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 7, 2009

  • consumption and culture 2

    通識.消費II﹕飲食.時尚.新媒體》陳政成、姚偉雄編,香港﹕光,2008

    繼上次的《通識.消費—大學生的文化考察個案》後,再蒙姚兄贈送第二輯。

    如果不理會對符號學的基本介紹,這一本比上一本更吸引。因為姚兄一連寫了三篇文,討論腐女子和「美少年」的「鏡像」,還有「」和慾望的符號化。那個BL的鏡像理論對在下而言非常新鮮,提供了新角度。後者亦點明「萌」把人割裂的危險,而觀乎本地傳媒的用語習慣,香港人對於這種割裂似乎非常受落(反正香港早就是個把人割裂的世界﹖雖然這「割裂」不一定是「性」那方面)。這三篇我認為是整本書最吸引的文章。

    不過,討論這種被某些人當成「變態」的性話題,如果不(像本書)套上一堆學術用語的話,下場肯定跟中大學生報情色版一樣。(雖然,學生報情色版的用詞還比不上坊間報章娛樂版)

    我衷心希望香港人能夠學懂開放心眼,用另一個角度去看姚兄引述的那句「爆乳波霸撩衣露奶噴血挑逗」。
    文化研究的重要,不是叫我們絕不隨波逐流,而是避免我們隨波逐流而不自知。

    性態度的封閉其實和浮濫一樣,都只會讓人變成簡單的機器。後者令人麻醉於聲色之娛,前者令人只知一套標準反應(起痰或厭惡)、沒有更多的可能,其實兩者都令人跟動物的條件反射沒有分別。
    性的真正開放,在於用開放的胸襟,正視世間的「異己」,而自己的行為有理有據、又有底線。

    然而狗也會救人,但我們不會說狗有道德,更不會說狗是人。
    不是道德教條,而是開放的胸襟—亦只有開放的胸襟—才能讓人與禽獸有異。

    同樣地,我亦希望老師和學生可以從這幾篇文裡學會觀看「性」的不同角度。

    至於學生文章,我們無謂太挑剔。不過有些文章也頗有意味,尤其最後一篇討論遊戲機中心的文章,對香港「街機」的未來發展作了預測。能夠作出「預測」,可謂在「功課」以外更上一層樓。

    至於在上次書介重點討論的「資訊評鑑」(information evaluation)問題,由於新一輯集中討論次文化,所以大量引用維基百科、網誌之類,可以接受。不過個別的學術用詞,仍應以引述學術著作或正規參考源為正宗。

    ---

    繼續挑骨頭,今次主要的問題是校對不嚴﹕

    (又,這次不知為何沒有目錄,對讀者不大方便……)
    (更正﹕有目錄,只是在下收到的那本碰巧不幸缺頁,首17頁不翼而飛……)

    身為中大人,對「祟/崇」特別注目,書中p.49, p.69, p.122等各處,幾乎所有「崇」字都誤植為「祟」。

    p.18 「胡恩威批評香港大學生……甚至上課遲到,說點認真也不是,失去自我紀律……」
    「說點認真也不是」其實是否「也不認真說不是」﹖

    p.26 「只證明他們利用香港作為國際城市出前所入境便利」應為「出入境便利」
    「處處挑戰既得利益者的藝術值」應為「價值」

    p.28 「連鎖店酒樓以價廉物美元區域劃分」應為「價廉物美區分」
    取港男候選者知名度」應為「博取港男候選者的知名度」

    p.29 「數碼網絡供應商利用廣告界分它們不同的客戶群」,我不知道可否寫「界分」,但我會用「區分」或「劃分」

    p.48-49 「早於十九世紀,飲茶的地方分為『茶樓』和『酒樓』兩種,雖然兩者都是人們泡茶品嚐點心的地方,但『茶樓』比『酒樓』更早存在,而『酒樓』則多為商人傾談生意之地。」
    我想這裡有誤會,不記得是吳昊還是梁濤(或者其他香港史作者﹖)說過,茶樓和酒樓的主要分別,是「茶樓」早午營業(即茶市),「酒樓」則專辦晚上筵席的。至於傾談生意,則於茶樓亦無不可。

    p.49 「由客代勞」應為「知客」,雖然網上的確有寫成「咨客」的,但百毒百科有個條目解釋了「知客」的起源。
    我小時所知,亦是「知客」。

    p.50 關於「M型」和「S型」消費工具,我想如果同學簡單幾句解釋一下,會對讀者更體貼。
    (當然,他們的目標讀者就是教他們這些東西的老師,自然不認為有解釋的必要。所以也不能苛責。)

    p.75 引文「『現代選美,不僅僅是外在容貌美,體態美方面的競賽,更是高層次的內在心靈美的選拔』,參加者不但要『美貌與智慧並重』,更需要在品德及修養等方面達至高水平」
    儘管是引文,但我非常懷疑這一段說話的真實性。哪個選美會選得那麼複雜﹖

    「選美活動存在的正面價值不容置疑,但從《香港小姐》近年每況愈下的收視率可見,觀眾開始對太過因循的比賽項目厭倦,製作單位為求增加新鮮感,不惜渲染暴露,將節目的焦點放於佳麗的身材上……」
    這究竟是社會的問題還是電視台的問題﹖

    p.76 「在傳媒不斷渲染下,觀眾對選美的著眼點只會流於佳麗的身材、隱私等陰暗面上,而忘卻選美的真正意義。」
    觀眾就是愛看,這難道不也是觀眾的責任﹖

    p.77 「要求參加者不斷搔首弄姿……問答環節充斥著性話題,明顯是利用男性選美將男性物化」
    其實我看不出講性話題對男性有多「物化」。

    「《香港先生》舉辦的真正目的並不是要選出一個當代的男性代表,而是要討好女性,甚至是給她們機會對男性作出報復。」
    我完全同意。

    「一直以來……男性教人欣賞的是他們的內涵、成就,這解釋了女性選美較男性選美受落的原因」
    不完全反對,但我不認為傳統只欣賞男人的內涵、成就,知名的「美男子」自古皆有。只是女性的外貌比較受注意(不論男女),所以女性選美較受歡迎而已。

    「當代選美受到很多外來因素如收視率、贊助商等影響,以致損害了選美的獨立性」
    選美應該本來就是近化才有的事吧﹖(不計古時妓院「選花魁」的話……)
    自有選美,都是靠大眾傳媒和商業贊助擴大影響和賺錢,所以我想不到可以有多「獨立」。

    p.82 「就著較保守的內地能有中性男士的選美而較開放的香港沒有同類選舉」
    不是批評同學,不過倒是有點弔詭﹕既然如此,香港還算「較開放」嗎﹖

    「要探討肌肉選美在中國社會的衰落必須追溯其從前受歡迎的原因」
    其實是否所有社會皆如此﹖(當然中國更嚴重,中國主流文化向來不愛肌肉型)

    p.84 引文「日本男性平均每天花1/3的時間來關注修飾自己的外貌」
    如果不是抄錯,就是該文太誇張吧﹖

    p.92 「綜合來說,這些補是將主流漫畫的世界觀,作出了多個對比組合」
    是「補完」﹖還是另有意思﹖

    p.110 「也許大家以為」應為「也許大家以為」

    p.112 「隱青年」應為「隱蔽青年」

    p.119 「雖然各人對『可愛』的是有差異」應是「各人對『可愛』的定義有差異」﹖(「是」字非必須)

    p.122 「仿照陰戶、部、乳房而製造」應為「臀部」

    p.126 「網誌《香港網絡大典》如是說」
    香港網絡大典並不是網誌

    p.147 第一個「與你攜手」廣告的「符號學」分析,似乎有點為分析而分析(誰不知道這是隱喻﹖)。不過既然是學生功課,要證明自己懂,難怪。(第二個說「高跟鞋」隱喻「高人一等」,在下倒沒想過)

    p.157 「增設『時空』、『地域』對戰功能」應為「跨」。

    最後還有一個,就是對於書中不斷出現的「打造」看不順眼。當然,這是個人對「黨八股」的厭惡所致。

Comments (8)

  • 對不起, 排版尚有改進, 目錄放在第二張紙的背面, 較難看到~

    哈哈, 文字錯處的數目似乎不比第一輯少, 如有第二版或/和第三輯, 必再努力改善^^ 

  • 向開放的衣襟立正敬禮!

  • 不只割裂,而是定義witch好讓傳媒去hunt。

    今天蘋果又一例,好像妓者與電玩太郎有深仇大恨,非寫到他「不是人」不罷休,真的豈有此理。

  • 如果第日小弟有幸出書,真係要找方兄作較對…

  • @raymondwoo - 拙著亦不乏誤植。

  • 我也很討壓「打造」氾濫的「僞中文」。陳雲在書裏都有批評,我覺得說得很對!又不是「鑄劍」,「打造」甚麼?!  

    這本書,等我有機會找來看看......  (是「師弟妹」的文章吧?有興趣看看......)

  • @Frostig - 

    氾濫的還有很多呢,何止「打造」?
    「又好又快」和「又快又好」在中文應該是全等的,在大陸竟也有了分別。

  • @smileooooooo - 「又好又快」和「又快又好」大陸竟也有了分別?沒病吧?!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