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5, 2008

  • 無謂新聞﹕

    八成夫婦三大理由拒添丁

    根據○六年一項調查,本港三十五至三十九歲未婚婦女多達兩成三,日本    及新加坡    分別都只有一成九及一成五。邵一鳴認為,要改善香港生育情況,政府與社會各界應合力齊齊「催婚」,包括改革整個社會「家庭男尊女卑」的傳統文化,提升婦女在家庭的地位,主導婚姻與生育。

    「北歐的婦女於社會及家庭的地位都高,生育亦較多,香港、日本、韓國等地女性的社會地位提高,家庭地位仍然不高。」他呼籲「港男不要咁自卑」,不要介意太太比自己強,接受「男主內,女主外」,為女士建立有利於結婚及生育環境。

    究竟婦女家庭地位和生育多少有何關係﹖中國以前一個女人生十個八個,女人地位一定很高了﹖
    更合理的比較,也許是「因為女性地位提升,所以生育減少」呢﹗(以前女人無生育自決權,男人要她生就生。只要養得起,男人總不介意要女人多生幾個的。)
    那麼難道就應該回到以往男尊女卑的社會﹖荒謬﹗

    北歐生得多,不是因為女權高漲,是因為社會福利好。生了有公家養何妨多生﹖
    家計會又不是政府部門,幹啥要避重就輕,套用歪理﹖

    再者,凡事總是對男人作要求,這種「男人負全責」(blame the male)的思維算不算是妨礙男女平等的元兇之一﹖
    港男無婚可結,是因為自卑嗎﹖或許。
    但為何不呼籲「港女不要咁貪心」,不要介意丈夫比自己賺得少﹖(因為知道勸港女晒口水﹖)
    就算男人不介意「食軟飯」,女人又肯養男人嗎﹖

    三孩父母半數後悔

    范瑩孫更提醒市民,要及早作好生育計劃,彈性處理人生目標,「不一定要有車有樓、事業有成才生仔」,反之更要考慮太遲生育,人到中年仍一身兒女債,會延遲退休計劃。

    「不一定要有車有樓、事業有成才生仔」﹖妳嫁個女畀我呀﹖﹗
    與其勸第三四代人,不如去勸你們那批「話晒事」的第二代人,不要再用舊準則套死新社會﹖

    兩成男士性知識零蛋

    受訪男女被問及8條有關避孕知識的題目時(見左表),未能答中半數(即不及格)的男性,多達67.8%,21.8%甚至全部答錯「捧蛋」。女性則有約四成避孕知識及格。

    Blame the male 的另一顯例。我登上wisenews也見不到那個「左表」,但按這裡的數字就看得出,及格的男性也有近三成三。比女性的「四成」為低是事實,但未知受訪人數多少和調查方式,7%未必是顯著差異。(簡單的證明﹕反過來說,為何只強調男人多不及格﹖女性也有六成不及格呢﹗)

    性知識不及格,是性教育不足所致﹔性教育不足又是整個社會被原教旨騎劫所致的惡果。
    不去針對這些深層原因,只去 blame the male,除了讓「港男更自卑」外,尚有何用﹖

    (家計會真慘,一邊被原教旨罵它太開放,一邊被我們罵它太保守。)

    --------------

    昨天去完旅行,就去買結婚賀卡(因為無法出席那位舊同學的婚宴),順便買了幾本書﹕

    哥倫布大交換》,Alfred W. Crosby,台北﹕貓頭鷹,2008

    從生物交換的角度看歷史,跟《槍炮病菌與鋼鐵》和《瘟疫與人》相類似。不過這由在下「先讀為快」,日後才考慮是否買回圖書館。

    墓碑—中國六十年代大饑荒紀實》,楊繼繩,香港﹕天地,2008

    坊間評論很多、很好,已不容我置喙。
    只一直在盤算著,買一套兩本磚頭厚的書回圖書館,有沒有人借。但最終都決定要買,因為老媽某些來自內地的工友,竟然完全不知道這些連我老媽都知道的事(雖知她未到香港前,連慈禧太后是誰都不知道),而且還在歌頌毛匪東。
    為免我的學生遲點變成這種人,本書非買不可。

    倪匡沒說錯,看了幾篇,已經令人悲慟不已。不知我中華作了甚麼孽,要招致這種人、這種禍。適合給老師選取教材,但心智薄弱者不宜細看。
    (不過夠膽碰這種「資料磚頭書」的人,相信思想也比較成熟吧﹖)

    虛擬的解剖刀﹕透視男女之軀》,Alexander Tsiaras, Barry Werth,台北﹕天下,2007

    其實,起初挑起我興趣的,是在新加坡Page one見到的《》,因為有關胎兒的影像,非常珍貴。可惜,Page one 賣得太貴,而且在彼邦買無法向學校索回費用,所以沒買。至今在香港也沒見到。

    這本有點不同,是電腦合成影像,雖然同樣精美(亦同樣的貴)。不過卻無法帶回圖書館——因為有幾幅是描繪性交時的器官斷面。
    (題外話﹕曾經有研究員讓男女在核磁共振機裡做愛、拍攝圖像—這難度夠高的,讓大家第一次見到性交時的器官狀況,獲得搞笑諾貝爾獎。)

    被遺忘的大屠殺—1937南京浩劫》(The Rape of Nanking),張純如,台北﹕天下,2007

    其實一直很想買 The Rape of Nanking,支持這位為歷史而抑鬱致死的作家。
    原本打算為學校買的,不過裡面的照片實在太恐怖,我懷疑一幅被強姦後用武士刀插穿下體的女屍照片,是否適合放在圖書館。所以要先跟上主商量一下。如果學校不適合,就我自己要。

    這種尺度的問題一向都有。例如《戀空》,由於在暑期閱讀約章裡見到不少升中學生都喜歡這本書,而且書展時亦有學生推薦,所以我也打算買。怎料我只揭了二十頁左右,一開始就發生婚前性行為,然後又被人輪姦……對於小學生看這種書,我不禁有點驚訝。
    方某當然不會反對學生讀這本書,亦不否認它有感人之處。不過如果要放在學校的圖書館,情節對某些學生而言未免太恐怖。所以沒買。

    如果要「不准」小朋友看這類書,我一定反對。但要在圖書館照顧不同讀者、還有家長老師的看法,不能不持審慎的考慮。有時結果難免是﹕「不反對你看,但無法提供,請往外邊找」了。

Comments (16)

  • 其勸第三四代人,不如去勸你們那批「話晒事」的第二代人,不要再用舊準則套死新社會﹖

    推。

  • "「不一定要有車有樓、事業有成才生仔」﹖妳嫁個女畀我呀﹖﹗"

    呢句真係火力十足。嘿!

    我成日都講句類似嘅嘢,窒啲叫年青一代唔好怕捱、咩 Q 工都去做嘅人:「X!試下我係開大牌檔賣蛋河吖,賣到月入十萬洋樓番狗,你都唔會嫁個女畀我啦!都唔好講整車洗頭嗰啲0忝喇!」

    唔講錢都講行業,成個社會有晒 prevalent dogma,搵人拍拖結婚邊會咁易?

    XD

  • 你問:就算男人不介意「食軟飯」,女人又肯養男人嗎﹖

    我們答:「肯!只要真心相愛,男的又不是遊手好閒無所事事(可以持家、可以做義工、可以進修、可以照顧孩子、可以做 freelance 接『散工』開展自己的事業(或第二事業));加上最重要的,養得起男的...... (不過這麼算,女的在香港來說起碼都要月入三、四萬啦,恐怖!如果生了孩子一家的生活費更貴!)

    為甚麼不肯?不肯的比較大部分會是男方啦,除了沒法養得起另一半的女性不肯外......  哈哈。」

  • 關於張純如抑鬱的事件,孫隆基有篇舊文說過。或許大家都看過了,不過也留下link方便大家重溫:

    http://www.bullog.cn/blogs/nazism/archives/102712.aspx

  • 北歐生得多,不是因為女權高漲,是因為社會福利好。生了有公家養何妨多生﹖
    家計會又不是政府部門,幹啥要避重就輕,套用歪理﹖

    講者(故意)忽略北歐國家要繳重稅。

    如此類推,最積極生育的,可能是綜援家庭。

  • @maple_autumn - 「最積極生育的,可能是綜援家庭。」其實不用「可能」了,你看看某些小學裏面的情況就知道了……

    又,如果福利夠好,我寧可稅率高很多很多……

  • @msclee - 謝。

    @maple_autumn - 誰故意忽略﹖我﹖還是家計會﹖抽稅多少跟這問題是兩回事,但因為社會福利較多,生一個孩子的「邊際成本」應該比香港低。我指這一點是北歐人願意生育的原因。

    「最積極生育的,可能是綜援家庭」,雖不中亦不遠矣﹖

    @Frostig - 這只是「妳答」,不要冒充成「妳們答」。有多大代表性﹖

  • 唉, 有咩人唔知香港好多女隻眼係生晌額頭上架

    @Frostig - 所以話你係一個異類

  • 唔肯生仔係因為生活指數太高, 開發中國家的生育率較已開發國家的生育率為高也是這個原因。
    很多人要養活自己也都覺得費力, 而且生孩子已經不再是「非做不可」的事, 生育率自然會下降。至於北歐的生育率較高,我同意方生的說法,那是因為彼邦的社會福利較好。

    「『不一定要有車有樓、事業有成才生仔』﹖妳嫁個女畀我呀﹖﹗」火氣很重呢!HOHO!
    其實我覺得不是介意不介意「食軟飯」的問題, 而是一旦有一方必須依靠另一方, 依靠人的地位自然就低了, 被依靠的也容易自我膨脹。男養女, 女養男都不是好事, 最好是在經濟上獨立。而且, 每個人本身也有家累, 即使成了家也不能不管父母, 要養自己的家, 養父母的家, 若再養配偶父母的家, 那未免太苦, 還是在經濟上「各自為政」來得好。

  • @嘉 - 

    呢個各有各形式。一個出錢唔係一定係壞事。最重要大家都有貢獻。

  • I am sure Iris Chang wrote a fine history book.  But the world had already known what she documented long before her book.  A more historically significant, and more educational, book, especially in this part of the world,  might be one by her namesake,  Jung Chang.

  • @fongyun - 肯的人不只一個啦!  

  • 結得婚既,應該係兩個共同承擔家庭責任。

    而家既香港係,要求男仔有「基礎」先可以結婚,女性地位平等、上升之餘,社會風氣又唔會要求佢地付出番相對既義務,呢個先係根本既問題。

  • 如果經濟好,負擔輕,生仔唔係問題;但就算奧運之前果排,經濟雖好,但物價亦很高,怎生得落

    有個問題:香港是否陷入中西合璧(垃圾)的殘局(不止男女價值如此)?傳統中國漢人社會,是男尊女卑,男人負全責,也有大權;西歐式社會,男女平等,男女都有權,都要負責;部分香港女人取了平權,卻要男人負全責?

    @hystericireul - 

    對,看看三色台d節目的風格停留在20-30年前,就知道部分第2代在位者幾乞人憎

  • @chairrex - 有個問題:香港是否陷入中西合璧(垃圾)的殘局(不止男女價值如此)?  對於男女關係的話,我有一段文字分析過......  可以看看我的 Xanga...... 

  • @嘉 - 其實,要供養自己父母最大的問題在於「一子現象」......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