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ust 14, 2008

  • No two alike: Human nature and human individuality

    Judith Rich Harrison《基因或教養》,台北﹕商周,2007

    這本書雖然略厚,但其實早就讀完。不過看倌見到後面有多長的筆記,就應該知道為何拖了那麼久。
    這是一個很長的故事。

    心理學中有一個爭論日久的問題﹕先天對後天 (nature vs. nurture),爭論先天(遺傳)、後天(環境)因素,對人的心理影響孰輕孰重。
    以往的心理學家,主要研究後天因素。直到今天,仍有很多學者認為環境是影響人格最重要的因素,可惜這在研究中得不到支持(兩者的相關系數其實很低)。
    後來遺傳學興起,縱使科學家未能仔細分析每一個基因,但仍然可以分析遺傳和人格的關係。根據現有研究,遺傳和人格的關係比較大,但人格的差異仍有很大部分未能解釋。

    本書中的「人格」是專業名詞,英文是personality,舊稱「個性/character」。並不是我們罵人「沒人格」的那種道德判斷
    其實裡面包括的攻擊性、服從性之類,大抵就是我們慣用的「性格」。

    作者問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連體雙胞胎有一樣的遺傳基因,也面對完全相同的環境,為何也會有不同的性格、長成不同的人﹖
    作者認為現有的理論都無法解釋這一點,所以她在本書中,先找出了五條「紅鯡魚」(源自Dorothy Sayer的小說,此處指「錯誤的線索」,即是解釋人格差異的錯誤線索),然後才提出自己的理論﹕
    1. 人格差異主要來自環境差異
    2. 基因和家庭環境混合的結果
    3. 基因和環境的交互作用
    4. 出生次序和其他家庭中的環境差異
    5. 基因和環境的相關 (非直接的基因效應)

    此處有一個問題﹕因為書中的描述不很清晰,不知道是作者還是譯者的問題﹕
    p.43 「在本章中,我要先檢視兩個嫌犯﹕人格差異主要是來自環境變異,或是來自『先天』(基因)和『成長方式』(父母提供的環境部分)兩者的交互作用。」
    p.73 「基因和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是我的第三條紅鯡魚。」
    很明顯這兩句不對頭。所以沒有清楚指出「第二條紅鯡魚」,那是我自己猜度的。

    最後作者發展的理論,以演化心理學的「心智器官」為基礎,認為人應該有三個心智器官﹕「關係系統」、「社會化系統」和「地位系統」。而人格差異就是由這三個心智器官互相影響造成。
    關於這個理論的詳情,當然就像看故事一樣,要留待看倌自己發掘囉﹗

    ---

    作者把這本書寫成偵探小說的樣子,有趣的是,作者本身其實也有點偵探小說主角的影子。

    家母說以前有一套很出名的偵探小說,主角是個老婆婆。她自己不會出門查案,每次都只靠鄰居小朋友捎來的消息,一邊織毛冷一邊推論,就可以破案。(我當然沒看過,可能是Miss Marple)

    奇特的是,有點像小說情節,這個「反轉學術界」的作者亦非大學學者。她是真正的民間學者、兼且身患殘疾。(近來太多人自稱民間學者了,寫得出本咁精彩既書先算啦……)

    作者讀博士時被哈佛大學「踢出校」,又有硬皮病狼瘡這些自體免疫疾病,所以行動不便(出遠門就要坐輪椅)。她只在家中當主婦、兼職寫心理教科書。她的情況雖然比霍金好一點,但其實兩者都一樣,有顆被身軀囚禁的心。但他們的心智,撼動了世界。

    由於不可能自己做實驗,所以只能靠網絡和朋友帶來的書刊資料。她卻告訴大家,現在的兒童發展理論,根本不符合證據。
    因為這篇論文,美國心理學會頒了一個「喬治.米勒獎」給她。更「抵死」的是,喬治.米勒(George A. Miller)正是當年把她趕出校的哈佛大學心理系代主任。

    ---

    讀這本書之前,我先提出一個可能的答案(生態位原則﹕同一環境中人格多樣化的必要)。
    作者在討論出生次序時,指出「增加相異」不一定最有利,因為對年長孩子最有利的,應該是模仿幼兒。(事實上有些兒童在遇到情緒困擾、需要父母注意時,也會出現一些「返童」現象,包括遺尿。)
    以作者的看法,現有「行為遺傳學上的證據並沒有顯示,在同一家庭長大會使兄弟姊妹不一樣——只有顯示不能使他們(方按﹕比其他家庭的小孩)更相似」(p.122),亦即是說生態位原則並不適用於人格差異。(不過作者不排除在選擇興趣或職業上,會有這種效應。)

    倒是沒看過作者另一本據聞很出名的《教養的迷思》。
    就說到這裡好了。

    -------------

    筆記或骨頭﹕

    p.11 「受訪者都傾向把人的行為歸因到性格上,他們都低估情境會迫使一個人做出某些他本來不會做的行為,這應該與他的人格無關。但是大多數人不會這樣想,只有在歸因自己的行為時,才會把環境因素考量進去。
    社會心理學家把這個大部分人從來沒有聽過的現象取了一個很眩的名字,叫做『基本歸因錯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我決定抄幾句有關自閉症的描述給大家看﹕

    p.27-29「自閉症兒童失去了辨識面孔的能力,或者這種能力會嚴重受損。現在有神經生理上的證據顯示,自閉症患者視覺處理臉的方式,是正常人處理無生命物體的方式。如果區辨人臉的方式與區辨物體的方式一樣,你就難怪自閉症孩子對面孔辨識沒興趣了。」
    另 p.226「自閉症患者辨識面孔的能力也非常差。大腦造影的研究顯示,他們大腦的梭狀迴沒有正常地活化,所以他們只好把臉當作物件來處理。」

    (方某到二十歲才能把八位叔伯的樣子完全分別開來。到現在我還是認書勝於認人,找書勝過找學生/同事。)

    p.27-29「這些孩子不但不能了解別人有心智,他們也不能了解人的心智會有不同。他們對於人有不同的人格並不自覺,也沒興趣。他們不了解人有人格﹔如果知道人格,就能預測未來的行為。他們同時也缺乏動機去與別人分享個人資訊。自閉症兒童不與人哈拉(即八卦)。」

    (「童年陰影」對這句應該有感覺,因為當我得知他們拿我家事當閒話時,反應是﹕你們竟然有興趣講我閒話﹖)

    p.170 「(學習語言情境)這個現象跟調節社會行為有關,我們可以從英國認知科學家巴隆科恩(Simon Baron-Cohen)研究自閉症孩子的實驗中看出。他發現,外來移民父母所扶養的自閉症兒童會和他們的父母一樣有外國腔調和口音
    ……這種在什麼場合說什麼話的需求,從童年到成年都一直存在。」

    (我可不大懂得「在什麼場合說什麼話」——難聽點叫「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其實是多數人的本能。)

    我拿那篇阿斯伯格症的文章來調侃,並非純粹開玩笑,我的確認為自己有這個病。

    p.57 「在行為遺傳學家拿了他們所有能夠拿的(45%的人格變異來自基因)之後,這塊派還剩一半以上。在過去發表的論文中,他們把這部分歸因到『未分享的環境因素』(nonshared environment)……行為遺傳學家無法也不知如何解釋那55%的人格或行為變異性。這個變異性基因無關,所以他們就稱它為環境的因素。其實比較正確的說法應該是『不能解釋的變異性』(unexplained variance),而這也是我會選用的名詞。」

    我倒覺得譯成「未能解釋的變異性」比較好,畢竟她寫這本書不就是想解釋這個嗎﹖
    Unexplained 只是 not yet explained,不是 can't be explained / unexplainable

    p.59 「當研究的變項是智慧時,假設同卵雙胞胎或異卵雙胞胎有相同的環境是合理的……
    但是這個『同樣相似的環境假設』,在人格上就比較行不通了。事實上,父母對同卵雙胞胎的態度與對異卵雙胞胎有所不同,對親生子女又跟對養子女或繼子女不同。父母對子女的行為有部分是對於孩子行為的反應

    p.70 「我提到一天半抵達舊金山」

    應為「提早」。

    p.81 「《教養的迷思》剛問市時,許多報章雜誌的標題都是斗大的『父母有關係嗎﹖』,以致於許多讀者都認為我的回答是『沒有關係』。但我從來沒說過父母是沒有關係的﹔他們當然有關係﹗這是為什麼演化提供父母要照顧孩子的動機。」
    p.82 「結果發現,不論養母的好壞,冷靜型的小猴長大後是正常的﹔但是緊張、高反應性的猴子就對養母的照顧方式很敏感。由不好的養母照顧的高反應性猴子,後來變成社會行為失敗的猴子,牠們不能應付壓力。但是好媽媽的效應在小猴子跟養母分離、與同齡小猴子關在一起後,仍然存在」
    p.83 「在二十世紀前半期與後半期出生的人,雖然教養孩子的方式已截然不同,親子關係也經歷過一番徹底革命,他們在人格上並沒有系統化的差異。雖然體罰已大大減少,在二十世紀後期出生的成人並未因此減少他們的攻擊性。雖然父母與子女的關係親密了許多(尤其是孩子跟父親之間),他們並沒有比較快樂或比較不神經質。雖然他們接受到比較多的稱讚和比較少的批評,他們並沒有比較自信。」

    其一,我想起自己。
    倒不是說家母「不好」,文中「不好」的意思是指「緊張型」,與「冷靜型」相對。家母是出名「緊張大師」的典型處女座。

    其二,對比現在要求家長老師多讚少彈,我倒認為,一開始時會有點效果。因為在一個多彈少讚的環境,讚許會很突出,於是小朋友給予良好反應。
    但「過猶不及」,就像在下經常聲稱「多給嬰兒刺激提高智商,只會製造過度活躍症」的批評一樣(註﹕我手上沒有證據,純屬推論),過多的讚許只會飽和、令小朋友不懂珍惜。(事實上現在我經常面對一些「不想上台領獎」的學生,這在我當學生的時候頗難想像——當然,我們讀中小學的時候是罰多獎少。「記缺點」倒聽得多,「記優點」是全校人「十年一遇」的事。)

    p.88 「這個長期研究包含了多少隻猴子﹖書中沒有交代(你就明白為什麼我想要的是期刊論文了),不過文章中各種零碎線索讓我覺得總數少於八。」

    我倒覺得不一定,可能用了多於八隻猴子,但有些猴子配合不來,所以最後可以分析的減少了﹖

    p.90 「蒸氣產品」(vaporware)

    這段令我想起另一大困局(如果不是騙局的話)﹕冷聚變 / 室溫核聚變 (cold fusion)

    p.97 「舉例來說,蘇歐米的交替養育實驗最近出現在神經科學家奎茲(Steven Quartz)和索諾斯基(Terrence Sejnowski)的新書《騙子﹖情人﹖英雄﹖》(Liars, Lovers and Heros)中。」

    我沒有看那本書(在書局見過,不過沒有買),在這裡留個註是讓那本書的讀者也看看本書。

    又,作者提及蘇歐米《發現》雜誌有一篇報道。碰巧我在讀完這段之後幾天,就在發現科學頻道(Discovery Science)上見到蘇歐文和猴子的報道。

    p.103 「我只需面對五十年來深信不移的信念。六十七年前,當我出生時,孩子不乖,沒有人會怪罪父母。那時一般人認為壞孩子是天生就壞。就像愛麗思.詹姆士把她的憂鬱症歸因到她的遺傳,而不是她父母的教養方式。」

    p.178-179 「目前所有流行的人格理論都是建立在這個基本假設上,即孩子在一個情境學到的行為,會自動移轉到另一個情境去,特別是從家庭移轉到其他的社會情境。如果這個假設是錯的,為什麼這麼多人相信它﹖
    最明顯的原因是,他們錯把基因的效果當成學習的效果。……直到最近,才有研究的證據顯示,大多數的行為一致性其實是由於基因對行為的影響﹔證據來得太晚,晚到來不及被納入現行的人格發展理論中。
    然而,那些很熟悉行為遺傳學證據的人,也對學習和類化做出錯誤的假設,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基本歸因錯誤。」

    這也許只是西方人的看法。中國人一向都有「養不教父之過」、「有爺生冇乸教」的說法。(儘管中國一樣有性格天生的觀念)
    無論父母教養的方式對小朋友影響是大是小,我們總會強調父母的責任,因為我們總要盡力而為——尤其是在我們不知道實情的情況下。

    p.121 「所以他說,『老大通常都有統御慾和攻擊性,野心較大、忌妒心較強,也比較保守。』」

    譯者想寫「妒忌心」還是「嫉妒心」﹖

    p.122 「但是行為遺傳學上的證據並沒有顯示,在同一家庭長大會使兄弟姊妹不一樣——只有顯示不能使他們(方按﹕比其他家庭的小孩)更相似。」
    p.123-124 「那麼『對比效應』(contrast effect)又怎麼說呢﹖行為遺傳學家的確有用這個名詞,但他們的意思是父母親傾向於認為孩子比他們實際上更不相像。對比效應就像是情人眼裡出西施一樣,是從旁觀者的角度,而不是孩子本身。……在父母的口中,兄弟姊妹間的差異常被放大。」
    p.124 「我應該講一下,這種手足差異的討論可以應用到人格和其他反映出人格的行為上,例如攻擊性。我在尋找的證據,並沒有排除區辨性或相異性可以作用在別的領域的可能性,例如興趣或事業的選擇。」

    p.125 「然而雙胞胎讓蘇洛威感到頭痛,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根據他的理論,驅動手足相異性的是競爭。手足競爭,是因為他們的興趣不一致。而他們的興趣不一致,是因為他們只共享50%的基因。然而,雙胞胎共享的基因達100%,為什麼他們還是會不一樣﹖」

    1. 共享基因即共享利益。
    2. 雙胞胎的基因其實也不是完完全全一樣,這是近年的發現。但應該不影響作者的推論,因為雙胞胎的基因還是近乎一致。

    p.126-127 「蘇洛威理論的第三個問題在於手足變異性的比例。『跟其他動物長期以來產生變異的理由一樣﹕在資源匱乏時,相異性會使資源的競爭降至最低。』有證據可以證明孩子的相異性是好的生存策略嗎﹖假如他們的行為與兄弟姊妹不同,是否會引起父母更多的注意,或得到更多的家庭資源﹖據我所知是沒有。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預期兄弟姊妹不一樣會增加演化心理學家所說的『父母的投資』,是否有任何理論上的原因﹖
    假如有的話,理論上的推論得到的會是與我們預期相反的結果﹕年紀大的孩子行為愈像弟妹,好處愈多。我前面說過,演化心理學家崔佛士說父母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年幼的孩子身上,因為愈小的孩子愈是無助、易受傷害。」

    若是這樣的話,即是說我一開始提出的猜測,一下子就被推翻了﹖

    p.131 「獨生子女在社交上也不見得比較失敗﹔孩子不會因為沒有與兄弟姊妹互動的經驗,而導致跟同儕的關係不良。
    我所討論的研究都顯示,出生別對孩子在家裡的行為有影響……然而,證據顯示,這些行為不能類化到家庭以外的社會情境。」
    p.176 「『跟我們預期的相反,』佛加區和狄加模承認說,『我們沒有看到介入法在孩子適應上的直接效應。』從學校老師的評估看來,兩組學童在學校的表現沒有顯著差異。」

    這兩個應該放在一起看。

    p.136 「對於這兩個例外的解釋是一樣的﹕青少年喜歡跟兄姊以及兄姊的朋友在一起。研究者觀察到,生理上已經成熟的青少女,通常都跟年齡比自己大的朋友在一起。」
    「蘇洛威說,老大很保守,很不願意接受新的科學理論﹔老么則很可能變成政治上的自由派和異議分子。」

    兩個令人生疑的說法。

    p.138 「物理學家派克(Robert Park)在他的書《偽科學》(Voodoo Science)中說﹕『科學要保密最主要的原因是這個科學有問題,怕別人查問。』」

    這其實就是我上次介紹過的《我們上了科學的當 / 巫毒科學》。

    p.154 「孩子有機會時會不會作弊,跟他在做道德判斷的紙筆測驗上的作答,幾乎沒有關係。米契爾結論道﹕『道德行為的資料並未支持大家普遍接受的心理動力學概念,認為道德與超我(superego)有關。』」

    這倒是個大問題,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做問卷調查所得的結果就變成廢物了。

    p.157 「當米契爾否認人格有恆常性時,他不但否認了早期的學習有類化作用,同時還否認了人天生會傾向用某種方式做事情﹔換句話說,基因對人格有影響。……我們現在知道,米契爾認為人格沒有先天成分是錯的。但是其餘的部分他是對的……」

    應該「基因對人格有影響」。

    p.160 「因此,嬰兒的設計者必須在過度類化(overgeneralization)的風險以及類化不足(undergeneralization)的無效中取得平衡。
    但是,只有在心智的儲存空間超出它應有的容量時,類化不足才會是個嚴重的缺點。假如嬰兒心智的儲存空間是無限的——他可以學會任何新的行為型態,並知道在何時、何地表現出來——那麼類化不足就顯得是種安全的策略。」

    有些大腦比較簡單的動物,會較為依賴先天的程式﹔智慧較高的動物就有很多活動靠學習而來。

    p.168 「最初接觸到的語言是波蘭語、韓語或手語的幼兒,如果後來發現他的生活語言是英語時,並不會學習得比較不好。……孩子最早學的是什麼語言,其實都不要緊,只要是語言即可。孩子很可能碰到家門外的語言跟家門內的是不一樣的情境。」
    p.246 「所以,這些不同文化之間的人格差異不是由於基因的關係,也不是透過訓練和模仿而從父母傳到孩子身上。孩子在加拿大被香港出生的父母養大,最後會變成加拿大人,而影響他們人格的不是父母的文化,而是他們所生長的社會文化。」
    p.267-268 「許多移民的後代常常忘記如何說父母的語言,除非他們在家庭以外有機會用到。他們使用社區語言時完全沒有全何口音…」

    其實最重要的,應該是社會的整體語境。香港人學英文難,不是因為家裡說廣東話,而是因為整個社會都是說廣東話的(根據統計,香港按近九成人以廣州話為母語)。只要跟移民外國的家庭比較就知道,華人移民澳紐美加,就算在家中講中文、送小朋友去習字,想小朋友學好中文也難。因為整個社會都是說英語的,小朋友為了融入同儕群體自然就會用英語了。所以,不要以為在家跟小朋友講英文(或者請個菲傭),他們就會學好英文。
    由此可知,所謂「英語教學」根本是事倍功半之舉。因為只有老師會跟他們在課堂時用英語,他們平時都是用廣東話的,下課後所有人都是用廣東話的。學校花多少人力物力營造的語境,影響力都不會超過整個社會的語境。某些學校的學生英語講得好,並不是「因為」師資優良,而是因為他們本來就較多能操英語的學生。
    除非你有能耐令整個社會的人大部分改為講英文(或者像新加坡,因為種族混雜有另選共同語的必要),否則很難令整個社會的英語水平提升。教育當然可以讓學生學會英語,但絕大部分人都不會說得像母語那麼好,這是必須承認和接受的事實

    p.168 「從演化的觀點來看,目標應該是盡量減少早期不幸經驗的傷害。」

    不是因為嬰兒的記憶根本就未發展好嗎﹖我倒有點懷疑這是把「演化」勉強擴大解釋的說法。

    p.177 「路徑分析會造成流行病學家所謂的『順從決定的感受性偏見』(compliance-determined susceptibility bias)。」

    p.180 「天生的偏見使我們預期行為在不同的情境中會有一致性﹔文化的偏見則使我們把這個一致性歸因到學習上。」
    p.180-181 「這兩種偏見同時也影響了專家(臨床心理師與精神科醫師)的研究和看法。傳統的心理治療是從病人與父母或兄弟姊妹的早期互動中,找出病人目前不快樂的原因﹔這就像是香腸工廠一樣,從香腸中製造出香腸來。心理治療師鼓勵病人重溫和父母及兄弟姊妹的童年往事,推敲出病人對於這些家庭關係的感覺。病人在這種情況下所講的話,很可能增強了治療師的信念——家庭關係強而有力地塑造(或傷害)孩子的人格。」

    這是一種「共同建構」。就像催眠一樣,病人受催眠之餘可能連治療師本身也催眠了。
    沙根在《魔鬼盤據的世界》裡就曾提及,美國有個催眠治療師(無意中﹖)引導女孩編出一個「受父親以邪教儀式性侵犯」的故事,致使那個父親身陷冤獄。直到多年後才發現原來那女孩有妄想症,但這個男人的家庭和事業已經完蛋。
    可見對於催眠這類手段所得的證據,並不能隨便相信。(英文維基也提及這類問題)

    p.199 「心智的模組會選擇性地對刺激作反應……老鼠因為照了X光而嘔吐,但是牠會把不舒服的感覺跟吃下去的食物聯結在一起,而不是聲音或亮光。這個反應機制是設計使老鼠(人類也是)不會再去吃曾經使牠們生病的食物,所以它選擇性地對味道作出反應,從此不敢吃這個味道的東西。」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的達爾文式重述。

    p.201 「我要了解的是,未成熟的人類心智的適應功能是什麼﹖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他的心會需要完成什麼,才能使他平安成長、生存下去﹖換句話說,就是童年的目的是什麼﹖

    我要知道這一點對家長、老師,特別是教育政策制訂者,都很重要。
    不要把我們的目的代替了他們的目的。

    p.202 「我們的祖先絕對不敢落單,否則就可能變成別人的晚餐。在當時,『數大便是安全』,所以他們都是團體行動。」

    即所謂「羊群心理」。
    我的問題倒是﹕人有羊群心理也算了,那麼厭惡那些「不跟隨羊群者」的心理,又從何而來﹖

    p.204 「孩子學習當地的語言,就跟學習當地的社會行為一樣,是從比他們大一點的孩子身上學習的。下面是德國人類學家艾伯斯費爾德(Irenaus Eibl-Eibesfeldt)描述他所研究的一個狩獵採集部落社會的童年生活﹕
    ……在團體中遊戲時,孩子學會什麼行為會激怒別人,什麼規則一定要遵守。這個現象出現在大多數人以小團體形式生活的文化中

    小圈子的起源﹖
    我倒是想,方某小時候很少跟其他人玩,大部分時間都對著大人……所以有個幼稚園老師說方某是「沒有童年」的。

    p.205 「雖然這蹶世界有許多的危險,像是獵食者、饑荒、疾病,對狩獵採集的人來說,最大的生存威脅還是來自附近的團體。」

    Xenophobia﹖(中文維基譯成「仇外」,其實我覺得「懼外」或「恐外」較妥。)

    p.205-206 「珍.古德發現,黑猩猩跟人類一樣嚐血,牠們也會系統化地消滅其他的黑猩猩群。主要的差別是,黑猩猩只能一對一地廝殺,而人類透過科技的幫助可以將競爭對手一舉殲滅。」

    種族滅絕」的起源。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稀矣﹗

    P.206 「這()可以合理解釋團體內發生的事,但要解釋團體間發生的事,我們就需要『反瀰』(anti-memes)的觀念了。」

    不見得,正如種化也是由基因變異累積而來。只要兩個「瀰」有隔離的話,就像隔離的基因一樣,差異會逐漸擴大。
    可是,以 meme 喻 gene 的最大問題一向是,兩者的機制太不同。瀰的散播和基因亦不同,瀰演化是近乎拉馬克主義,而非基因演化的達爾文主義
    兩個文化間通常亦不可能有真正的隔離。

    p.218 「為什麼我們聽到幾百人死於地震時,我們只會聳聳肩,而看到一張受傷孩子的相片卻會流眼淚﹖為什麼喜歡一個人並不會使我們連帶喜歡他所屬的那個團體﹖」

    有沒有想起「冷血女」和憤青﹖
    (憤青本質上跟「冷血女」沒分別,都是自私,對認為與自己無關者冷淡。所以他們才可以嘲笑完美國九一一、風災是「天譴」,然後又因為莎朗史東問一句「Is that karma」而震怒。簡言之,即是「我是人,你不是人」。)

    p.222 「阿茲海默症的一個典型症狀是,患者無法想起他要用的那個字,但仍能跟你聊天,說的句子都非常符合文法。他們會用『東西』、『你知道的』來替代找不到的字。」
    p.228 「阿茲海默症患者通常會先忘記專有名詞(人名和地名),然後才忘記一般名詞。腦傷病人有時也會出現同樣的病症……對我來說,這種現象表示儲存人名和地名的地方不一樣。」

    我不得不想起,中風的失語症狀也是差不多。

    p.222 「由於來自各方的不同證據,平克認為語言系統包含兩個可區分的部件﹕可記憶字彙的心理詞彙,外加可聯合或變化這些字彙的一組規則。這個理論與本文有關的部分是心理詞彙。同樣的道理,我認為正常人的心智包含了關於人的心理詞彙,而對於我們已經知之甚詳的每一個體,也有一個獨立的項目列表。」

    p.254 「內隱知識,大部分並不會意識到是什麼時候、在哪裡取得的。雖然沒有人認為關於椅子、魚、狗、手錶或動詞的內隱知識有什麼不對,但是有關人的社會類別的內隱知識卻會讓人皺眉頭——也就是所謂的『刻板印象』。」

    相反地,關於不認識個體組成的群體,我們則以規則概括之,於是形成「民族性」的認知和偏見。但「民族性」的認知其實不能反推到「個人」。

    p.226 「無疑地,我們也認得出熟悉的聲音。而人類主要是靠視覺來作區辨,所以大腦中有辨識面孔的模組。」

    就像相機的 face detection﹖只是人類先進得多。

    p.235 「下面是演化生物學家E.O.威爾遜(E.O. Wilson)的紀錄﹕
    『你不可能誤認狼群中的首領,因為牠抓頭、抓耳朵、抓尾巴的方式,牠的自信,還有牠正面迎向狼群中其他成員的姿態,你都不可能誤認的。牠不用展露出敵意就能控制牠的屬下。……同樣地,恆河猴中的猴王也是有一套讓別人立即知道牠是王的方法﹕頭和尾巴高高翹起,睪丸下垂,身體緩慢地大動作移動,眼光銳利地掃過經過牠視野的猴子。』」
    p.236 「猴王毫不遲疑地監視著牠統御的猴子,是牠宣示地位的方式。在權力階層中,眼睛直視對方是一種挑戰。假如兩個個體(無論是猿、猴或人類)目光交會,位階較低的一方會馬上低下頭,移開眼光以示臣服。假如繼續維持目光的接觸,就等於送出了挑戰書。」

    想起電影那句﹕「啤咩呀啤﹖﹗」嗎﹖(我猜這其實是「睥」字)

    我倒是想起老師跟學生,我常說有威嚴的老師是天生有個「格」,並非能輕易學來。其實他們的「格」是否就跟猴王一樣﹖
    在下一向不喜歡跟別人有眼神接觸(又是自閉﹖),看來要向猴王學習,才可以管好學生﹖(反正學生一向被稱為「馬騮」)

    p.239 尼基這隻黑猩猩,明明只排第三,但竟然可以靠謀略先後把老大老二趕下台。這難道不證明了黑猩猩也有智慧﹖

    p.247 「社會化是由魚類游泳、同類的鳥會一起展翅高飛的機制所流傳下來的。人類的版本當然比較精緻(添加了一些新的裝飾品),但是提供的動機仍然一樣——跟我的團體成員一起,做團體成員所做的事。」

    大屠殺的精神構造﹖

    p.247 「一個孩子必須學校如何在社會中舉止恰當﹔怎樣的行為才不會被別人嘲笑、捉弄或避之不及。」

    反之是否社教化不足之過﹖

    p.248 「孩子跟其他孩子交談時會用略有不同的詞彙,但跟大人說話時卻不會。遊戲團體的語言常會有髒話在內﹔這些字不是從父母身上學來的,在父母跟前也不敢用。」

    在香港恐怕並非如此,因為香港的孩子很容易從父母身上學會髒話,「潮語」才符合這描述。

    p.251 「類別的一個心理效應是我們傾向於認為這個類別的平均數不只是最典型的,也最有吸引力。」

    p.257 「社會化主要是內隱而非外顯的學習,而這個學習的一個重要部分就是儲存各種不同社會類別成員的行為。
    這些儲存的資訊會被平均,類別機制會以這個平均數來形成刻板印象,而忽略統計學家所謂的『界外者』(outlier)。社會化系統利用的就是這些『原型』(prototype)。我認為,孩子的社會化不是模仿某個特定的人,而是裁剪自己的行為,以符合『原型』的行為。」

    p.259 「人類的問題是,一個人可以屬於好幾個不同的類別,而類別又取決於社會情境。……根據澳洲社會心理學家特納(John Turner)的說法,這種『自我分類』(self-categorization)會使她偏向自己的社會類別,並用這個社會類別去設定自己的行為準則。根據我的理論,她用來做行為模範的,是根據自己在社會類別中所收集的公共資訊處理過後而得到的原型。」

    潮流次文化可能就是來自這種自我分類下的原型。

    p.260-261 「…原始社會通常都規模很小,孩子不多,沒辦法依性別分類。所以當男生和女生一起玩時,性別差異的行為就很少。但是在農業社會中,當男生和女生的人數多到足以形成不同的團體時,性別差異的行為就非常顯著。」

    還要加上文化的影響。

    p.261-262 「人類甚至可以認同一個主要是陌生人組成的團體(例如共和黨和民主黨)。他們甚至可以在不知道有誰在裡面時,就認同那個團體。」

    民族、政權與之。

    p.262 「珍.古德描述她所觀察的黑猩猩分裂成兩個大小不等的團體時,大的團體不停騷擾小的團體,有系統地把小團體的成員一個個抓出來痛毆成重傷,最後全數殲滅。牠們本來屬於同一個團體(牠們彼此熟識,曾經一起玩耍,一起覓食),但這不足以改變被殲滅的結果。當推擠變成打擊時,團體的認同就超越了關係系統。」

    人類也差不多。

    p.263 「善心的索馬利亞人」

    應為「善心的撒馬利亞人

    p.263 「孩子會認同一個社會類別,即使這個類別的成員拒絕他,即使除了他自己之外,沒有人認為他屬於那個團體。有些時候,即使父母盡了最大的力,孩子還是認同與他生理性別不符的性別團體。」

    變性癖的起源﹖

    p.263-264 「在打群架的動物中,如黑猩猩、人類和螞蟻,大的團體可以把小的一舉殲滅。因此適應在大團體中生活的個體,有演化上的優勢。」

    既是大屠殺的起源,亦似乎跟中國文化習慣的差別對待(親疏有別)有關。

    p.265 「我其不是完全缺乏順從的動機,只是很弱而已。後來我或多或少還是被社會化了。不過,我懷疑我的情況其實是學習如何『不』怎麼做,以避免社會處罰。」

    也是方某的寫照。

    p.267 「…這些相似性有部分是遺傳的。對死刑的態度或看法的遺傳性有50%,對宗教的態度是46%,閱讀書籍則為37%。」

    這一點真是耐人尋味,儘管我父母對宗教真的不太固執,但我看書應該歸因於基因﹖

    p.268 。「遊戲團體用傳承兒童遊戲的同樣方式傳下了語言和習俗。小的孩子從大的孩子身上學會詞彙和遊戲規則。這些遊戲、語言和規則可以好幾百年都不變。」

    「兵捉賊」、「紅綠燈」之類便是例子。

    p.269 「這些不同的行為或信仰大多數是次文化中的一種,而說話者是屬於這個次文化團體的。」

    p.272 「這個例子(復興希伯來文)顯示出,當同樣理念的父母聚在一起時,他們的力量有多大﹔他們可以改變一個孩子。這個方法在社會化的其他層面也有同樣的功效。阿米胥人(Amish)和胡特爾社群不准孩子上外面的學校,只能上他們自己的學校,以免被主流文化所同化。
    一般的美國父母在決定住哪個社區、送孩子上哪所學校時,做的也是同樣的事,只是沒有這麼戲劇化而已。」

    p.308 「父母對孩子的行為的確有長期的效應,但是這個效應是間接的﹕透過社會化系統。父母可以決定孩子在哪裡、被誰社會化。他們決定了孩子所處的社會、成長的文化,以及就讀唧一所學校。就某種程度來說,父母甚至決定了孩子會變成哪個團體的成員。」

    名校的起源﹖
    另一點倒是,作者沒聽過的「孟母三遷」。

    p.275 「我常看到球員(高爾夫球)在最重要的關頭失誤,有時也看到他們把情緒顯露出來。但我從沒看過有人氣到折斷球桿。普來斯平常是個很容易相處的人,從來不失去他的『酷』。但是團隊比賽引發出比個人賽更高的情緒,即使這個團隊是由六個不同國家的選手臨時組成,有些人甚至在比賽開始前都不認得對方。」

    所以分組好﹖(於是大家都愛分組,例如學校的四個「社」)

    p.280 「艾胥的實驗有時稱為『團體壓力』實驗,但並沒有真的對受試者施加壓力﹔那些假的受試者只是被動地坐在那裡,不苟言笑。這個壓力是來自受試者本身,因為他想要跟別人一樣,他會屈從於團體一致的錯誤答案,最後自己也給了錯誤的答案。」

    有沒有想起狂熱民族主義和迎火炬活動﹖
    還有﹕「自我審查」

    p.281 「就如演化心理學家寇克派屈克(Lee Kirkpatrick)和艾力斯(Bruce Ellis)所指出的,贏得團體的接納和在團體中爬到高位不是同件事,甚至作用的方向相反。『可能會高處不勝寒﹔爬到了了頂端會很寂寞,因為劇烈的競爭會使你失去很多朋友。』」

    p.282 「一個專門欺負弱小的孩子不會受到歡迎,所以許多發展心理學家都以為他們的自尊一定很低。但是他們沒有﹔那些具有攻擊性的成人也沒有缺乏自尊。喜歡打人的人在團體接受度上可能有負回饋,但他們的統御階級很高,而這個正回饋補償了很多負回饋的感覺。」

    「~~無敵是最寂寞~~」﹖
    可堪對照的還有一個很有愛心、又受歡迎,但官運不見得特別好的前民政總署署長

    p.282 「實驗結果再度支持了『地位和接受度是不同的』的假設。覺得自己地位比別人高的受試者,比一般人更有攻擊性﹔覺得自己在社交上被人接受的受試者,攻擊性比一般人低。如寇克派屈克和他的同事所指出的,只有對那些可以欺負得了別人的人,攻擊性才是一項有用的策略﹔也就是有自信可以打敗對手的人,才敢有攻擊性。反過來說,對於那些認為自己的社會接受度很高的人來說,攻擊性的代價太大,會弄壞他在團體中可靠、合群的好名聲。」

    那麼團體壓迫呢﹖群體欺凌者也包括地位較低的人。
    是否有地位高的帶頭,大家融入團體後認為自己沒責任﹖
    如果團體裡沒有一個地位特別高的,是否就不會集體欺凌﹖

    p.283 「在操場上有高地位的孩子是因為他體型大、力量強,但是他在課堂中可能因為回答不出老師的問題而地位低。」

    技安和出木杉﹖
    抑或,這也是破壞搗蛋鬼的一個方法﹖

    p.283 「有二十五年的研究發現,孩子在都是好學生的班上學到比較多的東西,原因是對學業成就的態度是文化的一部分,而孩子透過社會化習得這些態度。」

    如果是這樣的話,即是我根據 big fish small pond 推論的看法並不正確。

    p.283 「地位系統和社會化系統的內在鬥爭,其實是受到社會化的影響。跨文化心理學家將世界分成個人型(或競爭型)及合作型兩類。……艾胥的團體順從實驗在許多國家都做過,那麼結果支持了這個區別﹕在合作的文化中,順從度很高。」

    這才是「民族性」的根源﹖

    p.288-289 「現在的問題是,孩子在家庭以外的經驗會不會有長期的效應﹖為了要讓你相信地位系統有我所說的力量,我需要提出證據,說明孩子跟同儕在一起的經驗(這裡指的是攻擊性和統御性)的確會對人格產生長期的效應。」

    p.290 「他們發現的是另一個想不透的現象﹕老闆給多少薪水並不是依照那些人成年後的身高,而是青春期的身高。……他們發現,薪水最高的人不一定是那些在三十歲時身高最高的﹔是十六歲時最高的人。」
    「這無法用童年的健康差異來解釋,也與受試者父母的社經地位無關。在他們檢視的所有因素中,最有關係的是高中時課外活動的參與程度,尤其是體育活動﹔這大約可以解釋三分之一的青春期身高效應。請注意,參與體育活動需要具備體型和力量的優勢,而高中運動員通常在同儕中地位較高。」

    p.291 「在受過訓練的觀察者評估下,早熟孩子的『自我接受度』(self-acceptance)得分較高﹔相反地,晚熟的孩子很渴望給人留下好印象、緊張、不停地說話,出現了瓊斯形容為『尋求他人注意力』的行為。」

    這似乎又出現了文化差異。需知道在中國有權勢的人,並不見得長得高。
    鄧小平出名矮,曾蔭權也比較矮(其弟曾蔭培高得多,則成為前警務處長)。反而董建華算是長得高,卻不受歡迎。
    更有趣的是,上次特首選舉,泛民主派推舉參選的也是看來跟曾蔭權差不多矮的梁家傑,而不是長得高大的余若薇(儘管後者是公民黨黨魁)。
    可見「牛高馬大」在中國並不見得是優勢,除非你走「武」這條路,但中國的主流是「文」。

    著重體育是美國人的習慣,中國人的習慣卻是鬥智(例如下棋,中國體育亦以體操、跳水、乒乓球之類著重靈活者佔優,而不是足球賽跑之類鬥力的)。連中國兵法(如孫子)也強調力敵不如智取,與西方兵法著重力量大為不同。所以得到權勢的人往往不是靠「食力」,而是靠「食腦」。

    p.292 「要在擇偶上做出明智的選擇,這個女生必須知道自己在擇偶市場中的地位。假如她高估了自己,她可能拒絕了一些不該拒絕的機會,而機會稍縱即逝,不會再來﹔假如她低估了自己,她可能跟第一個上門的男士結婚,錯過了更好的人。演化心理學家鄧巴注意到,配偶地位高的女生多半很年輕就結婚了,這表示那些還沒有找到白馬王子的女生在等待,說不定理想伴侶晚一點就會出現。但是時光不留情。」

    這是港女研究﹖

    p.293-294 「在求偶市場或決定團體中的地位時,關鍵的不是你如何看自己,而是別人如何看你「當你長大後需要選擇一個好的人生策略時,你最需要的訊息是別人如何看待你。」

    p.297 「被別人行注目禮會使你比較有自信,比較敢在團體中發言。……受試者接受到這個影像直接注日的次數越多,他愈勇於發言。目光注視到受試者的時機並沒有關係,是誰在注視他也沒有關係,只有被注視的次數有關係。在我們的意識層面之下有一個計次器,定決定了你在開會時會一言不發,還是你會說出一些將來會後悔的話。」

    儘管方某經常說了話又後悔,但恐怕跟被注視沒有關係,只是因為對社會潛規則的不知不覺。

    p.299 「這個能力發展得很慢,從事不會非常準確,而且有些人的這個能力比別人好,但是大部分的青少年及成人都知道別人對他們的反應為何。我們通常會知道跟我們講話的人喜不喜歡我們、重不重視我們,或覺不覺得我們很性感。」

    我就是能力很差的那類。

    p.301 「如果沒有心智閱讀機制,我所提出的系統效果便不會好。它可以仰賴目光注視及個體在統御競爭中輸贏的次數,但是你幾乎無法依賴這些去制定出長期行為的修正模式。因此,我不認為沒有心智閱讀機制的動物,會有跟人類地位系統一樣的心智器官。」

    p.305 「結果是當唐諾想要讀在你的心智資料庫中所登錄的他的訊息時,他會看到跟喬治看到的不一樣的資訊,尚跟強納森也會看到不一樣的東西。他們沒有得到同樣的社會回饋,因為在你的系統關係(按﹕應為關係系統)中,他們是不同的網頁。我們的關係系統對人的差異的興趣,遠大於人的相似處。」
    「所以,起初一點點的差別,以後就會愈來愈大。」
    p.306 「塑造人格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這個事件所帶來的持續性經驗。」

    作者以「地位系統」解釋同卵雙胞胎性人差異。

    p.311 「簡單地說,這就是演化的兩難﹕我應該盡量想辦法成功,即使犧牲團體成員也在所不惜﹖還是我應該盡力去支持、保衛我的團體﹖我的目標是盡量使我的基因傳下去,假如團體不存在了,我的基因也沒有存活的機會。」

    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利用的漏洞。
    (因為在一個「民族」裡的基因差異,其實往往大於「民族」之間的基因差異。民族作為一個「基因共同體」,其實沒有說服力。)

    p.316 「絕對不要告訴別人我們需要什麼,永遠都要說這樣做對他們有什麼好處。」(亞當.史密斯)

    自由資本主義的要義。

    p.317 「所以地位系統搜尋由他人提供的自我知識的線索,然後藉以做出長期策略,使個體只在有機會贏的地方去競爭,盡量避免到別的領域去比賽。結果,個體會尋求還未被佔領的地方﹔他在別的領域變成專家。」

    這正是我所指的「生態區位」(niche)。

    p.335 「鄧巴和他的學生聽別人談話,發現三分之二的談話時間都花在『社會新聞上,誰對誰做了什麼』。這些談話的人都不在談公事,而是在談別人的事,他們在交換儲存在人際關係資料庫裡的那些訊息。假如我們大部分的談話內容是來自關係系統,這就表示關係系統占據我們大部分的意識思想,所以是我們可以提取到的記憶。」

    這即是所謂「social」(社交),就是交換「八卦」的行為。亦是之所以有人「用八卦做人情」的原因。
    這亦反映了,不「八卦」對建立人際關係可能是不利的。

    p.344 「假如你改變團體看待這個孩子的方式,而這個改變既確實又持久,結果就會導致孩子人格的改變。

    p.345 「被排擠的孩子通常會聚在一起,形成自己的團體——大部分的情況是反社會團體。

    這點尤其值得教育工作者留意。
    這也是我不喜歡分 banding 的原因之一,因為有一批學生感覺被「遺棄」了。如果得不到恰當的誘導,他們反而會自我放棄、越來越差。

    p.346 「雖然我的理論原則上是可以驗證的,但是執行上的困難和道德議題卻不容易解決。研究者不太可能找到又快又容易的檢驗方法。然而,或許這個理論可以提供一個觀察人格發展和社會行為的新方法。這個觀點可以使我們更容易了解既有的研究,並為未來的研究提供更好的策略。」

    p.348 「學生也不知道自己的表現有什麼不同,但他們就是傾向於偏往他們期待的方向。這就是所謂的『潛意識的實驗者偏見』(unconscious experimenter bias)。」

    「想出新理論的人,是最不該去驗證這個理論的人。一個新理論應該由沒有任何利害關係的獨立研究者來驗證。這也是化工﹕提出理論的和驗證理論的,應該由不同的人來做。」

    亦即是說,心理學也應該像物理學般,理論家與實驗家分流了。

Comments (7)

  • 挑骨頭:
    Judith Rich Harris所患的是Systemic Sclerosis硬皮病,不是纖維囊腫症。(那是Cystic Fibrosis)

  • 有時,被你形容為很好看的書,也有點心動想買來看
    不過,看過後又覺得看你的評論文章,比書本身更精彩

  • @rseric - 謝謝,是我大眼睇過龍。

    @jac - 我的看法倒是剛剛相反。而且文章一寫得長(如這篇),我就覺得很不連貫。

  • 只不過是筆記部分較長/散,正文部分很不錯。
    現在只餘下骨頭,連挑也費事挑嗎?好懶耶......
    噢,竟然自己說自己大眼,幸好不是女娃兒......

  • 又會咁岩既?不久前我才剛拜讀過她的成名作《教養的迷思》。這本書讓我肯定了一件事,那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云云影響力中,父母和基因遠不及同濟的影響力來得大和深。所以我在想,若父母/長輩想能給子女正面的影響力,最有效的方法可能是將他們放在一群好孩子佔大多數 (7 比 3?) 的社群中,再一致地引導他們成長發展。靠著「一致」的價值觀,少數的讀書差的/壞分子應會為融入團體而慢慢改好。不過問題是現今社會喜歡分級,使兩群人各走極端,造成嚴重的分化。

  • 方兄…駛唔駛這樣長呀

    XENOPHOPIA在OXFORD CONCISE ENGLISH-CHINESE MEDICAL DICTIONARY是譯作「生客恐怖」。XENO-既是「不同」、「外來」、「相異」的字首,「懼外」其實都是XENOPHOBIA的一個不錯的layman譯法。

    但如果不是用在群際關係之上,「仇外」是一個可以接受的譯法,此處所說的是不理性的仇外所帶來的惡意反應。這是合適的譯法。值得注意,在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中,xenophobia是與種族歧視以及種族暴力共同處理的課題。

  • 好長...orz

    ---

    講點個人心得: 對他人沒興趣可以很無奈, 是腦袋出問題, 並不一定出於個人的選擇, 很多正常人是無法理解這一條的.

    但藉著訓練, 是可以有所改善的, 因為腦細胞的連結是可以不斷修改以適應環境, 這一點跟傳統的腦神經科學理論指出, 腦袋分區各司其職,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亦無法取代, 有些不同: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3940004722
    (書評留待方老師寫了, 不想買的話問我借亦可)

    在香港能找到的訓練方法, 應該是杜耳計劃 (利益伸報: 我有參加, 不過知道他的理論之後就躲懶了). 他的理論基礎是: 問題出在小腦, 往往這類集中力出問題的人, 身體平衡力也會出問題, 透過平衡身體的運動與眼球運動, 可以反過來訓練腦細胞產生新連結, 達致"小腦的平衡", 集中力得以提高. 這一點以我的親身體驗, 覺得很有道理.

    個人而言, 對他人感興趣, 是長大以後, 面對社會複雜的環境, 才產生自己要留意他人的意識, 不過即使有這個意識學習, 成效並不太好. 比如說開會一類要處理大量不同人臉與說話的情況, 極易分神, 甚至呵欠連連(證明大腦運作多到缺氧), 屢試不爽. 本來學習適應社會, 掌握人際關係的最好方法正是群體活動, 偏偏我的腦袋不爭氣...

    正如上文所言, 我也是認人臉困難的一類, 認字還好一點. 如果去旺角等人多地區, 我是乾脆不注意人臉, 就可以省下不少腦袋處理程序, 不至於頭痛.

    ---

    語言嘛...跟我同期學日文的同學多(包括某港姐), 到現在還記得, 沒有還給老師的, 恐怕一隻手掌數得晒. 雖然已經退步不少, 但還可以讀, 就是因為我長期看日文漫畫, 造就日語的需求. 要我說第一外語? 英語雖然已經學了小中大學那麼久, 肯定不會是它.

    只是從小學外語是有好處的, 因為發音是越長大越難學得好, 比如日本人要發捲舌音就十分困難, 正是在於五十音當中沒有一個捲舌音.

    至於菲律賓英語的發音? 呵呵呵.

    ---

    再補充: 如果給精神科醫生看的話, 大概只會得出ADHD的結論, 然後處方利他林.

    這一點因為我親身感受, 認同”小腦不平衡”的觀點, 故此我認為現今精神科的處理方法是捉錯用神: 這種藥物藉著減少dopamine多巴胺的再吸收, 延長dopamine在突觸的作用時間, 其實就是興奮劑. 兩邊腦袋同一時間興奮, 治標不治本也.

    ---

    心理學的發展, 比較新的應該是把物理學套上去, 英文原書名social atom一語中的, 直接假設人的行為跟原子一樣, 只遵從幾條簡單的規則, 而依據這個假設所做的電腦模擬實驗是符合現實社會環境: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70922
    (同樣, 不想買的可以問我借)

    ---

    呼, 呢次我自己都覺得好長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