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ust 20, 2009

  • How a book published


    老貓學出版—編輯的技藝&二十年出版經驗完全彙整》,陳穎青著,台北﹕時報,2007
    戀上書﹕一本書是如何做出來的﹖》,松田哲夫著、內澤筍子繒、林韶安譯,台北﹕商周,2009

    其實方某對造書造紙都有興趣,以前就介紹過《大家都在看書》和《大家都在用紙》兩本舊書。不過因為網上資料不多,而且那兩本是兒童書,內容較簡單,也說不到幾句。
    過了廿幾年,終於又讀到兩本題材相近,但討論更精細的書了。

    兩本書的作者都是編輯、都是討論出版,但內容完全不同。
    《老貓學出版》側重於出版社運作、編輯翻譯校對、排版、行銷等的「軟件」題目。
    《戀上書》則討論生產書本實體的過程﹕造紙、造墨、印刷、裝訂等的「硬件」題目。

    所以接連看這兩本書,就像把出版過程從頭到尾走了一趟。老貓帶我們看最起初的發稿發譯到排版,松田先生帶我們看中間的印刷和釘裝過程,再由老貓帶大家看最後的企劃營銷手法。

    《戀上書》更有插圖,介紹當中的工業製程。裡面展示了平裝書和精裝書是怎樣做的,也滿足了我們每日捧讀時,對「書本」本身的好奇心。不過,有很多事情未親手做難以了解,我把圖和字一併讀了,其實還有些細節不很清楚(例如精裝書穿線的步驟),未能在腦中有個流暢的圖像。

    老貓學出版」是陳穎青先生網誌的名稱,倫弟介紹我看的,相當有名。對台灣出版有興趣的,應該都讀過了。有趣的是,身為貓頭鷹社長的陳穎青,他這本「博客書」並非由城邦轄下任何一間出版社經手(貓頭鷹是城邦集團的一員),而是交給時報出版的。

    老貓在這本書中討論了很多「編輯需知」,由編輯工作標準化到「怎樣派傳單」都提及到。儘管方某已寫了一本書,但有很多內情還是「不讀不知」,尤其是行銷的部分。例如敝著單看印數,已經注定不可能成為暢銷書了。

    老貓提到「故事」和「對比」的重要性,就像信報記者問了一堆問題,寫成一個故事(甚至因此被人批評),其實也不過是為敝著宣傳而已。(如果要用盡對比,敝著副題似乎應該改成「二十年才寫成的一本書」)

    至於香港人最應該留意的,似乎是如何解決錯別字那一篇。台灣的出版社還有「校對」一職,不過就如作者所言,大概因為經費不足,不太可靠了。香港的出版社據聞更早已絕了種,校對都只是編輯去做。偏偏作者告訴你,編輯日常面對書稿,和校對所需的心智活動其實是兩回事。結果就是Stephy那本書有那麼多錯別字,竟然都可以印出來了。

    除了工作和業界外,老貓亦討論到很多文化問題(畢竟出版就是一門文化事業),例如﹕
    中文和阿拉伯數字混雜,內地的所謂「國家標準」
    「好書會自動販賣」時代之消逝
    紙本書會不會消失﹖
    書店的毛利太高﹖
    別把孩子教育成面對異端思想沒有思辨能力的溫室花朵 (香港好多死光人就是這樣,需知道老貓是出版正經書的)
    書展往何處去﹖
    台灣最偉大的世界遺產 (其實香港也有份)
    外籍新娘,未來一百年台灣競爭力的基礎 (換成香港就是少數族群了,例如香港人看不起的印巴裔)
    (有網上版本,但還是請把本書找來一讀。畢竟整本書讀和斷裂的文章是兩回事。)

    他的看法都很好,我都很同意。

    尤其是對台獨人士「去中國化」的痛心,這不啻是文化自宮。
    香港其實也在上演類似的戲碼,不過不是「去中國化」,而是「大陸化」。以為把自己的特色磨滅掉,就可以變成大陸人去賺他們的錢。其實米高積熟就算漂白了皮膚也不會變成白人(雖然有傳聞說他只是白化病),香港人再「自閹」也不會真的變成大陸人(真的變到就更可怕),只會令香港喪失文化自尊、失去獨特文化,於是喪失價值而已(只不過是又一個內地城市,有何寶貴﹖)。

    老貓說台灣人既然選擇政治對抗,文化方面總沒理由棄兵而逃。與其放棄中華文化,不如自命為中華文化的守護者。這點跟老蔣搞中華文化復興、或者世澤談「選帝侯問題」,其實是異曲同功。
    不過這樣做是很難的,因為大陸實在太大,就如牛頓力學裡大質量物體往往會把其他東西都吸過去一樣,現在台灣和香港發生的事也是差不多。但如果要保持自己的獨特價值,就更應該聯手起來,學阿基米德找一個支點,去扳動整塊大陸。不是去斷絕和內地的交往、也不是去歧視內地的人,而是幫大陸走上自由法治的道路,這才是台灣和香港的最大利益所在

    ------

    筆記,或挑骨頭﹕

    《老貓學出版》

    p.60 「易讀性的定義以前我提過」

    這是在blog上才成立的說法。

    p.61 「頭點和尾點都會阻斷閱讀的順暢,宜避之。」

    其實「頭點」和「尾點」都不算日常用語,應該要解釋一下。

    p.67 「因此(段首)空一格或空兩格,並不是看你是編書或編報而決定的,而是看你的行長,行很長,長到二、三十字以上,段首最好空兩格,反之行長在二十字以下,空一字就夠了。這樣子段落區分的效果才最恰當。」

    這段說法實在好,以往都沒留意過。
    不過中間一「條」長句似乎也太長。「而是看你的行長」和「段首最好空兩格」後用分號或句號來斷句比較好。

    p.68 「沒有規範而產生不約而同的行動(網上文章以空行分段),唯一的解釋就是,那個方式符合需求,符合分段的需求,符合網上讀者對易讀性的需求。大部分報主覺得這樣分段容易閱讀,因此網上文章就變成以空行來分段了。」

    其實還有另一原因,因為網上文章跟印刷文章不同,空行是零成本的。所以有更大動機以空行分段令分段更清晰。印刷有成本,空行越多用紙越多,為了錢唯有將就一點。

    p.238-239 「而紙本書不但在心智獨占我們,在肉體上也一樣專制,你的手得要用來固定書頁,你的身體必須靜止不動,不然眼睛就看不清書頁內容。」

    首先,靜止不動也不盡然。方某人就間中會拿著書一邊走路一邊讀,有些香港人更誇張,在搖來搖去的巴士上也可以看書報。不過當然這不是理想狀況,看得不久會累,而且要長時間舉高手也很累。
    其次,「占領」其實用「佔」字更好。

    p.243 「於是在實體報上,我很容易『順便』讀到一向會忽略的有趣新聞,而在新聞網站上,這種機會則大為減少。」

    這也是另一種偏頗(bias)的來源。

    p.256 「表五﹕八大類Top 100出版社排行榜」應為「Top 10」

    p.279 「在交易折扣上基本上是處於零合狀態」應為「零和狀態」

    p.316 「教科書的國產比例最高,達九十八%,這不知有無政策保護,要求學校必需採用本國自製的教科書,不然就是加國學者專家寫教科書的功力,比他們的美國同行更厲害(好像不太可能﹖)。」

    這種情況其實並不出奇,大部分地區的中小學應該都差不多。正如台灣中小學也是用台灣出版的教科書,就算小如香港、新加坡,也是以本土教科書為主。這是有實際需要的。

    首先,每個地區的課程都有不同之處,沒一個地方的課本能完全適合另一地區的需要,而且往往還需要在本地找例子以引發學生興趣,所以通常本地出版。
    舉個反例,香港預科的課本因為學生較少,本地製作課本不足,所以部分要以外地教科書頂替。但結果因為課程不完全相同,所以用處不大,老師還是要另外印講義。所以但凡教科書,總以本土出版較能符合本地需要。加拿大人是重視教育的話,他們會寧願自己出版,而非貪便宜借用美國的教科書。

    其次,那麼為何美國出版社不乾脆去搶生意、為加拿大出版教科書呢﹖這有兩個困難﹕一則不同大學教科書(由某科專家編寫,全球可用),中小學教科書通常會由教育學者或教師編寫。教育學是相當「在地化」的學科,技巧很難完全照搬,而且還要符合當地師生的需求,所以最後還是要邀請當地學者和教師去寫,那麼美國出版社插手也未必比加拿大出版社有效率(那即是說美國人去做未必有賺頭)。二則美國市場應該比加拿大市場大得多,而且美國人一向都看不起加拿大的(甚至把他們當成美國殖民地),所以美國的教科書出版社也可能「大雞唔食細米」,未必有興趣去賺那些「蠅頭小利」。

    最後,其實每個地方的教育界,或多或少有點保護主義(就跟不少其他界別一樣,如醫生和律師),外地教師要入行有困難。不知會否影響到教科書的出版、審批和接受。
    (香港政府竟然在中小學裡設置一個專門保障外來人的職位﹕外籍英語教師,這其實算是奇景了。我不介意有外籍教師,不過這種安排的確不常見。)

    老貓是老手編輯,但不是教科書編輯,也不是教育界人士,可能因此不了解狀況。

    《戀上書》

    p.127 「現場裡有很多包硌鋼的浮雕滾軸」

    其實書中數次出現「包硌鋼」這詞,我懷疑是「包鋼」之誤。

    (google搜尋「硌鋼」有3340、「鉻鋼」有162000個後果。)

    p.129 「裝幀用紙的銷量日滑狀況」應為「下滑」

    -----------------

    後話﹕做乜依家一按掣save就會跳左去 hkblog 架﹖家陣係咪要強迫我睇 hkblog 呀﹖﹗

Comments (15)

  • 翻查記錄,是你引用了老貓的文章在先

    http://fongyun.xanga.com/437503740/item/

    我才開始留意他的。所以應該是你介紹我看,我只不過是建議你不妨買本書來看罷了...

  • 後話﹕做乜依家一按掣save就會跳左去 hkblog 架﹖家陣係咪要強迫我睇 hkblog 呀﹖﹗<--

    咦﹖我冇呢個問題喎。

  • 真是感謝方兄。碰到這麼深入的讀者,寫作者只好又喜又憂。哈哈。

    這本書的稿子前後跨越五年,說實話長期寫做的好處是能夠鍛鍊思考能力,所以早期文章考慮還常常欠周,中後期就稍微好些。幾個從網路版本轉成紙書版本的疏漏,如果有新版的話一定要改,非常感謝。

    解釋一下給時報出的緣由。就像一般人說的醫生通常不為自己親人開刀一樣,我也覺得自己的書給自己出有些缺點。其中最直接的麻煩是,自己的書由自己宣傳,總免不了自吹自擂的嫌疑,給別人出,那就完全沒問題了。:)

  • "外籍英語教師"不一定要是"外籍"的

    它們的要求是"以英語為母語"或同等的英語能力....

    所以也不見得"專門保障外來人"....

  • 關於中數:我覺得「九十八%」之類還是挺「核突」的。

    關於空行:這也可能跟一些習慣有關。某些email如果不分行,就會一直打橫發展,造成對方閱讀的不便。或許因此部分用家就養成了人手斷行了。

  • @sky_woomi - ???

    @Alan - 是嗎﹖我也搞不清楚了。

    @lunyeah - 唔知搞乜。

    @老貓 - 謝謝回應﹗不用客氣,就是自己出過書才知道「出錯太易」。所以純粹是標出來回饋一下和提醒其他讀者。

    @飛蚊導彈 - 但好像不會請本地人……我再查查教育局的資料看看。

    @smileooooooo - 我覺得還是看那是精確數字還是約數。準確數字宜用阿拉伯數字,約數宜用中文。

  • @fongyun - 

    看了你的日誌,因此,對書籍多了很多知識..
    thz!!

  • 講起教科書,究竟教師有沒有能力阻止/減慢教科書的加風(如不可用政府干預的模式)

  • @fongyun - 

    同意。我想說的是「九十八」是中文,「%」則似乎屬於阿拉伯數字系統,這似乎也算中阿夾雜。

  • @smileooooooo - 同意,如果要寫中文應該是「百分之九十八」。其實中文較適合表達約數,如「百分之九十幾」。

    @chairrex - 不是沒有,但不多。而且價錢通常不是教師選書的首要考慮(但一定是其中一項考慮,尤其在窮學生較多的學校),畢竟錢不是自己出的。

    1. 選擇較便宜的書﹕但「一分錢一分貨」(雖非絕對),便宜書或者有其他缺點令老師不滿意。
    2. 自製教材﹕肯定非常便宜,通常只向學生收回印刷成本。但老師等於要自己充當出版社、加重工作,而且有時版權問題(如採用圖片)其實沒解決。所以通常只在某些科目推行,不可能全部這樣做。
    3. 不接受書商的款待﹕像見報的飲宴當然有問題,不過書商經常資助的科目研討會又如何﹖(情況就像藥廠資助醫生開研討會)如果拒絕資助的話,書不一定會便宜了,但那些科目學會(近年在政府鼓勵下成立了不少)未必夠錢自己搞交流。
    4. 不接受書商贈送的教材﹕這點似乎太難了,畢竟那是書商主動送過來的。而且人也會貪心,免費教材總是受歡迎的(只是成本轉嫁到家長身上)。

    新高中書貴幾乎是必然的,因為這是新課程,就算內容差不多也要重新製作和送檢,書商準備的成本也不輕。再加上是新課程,大家都爭生意(搶不到新高中的生意,你的出版社還可以混下去﹖),敝校就收到幾大箱書商送來的樣版(一箱差不多半個人高),你可以自己想想全港如此要花多少銅鈿。這些都是「正當營商」的成本,而且全都要在家長身上拿回來。

    只能寄望過了第一年,未來成本慢慢攤分之下可以賣得便宜一點。(如果未來幾年紙價不大幅上升、課程也再沒大改變的話。不過我認為紙價長遠是必然會上升的。)

  • @fongyun - 

    還有小數點也是這樣。不知是否台灣那邊習慣了?
    (待我有空問老貓:))

  • 說起來,老貓是經你介紹才看的呢!不然我可不知道有這樣一位好前輩。
    經你這邊知道了很多好書好blog,令網上生活充實了不少,謝謝啊 :)

  • @飛蚊導彈 - Not true.  There is an ET I heard of, who is actually from Hong Kong......  His mother tongue is Cantonese while he has got a Canadian passport (or American) only.  (That ET should be a CBC, but that doesn't make his English better.)  They check the nationality first, before the English proficiency.   

    @fongyun - A local cannot be offered the package of an ET.  You are correct.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