更是後話了。我的想法是,不單止要讀得多,而且還要學得夠多,才可能開始有點比較像樣的「感想」。亦只有心中收藏的「東西」夠多,多到足以互相連結起來(而不只是一大堆零散的知識或句子),才會有那麼多意見,多到想寫出來。

    (情況就像不是每個人都會寫食評一樣。你每天吃三餐吃了多少年﹖還吃得不夠多嗎﹖但你一是廣泛吃遍不同地方的不同菜色、一是對某些菜色深入鑽研,才會有一些值得寫的「感想」。要不然就像方某般,吃了某些東西再問我如何,「得啦」、「咪咁囉」……這樣根本就連自己都沒甚麼好寫,更不要說寫出來後是否「見得人」了吧﹖)

    老師需兼教通識科,同時也在通識獨立專題探究裡教授資訊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
    DSC00610a
    理論上來年專題探究簡化,工作應該也會輕省一點。不過在下多次私人討論時都提及過,要求中學生由頭到尾完成一個研究,其實對一般程度的學生是要求太高。
    事實上我們在AL時代一樣有校本評核,但沒有要求我們「由頭到尾」去完成研究。就像化學科的校本評核,只會把化學科的技術要求拆成很多個單元,學生每次完成一個實驗,以實驗報告證明自己學會這種技術而已。
    通識科的獨立專題探究完全可以改成這種模式,把研究需要的技術拆成單元(例如文獻回顧、抽樣及問卷調查、數據分析之類),要求學生每次只完成一個任務作報告,而不需要「由頭到尾」完成整份研究那麼冒險。

  • 參觀宣道會宣基中學圖書館

    這次參觀的學校沒有擴建,而且圖書館形狀比較狹長。不過老師運用了其他方式去佈置。

    入口可以見到走廊上加設了自修位,據聞這些位置也頗受學生歡迎。除了有天然陽光,冬天還有寒風相送,(懂事的)學生稱有懸樑刺股之功焉。(笑)
    DSC00493a由於圖書館主任兼負責環保教育、校園美化、總務維修之類,所以連圖書館門口也一樣用上小盆栽裝飾了。

    入口左邊雜誌架的盡頭,就是以文件盒作舊雜誌架,和分級閱讀的推薦書﹕
    DSC00504a

    望進裡面,一眼可見「大堂」中央的曲線梳化,還有很多不同款式的攬枕﹕
    DSC00502a

    近窗邊就是推介書籍欄﹕
    DSC00506a

    入口右邊就是借還書櫃檯(裡面是工作室)﹕
    DSC00503a
    櫃檯前可見有一排展覽書籍的櫃,背後用光管照明。是很美觀吸引沒錯,不過在下倒懷疑,吸引學生借書應該讓他們自由翻閱才是,把書像金飾般收在櫃裡,拿不到來看,吸引又有甚麼用呢﹖(如果讓我用這個櫃,我會把封面掃瞄然後彩色列印出來,貼在硬紙板再放在裡面就好,就像日本食肆那些食物模型一樣。)

    由於房間比較狹長,放書架的位置不多,結果變成這樣每間只有兩個書架並排的短列。由於書架不足,在旁邊每列再加了一個較矮的書架,用來放舊試題。
    DSC00508a矮書架頂就用來放受歡迎的電影DVD,同學可借來作英文科校本評核之用。敝館把所有多媒體都收了櫃檯後閉架,借閱率比較差。今年開始才把新的多媒體物品在書展中一併展示,如果有位置的話也可以考慮讓學生自行翻看。

    書架之間的空間也沒有浪費,加了小梳化給同學「躲藏」,還有私家閱讀燈。
    DSC00513a(方按﹕這個佈置真的很「宜家」)

    圖書館部分大檯也挖空了中間,跟視藝科家政科等合作,展示同學作品,亦令圖書館更色彩繽紛﹕
    DSC00520a(這個值得考慮)

    近窗一側還有個「網吧」式的角落,老師特意說服校長,買了幾張「吧櫈」回來。據聞也很受學生歡迎。
    DSC00525a

    圖書館的末端是另一個推介圖書角,後面的房間可作自修室和生涯教育用途﹕
    DSC00514a (所以只是給高年級同學用的)

    來到這裡,或者可以批評一下館藏。雖然此校於1999年創辦,但藏書爆滿之餘其實也頗舊,我揭過有不少書還是1996年的,近年出版的書其實不多。(當然如果說舊,敝校更舊,有些書比我還要老,但敝校已有三十五年不可並論。而且我看來我們的新書好像比他們多……)

    另一個問題你從上文也可以見到,圖書館裡幾乎每一邊都有個「推介圖書角」,把部分圖書抽出來另行推介。推介圖書本是好事,但把太多的書抽了出來,就會令館藏變得零散。在這間館裡,可能最吸引的圖書都抽出來的關係,主要書架的書看起來就不太吸引學生了。更大的問題是,當同一類的藏書因為不同名目的推介(和沒有推介)而分散放置,同學就很難在同一個位置找到所有同類的書。圖書分類,本來就是為了讓讀者找書的時候,可以見到其他同類的書,可能順道拿起本來沒想到要看的書(有點像現在網上購物有「買這物品的客人也買了這些」的推介功能)。過度推介,可能反而會變成只有推介的書有人看,沒推介的書就沒人看(因為學生只看推介書架就不會發現這些書)。

    如果有些書是舊、又不認為值得推介的話,似乎把部分淘汰了,令整體館藏更吸引,也沒有那麼容易爆滿。(當然敝校又是更爆滿的例子)
    因為在下代表會方去「帶團」,所以不好意思問這種煞風景的問題。要不然應該問問他們是否有其他對策的。

    前面提及老師買了很多不同款式的攬枕,很受同學歡迎,以下就是現場一例﹕
    DSC00526a(老師說,其實就算男學生也會搶攬枕的。)

    現時的學校都多加了驅蚊措施,這些在操場旁邊,一排紫外光燈看起來有如路燈,也頗有格調。
    DSC00535a

     

    ---

    補記﹕老師提及的一些策略重點
    1. 在有限資源下,可以每年改動少許,不用大裝修。但需要有長遠計劃,每次新增物件的顏色/風格要統一。
    2. 午間可在圖書館播放輕音樂。(順道可以推廣一下圖書館已有的舊音樂CD)
    3. 學校的閱讀策略小組由副校、圖書館主任及中英文科主席組成。
    4. 午間書香會,由中英文科老師負責內容,圖書館則負責所有行政、聯絡、宣傳、佈置等事宜,後者都是同事最覺得麻煩的事務。
    5. 科本閱讀計劃,由每科每級選取25本書。學生可以跳級讀推薦給更高年級的書,但不准降級。生閱讀的本數會紀錄在成績表中。教學助理亦會評分(5 point scale),可同時提交給教協的普及閱讀計劃用,一雞兩味。
    6. 書展會製作e-banner,讓同學推介書展作品於書展中展出,提升學生的自豪感。

  • 三場講座﹕五六十年代民生、六七暴動、嬰兒大腦和語言

    其實頭兩場講座是教育局搞的歷史檔案講座,其實是給歷史科老師聽的。方某只因為對檔案館有興趣所以報了名。所以只列點記一些重點就算了。

    ---

    歷史檔案與五六十年代民生 (黃浩潮老師)

    1. 五六十年代主要的民生問題﹕房屋、食水、健康、工資與物價,都是因為人口問題所致。
    2. 1951年5月15日《1951年邊境封閉區域命令》公佈實施,自此香港人必須持「回港證」才可以到大陸和澳門。
    3. 早期的移民,若不是為逃離國共戰爭的難民,就是國軍/國民政府人員及其家屬。由於政府沒打算負責,所以當時主要是由東華三院(和同鄉會、宗親會之類)負責救濟,當時有很多人就這樣睡在普仁街等救濟。直到1950年港府把這些國民黨人遷往調景嶺為止。
    4. 五十年代初,香港大概有二百萬人,但市政局在1951年12月發表報告,有32萬人住在木屋之中。政府隨即在1952年1月發佈徙置計劃和禁止非法建造木屋,但未能阻止趨勢。
    5. 因此木屋區經常發生大火,講者整理五六十年代災民超過一千的火災,也已經有28宗。當中最嚴重的當然是1953年聖誕節的石硤尾大火,災民58000人(政府數字,另一些說法是六萬)。而且有不少木屋組還是一再發生大火。
    6. 1953年石硤尾大火後,大批災民等待救濟,除了發放米糧,當時政府還兩次發放救濟金,第一次二十元、第二次十五元。當時民間也發起了「一元」救助運動,也有很多人捐贈物品(銻煲、熱水壺之類)。
    (後話﹕《美荷樓記》口述歷史教材即將發放)
    原本政府考慮是否要興趣公屋時,被華人立法局議員羅文錦勸止,以免吸引更多難民前來。不過在石硤尾大火後,政府終於「被迫」(更合適的說法是順水推舟)大量興建徙置區收容災民。
    7. 使用石油氣是後來的事,早期徙置大廈的人多用火水或乾脆燒柴。四五十年代的配給米證,還包括配給柴木。
    8. 當時政策要求必須有不少於五個人入住一個單位。所以如果家庭人數不夠,就要與其他家庭「共同」一個單位,單位中間只以布簾分隔。
    9. 用來在制水時藏水的大木桶,同時也可以當學生的檯椅用。
    10. 1956年11月開始申請廉租屋,與徙置大廈不同,這些廉租屋有獨立廚房,廁所也是三至四戶共用一個(有門有鎖)。所以極受歡迎,人們通宵排隊輪候登記,認為抽中廉租屋有如中馬票。
    但徙置區的需求仍然高漲。當年12月安置了203200名居民,已是全港人口的8%,但仍然有二十八萬人等待徙置。換言之,杯水車薪。
    11. 早期的木屋區,往往是政府早上拆了,下午已有人重建,夜晚就可以入住。後來還有人建了空的木屋,只是為了博徙置機會。1963年10月立法禁止興建木屋,可立即拆除。
    12. 在「每四日供水四小時」的制水期間,由於當時大廈只有幾層高,沒有水箱只靠主渠的水壓泵上高層,如果樓下開了水喉樓上就拿不到水,所以留下一句很出名的「樓下閂水喉」。但事實上不只是樓上會高呼「樓下閂水喉」那麼簡單,為免樓下長開水喉,當時有些住戶甚至會約定,先把樓下各層的水喉用鎖頭鎖起,不讓你開到。四層樓的大廈在四小時供水之中,四樓可於第一小時用水。第二小時開鎖讓三樓用水,如此類推……
    13. 「洗太平地」的時候,人們除了清除公眾地方,和拿家中物品出來消毒之外,每家也會把床板拿出街上敲打,以震落木虱。但木虱落地後卻無人跟進殺死,結果洗太平地後往往變成木虱滿街走的奇景。
    14. 1958年石硤尾街市的照片,顯示當時花生油每斤一元四角。這個價錢並不便宜,因為同期細雲吞麵(細蓉)一碗只需四毫,安樂園紅豆冰三毫一杯,二人去冰室吃多士加凍華田也只需五毫。
    15. 另一幅1964年北角車站的照片,客飯一碟六毫,麵食細碗三毫、大碗五毫。
    1963-1964年的日薪,一個技術勞工由九元至廿四元不等,非技術勞工則只有三元五角至九元不等。
    16. 1958年4月港大經濟系報告,一般工人日薪三至五元之間。當時的大牌檔還會以五毫至一元的日薪請小孩負責傳菜。
    17. 由1958到1968年,人工大概升了三倍。對比同期物價來說,工人工資還算是有增長的,不過在這樣的物價環境,天星小輪還是因為加價五仙而引發暴動。
    這場暴動有幾百個年輕人被捕,事後政府認為青少年「生活太無聊」,所以大搞娛樂活動,亦開始為清貧學生提供大學助學金和貸款,是為「關窿」(Grant and loan)之始。

    ---

    六七暴動檔案研究 (楊穎宇博士)

    1. 張家偉在《香港六七暴動內情》中曾稱他要在外國賣檔案複本,因為香港歷史檔案館沒有六七檔案,但講者認為在館中可以找到很多檔案。(方按﹕不過我想這是因為時限問題吧﹖檔案館的檔案既然要三十年後才公開,張書在2000年出版,1967年的檔案到1997年才有望公開,那麼張家偉在寫作時未能看到香港政府的檔案並不出奇。)
    2. 「港英」這個叫法,是由1966年開始。當年澳門一二三事件以左派(即土共)全面勝利告終,他們稱當時的澳門政府為「澳葡政府」。香港的左派於是亦以「港英」稱香港政府。
    3. 1967年9月6 日,香港政府通過《一九六七年緊急(煙花爆竹)條例》,禁止收藏及點燃煙花爆竹,全部要上繳政府。於是當晚就有很多人當場把家中的炮仗全數燒掉,全晚爆竹聲響不絕。
    4. 在六七暴動後,土共在市民心目中形象掃地。在隨後的68-69年,大公文匯的頭條有如今日的蘋果日報(方按﹕其實我覺得更像方向報系),每天都找民生問題來抽水罵政府,以轉移視線。
    5. 剛過身的羅孚先生,生前曾受訪指「嚴格意義的暴動是沒有的」。可是,檔案館有一份 Emergency Statistical Report, Week Ending Wednesday 27th September, 1967 (HKRS890-1-7 Local Disturbances) 的統計,由新蒲崗膠花廠事件發生前兩日的5月4日開始,逐日羅列有關的各項統計﹕傷者、殺人、使用武器、毀壞政府建築物和咪錶、真假炸彈、警察突擊搜查、宵禁、公用事業員工復工情況(政府部門高於八成、九巴只有49%、九鐵甚至只有25%)、豬牛蔬菜生果米糧供應等等。是否「暴動」,看數字便知道。
    6. 有參與老師分享,說當時有暴徒會乘停站期間,用刀襲擊巴士和電車司機(大概是為了令公共交通停頓而作的恐怖活動)。所以電車直至1973年仍在司機位設有防護網。
    講者回應說,有些參與暴動的九巴司機獲悉後,公司不能讓他們回去開巴士,但又不能任由他們沒生計埋下不穩定因子,於是給他們在巴士總站開茶水部,有些一直到現在還在做。
    7. 當時的政府新聞處,有暴動專題的逐日剪報。暴動開始後幾天的5月13日出現第一個死者,在HKRS70-1-296開始之後十幾個檔案夾,全部都是各類剪報。這份報導亦可以反映香港政府的應對。因為一二三事件中澳門政府鎮壓產生死者的照片宣傳效果很震撼,港方於是嚴格控制警方行動避免產生死者,就算死了人也管制照片不許流出,以免被左派拿來作「烈士」宣傳。
    8. 當時的剪報檔案,英文剪報十分詳盡圖文並茂,中文剪報則只包括社論之類的「觀點」內容。因為都是為了服務洋人高官而預備,所以只需要提供英文詳細報導,中文只需要讓他們留意到華民輿論就行了,所以只翻譯有評論的部分。
    有份英文剪報就是「Mao-mad Mary」形容安裝在中銀大廈的高音宣傳喇叭。(因為以超高女音播放,故名 Mary)
    9. HKRS70-3-486 Riot 1967, Chinese Press Summaries (Sept., 1967)是一個例子,當時每個月都產生了一個剪報檔案出來。
    10. 除了一般的左中右中英文報紙外,政府新聞處亦收集了很多左派「戰報」。左派自己稱為「抗暴小報」,雖然香港政府不敢查封大公文匯這些左派大報,但查禁了三份左派小報。於是「鬥委會」作為報復,自己搞了五百份小報四處發放以作宣傳。
    有些戰報的內容頗為刻薄,例如土共暴徒燒死林彬後有份以「招生啟事」為名的諷刺文章(《游擊戰報》1967.10.5; HKRS94-1-7),稱「漢奸深造班」的畢業生可往閻皇殿深造,「由林彬先生教授」。
    11. 之所以叫「戰報」,因為這些小報都是充斥文革和戰鬥語言,從中可以看到土共對六七暴動的看法。亦可以見到很多今日看來顯然荒謬不可能(例如稱大陸研製出一部懂得畫毛主席像、寫毛主席墨跡的電腦),純屬政治宣傳的「新聞」。
    12. 徙置區人口密集,是左派宣傳的中心,亦是政府收集資訊的地方。
    暴動之所以在新蒲崗的膠花廠爆發,原因之一就是因為附近被黃大仙和東頭村徙置區包圍,有大量人力可以運用。反之,青州英泥廠也有工潮,但因為附近沒徙置區,所以搞不出甚麼來。
    13. 根據徙置區的報告,當時除了有大量左派標語塗鴉外,右派也乘機出沒寫反毛反共塗鴉。但政府為免令事件複雜化,所以無論左右派的塗鴉都一概洗掉。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左派寄信給徙置區官員,煽動官員投誠。這些信件也被官員上繳成為檔案。
    14. 香港比澳門成功的是,澳門政府並沒有新聞協調,報紙都被左派壟斷,政府也只會間中在電台發佈消息,以致失去話語權。香港政府新聞處則在六七暴動期間,每日、每小時都在發放消息。現在從檔案中可見,他們甚至凌晨都在發稿,以求盡量影響傳媒和輿論。
    15. 不只土共會用政治宣傳,政府也會。當時政府新聞處也發放漫畫,有幅寫「Mao needs you﹗」(很明顯是仿傚知名的美國海報)的漫畫,直接叫左派「毛主席需要你,返大陸吧﹗」(HKRS70-3-482-3 Riots, 1967)
    而且政府一樣會印發傳單。當時港督上麗的呼聲發表電視演說,但很多人根本沒錢安裝麗的呼聲。既然左派把毛主席語錄印在「戰報」四處派,政府新聞處也把港督演說的撮要印成小冊子派發。
    16. 可想而知的是,政府官員也找傳媒人開會,以圖影響輿論。(HKRS70-3-482-3 Riots, 1967)
    在這份檔案中,附錄有一連串表達「支持政府」的組織名單,除了現在常見的街坊會之類的基層組織、或者商會工會鄉事會等之外,竟然連「多層大廈」都有份。政府也有找來那些容易被土共拉攏的小販團體支持。
    這些都是曾有登報聲明支持政府的團體。甚至也有團體曾經公開支持政府,但未被列入「支持政府」的名單(可能只是官員遺漏了),特別去信要求補加的。可見他們很怕被當成是左派團體。
    同一個檔案中,講者展示一份「船灣余東船學校」的校長來信。這位校長說見到文匯報指該校成立了「戰鬥隊」,特別去信聲明澄清沒有政治活動、絕無此事、純屬中傷。其實當時很多團體(包括辦學團體)都有這類「表忠」動作,而且有很多還是延續至今,為免影響它們所以故意找一間已消失的。
    17. HKRS70-1-111 Foreign (Macau Governors)中,有一份新澳督經香港機場轉船到澳門就任時,跟港府官員交流的報告。
    就算是未有炸彈出現前,一二三事件後港澳關係已經轉壞(因為澳門已經是「解放區」了)。檔案中有份英文剪報(The Star, 1967.6.21; HKRS70-1-297-1 Riots, June, 1967)指「Now Fong-fong is banned in Macau」,報導蕭芳芳作品在澳門被禁的消息。講者特別請聽眾留意「now」這個字,其實是指「現在」終於輪到蕭芳芳了,之前還有誰﹖當然是陳寶珠了。因為她們兩位都不是左派影星,所以被禁了。
    18. 在 China and Macau 檔案中找到一段「驚喜」,就是發現原來香港政府在一二三事件後,已經開始分析事件和研究「萬一有事」時的應對。即是不只左派在預備發難,土共在六七暴動不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英國人也早有預備。報告其中一段,更是直接講明,要防止左派製造「烈士」。呼應了前面提及的新聞管制。

    ---

    第三場是歷史博物館的「關於語言,嬰兒的大腦『知道』多少﹖」(吳和德博士)

    不知是否為了營造「不是上課」的感覺,講得沒甚麼組織,在下這種聽慣課的人很難寫到甚麼筆記,所以下面只有幾個點。如果看倌對語言學或演化心理學有興趣的話,或已有聞。

    1. 講者其實主要是用了這段片來介紹﹕The human language series part 2

    48mins﹕介紹以英語為母語小朋友的常見文法錯誤,例如「drived」(drove)、「geeses」(geese)之類,這些錯誤顯示他們並非純粹模仿大人說話(因為大人不會這樣說)。
    甚至是自小用手語的聾啞小朋友也會有一樣的做法(例如表達「兩隻鴨」,他們不會用「正確」的「2」手勢+「鴨」手勢,而是直接用兩隻手各做一個「鴨」手勢)。

    50mins﹕另一個文法錯誤「what do you think what's in it?」,這個「錯誤」更有趣。因為這樣說在英語文法是錯的(後面不需要再一個what's),但原來在德國某地的方言是會這樣說的(what會重複)。暗示小朋友只是用錯了另一套文法規則。

    10mins﹕有關語音的問題,有個小朋友會把母親說的「pajamas」(睡衣)讀成「jajamas」,他不懂得區分 p 和 j。但到了幾歲之後他慢慢就會分得清。

    12mins﹕大家都知道,英語世界父母把小便說成兒童話「weewee」。當有個母親教小朋友應該用「urinate」的時候,小朋友直接答她「I'm a nate」。原來他把「u-ri-nate」聽成是「you're a nate」了(因為英文讀得快的時候那些音黏在一起聽來相近)。說明小朋友會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語音。

    2. 五十年代末有個數學出身的博士研究生(Chomsky,後來成為麻省理工的語言與哲學系主任),開始研究小孩子如何掌握語言。他以數學的方式理解語言,把語言看成是一堆發音(詞語)和一堆規則的組合。他認為語言不可能是單靠模仿習得的,因為如果你的大腦中沒有一套先天的語音和文法規則,你根本無從「整理」那些語音而致理解,小孩子的語法錯誤反映了背後有一套共通的「元」文法規則。

    3. 網上常常可見的機械翻譯錯誤(通常是隨便用google翻譯的後果),反映了文法規則的不明確。因為如果文法規則很清晰的話,我們只需要把一種語言的句子要素,像數學換算一般轉到另一種語言就行了。

    (講者拿了篇亞洲週刊的文章作例子,這篇溫家寶訪問馬來西亞的報導有一幅照片,溫家寶身後的背景有馬來文和中文,那句中文完全令人不明所以。)

    比較簡單的例子,有個普通話人用廣東話跟他說「我冇入去過博物館」。
    用廣東話的我們其實只會說「我冇入過去博物館」,這只是因為普通話本來是說「進去過」,所以他以為直接轉換成廣東話就可以。
    可是,如果要解釋為何用「入過去」不能用「入去過」﹖應該沒幾個「廣東話人」可以說得清。父母也沒教過,但我們就是學會了,卻連自己都說不清。

    4. Cornell Laboratory of Ornithology 有個網頁介紹他們的鳥類唱歌實驗

    他們先做了一個實驗,把兩種相近物種的雛鳥從巢中拿走,單獨養大,發現牠們長大後仍能唱本物種的歌。證明牠們有先天內建的「語言」機制。

    然後,他們把這兩種的雛鳥「交換」到對方的巢中,發現牠們長大後會唱養父母的歌。證明牠們也會後天學習語言。

    這兩種鳥歌聲都比較簡單,如果是歌聲較複雜的鳥類,把雛鳥隔離後,牠們在一段關鍵時期(出生15-50日)沒聽到歌聲的話,就學不會唱歌。

    5. 人類比較像後者。講者播出另一段片﹕Genie Wiley - TLC documentary (2003)

    這個不幸的女孩被父親虐待,長期被父母隔離,連母親也不能跟她說話。直到1970年她15歲的時候才被救出。

    這個女孩被救出後,學了很多字。可惜「language is not word, but grammar and sentences」,她一直只能用很簡單的句子,無法理解複雜結構的句子。

    現代大腦科學進步神速,為一些被嚴重疏忽照顧的小孩作腦掃瞄,可以發現他們的大腦因為太少刺激,比一般小孩的腦小得多、摺紋也少得多。由於神經元不用就會失去連接,有些特定部位還更加萎縮了。所以父母跟小朋友多互動、多說話,對於他們的腦部發展是很重要的。

  • 參觀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圖書館

    被踢入負責中學事務後,第一次的參觀中學圖書館,就是在被視為「偏遠」的屯門碼頭一角。先前其實已有機會聽負責老師介紹過他們擴建工程辛酸史,不過可以親眼看看成果還是好的——你看﹖還是大家去宜家的那種心態。

    把隔壁的地理室整個吞併,這種事沒可能發生在敝校,所以看看好了。

    像母校一樣,改建後入口通常都用了這種玻璃落地門。
    DSC00404a

    正對門口的是以「方舟」為概念的櫃檯和職員專用工作間(留意地下鋪上波浪紋紙皮石)。櫃檯把圖書館中間劃開為藏書區(右邊)和活動區(左邊)。
    櫃檯是學生組員都會使用的地方,而裡面的工作間就只限圖書館主任和助理進入,有敞門(雖然絕少使用)。

    從櫃檯裡看出去是這樣的﹕
    DSC00433a
    可見櫃檯裡故意留下了充裕的空間。

    更好的設計,是好像銀行櫃檯般,借還書的位置都有面向用家的第二屏幕。
    DSC00414a
    需知道在學校靠學生幫手,很多時候都不太可靠。借還書時資料其實未輸入電腦的事不時發生,因為組員經常不是專心留意屏幕顯示的訊息,連掃瞄不到或掃瞄錯誤都不知道。更不用說有時未取消上一個借閱者的資料就直接為下一人辦手續,結果把書記在前一人名下的事,也不出奇。
    天下烏鴉一樣黑,裝了這樣的第二屏幕,就可以讓借還書的人同時看到手續是否正確完成了。的確是個好念頭,要是有這樣的資源我也想試。

    右邊的藏書區首先可見老師推介專區,這種展示桌的設計很stylish,不過在地方淺窄的在下眼中,當然就是浪費空間「唔等使」之至。不過負責老師就是想營造書店的氣氛,而且反正吃了一大個空間怎麼不豪華一點呢﹖
    DSC00406a
    後方是漫畫閣。

    展示專區的書,是用橡筋連到固定在檯面的金屬線上的,免得被拿走﹕
    DSC00431a

    另一邊則有立體書的展示櫃,這下也算不惜工本了﹕
    DSC00407a
    (其實我也很想要展示櫃,不過不是用來展示立體書——因為我怕學生弄壞不敢買,買了不讓他們揭又覺得買來浪費——而是展示配合專題書展展出我那堆小模型。甚至從實驗室借些 torso 之類展示一下也好的。)

    展示區的尾端,放置了一批學生購置的書籍。這所學校舉辦活動讓全校學生到書店每人買一本書,增加學生對圖書館的歸屬感。如此大規模的活動在下當然辦不到,不過小規模「抄考」應該可以構思一下。
    DSC00408a
    (此校還有一個計劃,就是由學校出資給應屆公開試同學購買參考書,考完試後才交回圖書館給師弟妹使用。這個構思也不錯,不過圖書館是否適宜放那麼多考試參考書,就要看是否有空間了。)

    把書樹立起來的,並不是一般的書立,而是老師從淘寶大量購入的 iPad 架﹕
    DSC00454a
    這種架非常好用,而且可以完全摺合,方便收藏。當然大開本的書就用不上這個架了。

    展示區上一個檯階就是主要書架(我倒懷疑這樣的設計會否違反殘疾歧視條例)。長書架配搭矮書架這種做法我認為不錯﹕
    DSC00409a
    書架之間的長梳化,則是吸納學生意見後的設計。因為學校在擴建圖書館之前搞了個學生設計比賽,很多作品都包括「在書架之間的梳化」。

    最受歡迎的長梳化是這一張弧線形的,因為位置剛好在櫃檯老師看不到的角度(笑)。
    DSC00444a
    不過於在下眼中當然又是浪費了一個放書架的位置了,人家要營造氣氛嘛。

    方某人跟組長開會時,曾經有組長建議把書架全部換掉。可是現在換書架基本上都只會是鐵書架,根據在中央圖書館做「阿四」的經驗,我覺得鐵書架特別容易插爛書,並不是好設計。
    他們未見過鐵書架怎樣讓書插爛,似乎很難解釋(其實鐵書立一樣會插爛書的)。於是我向學生故弄玄虛,說了句「紙由木造,金剋木」。 :P

    這裡改裝,也不免換了鐵書架,因為老師說木書架價錢貴得多。不過老師跟設計師討論,設計了這種外面包了木板的方式,讓書架看起來沒那麼重「金屬」氣。
    DSC00447a

    從書架區向外望,可以看見直到櫃檯的開揚景觀,除了為方便老師觀察,這也是營造書店氣氛的一部分。
    DSC00450a

    入口的左手邊就是活動區,最近入口的是雜誌架,又是非常休閒的設計﹕
    DSC00426a

    活動區的中心是自修用的檯椅,同時有投射器和屏幕、擴音器等設備,可用作閱讀課、閱讀活動或小型演講之用。
    DSC00432a
    全部電腦屏幕都是面向櫃檯方向,當然也是為了方便觀察。

    角落的討論區,可以脫鞋進入。除了讓積極借書的學生優先借用自修外,亦會給校內老師不時舉辦小型的閱讀分享活動。
    DSC00424a

    工作間的牆壁也可以用作展示櫃,和閱讀報告表格的放置區﹕
    DSC00417a

  • 港式法團主義﹕功能界別25年

    港式法團主義﹕功能界別25年》馬嶽,香港﹕香港城市大學,2013

    之前說過

    其實收到城大出版社的書目時見到這本書,已經有興趣。這次在「敏感的大中華膠活動 Co-China」的攤位見到就買了。

    這本沒打算給學校,一則馬嶽簽了名(當然在下非為此而買…),二則為了討論「功能組別」讀一本書,對他們來說可能太多。換言之,可能沒人借……

    (後話﹕有人寫左篇書評)

    其實介紹了「有篇書評」之後,在下幾乎可以不用寫(不過偏偏又寫了一堆)。因為在下看法大抵相若﹕作者不厭其煩寫本書出來,就是為了表明一些本來應該是常識、但偏偏有很多人不察的東西。
    功能組別只不過某些「經政府認可」的團體爭相分贓的遊戲,從候選人的政綱到當選者的議會參與都可以看得出,他們通常只關注本界別的權益,而不理會整體社會的利益。甚至連選民在功能界別投票和地方選區投票時也會「精神分裂」,在功能界別投票時不大考慮一般、廣泛的政治訴求,而只集中於考慮「選誰對行業最有利益」。
    聲稱說功能界別可以平衡「民粹」防止亂用公帑就更是笑話。因為資料表明功能界別議員其實不怎樣反對改善政府僱員福利、只是反對要私人僱主增加僱員福利。而功能界別亦非不會要求政府花錢,只是他們通常只會要求政府向其界別(甚至跟這些議員有關的團體)增撥資源而已(簡單例子如我們教育界要求小班教育、或者工程界要求盡早開展公共工程之類)。相對於直選議員要求政府增加福利開支,至少不限於議員自己的選區,受益的人也比功能組別的小圈子私相授受多得多。
    而功能界別中亦可以略分為幾類。但凡以個人選民為基礎的界別(如教育界之類),因為競爭較大,議員表現基本上與直選議員相若。選民基礎越少、以團體(或公司)為單位投票、甚至以指定團體為單位產生議員的議席,議員的表現通常差得多,因為他們只要控制到團體取向,反正不理事也可以重新當選。最知名的例子當然就是「三點不露」的李國寶(金融界),和只有為了郊野公園影響原居民土地,才幾乎是第一次提出修訂案的劉皇發(鄉議局)。

    在下認為本書最大的價值,當然並非在於指出了這些近乎應該是「常識」的東西,而是作者試圖以研究來為批評功能界別提供更穩固的基礎。其中有相當篇幅是對議員出席各種委員會、提出修訂和質詢的量化分析,還有若干具代表性表決的議員取向紀錄,這些都是很有用的參考材料。(雖然上述那篇書評指統計有誤,不過應該只是個別出錯,其餘的數據仍然能用。)

    不過在下對那篇書評有一點不大同意,就是指量化分析無法反映議會投入度。書評沒說錯的是,個別議員的表現數據有異,可能只是議會分工或其他限制的結果。例如張文光的數據較差,是因為他在議會另有任務,這些數據相關的工作有黨友代勞。
    可是,作者的分析並不是針對個別議員,通常是以幾位同類功能組別議員(例如都是個人選民、團體選民或指定團體選出之別)的平均數作比較。作者是試圖以這些數據顯示不同方式產生的功能界別議員和直選議員的分別,而不是針對個別議員作評核。
    如果來自不同政黨和背景的幾位議員,有類似的表現,那就應該是有真實的分別。例如雖然張文光個人數據上較差,但個人選民選出的功能議員,平均表現仍與直選議員相近(甚至更佳),再與指定組織選舉的議員相比,就可以反映出選民越多,議員表現就越接近直選。(當然我們可以說這一點正常人都應該看得出來,但研究提出實際數據,又是另一回事。)

    那篇書評出得早所以無法預見,施老闆近日連番出擊,寫文捍衛功能界別,更顯出這本書的價值。施老闆的評論還未寫完,按現有文章看,他的主要論點是把玩「功能」定義,把地方選區說成是與行業功能相對的「住址功能」,所以地方選區沒甚麼特別神聖的。而地區選民利益分殊,根本無人能充分代表,不如行業利益一致。所以只要「人人有功能界別」,就可以補充地方選區選舉代表的「不足」,是更好的民主模式。
    而施老闆論點之謬,其實於本書早已揭示。當然香港絕大部分人都不會讀這本書,所以他才有餘地可以spin大家。

    這就是作者在本書中,首先介紹「法團主義」(corporatism)歷史和現狀的原因。現代西方民主國家,國會設有功能界別的寥寥無幾,僅有的例子都只是在權力受限的上議院,只有覆議的功能而不像香港功能界別般有全面的權力,還可以否決大多數人選出代表的意見。其餘採取「商議式民主」的西方國家,類似功能界別的組織方式只出現在商議個別政策的委員會中(例如商討勞工福利的委員會自然有商會和工會代表),同樣不會讓這些代表有全面的權力。而在這些民主國家的議會(或擁有主要權力的下議院),仍然是以地方選區選出議員。為何那麼多國家的人,都沒有施老闆那麼天縱聰明,不懂得採用功能界別選舉,讓地區代表「民粹」地向基層和地區利益傾斜﹖

    很簡單,因為西方在法西斯時代全面推行法團主義後,大家都明顯看到功能界別無法滿足「民主」的需要。就算真的如施老闆所願,香港「人人有功能」手握兩票,不代表就是民主平等。因為界別劃分本來就是任意的,在古代「士農工商」那麼簡單的環境還算了,到現代新行業不斷出現、連大學科系界線都越來越模糊的日子,你怎麼能夠把「所有」不同行業都劃入界別,而且還要讓界別之間的「票值」一致﹖(家庭主婦/主夫、退休和失業者算甚麼界別當然又是另一問題)

    要不然現在全港沒有功能組別投票權的選民,都可以選出那五個「超級區議員」,這樣一人兩票也可以當普選啦﹗幾十萬人選一個超級區議員,和漁農界百多個團體選一個議員,真的算平等嗎﹖就算換成漁民農民個人投票,數目就可以平等嗎﹖沒有一個公認「公平公道」的方法劃分界別,又無法令每個界別、每個選民手上一票的票值均等,根本就無法達至一個滿足到現代民主要求的「功能組別式普選」方案。施老闆還未寫到這點,不過我倒不怕事先「睇死」他提不出有效方案。要不然世上那麼多搞政治學的學者都想不出,偏是施老闆想得出來,那些學者豈不是要全體切腹了﹖
    這正是地方選區的優勢,就是容易透過改劃選區令各區選民人數相若,每票票值差不多。當然也有劃區問題,但比行業劃分始終容易解決得多。

    我不介意有人討論「如何民主地搞功能組別選舉」,也不會見到有人說功能組別可以實行民主就「鬧定先」,不過施老闆其中一篇特別歪曲是非。他聲稱地區議員會狹隘地堅持地方利益、以致損害整體利益(這某程度上是事實),而行業的代議人(功能界別代表)因為「整體經濟好、行業才會好」不會那麼偏頗。更聲稱阿當斯密認為「從事地產的人最適宜從政」,他們與社會整體利益最一致。如果這樣說不如地產商治港算吧﹖
    這篇文可謂是公然顛倒是非黑白,因為阿當斯密在《國富論》中(在下只是讀商務的「精選本」),明言不可輕易聽從商人的建議,因為他們隨時可以竭澤而漁,然後拿錢走人。阿當斯密認為依靠土地生活的人因為無法跑掉,與本地利益相綑綁,所以他們的建議比較可靠云云。阿當斯密顯然不是說「從事地產的人」(更不是指地產代理),而是指農民或地主那類「只能靠這塊地賺錢」的人。地產商當然要買地,但他們開發完這塊地就可以賣掉套現走人啦。
    而且,我想現在很多人都可以看得到,地產利益與整體利益出現嚴重衝突。你沒估錯,我說的正是「自由行爭議」。對於地產商(這裡包括地主)和某幾類零售商,自由行是多多益善、多來多賺。但承受隨之而來各種壓力的並不是他們,而是我們這些小市民,絕大多數不會跟「地產界」扯得上任何關係,那些因為租價急升而失去店舖和工作的其他行業更是有冤無路訴。
    單是一個例子,就已經可以推翻施老闆聲稱的「行業與整體社會利益最為一致」的假像了。那些行業利益(尤其地產界利益),只是跟施老闆的個人利益最為一致而已。
    回想阿當斯密叫從政者不要輕信商人的建議,果真賢人也﹗(遠目)

    施老闆一番謬論,更突顯這本書的價值,反而令我更有興趣另外買一本放在圖書館了。(雖然我仍然不敢相信有幾個學生會借來讀……)

    正如西方國家的經驗,功能界別用在特定功能的諮詢組織,當然可以。不過在擁有全面權力的議會,就沒法公平公道地透過「功能界別」選出代表了。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

    筆記,或挑骨頭﹕

    p.9 「主要英資集團如怡和及太古、滙豐銀行,主要商會如香港總商會等,差不多保證可在行政立法兩局有代表。在政府總部和兩局的決策核心以外,約一百個主要的諮詢委員會組成了一個次級的吸納架構。」

    回歸前的政府總部應該叫「布政司署」。

    p.75 「現行以法團委任代表投票的制度,由於投票保密,無論完全保證授權代表向所屬團體或公司問責。」

    應為「負責」。問責兩字經常被倒過來用,要負責任的人又憑什麼向權力來源「問責」呢﹖

    p.76註 「28. 有趣地,英國政府在93-94年與中國政府就1995選舉安排時,也提出類似批評(選民太少容易賄選),以支持他們的『新九組』方案,以擴大選民基礎——但這個法團投票和『小圈子選舉』的制度明明是他們設計的。」

    中共振振有詞說英國人埋下「地雷」,除了中共自己找藉口反民主外,很大程度上就是港英政府自己也沒誠意推動民主,以便政府和少數既得利益者壟斷。直到知道沒法留下去才肯開始放權,但放權的時間已經不足,香港亦因此沒有足夠的民主經驗就被中共接收了。

    p.79 「誰能得到代表而進入這特權俱樂部,其實是個爭取『社會封閉』(social closure)的過程」

    Social closure顯然是個術語,有解釋說是某些群體透過劃界和隔離,以維持本群體對資源的壟斷,但譯成「社會封閉」聽起來總覺得有點怪。
    在網上搜尋,Social closure 有人會譯成社會壁壘、社會屏蔽、社會關閉(這個更怪)、社會藩籬、社會閉合等。如果套用蘋果日報一篇文章的標題,似乎叫「社會落閘」更傳神。

    p.99 表6.1首列出現的「候選人宣傳單張及郵寄競選刊物」在最後一列重複了,即是有其中一列應該是其他內容……

    p.106 「於上下班時間站在交通要派發傳單」

    交通有「要塞」似乎誇張了點(笑),應為「要衝」。

    p.109 「有法定地位和權力如考核專業資格、規管業內操守等功能和權力的專業組織,例如律師會、大律師公會、醫學會、工程師學會、建築師學會等」

    香港醫學會其實不是有權力的規管機構(那是醫務委員會),只是醫生自組的協會,性質跟教協是教師工會而非教師公會差不多。(這點當年幫教授研究勞工法例時也說錯過,立即被老闆指正。)
    一般而言,在芸芸醫生組織當中,醫學會被當成香港醫學界的代表,只因為它的歷史最久、會員最多。

    p.112 「何鍾泰發電郵通知駐地盤工會人員協會主席及其他成員」

    「駐地盤工會人員協會」看起來很怪,就算把工會搬去尾,也會變成「工會」「協會」重複。
    我猜其實是「駐地盤工程人員協會」之誤。

    p.140 「如果以年資作為醫學界選民的階級地』指標」似乎應為「選民的『階級地位』指標」。

    p.148 「針對工程界和醫學的調查」應為「醫學界」。

    p.267 「回歸後政府的認受性持續低落,經被批評『官商勾結』」應為「經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