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ber 12, 2009

  • The Columbian Exchange: biological and cultral consequences of 1492 (30th anniversary edition)

    哥倫布大交換﹕149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Alfred W. Crosby,台北﹕貓頭鷹,2008

    正如封面的文宣所言﹕這是本遲了三十六年才譯出來的書。

    先前方某多次推介過《槍炮、病菌與鋼鐵》和《瘟疫與人》,前者以「大陸軸線」的地理因素立論,後者則是「疫病史觀」。但其實這一類以生態觀點看歷史的著作,以本書為先。本書首印於1972年,《瘟疫與人》還要比它遲幾年(1976),《槍炮、病菌與鋼鐵》更是1997年才出版。本書開風氣之先,卻一直沒有人把它譯成中文。本書剛有三十周年紀念版(即再版),終於有人把它譯出來,總算能讓中文讀者讀到這本開山之作。

    本書內容其實無需多加介紹,因為書名已說得很清楚(不就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隨之而來生物交換造成的影響嘛)。具體而言看章節也夠了﹕

    第一章﹕新舊大陸,對比分明 (美洲和舊世界的動植物相、人類學分別鮮明)
    第二章﹕大征服者與奪命疫症 (天花和其他舊世界疫病對美洲歷史的影響)
    第三章﹕舊世界植物、動物移居新世界 (牠們如何取代新世界的物種)
    第四章﹕梅毒現身﹕一頁病史 (可能是新世界的唯一「反擊」)
    第五章﹕食物與人口 (討論美洲食物對世界人口的影響)
    第六章﹕至今未停止的大交換後效 (舊世界人口移民美洲和各種生物交流的影響)

    當然,這類「大哉問」題目,涉及太多不同科目的知識,很難真的整合得天衣無縫。我們可以期望新發現的知識對本書內容有所影響,不過從作者的新序看來卻不覺得有很大修改。雖然,如果要把書中的舊知識全部更新一次,工作量跟另寫一本新書將不相上下。

    可是,有些地方大抵是很難有大改變的,例如梅毒。直到今天還是如作者所言,每隔幾年就有所謂「新發現」登上報紙,但究竟是美洲傳來、舊世界自有、抑或只是剛巧螺旋體突變﹖一直沒有定論。唯一有定論的,就是梅毒改變了人類對性行為的態度。極端的性保守主義亦由此興起。從這個角度而言,作者的論述就算史實(fact)上有點舊,不一定是新知識就能改變得了。

    雖然整本書有281頁,但其實文章只有230頁,後面有差不多五十頁是注釋、書目、名詞索引之類。這一點在貓頭鷹的出版中並不常見,因為為了省錢,他們出版很多學術普及類書籍的注釋之類,通常都只放在網上就算。

    看過《老貓學出版》(碰巧作者就是貓頭鷹社長),大抵可以猜測這是否因為「帖」數的緣故﹖
    (不過五十頁,應該早就超出了一「帖」的範圍吧﹖)
    愚見認為,注釋、書目那部分儘可放在網上,名詞索引留在書中倒是便利讀者之舉。

    ---

    筆記,或挑骨頭﹕

    p.23 「可惜密螺旋體留下的痕跡,隨時間會慢慢褪去」

    整本書都是譯「密螺旋體」的,我一直看不明白為何梅毒螺旋體要被稱為密螺旋體。
    直到寫這篇介紹,查資料才發現原來「密螺旋體」是螺旋體門的其中一個屬(Treponema)。由於引起幾種疾病的螺旋體都近乎一樣,只有靠病徵才予以分辨,有人懷疑這些病根本就是同一種菌的不同表現,所以統一稱之為「密螺旋體」是比較保險的做法。

    p.32 「時間在一千十二年」應為「一千四百九十二年」
    「也不虛張矯」應為「虛張矯飾」

    p.33 「我要感謝華盛頓州大學」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似乎應譯為「華盛頓州立大學」,因為她是一間公立學校。

    p.35 「終於在一九二年十月十二日這一天」應為「一四九二年」

    p.37 「哪像舊世界的大象,鼻不但用處多多」

    「尊象」這寫法有點怪,也許應是「長鼻」,但不敢肯定。

    p.44 「先前靠著這套理論(以挪亞方舟解釋現存生物),解釋亞、非兩地就已相當吃力,但畢竟還是可以勉強應付。因為一向以來,歐洲人就知道有這兩處地方存在。而且就算他們從未見過大象,至少總知道有這種動物。可是美洲,誰做夢想過竟有這個地方﹖新世界的獨特,令基督教的宇宙起源說整個出了問題。

    地理大發現動搖了以神話為基礎的信仰系統,亦是宗教改革的遠因之一。
    的確,如果人們保持無知的話,是不會對現狀有所質疑的。這是愚民政策的起因,亦是獨裁者(或支持獨裁者)不喜歡、不信任學術界和知識份子的原因。

    p.46 「如果說,伊甸園與方舟停泊地點亞拉拉特山都位於亞洲,那人類與動物怎麼會在美洲出現呢﹖……法國人培伊埃爾……之所以走向異端,並非受到美洲生物現象之奇而激發,主要是因為聖經說法太過隱誨,以及古代文件中曾提及的某些埃及、腓尼基之事,時間上明明先於亞當。」

    所以到了今天,還有人要以「逐字直解」的方式去理解聖經的話,只能說他們根本沒讀通聖經。

    p.47 斯科雷特﹕「每種動物,當初一定就是在它們當前所在的地域被造出來。既然動物如此,那麼若可以顯示當前各主要人類所居的區域分布,恰恰吻合地球上主要的動物區域分布,那麼必可如此推論﹕這種種不同的人類,也都源始於他們當前所在的各個不同區域。如此一來,也可以避開下列這一類彆扭假設的必要﹕紅人是由白令海峽進入美洲、馬來人像椰子一樣,一對對飄流海上迷失方向,因而到了波里尼西亞落戶。」

    有趣的是,古人想推翻的,偏偏是正確的結論。
    只是在當時應該沒法子給予證明(而且看來還很不合理),反之得出這些理論的人會被駁斥。就像提出大陸漂移韋格納也無法為大陸漂移提出合理的物理基礎,達爾文也不知道生物特徵如何遺傳一樣(儘管孟德爾在同時期提出了遺傳理論)。

    p.50 「千百種動植物,超微型、次微型,都通過這道地峽在不同大陸之間移動」

    很難明白「超微型」和「次微型」本來想指甚麼……

    p.63 「恐怕只有威爾遜描述的《眾世界大戰》才能傳達」

    這明顯是《War of the Worlds》的直譯,這小說有很多譯名(但沒聽過「眾世界大戰」),我覺為叫《火星人襲地球》更直接了當。

    p.68 「英國天文學家哈」應為「哈雷」,這是通用的譯名。

    p.70 「一六一六與一六一七年間,一場大瘟疫橫掃新英格蘭,套句清教徒牧師馬瑟的話,『把林中那些有害東西全殺死了,清出位置讓好東西成長。』不管這場病到底為何,總之歐洲人都安然無恙。」

    印第安人有害﹖答案恐怕應該相反。

    p.84 「皮薩羅俘虜印加最後一任皇帝阿塔華帕特」

    王道還在翻譯《槍炮、病菌與鋼鐵》時稱之「阿塔花普拉」,維基的譯法則為「阿塔瓦爾帕」(聽起來像大陸的譯法)。

    p.90 「這些來自伊比利島的新住民」應為「伊比利亞半島

    p.122 「波多黎的蟹」應為「波多黎各」

    p.124 「科博神父對當時的基因學有些認識,認為老鼠向來到處都有﹕『無論何地,這些動物都會從腐土自然滋生,此事正常不過。』」

    這不是基因學,應是「無生源論」(abiogenesis),但要對應時人認為生物會在腐物中自然產生,應為 spontaneous generation (自然發生學說)。

    p.127 「新墨西哥的那瓦荷族」

    Navajo 在《碼書》中譯為「納瓦荷族」(劉燕芬譯),維基中譯成「納瓦霍族」。

    p.130 「投身於極端專門化的類生活形態」應為「類似」

    p.133 「其二西班牙重商主義往往是窒息而非鼓勵阿根廷的經濟擴展」

    大概不是「重商」吧﹖

    p.153 「根據哈得森的理論,人類最早被密螺旋體上身,是在好幾千年以前」應為「好幾千年以前」

    p.165 「眾人另外試驗起多種替代療法—中國茯苓、黃樟、茯苓等等」(重複了)

    以166頁的另一段寫法,這裡似乎應是「祈禱」。

    p.178 「可是且讓我們繼續討論下去。對於過去事件所做的假設,往往不容科學式的驗證﹔做(作)為歷史學者不能有太大奢望,最多能有個屬於合理的假設就很不錯了。科學家不敢涉足之處,史家必須穩健邁出步伐。」

    正是如此,有些唯科學論者鄙夷人文學,把所有無法確證的事都當成不存在,這也不是健康的態度。因為往事總有很多空隙可能永遠無法填補(就像有很多古生物化石可能永遠找不到),但我們還是要嘗試去猜測發生了甚麼事。
    對於一般人而言,這「故事」只要是合理而無衝突就好。我們要警惕這不是「絕對真理」,隨時準備在有更好證據之下改變看法就成了。

    p.184 「樹薯茁長的地帶,可以從海平面高度一直到七英尺

    如果說樹薯可以長到七英尺高,那就沒必要寫「海平面」﹔如果說樹薯可以生長於「海平面到海拔七英尺的地方」,那麼寫「七英尺」又似乎太多餘(如果是七百英尺還差不多)。
    大概要有機會看原文才知道究竟本來是怎樣。

    p.185 「如果一個人攝取了充分的卡里」應為「卡路里」

    p.204 「他們(東亞人)供不起這等揮霍的作法﹕讓牛羊在明明可耕的土地上悠閒吃草,然後再把它(牠)們吃下肚去。他們知道,要填飽人的肚子,不如自己直接動手在地裡種吃的,比起放任牲口自行覓食尋找給養,效率遠遠高出許多。」

    對於有些懷疑「吃素比吃肉環保」的人,應該要看看歷史的選擇。
    當然,有些動物吃草是來自不適合種稻麥之類的地方,亦有些動物可以吃人不吃的植物部分,不過現在養動物用了太多本來給人吃的東西,卻是事實。

    p.206 「如今印度已經如此完全地接納了玉米,將它據為己有,以致鄉間幾乎找不到任何父老願意承認﹕其實這食物並非一向都是村人的基本飲食項目,反認為從來就是如此。他們甚至還引述玉米古稱,或是富有智慧的玉米俗諺﹔卻完全不記得只在區區數年之前,這些名稱、諺語,一般都當成是指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植物呢。」

    人類很多時候都是這樣,把現狀當成理所當然。

    p.211 「甘薯也向眾人證明,有了它鐵定不會斷糧﹕四個不同的年月裡——一八三二、一八四四、一八七二、一八九六——大量日本人發現自己是靠著甘薯方才活了下來。」

    正如廣東人也有句「捱番薯」的俗語。

    p.211 「二百二十萬愛爾蘭馬鈴薯」漏了「噸」字

    p.212 「一六六一年中國有高達一億人口﹔一九OO年更達四億﹔今日共產政權則宣稱共有六億八千七百萬以上的子民。」

    都「三十周年版」了,是否應該更新一下數字﹖

    p.213 「一九五二至一九五三年間,中國一共收成了一百六十八億四千九百萬公噸的玉米(這個數字過鉅,有待商榷)」

    雖然大躍進是之後的事,但作者見到的數字會否已是浮誇風的結果﹖

    p.214 「甘薯是最貧窮階級人口的傳統食物﹕事實上,若被稱作是『吃甘薯的』,在共產之前的中國是個極大侮辱」

    更大的侮辱是,共產黨之後就令中國人連番薯也沒得吃。

    p.216 「若沒有當新石器時代美洲人的農藝技巧,今日住在這個星球上的人類,數量上會小(少﹖)上許多」

    或者「小即是美」呢﹖沒那麼多人的話,地球就未必會受今天的空前威脅。
    但反過來,如果沒有足夠大的人口,很多新發明未必會出現。因為新發明總需要有足夠的人口使用,才能造成足夠的需求讓投資有所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