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ruary 1, 2006

  • [不能人道]


    年初三,慣例上圓玄學院,拜太歲兼向祖先拜年。
    今年因為遲起床,小巴站人頭擁擁。排隊已經排了個多小時,倒是讓我有時間多讀半本書。


    老媽對於拜太歲的儀式,倒是著緊得很。如果不說,誰會以為她是個教徒呢﹖
    不過有「群眾恐懼症」如我,一見到「善信」在「當年太歲」前面擁擠不堪的場面,立即退避三舍。冷眼旁觀這些人,我不覺得其他宗教的狂熱教徒,跟他們有本質上的區別。
    (還是中國傳統宗教比較好﹕拜神講實利固然「市儈」討厭,但「市儈佬/婆」至少不會發動宗教戰爭或宗教屠殺。表面上不講實利的宗教,信的人其實一樣現實—這是人的本性,反而被迫變成一堆偽君子。)


    我向來對於這些儀式,都沒興趣。一來我不相信有非物質世界的存在(管它叫天堂地獄、還是天庭陰間),所以燒香燒祭品除了污染環境之外沒有任何作用,二來我認為崇敬的心情不必然要靠特定的儀式去表達。
    小時候想,如果我是港督,頭兩樣要禁的,一是吸煙,二是燒衣。所以他們兩老百年之後,大概也不應該指望在「下面」會收到我燒的金銀元寶了。


    -------------


    在圓玄學院走路下山(向來懶得等車),聽到埃及旅行團出事的新聞。



    香港人是很喜歡旅行的,家母工友經常去,而且質疑我們「o係屋企有乜好做」。
    (我o係屋企當然有野做,反而出左街就真係冇乜野好做勒。)
    在我眼中,香港人是很膚淺而且怕悶的。留在家中沒事幹,其實就是獨自靜思、面對自己的時間。香港人心靈空虛,根本沒能面對自己。所以不去旅行,找些「鴨仔團」填塞自己空虛的時間,就更覺空虛了。


    行船跑馬三分險,如果有人以為旅遊不應該有意外,似乎是自欺欺人。
    再加上我不喜歡趕時間、跟不認識的人一起被「趕鴨仔」,
    所以我從來不喜歡旅行。


    到今午新聞,聽到有傷者投訴﹕車禍傷者轟路經港人無施援


    最簡單的反應,當然是大鬧「香港人冇良心」,他鄉遇難也不互相幫忙。
    不過我想,如果我是另一團的導遊,我敢不敢停下來呢﹖


    我用「敢不敢」,倒不是說怕埃及像內地一樣有路匪。
    其實我不知道埃及沙漠裡會不會有路匪,躲在沙漠裡做賊太辛苦了吧﹖
    (剛剛在《五綾鏡》聽到劉銳紹說,當地盜賊如毛,所有旅行團都要軍警護衛一起出發,所以沒有人敢停下來也很自然。)


    我說的是,導遊敢不敢冒著「拖延行程」的險把車停下來救人。


    香港人除了膚淺,另一特色就是董趙氏指出的「Complain, complain, complain」。
    任何在服務業供職的人都應該知道,香港人無理取鬧的程度幾乎是另一種「全球第一」。
    香港人不單止講「權利」(卻不講責任),而且「善於」利用(或濫用)投訴渠道。


    就不講賊,你做導遊,是不是把車停下來,請團友去幫手救人﹖
    1. 在那些荒野一停,等救護車來也要幾小時,當天的行程自然泡湯。肯定會有幾個「團友」因為被迫取消行程而「XYZ!$&$!(#$^(!@」,繼而向旅行社投訴,那麼你就「小旗不保」了(你可沒烏紗帽)。
    2. 香港人既然講「權利」,不認為自己有責任救人(那是救傷隊的事),導遊也無權「指揮」團友當救護員的(叫團友跟隨行程也要費盡吃奶的力,何況﹖)。
    可以想像的是,停車後只會有一大堆香港人拿著手機/數碼相機拍攝意外現場,甚至飛快傳回香港報館領賞(香港人善於利用新科技嘛),而不會有多少個去救人。
    3. 車禍救援需要高度專業的人員去應付。就算不怕後來車輛撞上,一般人也很難救到重傷者。車禍傷者很可能撞到脊柱,隨便胡亂搬動可能會導致半身不遂,這是急救常識。你既不懂急救、更沒有器材,敢不敢冒著被民事索償的險去救人﹖(香港人倒不會感激你救他,錢就一定要。前陣子學生玩丁字尺傷了眼,不一樣去告另一位同學嗎﹖)
    一般人唯一做到甚麼事﹖其實只是報警和為輕傷者止血、安慰他們而已。(很難想像香港人會一起去把翻車推過來吧﹖)


    撫心自問,你是導遊,會不會去救﹖
    (如果你是遊客,答案也許簡單得多)


    我不敢說。
    所以我不會苛責另一團的香港導遊「見死不救」。


    (補記﹕倫弟提供的相關討論
    奕日回憶錄—香港人見死不救﹖ 很同意他的看法
    活在桃花島—香港人,真的會見死不救嗎﹖ 當然會,正如也有見死而救的
    ——冷血點說,這是絕佳的通識教材……)


    -------------


    十二月四日的日記,我曾經「無厘頭」加了一句《鋼之鍊金術師》的開場白﹕



    「人不作出犧牲,就不會得到任何回報,
    想得到一樣東西,就必須付出同等的代價。
    這就是煉金術的基本原則—「等價交換」。


    當時我們兩兄弟,相信這一點就是世界的真理。」


    如果你以為我想教訓學生要「犧牲」,便是捉錯用神。
    這段說話的重點,其實在最後一句「當時……相信……的真理」。
    換句話說,即是主角最後發現「等價交換」其實不是真理。


    不是說人生不需要努力和犧牲、等待不勞而獲,但這不是「等價交換」。
    正如許冠傑都識唱「邊有半斤八兩咁理想」。世人都希望有「等價交換」(包括愛情),但事實上沒有「等價」的交換。
    主角媽媽的靈魂、兄弟之間的友愛,正正無法交換,這就是我引文當時的想法。


    在陪父母新年行大運時,KO了這本書,讓我的思想變得澄明﹕
    《寓言中的經濟學》梁小民,商務(香港),2005-7(1)


    這本書有很多討論經濟的寓言故事,其中有一些啟發了我。
    沒有「等價交換」的原因,並不在於「邊有半斤八兩咁理想」式的無良老闆,而是因為交易(理論上)是雙贏的,雙方都認為得到的比付出的多。


    如何解釋呢﹖作者沒有明言,不過要解釋也很容易。
    但凡交易都需要成本,找買/賣家、商討、交收都花費時間精力,都是交易成本的一部分。試想,如果交易是「等價交換」,豈不是連交易成本也賠上嗎﹖



    最簡單的例子﹕你會不會「拎一千蚊換一千蚊」﹖這叫傻事。
    「唱散紙」把千元大鈔找換零錢又是另一回事。
    正是因為你拿著千元大鈔用不著,千元零錢才能吃喝玩樂,所以用千元大鈔找換零錢對你不是「等價」而是賺了—賺了便利。
    (這也是為何銀行「膽敢」對找換零錢徵收手續費的道理。)


    所以,交易之所以發生,正正就是因為不是「等價」。當你認為交易「有賺」,你才會進行交易。



    當然,事實上無法選擇「賣不賣」的(例如人力—你我始終要吃飯),交易就算不是雙贏(遇上「勞動買家市場」),也一樣要賣的了。因為如果賣不出就連飯也沒能吃,所以「有人買」就已經算「賺」了—賺了命。


    教訓﹕這件事說明了「學而不思而罔,思而不學則殆」的道理。
    如果不學,你連自己在想甚麼,也未必搞得清楚。

Post a Comment