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11, 2009

  • some books

    好了,再不寫寫書介的話,人家快要把這當成「勞素岳」的blog。

    最近看幾本書都沒時間介紹,所以不如簡單一點說。

    ---

    日本中毒》湯禎兆,香港﹕天窗,2009

    其實評語跟上一篇《整形日本》的差不多。其實已不純粹只是比附一下,而是有很多同樣的問題已在香港出現了。例如那些隨意傷/殺人和集體自殺、便利店世代、結婚難民和「大家都追求同一類型的男性」導致供求失衡之類。似乎除了「選一個怪人當特首」之外,日本的事都能在香港發生。

    這些沒甚麼簡單的解決方法。

    圖解周易—成功人生的哲理評析》王春永,香港﹕中華,2008

    很簡單的入門介紹,不過我想如果按周易次序,或者更能連結關係的次序(如「乾」「坤」、「否」「泰」放在一起)介紹,會更令人加深印象。本書的排序顯得有點亂。

    挑骨頭﹕

    p.60 「仍以1997年金融風暴為例,在香港的金融保衛戰中,中央政府力挺港幣兌美元的穩定,沒有內地這番施以援手,後果也是不堪設想的。」

    內地的人,似乎總是不自大一下、或者擦政府的鞋,就不安樂。遲早開飯前也要祈禱感謝黨給他飯吃。
    在香港的各位,何時聽過中央政府出過手﹖港元的儲備率超過百分之一百,完全可以支持匯率穩定,根本用不著要中央協助。只要港府和金管局應對得宜,港元是不會崩潰的。
    簡單如維基百科,無論你看中文英文,也不會見到說中國政府出錢幫香港這回事。

    究竟中央做了甚麼「沒有就不堪設想」的援助﹖我嘗試上網查。
    一篇南方網的文章,只有兩項﹕
    1. 「人民幣匯率穩定是香港戰勝金融風暴的有力後盾」(呵,真係多謝你啦,原來一個外匯受管制的國家保持匯率穩定,就是為了香港﹖)
    2. 「增加訪港遊客名額」(這也可以扯到金融風暴,原來佢唔加配額香港會陸沉添﹗香港主要遊客來源當中,只有中國設出入境配額的。其他國家不設配額,想必是不想幫助香港渡過金融風暴了)

    另一篇華語在線廣播的文章,說「中央政府派出了兩名央行副行長到香港,要求香港的全部中資機構,全力以赴支援香港政府的護盤行動」。(即是中資最後做了甚麼﹖木宰羊。)

    還有一篇中央電視台的文章說,朱鎔基聲稱「如果香港有需要,中央政府將不惜一切代價保衛香港」來震懾索羅斯。(這是真,但也不過是「出口術」而已。難道朱公不出口,曾蔭權和任志剛就鬥不過索羅斯﹖還是索羅斯聽朱公一句,就嚇到雞飛狗走﹖)

    如果你知道這件事裡中央做了甚麼「不做香港會死」的事,麻煩告訴我。

    p.74 「也許魏徵在《諫太宗十思疏》中提出的『十戒』是一種好答覆﹕戒貪、戒驕、戒盈、戒盤遊、戒懈怠、戒壅蔽、戒讒邪、戒謬賞、戒濫刑、戒大興土木。」

    這句不如送給中共看好了,它還欠了哪項﹖

    p.154 「如果是爬坡或是陷在沼澤地裏,卻可能原地不動,甚至倒退,原因就在於反作用力等於或者超過了500馬力。」

    這是錯誤觀念,阻礙前進的不是反作用力,而是阻力。

    另外兩本替學校買,自己順道看的書﹕

    名偵探的守則》東野圭吾,台北﹕全力,2007

    非常有趣的作品,已拍成日劇了。就不知香港的電視台會否買來播﹖

    這其實不是一般的「偵探小說」,因為這是寫來調侃偵探小說的「慣例 / 橋段 / 行規」,書中主角經常會跳出來諷刺作者的。讀起來根本不太像讀小說,比較像看相聲,非常爆笑。
    (其實鄭立的《宇宙霸王虎豹龍》也是同類作品,雖然篇幅小得多,而諷刺的是日本動漫、特攝一類。)
    所以兩天就讀完了。

    而更搞笑的是,書中有一篇提及偵探小說改成電視劇必有「行規」,例如主角總會變了男女配(以便添加感情線),故事和裡面的「詭計」都會簡單低能化(以適應編劇心目中不願動腦筋的師奶觀眾),甚至轉移到觀光勝地拍攝順便加插旅遊鏡頭之類。
    你如果看《神探伽里略》就會發現,連作者自己的作品改編似乎亦未能免俗。(草薙的第二主角不就是被內海取代了﹖只是那條感情線沒搞得太離譜,只是略有曖昧。)
    書後的作者專訪,作者稱對於自己著作改編的電視劇都很喜歡,是否客套說話,似乎頗堪玩味。

    作者在書中有兩篇試圖在「主角殺人」的橋段裡製造新意,中間那一篇(敍述者根本是另一個人)雖然「騙局」色彩濃厚,但的確出人意表。最後那一篇,原本被當成死了的那人竟然跳出來說其實是主角裝死,卻令人有點難以接受。雖然那大段描述確實沒有明言是誰,但如果聲稱敍述者在前一句是主角,下一句卻變成另一人,這似乎太突兀。

    潮平岸闊—高錕自述》高錕著,許迪鏘譯,香港﹕三聯,2005

    拜託陸運會,襯工作的空檔差不多讀完了。
    圖書館買高錕的自傳,似乎不需要再找其他理由了吧。

    想多了解這位老校長的讀者,讀這本書自然很方便,而且高錕說故事亦頗流水行雲,讀起來很順暢。(不過不少舊生當成大事的「質問校長當港事顧問」事件,在書中倒只是一筆帶過。顯然校長本人並不覺得被抗議搶白、或者背後默默資助學生領袖之類,是重要的事。)

    比較難明的一段,是校長自述研究光纖的故事。因為一開始時他提及當時發展的線圈波導管,然後各人又轉為研究薄膜波導,但之後一頁突然間光纖概念已經形成。在此看來薄膜波導跟光纖應該有相同之處,否則如此突然轉折會令人摸不著頭腦。不過我卻看不出薄膜波導的理論如何連上光纖,如果他作多點解釋會更好(可惜他已無法再補述了)。
    如果對研究細節沒興趣的讀者,其實可以跳過這一段。

    不過這是譯本,而且不是翻譯是否倉卒,似乎有不少沙石。(雖然還未至於嚴重)
    有些詞語倒置了,例如「運動」變了「動運」,這顯然不是任何地方的用語。
    有些地方看來犯駁,例如有一段說高錕妻子「最小的弟弟」,但下一句竟然提到「他的弟妹」怎樣怎樣。明明已是「最小的弟弟」,哪還會有弟弟呢﹖不過這不知是原文訛誤還是譯文出錯了。
    我當然沒有在圖書館的書上作標記,所以只舉一兩個例。其實在書中至少還有幾個地方出這類錯。
    更有甚者,有些是譯者自己譯錯的,例如高錕的妻子是英國土生華人,本來就是英籍。但書中提及他們初相識時,書中竟然說她是「中國籍女工程師」。這很明顯是把原文指「華裔」的「Chinese」統統譯成「中國」。書中甚至連高錕自己也被說成中國人的(高錕早就有英國國籍)。正確的譯法應該是「華人女工程師」或「女華人工程師」。

    ---

    還有兩本,遲點再談。

Comments (12)

  • 《名偵探的守則》在NOW TV 100台播過, 還是『深夜』十時半播那種, 現在應該播完啦。 女主角是Death Note電影版第一部作夜神月同窗兼約會對象那位。 若非中秋前要收拾搬家的話恐怕沒緣看到。

  • 至於十二年前那場金融風暴, 中央是否有出手救市這個問題嘛, 簡直笑翻肚: 若事實上無而說有,那欲置當年猛批人家『二流分析員』的BT曾於何地? 若萬一真的有, 作者有否『泄漏國家機密』之嫌麼?這個可不是閙著玩的耶!

  • 順著六十四卦次序編排的周易書,實在是太多了。王春永的做法,也未必不可取。

  • @咖哩羊肉 - 原來如此,實在沒留意。

    @yangjq - 我沒資格評他可取不可取,純粹個人觀感。

  • 我覺得名偵探的守則 (日劇) 很無理頭,讓我連書也提不起勁看。
    另一本是東野的《流星之絆》,日劇真是拍得很糟 (純屬個人意見,絕無冒犯之意)

  • @栗姐 - 試試讀《名偵探的守則》吧。我一邊讀也覺得很多情境根本不可能搬上銀幕(或螢光幕),那些調侃的內容是用文字想像才有趣,真正拍出來反而會太荒誕。

  • 《名偵探的守則》...同一個作者寫的《超‧殺人事件》、或清涼院流水原作的漫畫《偵探儀式》諷刺推理小說都比它更精彩。

    我總覺得東野圭吾是被過譽了。

  • 《名偵探的守則》我看日劇....看了兩三集吧....

    雖然我很喜歡男主角 松田翔太
    但我真的看不下去........

    可能書仲好睇............

  • 是呢,另一位博客也是說書比劇精彩。可是若先看了劇,便會有「書也很糟」的想法吧?無奈...

  • @frankie - 譽滿天下,謗亦隨身。何況很多時一旦稱讚或貶抑某個人,就很容易推到極端。

  • 《名偵探的守則》讀完了,初讀時覺得很有趣,但中段有些篇章頗悶 :(
    這本書確實不宜搬上銀幕,扼殺讀者想像力!
    另:我覺得那篇訪問稿不錯啊。

  • @栗姐 - 哪篇訪問稿﹖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