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ust 28, 2010


  • 大清留美幼童記》錢鋼、胡勁草,中華(香港),2003 (有增訂版)
    大清海軍與李鴻章》(海葬修訂本)錢鋼,中華(香港),2004

    兩本書其實可以一起看,因為都是同一個時代的故事。

    如果不是前陣子菲律賓港人旅客被殺事件,也許很多人都沒留意到,其實「行船跑馬三分險」,離家遠行總是危險的事。

    今人視出國留學為榮耀。在百多年前的清朝,卻是極度危險的事。因緣際會成為中國第一個留學生的容閎,想發起「送幼童到美國學習洋務」的計劃時,就發現很難找對象。除了舊時輪船跑得慢、通訊不良、意外多發,當年列強欺凌中國,在國人眼中有如狼虎。把孩子送去那些國家,跟送死有何分別﹖

    當年十三歲的留美幼童李恩富向母親道別時,跪下叩了幾個響頭,母親則忍著眼淚,有如赴刑場的模樣。後來成為「中國鐵路之父」的詹天佑參加留學時,父親還要簽生死狀,寫明「生死各安天命」。有權有勢的人家,絕不會讓小孩去冒這種險。只有一些長期接觸洋人的買辦,才會支持容閎的留學計劃。

    這幾批留美幼童在旅途上總不算多災多難,而且留學成績很好,很多都被美國名校取錄。但留學事業仍然多桀,例如清廷不滿學童日益西化,就中途把學童召回。即使如此,他們的確事業有成,不單在清朝主持很多洋務事業,甚至當上民國時代的國務總理。一批留美幼童,甚至在甲午海戰中,為國捐軀。

    容閎留學計劃,和建設北洋海軍,都是靠李鴻章支持的。北洋海軍的成敗,其實亦可謂李鴻章個人和整個清朝的寫照。希望自強、學習西洋事物,卻又被傳統拖著後腳,海軍艦隊竟然找了個騎兵將領掌管。國人貪污瀆職的惡習、李鴻章任人為親的性格、再加上朝臣之間的黨爭,又令北洋海軍的建設不斷受阻撓,並且慢慢腐敗。

    外人只見北洋艦隊金玉其外,都以為大清「崛起」了。但內裡的問題,李鴻章倒有自知之明,所以一直迴避跟日本開戰。可惜日本咄咄逼人,朝廷大臣又以為北洋艦隊可恃,雙方都期待大戰。結果敗絮既露,竟一戰而歿。李鴻章又要負責議和,被斥為漢奸。國人對政治無能的失望,集中到他一人身上。

    中國今日國力強大,但上面的惡習至今仍未消失,問題重重足以蠶食成果,令「盛世」一朝傾軋。今日回看當年,能不肅慎戒懼﹖

Comments (11)

  • 1. 我家滿屋子都是關於李鴻章的書。 我那個老爸買的,扔都扔不掉,餵蟲,我不怎麼看。他是李鴻章專家,他要發表評論,我只能聽。
    2. 我奶奶姓李,李鴻章他哥李瀚章後代,“文章經國家道永昌”,奶奶是道字輩
    3. 前些日子和一位國字輩的老太爺吃飯。 他是李瀚章小兒子的小兒子。 等於我奶奶的爺爺的堂弟弟。 聊起八卦,他老婆和李嘉誠老婆是親戚,他就說李嘉誠老婆莊月明是服安眠藥死的。 說她是大小姐,李嘉誠(雖然是表兄妹)年輕的時候也靠娘家資助,她自尊心太強,受不了李在外面沾花惹草,一氣之下,服過量安眠藥。 看來娶個有錢老婆很重要。

    八卦完畢,以下是我個人關於李鴻章的意見,多多少少受電視劇"走向共和"影響:

    "海軍艦隊竟然找了個騎兵將領掌管。"
    北洋是第一支中國現代海軍,當時中國根本沒有專業海軍將領,對於大老闆李鴻章來說,為人可靠,值得信任,有威望和指揮能力就行。

    "國人貪污瀆職的惡習"
    貪污無可避免,誰不喜歡$$,別瀆職就行。當時北洋水師精神上還是比較爭氣的。講起鎮遠號上的美國顧問Philo Norton Mcgiffin,他居然成了第一個指揮現代戰列艦的美國人。

    "李鴻章任人為親的性格"
    缺乏一個現成的有效公正的體制,領導人只能任人唯親。只要對方個人素質優秀即可。
    其實全世界只要是內部提拔的,“唯親”都是主要決定因素。前提是這人能力不至於非常不濟。 結果顯示北洋海軍大部分主要指揮官都盡忠職守,以死殉國。

    中法條約,李鴻章確實夠丟臉的。

    李鴻章的角色尷尬之處在於,那個年代,朝廷裡有地位有威望,又懂洋務有sense的,差不多就李鴻章一人(一派)。
    外國人有事不管好事壞事只找他,因為其他中國人根本不懂國際外交事務,無法溝通,外交全歸李,自然什麼都算他賬上。

    當時李家是很有錢的,畢竟有兩個一品官。李鴻章確實撈不少。

  • @bigbrother1984 - 騎兵掌海軍那句,是寫來吸引學生看的。

    北洋水師,看哪時期吧。後來搞到發一炮駕駛台就倒塌了,怎麼說都是腐敗之過。如果按錢鋼的說法,琅威理辭任後,沒有人嚴格管束的北洋水師就開始來亂的了。

    北洋水師是否真的「唯親」﹖我有點懷疑,我說「唯親」這點主要是指他專任鄉親,北洋水師有不少留學生,雖然跟李鴻章脫不了關係,但不怎麼親(好像鄧世昌根本不得寵)。有些鄉親害他不少,例如在朝鮮戰場逃跑的那位。

    講到油水,那年代倒是人人皆撈,尤其官俸那麼少。如果他撈油水之餘還真的肯辦實事,那也算是有心吧。

  • @fongyun - 高級艦長級別軍官中好像鄧世昌一個沒有留洋的。其他好幾個管帶都在英國培訓過。

    撈錢也是為了辦事奪權鞏固自己勢力影響力,辦事也是為了撈錢,相輔相成。就是business。

    左宗棠打新疆,李鴻章就反對,都愛國,本質無非就是爭funding。左宗棠打勝仗,早死,子孫沒幾個。和李鴻章淮系的政治派系鬥爭算是失敗的,名聲就好。
    李鴻章是晚清number one人物,子孫開支散葉,不少壟斷要職,家族影響力很龐大。究竟撈多少,難以估計。
    中國法律從來就是表面冠冕堂皇,執行起來脫離現實。 要靠合法收入,沒人可過得了像樣的日子。 灰色收入算不算貪污,說不清楚。

  • 錢鋼寫《大清海軍與李鴻章》的初版《海葬》時,是1988左右,距今二十年,不少內容沒有更新。這樣說,是因為三個月前偶爾在三聯見到陳悅——就是在《大》提到的「北洋水師網站陳悅站長」——的(算)新書《北洋海軍艦船志》,有不少傳統看法以外的內容,也可跟《大》比較一下。

    至少「震飛橋」一說,陳悅的看法是沒有其事。另外他鍵下的「砲管晾衣」,是另一種故事:當時不得不為此。琅威理去後軍紀漸壞,陳悅是同意的。

    陳悅也點出了一點:北洋海軍已經出現「閩幫」,跟丁汝昌較勁。鄧世昌和方伯謙,都似有分散閩幫之實——不過前者應不願意玩這樣的遊戲。

  • @bigbrother1984 - 以清代而言,連康熙也說,收稅時只取十分一火耗的,已算清官。對當時人來說收孝敬陋規都是「合情合理」的(雖然法律上是灰色地帶)。

    @eric_spanner - thanks,有機會留意一下。

  • 《北》可以借你,雖然一再翻睇 :)

    有留意到莊玉惜o既《街邊有檔報紙檔》嗎?

  • @eric_spanner - 有見到不過沒留意。

  • @fongyun - 可往往人們拿海瑞那個神經病做嚴格的清官標準。

  • @bigbrother1984 - 我不會說海瑞錯,只是他這種做法(當官的連肉都吃不起)不是大部分人可做得到。

    有一定程度的權力,自然就會謀一定程度的享受。
    貪心是人之常情,廉政不是要令人不貪心,而是令貪欲不至於影響公共行政和導致冤屈。正如香港也不只搞廉政公署,還為公務員大加人工。外界嫌公務員人工高,其實這是用來買「廉」的。

    中國古代的問題,倒不如說沒那麼高的生產力,卻因為君王的戒心,養了太多的官。

  • 「行船跑馬三分險」固然要小心,可是在家裏不見得安全。畢竟家居意外的發生率比交通意外高十倍(印象裏的數字,數據何來暫不可考 )...... 說到底,意外就是意外,世上哪有百分之百安全的地方呢?自己萬事小心,希望小心駛得萬年船為上策罷了!

    十三歲,當年不能算是‘小童/幼童’了吧?!當時的人不是十幾歲就成婚的了嗎?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